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背景下广播电视斤闻写作创新思考

2022-05-30罗小奕

记者观察·下旬刊 2022年10期
关键词:广播电视新闻新闻写作新媒体

罗小奕

关键词:新媒体;广播电视新闻;新闻写作

广播电视新闻的写作原则

真实性原则

广播电视新闻节目的内容包罗万象,很多人都将广播电视新闻视为了解外界信息的重要渠道。相较于新媒体新闻,传统广播电视新闻对新闻信息的审核更加严格,因此广播电视新闻的真实性要远远高于新媒体新闻。在真实性原则下,广播电视新闻写作需要将真实信息看作写作基点,严谨分析新闻内容,尽可能还原事件真相,避免出现过度夸大新闻事件等现象,这样的新闻往往有着更强的新闻说服力。

独特性原则

在新媒体时代,受众获取新闻的途径非常多,广播电视新闻为了能抓住观众眼球,让更多人关注新闻内容,就必须对新闻内容进行细节上的打磨,保证新闻的独特性。新闻可以看作对事件的一种总结,很多真实事件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前的社会情况与思想观念。所以不管是从新闻质量还是新闻价值角度而言,广播电视新闻都应该针对不同的新闻事件进行深入分析,并写出符合事实且具有独特性的新闻。

延展性原则

在新媒体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让新闻信息的传播速度越来越快,人们只要借助网络就能够在各种新媒体平台上获取自己想要的新闻。对于广播电视新闻而言,由于获取第一手新闻的难度增加,所以为了确保新闻能够吸引更多关注度,就应该在新闻延展性的原则下从多个不同的视角来对新闻内容进行分析,以此来提高新闻的质量。

新媒体背景下广播电视新闻写作要求分析

保证新闻时效性

无论在什么时候,广播电视新闻为了获得最多的关注,都应该在写作期间强调新闻的时效性。在新媒体的影响下,新闻写作速度的快慢已经成为了新闻媒体的生命线。所以在进行新闻写作时,务必要保证新闻的新鲜程度。为了提高写作时效性,应该重点关注对当日新闻的采写,而且在写作期间还应该突出重点,这样更容易让人们及时发现新闻中的各种重要元素。对于广播电视新闻而言,新闻的采访与写作息息相关,所以在获得新闻信息的第一时间,就应该在心中酝酿新闻的写作框架,以此来提高新闻写作速度。除此之外,还可以根据新闻类别的不同,提前准备各种写作素材,这样便可以利用素材进行新闻编写。需要注意的是,新闻写作想要保证质量,就必须传达出新闻价值,高价值新闻不能利用拼接的方式进行写作,否则将会导致广播电视新闻表达意义不明确从而使人误解。除此之外,为了让新闻脉络变得更加清晰,还可以对主题进行控制,通过缩小新闻主题,突出新闻的价值。

提高新闻可读性

广播电视新闻的可读性将会直接影响到新闻质量。从选题出发,新闻报道的内容应该具体化,新闻报道的叙述与情节也应该尽量描写得更加详细。为了让文章变得生动,还可以通过调整新闻结构来提高新闻的阅读体验。需要注意的是,广播电视新闻需要解决“新闻腔”的问题,通过仔细斟酌每一个字,让新闻变得更加通俗。与此同时,还应该深入挖掘新闻中的思想价值,并罗列更多事实依据,以此来让广播电视新闻的效果得到进一步提高。

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新闻特征与写作结构

通过对广播电视新闻在新媒体背景下的特征与写作结构进行分析,可以了解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新闻的写作方向,避免在不同类型新闻的写作过程中,出现严重的写作偏差。

新媒体背景下的广播电视新闻特征

新闻受众面广泛

人们对广播电视新闻的需求具有普遍性,若新闻内容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就可能会在短时间内直接成为全民性新闻。受众面广泛正是广播电视新闻在新媒体背景下必须面对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传统广播电视新闻若要占据媒体优势,就需要从新奇、专业等多个角度出发,通过打造自身的新闻特色,以此来吸引更多人的关注。除此之外,还可以拓宽新闻写作的广度,通过聚焦多个领域的热点问题,拓宽受众面,吸引受众的注意力。

新闻素材增多

新媒体时代下,新闻素材越来越多,广播电视新闻写作期间能够选择的素材往往多达几十种,因此新闻编辑人员只有挑选出价值观正确且真实的新闻素材才能写出质量良好的新闻。需要注意的是,在愈发强调新闻时效性的今天,很多新媒体平台的新闻真实性都出现了下滑。对于广播电视新闻而言,虽然新闻时效性是保障新闻影响力的生命线,但是仍然要强调新闻的真实性。只有在复杂的网络环境下能够有效甄别出新闻素材的真实性,才能成功守住新闻写作的底线。若无法在新闻写作期间保证新闻的真实性,就会导致新闻媒体积累的口碑不断下滑。

开拓新闻传播渠道

广播电视新闻在新媒体的作用下,传播渠道将会变得更加广阔,任何新闻在互联网传播后,都有机会在短时间内成为当前最为火爆的热点新闻。所以在广播电视新闻传播渠道日益增加的今天,在开展广播电视新闻写作时必须从时效性、真实性的角度出发,利用时效性来抢占市场先机,利用真实性来稳住口碑。

新媒体背景下广播电视新闻的常见写作结构

倒金字塔结构

在新闻导语结束后,很多新闻都会选择利用倒金字塔结构来尽快步入新闻主题,这种写作结构会将新闻内容按照受众的重视程度、新闻重要性等因素进行集中排列,因此这一类新闻写作结构往往会出现头重脚轻的情况。在新闻写作期间,倒金字塔结构的写作优势在于能够直接突出新闻重点,而且成稿速度非常快。一般而言,这一类寫作结构往往会在要求时效性的紧急新闻中使用。

