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高校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探讨

2022-05-30焦秋爽张家琳

大学·教学与教育 2022年10期
关键词: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新时期高校

焦秋爽 张家琳

摘  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已成为社会各行各业的发展趋势。新时期,教育工作者应当对数字化、微课、网络教学视频、移动教学、人机交互以及课题录制等概念有充分的认识,并对现有的教学模式进行全面的分析,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然后利用互联网技术弥补现行教学模式的劣势,为学生构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从而提高教学的质量。本文将就此展开论述,探讨新时期背景下高校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构建策略及高校在线上教学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以供参考。

关键词:新时期;高校;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2)29-0108-04

新时期,现代化的教育手段层出不穷,教学理念愈来愈先进,从而为教学质量的提升带来了无数契机。高校应当把握住时代机遇,为学生构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从课前、课中、课后以及教学评价这四个阶段逐步完善混合式教学体系,处理好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之间的矛盾关系,特别是要避免无效重复以及不合理的材料延伸,发挥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的优势,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加高效,推动学生专业水平的稳步提升。

一、新时期高校线上教学存在的问题刍议

在新时期下,互联网技术推动了各行各业的创新发展,线上教学在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撑下已发展得越来越成熟,其所具备的功能也越来越丰富,为教学质量的提升带来了契机。

部分高校没能利用好互联网技术,在线上教学的过程中出现了各式各样的问题,阻碍了教学质量的提升,甚至对教学效果提升产生反作用。本文将阐述在新时期下部分高校在开展线上教学时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师生间的互动不足

部分高校在打造了线上教学平台之后,就把学习的自主权完完全全地移交给学生,采取放任的态度,让学生自行在慕课或雨课堂等学习平台上自学,教师所发挥的作用极为有限。这样虽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但是教师却几乎成为摆设,在课程教学过程中仅仅需要给学生布置学习任务、评点学生的作业以及整合线上学习材料。这样一来,师生之间就会严重缺乏交流,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将逐渐疏远,学生对理论的困惑、学习状态及其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教师都无法及时掌握,导致学生很容易迷失学习方向或者在错误的道路上一意孤行,继而严重降低学生的学习效率。部分教师通过直播课进行教学时,也难以与学生展开有效互动,一是因为界面上所呈现出的学生影像的数量太多,教师很难对学生的状态进行捕捉。二是因为网络的卡顿,导致互动不流畅,很容易磕磕绊绊,影响教学效率。三是因为网络的虚拟化所带来的固有隔阂,疏远了师生之间的距离。

(二)学生的自律性不足

高校在开展线上教学的过程中,另一个不可忽视的重大问题就是学生的自律性普遍不足。部分教师习惯在网络学习平台上给学生布置课前、课中以及课后任务,尽管为学生准备了质量很高的学习资料和学习资源,但是对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却不管不顾,听之任之,这就给了学生以可乘之机去逃避学习活动。对于高校学生而言,由于所接受的学习模式较之初中和高中要宽松得多,其所处的年龄也使其无比向往自由的生活,再加上在新时期下所能接触到的娱乐资源太过丰富,往往很難克制住休闲娱乐的欲望转而去学习相对枯燥的理论,以致不少学生在缺乏监督管束的线上学习过程中懒于思考,自我放纵,甚至逃课,这对学生的个人成长无疑是沉重的打击。

(三)教学体系不够完善

部分高校所开展的线上教学缺乏完善的体系,呈现出碎片化、随机化的特点,这对线上教学的成效具有不容小觑的负面冲击,而且会浪费教学资源,给高校的经济效益也带来不利影响。具体而言,部分高校在构建线上教学体系时,割裂了其与线下教学之间的联系,导致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原有的互补关系被打破,线上教学的内容不是与线下教学的过度重合,就是相去甚远,导致线上教学的效率大大降低。部分高校所构建的线上教学体系中没有系统地涵盖课前、课中和课后这三个教学阶段,缺少必要的教学评价,加重了线上教学的混乱感,致使学生在学习时的目标不够明确,思路不够清晰,严重降低了学生的学习效率[1]。

二、新时期高校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有效构建策略

为了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高校在构建线上教学体系的时候一定要注重其与线下教学之间的互补关系,要为学生打造优质的网络学习平台,要投注一定量的资金去优化线上教学资源,从而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构建创造良好的前提条件。教师在进行线上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及时获悉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学习状况,要为学生设计系统化的线上学习课程,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本文将从课前、课中、课后以及教学评价这四个阶段来阐述新时期高校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有效构建策略。

