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跨学科融合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2022-05-30范杞燕

语文世界(教师版) 2022年10期
关键词:跨学科诗词学科

范杞燕

何为跨学科融合?顾名思义,跨学科融合是寻找学科之间的契合点,实现学科知识间的整合和融入。跨学科教学是一种特殊的教学形态,它打破了传统教学清晰的学科界限,从不同程度上实现了知识和能力的交叉和融合。在一线的中职语文学习中,不少教师虽然秉承语文学科为专业服务的理念,但是在学科融合中缺少对主题的恰当选择和学科任务的有效设置,课堂往往存在着注重语文知识的灌输,缺少对语文运用能力的培养;注重分类课程学习,缺少学科知识的融合;学科融合不恰当,缺少有机的学习任务整合等问题。长期下去,学生很难产生新的技能和思维,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足。

基于以上问题,笔者结合自己中职语文教学的实际情况,谈一谈跨学科融合在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进而探索“语文+”的创新教学模式。

一、选择最佳契合点,开发“语文+”的课程融合

跨学科融合包括学科之间的融合、课程之间的整合,以及课程与社会生活之间的结合。这就需要教师精心整合,寻找最佳契合点,将散乱的学科知识进行有机组合,形成跨学科的知识系统。

首先,结合中职语文教材,选择恰当的主题。在语文教材学习中,有效地嵌入专业教学,以多元化的知识鼓励学生自我认知,找到合适的学习方法,从而激发起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从中职语文教材的编写上看,编者注重单元主题和活动实践的设定,教师可以以此为契合点,选择恰当的主题,有效串联不同学科的知识,从而完善语文学科的教学目标。比如,学习古诗词的时候,学生会发现古诗词借助花鸟虫鱼、风月茶酒等营造出独特的意境,表达出美妙的情感,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梳理出相关主题,在语文课上进行嵌入式专题学习。有的学生梳理了中职语文课本中有关“茶酒篇”的诗文,形成“茶之情”“酒之韵”的主题学习。教师以主题为主线,融合各个专业的学习,使得教学资源更加丰富,课堂教学更加直观。

其次,结合学科特点,开发“语文+”的课程融合。语文教师需要结合学习内容,融通其他专业学习,做到学科的“互融通”。比如,在古典诗词学习的时候,教师可以将古诗词与导游专业融合,教师可以让学生围绕相关景点、历史遗迹等,选择一处发挥想象,进行诗词创作。教师也可以将古典诗词与艺术相融合,发挥学生的艺术特长,要求学生在欣赏古典诗词中融入艺术专业的谱曲创作。教师还可以将古诗词与电子商务专业融合,要求学生根据相关店铺的特点,选择相关诗词,撰写一定的文稿,凸显出店铺的独特风格。再如,学习古典小说,教师可以借助古典小说中各种文化,融入其他专业知识,充分体悟作品的深层内涵。如,笔者借助《红楼梦》小说中的美食,要求学生罗列整本书中吃螃蟹的相关语句,说一说其独特之处。然后,教师要求学生以厨师的身份介绍这道美食烹饪的方法,以此讨论贾府“吃螃蟹”背后各种人物的生活状况。再如,《林黛玉进贾府》这篇文章是一篇经典篇目,它借助林黛玉的眼睛看见了贾府各种人物的形象。文章的精彩之处在于对各种人物出场时服饰的描写,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往往找出相关语句进行机械的品读,从而读出人物的身份。笔者执教的时候有机地借助中职学生专业学习,让学生结合服装设计专业知识,深度解读王熙凤、贾母、王夫人三个人物的服饰。学生从服饰的面料、做工、工序上進行详细介绍。以此,学生明晓:不同人物的服饰面料、颜色、样式有所差别,服饰彰显出人物的身份,显示出人物的地位,表现出人物的性格。

由此,语文在中职教学中发挥人文性作用,提升学生的文化底蕴,加强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与提升。

