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心”而比,情之所引
2022-05-30吴艳华
吴艳华
《教育学》中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心理学主要是分析学生掌握祖国语言文字过程中的心理特点和规律,探讨语文教学与学生心理发展的相互关系。”这段文字提醒教师在实施语文教学时必须把遵循学生心理根植于每个教学环节,这样教学方法方能高效实施,学生才能学之得法。
在语文课堂上运用“比较法”,是教师遵循学生心理有意识、有目的地激发他们活跃思维的主要教学方式之一。所谓“善于比较”,从效果上看就是利用辨析法提升学生鉴别力,培养学生质疑力,激发学生创造力,牵引学生情感力,让思维的火花在课堂中不断地闪现。要做到“善于比较”必须遵循两个原则:
①比较的内容要善于遵循学生心理;
②比较的环节要善于自始至终地激发学生内在的情感。
《女娲造人》是初一年级中的一篇神话故事,内容浅显且趣味性强,符合初一学生的认知心理,学生易于找到兴趣点。如何从简单易懂的故事中寻求、拓展、渗透,最佳的教学方式就是比较。夸美纽斯曾说“凡是善于辨别的人就是一位好老师”。通过比较让学生清楚地认识事物间的联系,发现其间的异同点,拓宽知识面,丰富情感。
一、创设比较情境,激趣生情
喜新好奇是初一学生普遍的心理特点,对于感性形象尤其感兴趣。课堂伊始,教师紧抓学生好奇心理,打开学生思维的门扉,运用比较法变直径为曲径,引领学生巧妙地走入微妙有趣的情境中,使其欲罢不能。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趣则小进,大趣则大进”。教师要创设与文本相符的特定情境,唤起学生对课文的兴趣,触发他们强有力的学习动机,激发他们内在的“乐学”情绪,让学生在兴趣中涵泳,这是课堂教学推进下去的关键。在语文课堂中,只有学生对所学内容真正有了兴趣,才能化被动为主动,积极参与学习,进而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内化、吸收,才能不断地积累和提高语文素养。对于明白如话、一读就懂的神话作品,找到学生情感的突破口,显得尤其重要,但并非轻而易举之事。
为此,在教学《女娲造人》一文时,教师以古类今,把《风俗通》的文字介绍给学生,并让学生对比课文,初谈读后的感受。一开始就让学生进入课堂角色,体会作为课堂主人翁的幸福感。通过初次对比,学生发现了袁珂《女娲造人》的妙处,对探究文本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接着可以适时播放“女娲造人”的视频,根据初一学生的心理特点,进一步强化听觉、视觉效果,唤起他们对课文文本的关注,激发他们更浓厚的兴趣。从他们异口同声的“喜欢”二字,可见探究欲望已经生成;从他们喜欢的理由五花八门,可见内在情感已然产生;他们对进一步走进文本中的想象画面,充满着热切的期待……正所谓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生已经产生强烈的内驱力,学生的思维与智慧的火花已被点燃,这时立即抓住契机,引领他们进入下一个比较环节。
二、同类中求异处,释疑促情
初一学生好胜心强,喜欢竞争辩论。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住这一心理特点,让学生自由大胆地比较争鸣,运用比较法引导他们同中求异,永远保持生动活泼、和谐协调的课堂气氛,保持高涨的学习热情,让他们的学习情感衍生开去。
《女娲造人》的作者通过想象之门把美丽的女娲领到了学生面前,给学生呈现了一个多面的女娲。早在古籍《淮南子》中就有一段对女娲的介绍,教师可以把这段文字展现出来,并提问:孩子们,你们发现这两个文本中的女娲有何共同点?学生马上合作探讨起来,最后发现:女娲都是神通广大、无所不能的神。无疑,课堂中“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是最好的境界,让学生主动去探求问题、开拓智慧。然后进一步设问:你更欣赏哪一个女娲?学生探究热情更為高涨。“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开始咀嚼文字的芳香,最终,学生一致认为欣赏袁珂笔下的女娲。在各抒己见中,欣赏的理由层出不穷,同时也深切感受到女娲身上闪烁的母性光芒。一时间,学生的心理发展呈现波浪式,时而分散,时而集中,时而兴奋,时而沉思。适当诱导启发在这时显得尤为关键,可以链接课内文本(比如《散步》《秋天的怀念》等),驱动学生对母爱的感受逐渐加深。
在求同存异中,走向文本更深处,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挖掘文本共同点的同时,促进学生心理走向成熟,遵循规律,获得新知。在求异比较中,启迪学生聚合差异,引领他们从已知走向未知,把探究的触角延伸至课外,以期获得情感的升华。这样,在提升学生思维能力的同时,情感也在课堂中如涓涓细流般不断地流淌开去。
再者,初一学生是愿意放飞想象力,饶有情味地表达自己的。“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巧妙地把发挥学生想象力引入课堂,作为这一教学过程的重头戏,让学生根据作品的已有内容去想象人物、场景等,设身处地,身临其境,以己度人,把自己的生活体验融合在描绘“女娲造人”的画面中,凝神聚力,畅所欲言。毋庸置疑,这样会更好地强化学生思考力度,让学生“用志不分,乃聚于神,”思维随着情感飞扬起来。
三、课内延伸课外,催新升情
对思想不太成熟的初中生来说,逐步提高他们的鉴别能力是尤为重要的。在教学中,力求让学生思维活起来,鉴别能力强起来,比较法是教学中最值得尝试的方法,在比较中让学生提升创造能力。只有学生真正品尝到创造的甜头,创新意识才会在他们的头脑中逐渐产生,由此激发起浓厚的创造热情,并长久地保持下去。
课堂即将走向尾声,为了加深学生对这部神话作品的理解,进一步催生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平面的文字更具有立体性和延展性,使学生获取的知识远远超过已有的范围,不能仅仅拘泥在课堂信息本身,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喜欢探究的心理,把西方有关人类起源的神话传说引入课堂,在探讨东西方文化差异的同时,了解神话写作的缘由:表达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并用“未来还有许多未知的神奇的事物有待我们同学去发现,去开拓,请记住:创造永远在路上!”诸如此类的文字,引导学生放眼未来,把他们对课内的直接兴趣延伸到课外,由数量幻化为质的飞跃。蕴蓄在心中的力量只有找到路径,才会有迸发的可能。课已尽,情犹存。
课堂伊始无情处生情,课堂之中有情中促情,课堂尾声大情处长情。课堂中适时引领学生在文本幽径处漫溯,在动心动情处驻足,深挖文本字里行间涌动的情感清流,满足学生好奇的心理、好胜的心理、探究的心理,寻觅“泉眼”,深切体会文本中汩汩而出的情感力量。基于学生心理活动的规律,作为引路人的教师,可以以情促智、以智激情,引领学生在语文这座充满诗情画意的神秘花园中,吮吸情感的甘霖,共赏怡人的风景,流连忘返。亦可以用“以比生情、促情、升情”的方法,启发学生向自己、向同学、向老师,甚至向生活去探求,让语文长久地存在于学生心中,“比之所驱,一往情深”。
作者简介: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金郊初中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