(一)课前准备阶段

在课前准备阶段,教师应当将课堂学习任务以及相关的学习资料上传至网络学习平台,给学生留置充足的时间去预习,使其对即将所学的新知识能有一个基本的认识,特别是其中所涵盖的新概念。供学生预习的教学材料可以是PPT、名师讲解视频或者微课,形式可以尽量丰富一些,以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致,拓展学生的思维边界,但是要谨记,形式必须为内容服务,万不可让形式喧宾夺主,降低教学效果。可以在MOOC平台上搜索教育资源,或者在中国微课网、教师微课网等网站中搜集教学资源,整体而言,数字化教学内容的时长应尽量控制在10分钟左右,因为是让学生进行课前学习,如果时长较长,容易引发学生反感情绪。也就是说,教学材料要紧紧围绕理论知识铺展开来,丰富的材料形式只是为了让教学内容变得更加立体化和多元化,这一点至关重要[2]。

教师还可以在网络学习平台上发布一定数量的题目,题目内容要围绕前概念而展开,并将新知识囊括其中,以此锻炼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并深化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继而使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率能够达到较高的水准。最后,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在网络学习平台中的留言板上发表自己对新知识的理解,表达自己的困惑,从而一方面促进学生之间的课前交流,另一方面使教师能够提前掌握学生的问题所在,对课堂教学方案进行优化,继而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3]。

以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文学理论课程为例。在讲“模仿说与镜子说”这一概念之前,教师应将柏拉图的床喻,理念世界、现实世界以及艺术世界,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所提出的关于模仿与现实的理论,达·芬奇对绘画艺术的理解,以及现实主义与自然主义等概念上传至网络学习平台中,供学生参考和预习,使学生对模仿说与镜子说形成基本的认识和理论框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留言板上畅所欲言,抒发自己对模仿说与镜子说的看法,并留意学生的问题所在,尤其是学生对“现实世界是对理念世界的模仿”这一理论的看法。之后,教师要整合学生的各种观点,并据此来对课堂教学方案进行相应调整,以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二)课堂教学阶段

在课堂教学阶段,除了受疫情防控、极端天气等情况的限制,教师一定要与学生齐聚在教室,以线下教学为基础,以线上教学为辅佐开启课堂教学。一方面,在与学生直接接触的情况下,教师可以很方便地与学生展开互动交流,这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活跃学生的思维,有助于教师实时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和思想动态,继而灵活地调整课堂教学方案和进度,提高教学实效。另一方面,在与教师正面接触的情况下,学生的自律性会大大提升,有助于学生迅速进入深度学习状态。学生能够及时表达自己的困惑并得到回馈,这对学生的学习效率无疑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辅佐课堂教学,学生的学习过程会更加立体化和多元化,有助于丰富学生对理论的认识,优化学生的思维路径,对学生的学习活动大有裨益[4]。

基于此,教师应当在课堂教学阶段带领学生在教室进行学习,并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下推进课程。首先,教师可以在开课时通过网络学习平台签到,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手势签到,以确保出勤率,杜绝逃课现象。其次,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展示思维导图,将本堂课的知识点以相互串联的形式罗列出来,并把与当前所学概念相关的内容加进思维导图,巩固学生的记忆。再次,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当积极地与学生进行交流和互动[5],随时准备与学生展开对话,进行提问,启发学生的思路,提高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最后,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延伸课堂学习材料,为学生提供更加立体化和多元化的资源,以优化学生的学习感受,提高学习效率[6]。

继续以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文学理论课程为例。在课堂上为学生讲解“模仿说与镜子说”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利用网络学习平台来完成对学生出勤率的考查,然后就可以为学生展示思维导图,使学生对本堂课的学习内容有一个更加系统的把握。在教课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地与学生展开互动,尤其是讲到学生普遍存疑的地方时。比方说讲到柏拉图的床喻时,教师应当对学生提问,“第一个制造出床的人,他是如何制造出来的?”“是不是在他的意识或理念里,已经事先存在了床这一物质?”“如此看来,现实世界是不是对理念世界的模仿?”等等,在循序渐进中加深学生对床喻的理解。

