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朗读中培养学生的美学素养

2022-05-30万亚峰

语文世界(教师版) 2022年10期
关键词:许慎秦王美美

万亚峰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基础型学习任务群教学中特别强调诵读的重要性,明确指出诵读材料要选择脍炙人口的古今中外的名篇佳作,它们既要有文化内涵,又要短小精悍,朗朗上口。学习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朗读中咀嚼文字,感受形象,体悟情感,对文本品读赏析,增强审美体验,收获自我精神的美好生长。

我非常向往于漪老师在《往事依依》写老师读辛弃疾词时的悲歌慷慨,激发起学生的爱国情怀……这才是朗读的魅力、语文课的灵魂所在。黄仲苏先生在《朗读法》一书中,将朗读分为“诵读”“吟读”“咏读”“讲读”四类。本文拟从这四个方面,引导学生用朗读的方法学習,感受作品语言、形象、情感等方面的独特魅力和思想内涵,提升审美能力和审美品位。

一、诵读——美美共情

许慎《说文解字》解释“诵”:“诵,讽也。从言,甬声。”诵谓读之而有音节者,宜用于读散文,如“四书”、诸子、《左传》、“四史”以及专家文集中之议、论、说、辩等。诵读,是带着感情朗诵,积累语言,用真情去领会文字的意蕴、作者的情感,进而产生情感的共鸣。

学习朱自清笔下的《春》,可以让学生在自主诵读中想象,在情境的浸润中领略文字背后的画面之美、情韵之美。如“桃树、杏树、梨树”这三个词语,连接更紧一点,音调逐渐提升,读出百花齐放,争先恐后的一种愉悦之情,想象它们相互争荣,各不相让,充满多样的色彩,感受生命的芬芳。

诸如上面的句子,文中还有很多处。经过朗读方法的引导和自己的感受体验,学生对文本词句的理解、情感的表达就更深一层了,也更能够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进而深入体会文本描绘的画面美、文字的意蕴美、表达的情感美,达到美美共情的状态。

二、吟读——美美共鸣

许慎《说文解字》解释“吟”:“吟,呻也,从口,今声。”“吟”由“口”和“今”两字组成,“口”表义,其形状像张开的口型;“今”表声,指拉长声调,有节奏地读,最能体现古诗文平仄、语调、音节、节奏、韵律的朗读方法,适宜用于读绝句、律诗、词曲等。黄仲苏先生说:“吟哦之际,行腔使调,至为舒缓,其抑扬顿挫之间,极尽委婉旋绕之能事。”吟读,与诵读相比语速要稍微缓慢些,拉长声调,有节奏,注意把握抑扬顿挫,将作者的情感通过吟的方式表达出来。部编版教材中较多的诗词曲值得吟读,品味,赏悟。在吟读中,领悟文字的独特魅力,体味作者的思想内涵。

如读杜甫的《望岳》,我们通过查阅资料了解诗歌创作的背景。诗人在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到洛阳应进士,落第而归,之后便开始北游。这首诗即在漫游途中所作。在引导学生读准字音的基础上,结合多媒体等跨媒介方式,反复吟咏读诵,交流重读、停顿、长短高低、轻重缓急,分享阅读体验感受:“夫”字语音要拉长一些;“如何”这个问句,要读出一种疑问的感觉,语气上扬;“荡胸”,语气缓慢,打开心胸;“生曾云”三个字越来越高;“决眦”是“眼角都要裂开的意思”,吟读时,可夸张地睁大眼睛;“凌绝顶”“众山小”语调越来越高等。

吟读中,我们还需要结合背景,结合音乐画面等,想象泰山雄伟磅礴的气象,感受作者傲视一切的雄心壮志。

三、咏读——美美共享

许慎《说文解字》:“咏者,歌也,与永通。”宜用于读长篇韵文,如骈赋古体诗之类。姚鼐先生说:“大抵学古文者,必要放声疾读,又缓读,只久之自悟;若但能默看,即终身作外行也。”咏读讲究一脉贯穿,抑扬顿挫,轻重缓急,以及加上自己的身体姿势,入情入境,感悟作者情感,达成美美共享的境界。

学习曹操的《观沧海》,可以引导学生放慢速度,反复咏读,注意把握轻重和节奏,边读边想象作者笔下描绘的景色,体会作者情感。作者登上碣石山巅,望见眼前波涛澎湃的大海、高耸林立的岛屿、繁密茂盛的草木丛林,仿佛是自己率领的“千军万马”,即将继续南下征伐,开拓疆土,于是作者发出“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感叹。这是想象的开阔博大的场景,也暗示自己像大海一样容纳万物,有一统天下的胸襟和宏大的抱负。

一两遍的咏读之后,再交流方法和注意点。“停连”,是有声语言表达思想感情的重要技巧之一,按文意,合文气,顺文势,自如地服从思想感情表达的需要。重音是为了突出作者的情感,在咏读中可以得到很好的体现。

当学生整体把握了诗歌情感、写作背景后,此时的停顿、重音,已由有意识转为无意识,这样的咏读才能与作者、与作者笔下宏大的景物、与作者抒发的雄心壮志达成共识,达到美美共享的效果。

四、讲读——美美共生

许慎《说文解字》:“讲者,说也,谈也。”说乃说话之“说”,谈则谓对话。宜用于读语体文。黄仲苏先生提出的“讲读”,是“以说话谈论之语调出之”,只当得作者的“说”类。读注重意义,重在清楚,要如朱子所谓“舒缓不迫,字字分明”。这里也有抑扬顿挫,但不显著;每字都该给予相当分量,铿锵有力。

教学《唐雎不辱使命》一文,在讲读时,对“安陵君其许寡人”中带有命令语气的副词“其”,学生交流,要读出秦王的盛气凌人之感,读出秦王的轻慢。而安陵君,虽然早已识破骗局,只能以“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为理由,委婉拒绝。

文本几段精彩的对话,秦王公然自称“天子”,足可以看出他的野心,联系“灭韩亡魏”的背景,让人不寒而栗。但唐雎沉着冷静,不为秦王的恐吓所动,用了一句“臣未尝闻也”进行反驳。他以“布衣”对“天子”,“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一正一反两个判断句,断然驳掉秦王的诬蔑。专诸刺王僚、聂政刺韩傀等事实,不给秦王以喘息的机会。这段充满紧张的对话,在引导学生讲读分享中,读出了秦王的骄横无理,唐雎的沉着干练,义正词严。

在新语文课程标准背景下,通过不同方式的朗读,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理解文字的传神之处,感受语言的节奏美与韵律美,形成语感,建立自信。教师要根据不同文体特点,有针对性地重视对学生朗读能力的训练,让学生学习朗读技巧,深刻理解文本内容,在美的熏陶下,提升美学素养。

猜你喜欢

许慎秦王美美
美美
再議新疆吐魯番出土“秦王鏡”
许慎文化园简介
跳舞美美的
对外汉语教学角度的许慎文化研究
小“恐”成像,观微知著
食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