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融合

2022-05-30杜亚军

语文世界(教师版) 2022年10期
关键词:传统节日古诗课文

杜亚军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基础教育阶段,一线教师需要着重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有效融合到语文教学中,在提高学生语文基础学习能力的同时,让学生真切感知祖国语言文字的美,感受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一、生字教学融合传统文化

在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环节,融入优秀传统文化,是语文教学的大势所趋。教师可以尝试在基础的语文知识内容的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引导,尤其是在生字、生词的教学中对学生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工作,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汉字是我国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汉字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关系紧密。在中华文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汉字的书写方法、书写结构等也日新月异,其中也蕴含着大量的优秀传统文化。

例如,在一年级上册“火”“水”“月”“日”等识字教学环节,教师可以先对学生讲述仓颉造字的小故事,让学生对汉字的形成过程有一个初步的印象;然后,教师应结合课文中的生字,启发学生想象火、水、月、日的形状,并鼓励学生尝试如何以象形文字的方式表达这些汉字,这也会提高学生的自主思维能力;接着,教师可以将正确答案公布给学生,进而以形象化的方式再现古人的交流过程,并感受汉字由难至易的演化,从而提高学生传统文化的学习能力。

二、课文学习融合传统文化

小学语文课文内容大都节选自古今中外的名篇名著,其中涵盖了较为丰富的传统文化知识内容。教师在利用教材对学生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应结合课文内容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以此提高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同时,教师还需要调动学生的自主思维积极性,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自主思考其中蕴含的传统文化知识。阅读课文,挖掘教材中传统文化的方式,能够使学生的课文分析能力获得提升,也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记忆阅读内容,更好地感悟传统文化。

例如,在学习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课文《女娲补天》知识内容的环节,教师需要在学生阅读课文之前,引导学生思考“人类是如何形成的”这一问题。而学生会结合已有认知进行思考,认为古猿逐步进化为人类。这种回答方式虽然具有科学依据,但问题的实质还是没有涉及核心部分。所以,教师可以给学生讲述女娲补天的神话故事,虽然只是一个神话传说,但却代表了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展现了古人为了追求真理而做出的孜孜不懈的努力。在学生对女娲补天的神话故事有了一定的了解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找到课文中蕴含的传统文化,让学生了解女娲的性格特征,学习女娲为实现目标不懈努力的精神。

三、课外阅读融合传统文化

新课标规定,小学生的文字阅读字数应达到一定的数量,以此达到从量变到质变的阅读效果,并能更好地通过丰富的阅读经验,理解阅读内容中蕴含的传统文化。教师可以结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有计划、有目标地为学生推荐课外阅读书籍,尤其推荐含有传统文化知识的书籍。这种课堂阅读与课后阅读相融合的阅读模式,能够拓展学生的阅读思维,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阅读内容,提高学生的阅读发散思维素养,让学生可以更加高效地理解传统文化。

例如,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有《暮江吟》《题西林壁》《雪梅》等三首古诗,蕴含了较多的传统文化知识。教师可以启发学生通过阅读古诗,体会古诗的韵律,感受古诗的古典韵味,使学生的传统文化学习能力获得提升。同时,古文与现代文存在较大的差别,而且现代生活中也很少运用古文,所以,教师更需要在引导学生学习古诗后,通过课后阅读相关内容,深入地理解古诗知识。这也可以降低古诗学习难度,让学生更加高效地理解古诗内容,并更好地学习古诗中包含的传统文化知识。

比如,我国著名诗人白居易的《暮江吟》,古诗文笔优美,具有较强的中国特色审美特点,也充分体现了我国传统文化表述方式的魅力,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种体现。《题西林壁》这首宋代的古诗,蕴含了丰富的哲理。为提高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能力,教师可以将《课本里的古诗词》《给孩子的古诗词》《趣味古诗词引导》《诗词大发现》等课外读物推荐给学生,让学生通过阅读白话文理解古文,提高古诗词理解能力,进而学习其中包含的传统文化知识。

四、生活实践融合传统文化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若想提高学生的传统文化领悟能力,教师需要让学生结合生活内容进行传统文化的学习。由于学习内容贴近生活,也更加形象、贴切,会起到意想不到的育人效果。

例如,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小英雄雨来(节选)》,课文记叙了抗日阶段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儿童与敌人作斗争的故事,歌颂了抗日根据地儿童机智勇敢、热爱祖国的优秀品质,体现了我国人民英勇抗敌的良好精神品质。现在处于和平年代,但小雨来的英雄精神仍旧需要在小学生中进行传递,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生活中乐于助人,帮助有困难的人,比如,可以帮助低年级的小朋友补习功课,帮助独居老人倒垃圾等。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实践,将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通过点滴小事在日常生活中不断传递拓展,以此提高学生传统文化应用能力。

五、传统节日融合传统文化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传统节日很多,包括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环节,将传统节日进行教学渗透,尤其可以对学生讲述传统文化的来龙去脉、风俗习惯等,这些都对提高学生的传统文化認知大有裨益。教师还应将传统节日与课文教学相结合,让学生通过阅读、理解课文,进一步增强对传统文化知识内容的理解。

例如,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北京的春节》描绘了老北京春节的民俗民风,展示了传统节日的美好温馨及热闹隆重。教师可以先带领学生阅读课文,让学生对北京的春节有一个基础的认知。教师还可以结合课文内容,鼓励学生描述当前过春节的情况。通过学生的语言描述,进一步提高学生对传统节日以及传统文化的理解。教师还可以在班级内,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呈现过春节人们贴春联、放鞭炮、包饺子等内容,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春节的节日氛围,深度认知传统文化,提高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及领悟能力。教师可以让学生分享学习课文、观看短视频后对传统节日及传统文化的感悟,尤其通过阅读课文让学生对近些年来传统节日的变化产生感悟,深刻体会传统文化的进步与发展。

总而言之,教师应注意通过生字、课文、课外阅读等学习内容,启发学生从不同角度认知传统文化,学习传统文化的精髓,感悟优秀传统文化带给人的精神滋养,在培养学生养成良好语文学习习惯的同时,有效提高对传统文化的感悟与应用能力。

作者简介:甘肃省天水市新华门小学语文教师。

猜你喜欢

传统节日古诗课文
还有哪些传统节日呢?
还有哪些传统节日呢?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品读古诗
品读古诗
品读古诗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