二、设置学习任务,整合“语文+”的学科知识

在跨学科的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重构跨学科类的知识,构建持续而变化的语文课程体系。学生需要在真实的工作场景中达到彼此共享共研,完成各种任务,进而重构学科类的知识结构。

注重学习任务的设置。跨学科学习是一个具有共生特征的课堂生态系统,它展示给学生的应该是各个学科的知识网,要求学生能够打通知识网的界限,做到融会贯通。教师需要通过具体表现性学习任务,把完整的学习过程有机贯穿起来。比如,围绕上面有关酒文化的古诗词学习,教师可以借助旅游专业中的地方特产、名人故居、历史遗迹等知识,将领悟“诗情”与之巧妙结合,设置有效的学习任务,从而完成诗词的学习。教师可以让学生以“赏诗词,品醇酒”为主题,进行语文学习。教师可以设计以下学习目标:①赏析古典诗词,品味诗词中的意象、意境美;②查阅相关资料,了解“酒文化”的由来,学会介绍当地的酒文化,撰写导游词;③借助古诗词,围绕“品醇酒”学会创作诗词。根据此教学目标,教师可以设置以下学习任务:①品尝当地的黄酒,要求说一说酒坛、酒碗、酒缸的独到之处,撰写解说词;②梳理出黄酒酿造的工艺、品酒的方法以及有关黄酒的相关传说;③依据不同的黄酒酿造、口感,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黄酒,进行“行酒令”,创作一首五言或者七言诗句。

这种互动式学习有效地达到“诗酒共情”,传承了中华传统文化,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专业兼容的教学内容。语文课堂上,学生不仅能够学到相关旅游方面的知识,掌握导游词的表达方式,还可以学会诗歌创作的形式。这使得学习更加彰显出语文的文化特色,还让专业课堂更加富有文学性、趣味性。

三、注重活动实践,实现“语文+”的深度融合

跨学科进行语文教学需要教师注重活动实践,实现学生在课堂上主动构建知识。教师需要以项目形式开展小组合作,将传统课堂有效转化为学习探索型实验课堂。

首先,注重学习场所的移动,由固定转向灵活。跨界融合的语文教学主要特征是教学资源的开放性,学习方式的灵活性。教师需要充分发挥出学科与专业、学校甚至企业的融合优势,实现语文学科的实践性。比如,在学习《景泰蓝制作》这一篇说明文的时候,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真实的体验现场,体验制作的操作程序,并要求绘制流程图。接着,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模仿《景泰蓝制作》的语言,整合成相关推荐词,绘制图纸,做出简介分析。

其次,注重真实的生活体验,将语文浅层学习转向深度阅读。比如,学习中职教材必修一第二单元“自然心迹”主题单元的时候,学生可以围绕“大美故乡”这一主题,走进自己的家乡和社区,拍摄相关的美景美事。围绕这一单元主题,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进行以下实践活动,实现“语文+”的深度融合。具体如下:①请以记者的身份走进社区,对抗击疫情期间的社区志愿者进行人物访谈,写一写该社区的抗疫举措;②请以导游的身份,介绍故乡的一道美食、一个名人事迹,撰写导游词;③请以当地村官的身份,走进社区,体悟当地百姓的生活,并且结合该社区居民生活状况撰写几条建设性建议。这些实践活动不仅注重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有效地发挥了中职学生的专业特长,将知识转化为技能。学生长期在这种学习情境下进行语文学习,可以激活思维,充分地适应社会的需要。

总之,对于中职学生,语文教师需要采用“语文+”的形式,促进语文素养与专业能力的双提升,实现以专业之水灌溉语文之田,以语文之水温润专业之田的效果。

作者简介:浙江省余姚市第五职业技术学校语文教师。

猜你喜欢

跨学科诗词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跨学科教学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初中历史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的实践与思考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应用型高校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超学科”来啦
商标跨类保护的跨学科解释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诗词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