APP下载

高校对大学生开展传统生态文明思想教育探究

2022-05-30黄晨宋月婵

大学·教学与教育 2022年10期
关键词: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大学生

黄晨 宋月婵

摘  要:以儒、佛、道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中生态文明思想博大精深,且都从不同的立场与视角阐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智慧观点和价值理念,从而促进和维系了中华文明数千年的接续发展。高校旨在以文育人、以文化人,高校对大学生开展传统生态文明思想教育是增进大学生文化自信的重要方式,是推动高校开展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教育的重要补充,也是促进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文化支撑。因此,高校应该通过充分挖掘传统文化中生态文明思想的博大内涵,通过各种载体加强传统生态文明思想的宣传和教育,依托校园活动促进传统生态文明思想的教育和传播,进而提升高校大学生生态文明思想教育的成效。

关键词:大学生;传统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2)29-0140-04

以儒、佛、道三家文化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包容、和谐、多元文化融通的综合体,虽然儒、佛、道是不同的学说,但它们各自关于生态文明的阐述體现着智慧观点和价值理念,从而影响了中华民族的演变和发展,也促进和维系了中华文明数千年的绵延不断[1]。高校对大学生开展传统生态文明思想教育旨在以生态文明思想育人与化人,从而丰富高校育人的内容和方式,促进和引导高校大学生投身伟大的生态文明实践。基于此,高校对大学生开展传统生态文明思想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中国传统文化中生态文明思想的丰富内涵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宝库中,儒、佛、道三家关于生态文明思想的学说构成了中国传统生态文明思想的主体,对绵延数千年的中华文明有积极的促进作用[2]。而反观其他文明古国,生态环境衰退特别是严重的土地荒漠化是导致古代巴比伦、古代埃及衰落的重要原因,以史为鉴,“生态兴则文明兴”[3]。因此,当代更要深入挖掘儒、佛、道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文明思想智慧。

(一)儒家文化中生态文明思想

“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国古代儒家文化的主张,其本质是“主客合一”,指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为相通和统一。所谓“天地变化,圣人效之”“与天地相似,故不违”。儒家认为天地万物皆有其内在的价值,主张以仁爱之心对待自然,善待自然,体现出生态文明的核心思想[4]。

儒家思想强调“天道”和“人道”的合一,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孟子认为,“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5]很好地阐释了人类只有尊重自然规律、保护资源方可带来生态收益,反之如果不注重保护自然资源,则万物皆会消亡。

儒家思想重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董仲舒认为,“天人之际,合二为一”,即天和人可以相互感应,相互影响。国家政治有失,就会出现灾祸,甚至丧邦失国,如果统治者有德行,就会风调雨顺。因此,董仲舒强调的是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天人感应思想。

(二)佛教文化中生态文明思想

佛教认为,天地万物是同根、同源的关系,由因缘条件和合而成。一切生命都是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统一体,任何个体状况都决定着自然整体的状况[1]。佛教倡导“不杀生”的素食主义,追求“放生”为标志的“普度众生”,最终到达“静心清净”的“净土”。因此,佛家思想中的生态文明思想倡导保护生态,体现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佛教认为天地万物是平等的主体,万物皆有佛性,具体体现在“尊重生命”和“珍爱自然”这两个方面。佛家云:“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佛法上强调“慈悲为怀”,就是要求人们把所有生命的痛苦当作自己的痛苦去体验,这种感情正是协调人与自然的情感基础,也促成了佛家珍爱和保护包括“有情众生”和“无情众生”的自然生态思想。

佛家的生态智慧在实践层面上体现为“普度众生”和“静心清净”两个方面。佛教追求“食素”的生活方式,要求人们不能杀生。要通过“放生”来“普度众生”,这种思想对保护野生动物有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此外,佛教思想的终极目标是追求被称之为“极乐世界”的“净土”,只有达到这个境界才能实现“静心清净”,体现的是一种对美好生活境界的向往,这与生态文明思想中追求天蓝水清地绿的美好生活是一致的。

(三)道家文化中生态文明思想

道家文化崇尚老庄黄老之说,以“道”为核心理念,强调天道无为、道法自然,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道家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基础是“万物一体,道法自然”[1]。《道德经》中讲“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6]。道家认为,“道”是天地万物产生的本源,大自然是由天地万物组成的一个整体,天地万物都是相互联系,不可分离的。在道家看来,“道”虽然生长万物,但它不主宰和支配万物,而是听任天地万物自然而然发展。道家生态文明观要求人们尊重自然规律,善待自然万物,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在人与自然关系问题的阐释上,道家建立了一种生命伦理关系,它将人类生命、动植物生命以及宇宙万物生命以生命伦理为特征紧密联系在一起。老子曰:“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因此,道生成万事万物,德养育万事万物,万事万物莫不尊崇道而珍贵德,这与尊重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观点是一致的。