(三)课后拓展阶段

在课后拓展阶段,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重心就应转回至线上,教师在此阶段应通过网络学习平台给学生发布课后学习任务,规定好交作业的截止日期,并在学生上传作业之后进行批阅,作出点评,回馈给学生,让学生结合评语总结自己的学习情况,以推动其更好的进步。教师还应在网络学习平台上开设一个交流探讨模块,供学生在上传作业之后进行学术交流之用,分享自己的见解,表达自己的困惑,形成互帮互助的良好学风。教师还可以在班级群里或网络学习平台上与学生约定好时间,为其答疑解惑,帮助学生分析其问题所在,并给出指导性的建议[7]。

通过网络学习平台为学生设计作业时,一般有两种形式。一是让学生直接在网络学习平台上答题,二是让学生在作业纸上答题,然后拍照上传。具体的路径视具体情况而定,这与网络学习平台的具体功能以及课后作业的类型都有着密切关联。就内容而言,教师应对作业进行分层处理,也就是将学生之间的个体性差异纳入作业设计标准当中,为不同的学生设计并推送不同的作业。在大数据技术的作用下,学生的学习记录将被智能分析为数据报告,条目分明地为教师呈现学生的各方面特征,使教师对学生的个性有更加全面而深入的认识,继而发扬学生的优势,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仍旧以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文学理论课程为例。在给学生讲完“模仿说与镜子说”之后,教师就可以通过网络学习平台给其发布课后学习任务,帮助学生完成課后的知识拓展。教师要贯彻落实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为学生设计分层式的作业。比方说有的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了对理念世界与现实世界之间的辩证关系的极大困惑,那么教师可以为这部分学生设计哲学上的逻辑思维训练题,为其提供柏拉图以及后世理论家对床喻的解释材料,让其围绕材料展开思考并写下感想。有些学生在文学创作上有着较强的天赋,对镜子说的理解也较为深刻,那么教师可以给这部分学生提供一段左拉或岛崎藤村等自然主义文学家的作品段落,让其利用本课所学的理论对所给作品段落进行文学批评,用自然主义的手法进行一段文学创作,从而发展学生的个性,提高教学效果。

(四)教学评价阶段

在教学工作中,教学评价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对学生的学习效率有着极为密切的影响。如果教学评价机制与课前、课中和课后的教学模式是相互分离的,甚至是矛盾的,那么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作用就难以得到发挥。如果教学评价仅仅以线下班会的形式进行,那么网络学习平台的资源就会被浪费,而且这样不利于落实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致使分层教学法不完整。因此,高校在构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时候,必须要对原有的教学评价机制进行相应的创新改进,使教学体系更加完善、协调和统一[8]。

一方面,利用网络学习平台来进行课堂签到,让学生在10秒钟内完成略为复杂的手势签到,教师可以精准掌握学生的出勤率,并将此作为平时成绩的评定依据,对学生起到督促作用,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另一方面,通过让学生在网络学习平台上阅览学习资料、完成随堂练习和课后作业,教师可以掌握关于学生学习情况的数字化的数据报告,然后再结合自己对学生的观察和分析,帮助学生剖析自我,使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态度、能力有精准的把握,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社会行业都迎来了巨大的变革。在新时期下,教育工作者必须要抓住时代的机遇,跟紧国家政策,及时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手法,为学生打造更加优质的学习平台。在高校教育阶段,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加广袤的学习平台,学校和教师应当携手为学生打造网络学习平台,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来提高教学效率,构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利用二者的互补关系来优化教学体系,提高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林娇霞. 高职院校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以《外贸跟单实务》课程为例[J]. 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2022(04):1-4.

[2] 王善勤,张延义. 疫情背景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与研究[J].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20(04):73-76.

[3] 江慧,施培蓓,陈静. “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设计与实践[J].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21,39(06):99-103.

[4] 董豫,杨岚,郭雪琪,等.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口腔种植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1,13(32):22-27.

[5] 康楚意,严鑫,刘香菱.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在高职教学中的探索[J]. 现代商贸工业,2021,42(31):149-150.

[6] 夏冰. 互联网背景下的“线上+线下”混合式大学英语语法教学分析[J]. 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2021,40(09):151-153.

[7] 王岩,张玲. 产教融合背景下商务英语“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分析[J]. 中国新通信,2021,23(15):211-212.

[8] 江凌. 移动终端视域下综合英语SPOC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讨[J]. 科教文汇(上旬刊),2021(07):179-181.

(责任编辑:淳洁)

猜你喜欢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新时期高校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职护理专业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
利用MOOC优势重塑教学 实现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新模式
MOOC教学试点学院探究
新时期农村气象观测及防灾服务探索分析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创新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