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传统文化铺染小学语文的底色
2022-05-30闵羽
闵羽
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能够永葆活力的生命源泉,小学语文教材在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既是一个重要的文化载体,同时也为文化的传播搭建平台。小学语文统编版教材中不仅选入了传统蒙学文章,而且其选文的数量、选文的类型,甚至插图的配置,都体现了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对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视。
一、借力传统蒙学方法,创新识字教学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与写作的基础。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十分重视识字写字教学,将其视为该阶段的教学重点。
1.传统识字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过去的教材中,学生进入小学后首先学习的是拼音,于是在他们的脑海里,语文留下的第一印象是字母,而不是汉字。拼音是抽象的表音文字,先学拼音也会让学生产生一种错误的认知,觉得汉字亦是表音文字。同时,拼音在生活中的使用也极少,相较于汉字而言,更为陌生抽象的拼音对于刚入门的小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不利于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学生真正需要掌握的是汉字,而拼音只是汉字学习的一种工具,不能舍本求末。
2.统编版教材的改进措施
为此,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采取了一定的改进措施,它仿照传统蒙学的识字方法,先认识部分汉字,然后再学习拼音。一年级语文第一课便是“天、地、人、你、我、他”,这是语文在学生脑海中留下的第一印象,让他们感受到汉字并不是抽象的、枯燥的,而是蕴含着鲜活而又生动的精神世界,每一个汉字都有它的意义。第一单元全部安排了识字教学,从二、三单元才开始进入拼音的学习,这是在学生有了对汉字的基本感受的基础上,再开始接触汉字学习的辅助工具。这个过程中,编入童谣、绕口令等趣味短篇,穿插着进行汉字的学习。在识字教学时,统编版教材更关注汉字的构字法,结合汉字的实用性,将与之匹配的生活内涵融入识字教学,让汉字的学习更生动,更贴近生活。
3.统编版教材的优点
一方面,统编版教材根据汉字的起源和特点安排内容,与低年段学生的特点相符。低年段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而学习的汉字多为象形字,结合汉字的意思,出示图片,相较于单一地借助拼音来学习汉字,更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另一方面,这种变化重新定位了汉字和拼音两者的位置,这就意味着拼音在语文的学习中扮演着辅助的角色,它是汉字、汉语学习的工具,而非最主要的部分,汉字才是第一位的。
二、抓住文化脉搏,丰富选文类别
为引导学生诵读经典,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归属感和认同感,统编版教材在选文的类型上更加多样化。
1.古诗词的数量增加
在课文数量上,统编版教材减少了。例如一上课本,人教版共41课,苏教版共35课,而统编版只有32课。虽然课文的总量在减少,但是古诗文的数量却呈相反的趋势,增加到129篇。学生从一年级开始就接触到大量的古诗。同时,古诗文的学习相较以往也更加集中。学生进入三年级后,原来每一课两首古诗增加到三首,因此教学时也增加了一课时。古人通过古诗词抒发情感,传递思想,其数量的增加无疑对小学生感受古人遣词造句的魅力、体悟传统文化的底蕴有非常大的好处。
2.文言文的学习提前
旧版教材在五年级才开始进行文言文的学习,而统编版教材提前到三年级,选入的文章比较简短,以故事为主,作为入门篇章再适合不过,对于初学者而言难度较低又不乏趣味性。在选材上也颇为讲究,多为中国传统寓言故事、成语故事等,通过学习这些小故事,学生或能明白一个道理,或能习得一种道德品质,抑或能感受古人的智慧。如《司马光》一文,课文选自《宋史》,讲述了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学生几乎都听过这个故事,这就大大降低了学习的难度。同一个故事不一样的讲述方法,也可以让学生感到好奇,激发阅读兴趣。同时,主人公的年纪和孩子们相仿,他的优秀品质也正是孩子们学习的榜样。在这些精心挑选的文言文中,善良、勤劳、谦让、勇敢等中华传统美德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学生能够在学习文言文的同时,提高个人的修养。
3.其他类型的文章增加
除了上述两种文本,教材中还有很多文本可以体现传统文化的魅力。如一年级上册教材中的《对韵歌》《天地人》,下册的《姓氏歌》《春夏秋冬》等,我们从中都能品味到蒙学经典的味道,非常符合一年级孩童的趣味,背诵起来也很轻松。在课外阅读部分,一年级上册“和大人一起读”提供的是民俗儿歌《剪窗花》,妙趣横生的语言将剪纸艺术的美妙和神奇展现在学生眼前;一年级下册“快乐读书吧”更是用有趣的童谣和儿歌吸引学生,让学生爱上阅读。二年级下册的《传统节日》《传统美食》,字里行间的传统风味配合着精美的图片,学生会不由自主地爱上传统节日和美食,这些都是我们民族能够传承的根本。
三、嵌入插图,立足传统审美
小学生认知能力有限,课本的插图对他们非常有吸引力,不仅在文章内容的理解上能起到辅助作用,并且对于学生的洞察力、想象力都能起到很好的提高作用。统编版教材中的很多图片都包含传统文化,在传递信息、呼应文本的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使其在阅读过程中欣赏到传统文化的美,从而得到熏陶。
1.封面
教材封面对于表达编写者的设计理念至关重要。统编版教材的封面中传统文化元素的占比非常高,如一年级语文教材的两个封面“忙趁东风放纸鸢”和“过年”,二年级的“皮影戏”和“舞狮”,三年级的“彩绘”和“包粽子”,四年级的“画脸谱”和“贴春联”等等,无一不透露出传统文化的底蕴,不仅包含了传统节日和习俗,而且包含民间艺人的智慧,画风古朴,色彩鲜明,又充满了童真童趣,在传递信息的同时,也传达出一种文化自信。
2.插图
统编版教材插图种类丰富,有精致优美的中国剪纸艺术,有虚实相生的传统水墨画,有生动逼真的京剧脸谱,还有形状奇特的装饰扇面……小学生从小耳濡目染,使优秀传统文化慢慢地渗透到他们的血液里,深深地印刻在他们的记忆中。例如,一年级上册课文《天地人》和《金木水火土》,插图是中国山水画大师傅抱石的《一望大江开》,其名称和图画自身都兼具恢宏大气的中华民族的精气神儿;一年级上册第三课《江南》,“鱼戏莲叶间”的动态美利用水墨画表现得淋漓尽致,通过非常少的笔墨便使老师和学生真切地體会到鱼儿活泼的样子;二年级下册《中国美食》中,烤鸭、小鸡炖蘑菇等体现出传统美食的色香味;三年级上册《大青树下的小学》,插图用到了许多少数民族代表性服装。这些插图包含着中国的美食、节日、服饰、习俗等传统智慧,一幅幅民俗生活图便由此展开。
从文本写作方法到内容,再到插图,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到处都蕴含着优秀传统文化,散发着浓浓的中国味道,做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从娃娃抓起,并落到实处,让学生浸润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中,让他们吸取充足的养分,为文化强国战略的实现提供强大的后备军和新生力量。
作者简介: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胥口实验小学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