道家生态文明的实践观表现为以“知足知止”和“节俭”思想为内容的“自然无为”[5]。道家还认为人类的本质是朴实的,主张“节俭”的消费观,《道德经》中讲:“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7]道家认为,只有清心寡欲,知足常乐,才能使人与自然达到共同的美好状态。

二、高校对大学生开展传统生态文明思想教育的价值意蕴

大学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高校对大学生进行传统生态文明思想教育旨在加强高校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与认同,从而促进大学生对当代生态文明思想的学习,进而引导大学生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之中。

(一)是增进大学生文化自信的重要方式

优秀传统文化是铸就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基础。其中生态文明思想占据着举足轻重的重要地位,也是构成当前中华民族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基础。充分认识中国传统文化中生态文明思想的价值精髓,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将其进行创新发展,做到推陈出新、古为今用,不断用中国传统文化中生态文明思想涵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化,是当前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文化自信的迫切需要[8]。

高校可以运用对比的方法,对大学生开展传统生态文明思想教育,对比了解文明古国古代埃及、古代巴比伦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尤其土地荒漠化造成的严重后果。而在中国传统生态文明思想的影响下,中华文明如何源远流长,绵延至今。通过对比教育增进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生态文明思想的认同感,激发他们继承和弘扬传统生态文明思想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大学生在传承这种民族精神命脉的过程中,就会不断催生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二)是促进大学生认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补充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对传统生态文明思想的扬弃,是在借鉴与吸收中国传统生态文明思想基础之上的创新和发展[9]。其中“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思想与儒家“天人合一”的思想理念是不谋而合的;“用制度法治保护自然”的思想与儒家的“仁者爱人、兼爱万物”、佛家的“尊重生命、珍爱自然”、道家的“知足、知止、节俭”思想都是相通的;“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思想与老子的“道法自然”思想是一致的;“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和“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的思想与老子的“道生万物、万物一体”的思想又有契合之处,都强调物质之间的相互联系,共同构成的整体系统。

通过介绍传统生态文明思想以及对当时中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产生的深远影响,进而促进大学生贯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文化脉络,全面理解当代社会为什么要遵循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构建“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从而增进大学生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文化认同和学习热情。高校对大学生进行传统生态文明思想教育,是对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补充,对大学生理解和认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是促进大学生践行生态文明思想的文化动力

当代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学生能否真正理解生态文明思想的历史渊源、文化内涵、当代价值和深远意义,会直接影响他们是否会将生态文明思想内化于心,进而外化于行,投身当代生态文明的伟大实践之中。

高校对大学生开展传统生态文明思想的教育,要从文化视角,挖掘传统文化中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借鉴意义的生态思想,进而梳理出这些思想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之间的历史渊源和文化脉络,以文化人,以生态文化熏陶当代大学生,促进大学生理解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以及对当代生态文明建设深远的指导意义。

通过对儒、佛、道共同倡导的生态实践思想的教育,并结合高校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宣传,促进大学生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解和认同,引导他们参与到生态文明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之中,践行生态文明思想,进而为将来投身生态文明建设伟大实践做好准备。

三、高校對大学生开展传统生态思想教育的实现路径

高校对大学生开展传统生态文明思想需要从拓宽传统生态文明思想的内涵、途径、载体三个方面来寻求创新的路径。

(一)充分挖掘传统生态文明思想的丰富资源

其一,高校教师应该积极挖掘传统文化中生态文明思想,尤其是要认真研读儒、佛、道三家的经典著作,如儒家的《易经》《孟子》《荀子》;佛家的《华严经》《中阿含经》《大智度论》;道家的《道德经》《庄子》等。从中探究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文化渊源,借助课堂教学、日常教育和引导、校园文化活动等多种途径对大学生进行宣传和教育,从而借助文化的辐射、陶冶作用,促进传统生态文明思想对大学生的熏陶,促进大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态文明意识[10]。

其二,注重从中国古人的生态实践中发掘生态文明思想。儒家的生态实践注重“中庸之道”,强调适度地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观点;佛家则注重通过“放生”“食素”等行为来追求“普度众生”;道家则是践行“知足知止”“节俭”的“自然无为”思想,儒、佛、道三家都强调只有落实到生态文明的行为上,才能真正形成人与自然命运共同体,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追求。因此,高校对大学生开展传统文化中生态文明思想教育,应该深入挖掘传统文化的生态实践观,借助文化的导向和约束作用,引导大学生在理解中华文明与建设美丽中国之间文化脉络的基础之上,促进其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实践,将生态意识转化成为生态行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教育的目的。

(二)通过各种载体加强传统生态文明思想的宣传和教育

文化在传播的过程中,需要各类载体来促进文化的传播,而文化的载体也构成了文化结构最外层的物质文化,包括各种标识、仪式等。因此,为了促进传统文化中生态文明思想的宣传,应该在校园中悬挂能体现传统生态智慧的标语,在教学楼、宿舍的墙壁上适当地张贴各类能反映传统生态文明的展板或图画,在校园中放置蕴含生态文明哲理的各类雕塑或艺术作品,让大学生身处其中,耳濡目染,不断地浸润大学生的生态思想,培养大学生的生态意识[11]。

要将从传统文化中挖掘的蕴含生态文明思想的文章著作,积极地融入大学生的教材之中。例如应该将体现生态文明思想的一些儒家经典文章收入《大学语文》等教材之中,从而结合课堂讲授促进大学生学习并认同传统生态文明思想的智慧。还要结合各专业的培养要求、学科特点、教材内容,适当地将传统文化中体现生态文明思想的经典段落、观点融入大学生的教材之中,从而充分发挥教材这个重要教育媒介的作用[12-13]。

(三)依托校园社团,通过生态文化活动促进传统生态文明思想的传播和教育

儒、佛、道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所倡导的生态文明思想虽然学说不尽相同,但它们都阐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理念,都体现了要落实到生态实践的共通思想。因此,高校应该结合中央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的《绿色生活创建行动总体方案》中创建绿色校园的目标要求,积极鼓励高校教师指导相关的社团组织,依托学生组织,广泛开展以“宣扬传统生态文化、践行生态文明思想”的各类校园文化活动[14-16],例如开展以“中国传统生态文化”为主题的知识竞赛、演讲比赛、征文比赛,“绿色文明寝室评选”“废旧物品创意手工作品展”等各类活动,高校还应该邀请该领域的国内外知名的专家学者为大学生开展讲座,从而促进传统生态文明思想的传播和教育。

参考文献:

[1] 牛文浩. 中国传统文化视域中的生态文明思想研究[J]. 创新,2013,7(01):29-32+53+126.

[2] 任静. 论生态价值观大中小学一体化教育的时代价值[J]. 现代交际,2020(12):133-135.

[3]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讲话: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N]. 人民日报,2019-01-31(01).

[4] 林坚.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J]. 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05):49-54.

[5] 王雪梅,李盛梅. 浅论中国傳统生态智慧融入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必要性[J]. 新西部(理论版),2015(16):144+146.

[6] 唐甜甜,赵洁. 传统文化在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中的运用——以西南林业大学为例[J]. 长江丛刊,2018(22):183-184.

[7] 李学功. 从“裁辅天地”到“天人合一”:中华生态文化的思想域分[J].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18,40(01):1-6.

[8] 张晨宇,于文卿,刘唯贤. 生态文明教育融入高等教育的历史、现状与未来[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21,42(02):59-68.

[9]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 人民日报,2016-12-09(01).

[10] 杨惠菊. 民办高校大学生生态文明行为养成教育——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为例[J].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5,35(04):46-48.

[11] 黄三平.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有机融合[J].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20,42(06):16-20.

[12] 吴菡. 基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高校劳动教育新路径探究——以湖北恩施学院为例[J]. 大众文艺,2021(22):206-207.

[13] 连娇. 生态文明教育在高职院校的实现路径——以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 湖北林业科技,2016,45(06):64-65.

[14] 胡榕,陈翔. 生态文明视域下高校教育理念及人才培养模式变革的研究——生态型人才培养的思考[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4,33(03):10-11.

[15] 刘莹,谢忠睿,王怡然,等. 高职林业院校《生态文明教育》课程的构建与实施——以辽宁林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 教育教学论坛,2019(05):236-238.

[16] 何元元. 高校思想政治课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2021(10):12-13.

(荐稿人:花明,东华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淳洁)

猜你喜欢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基层路径探讨
绿色发展的“库布其模式”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理念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生态文明思想引领美丽中国建设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江西的生动实践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探析
大学生之歌
新大学生之歌
大学生实习如何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