时间顺序结构

在导语结束后,时间顺序的写作结构将会从新闻发生之时便开始进行事件叙述,通过按照时间先后的顺序来进行新闻写作,可以层层推进新闻事件的进程并捋清新闻中出现的各种线索。相较于其他写作模式,这一写作结构往往更加趋近于人们接收信息的习惯。但劣势则是重要内容整体靠后,无法第一时间被人们接收。

逻辑关系结构

利用逻辑关系结构进行写作之前,需要提前了解新闻的整体内容,然后通过逻辑顺序来组织笔墨,并安排写作时的层次。一般而言,在这种写作结构下,可以优先考虑写作阶段的因果关系,通过对每一段内容进行细致安排,可以让新闻变得更加清晰。逻辑关系结构可以让复杂的新闻事件直接呈现在人们的眼前,但是因为对逻辑要求相对较高,所以这种写作结构往往需要花费更多的准备时间,如果是时效性要求较高的新闻,就无法利用逻辑关系结构来进行广播电视新闻的写作。

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新闻写作创新分析

通过对广播电视新闻写作进行分析,可以从写作阶段找出适合的新闻表达方式,在提高新闻写作质量的同时,避免写作时出现速度慢、抓不住重点的情况。

寻找新闻写作切入点

广播电视新闻在写作期间,必须找到一个合适的新闻写作切入点,因为新闻写作切入点关系到整篇新闻的成败。但从新闻角度出发,切入点的选择应该考虑新闻价值,在保障新闻内容积极正面的情况下提高新闻的话题性,如果新闻切入点足够独特,还可以写出独家新闻。在选择切入点时,应该保证新闻写作切入点能够体现出新闻特征与本质内容,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从观众视角出发,则应该满足人们的好奇心,并保证新闻写作切入点能够被人们普遍接受。

寻找新闻写作切入点时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第一,居高临下。采用居高临下的方式寻找切入点时,不能纠结于新闻中的某个单点问题,只有从大局角度出发,跳出问题看待新闻事件,才能让广播电视新闻写作变得更加流畅。第二,以小见大。这种写作方式需要从小细节入手,以点带面地表达新闻内容。新闻的本质就是小型信息的集合,所以想要面面俱到地完成新闻描述,往往很难体现出新闻的价值,这一类写作方式一般在具有重点新闻的情况下可以发挥出极佳的效果。第三,多维视角。在面对复杂且庞大的重要新闻事件时,如果在写作期间仅仅只是从单一的角度来进行新闻描写,就容易给人留下新闻残缺不全的印象,严重时还会造成误解。所以在面对此类新闻时,可以更换新闻描述时的视角,从正面、侧面等多个视角来进行全方位新闻写作,以此来提高新闻的全面性。

广播新闻写作创新

广播电视新闻可以分为广播、电视新闻两类,前者更加倾向于声音报道,而后者则能从声音、画面、文字等多个角度来呈现新闻。在广播新闻写作期间,由于新闻需要通过口述来进行表达,所以必须重点强调新闻的写作语言,即语言内容必须适合通过广播的方式来进行传播。广播新闻既要保证口语化,又要保证规范化。口语化的语言能够给人最好的听觉体验,而规范性的语言则能够更好地传递内容,避免因为方言问题而影响到人们对广播新闻的听感。与此同时,由于每个人的发音方式都略有不同,所以还要尽量少用容易在口播中混淆的词语。例如“注明”与“注名”“走进”与“走近”等,通过联系上下文对广播新闻进行调整,可以通过音调、词语上的差别来消除可能出现的语言歧义。

相较于电视新闻,广播新闻由于无法利用文字、图片等方式在短时间内呈现出大量内容,所以必须保障广播语言能够简洁明快,语言过于复杂将会消耗掉人们的耐心,质朴自然的语言文字将会给人带来最为舒适的听觉体验。在广播稿写作期间,应该尽量多用具体形象的事物来代替枯燥的数字,通过提高广播新闻的“画面感”,让新闻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可。在此期间,还可以借助比喻来让人们对新闻的认识变得更加深刻。例如“该钻井队每年要钻井约9000米”,为了加深印象,就可以额外添加一句话“相当于钻井队每年能够打穿一座珠峰”。通过利用文字将语言细节化,可以让人们对新闻的印象更加深刻。除此之外。广播稿必须力求短小精悍,长语句、长段落往往需要念很久,只有将篇幅压缩在合理范围内,并突出新闻中的重点内容,才能让新闻获得人们的认可。

电视新闻写作创新

电视新闻在写作期间,不仅要考虑文字是否精练,还要确保新闻信息能够直观呈现在人们的面前。电视新闻大致可以分为口播、图片、影像、字幕四类,其中口播新闻主要面对的是简讯、文件类新闻的播报,因此在写作期间要尽量精简文字。而图片新闻则多数要加入带有冲击力的图片,所以在写作时要考虑文字与图片的契合度。影像新闻要结合一段影像来匹配报道内容,所以要跟着影像的节奏来进行写作,要通过语音来为影像提供补充,在写作时要避免声音画面不一致的情况发生。字幕新闻则要利用最简洁的文字来集中表达新闻内容。

通常情况下,电视新闻一般可以先采访,然后结合画面来进行文字写作,所以电视新闻将会受到画面带来的限制。作为利用多种要素来呈现内容的新闻形式,可以根据画面表现力来开展新闻写作。当画面表现力不佳时,可以将文字稿作为新闻主体,通过加强文字叙述能力来帮助人们了解新闻内容,此时在写作中要考虑逻辑、结构是否严密。如果畫面表现力极强,则可以适当减轻文字的描写,通过简单的文字解释加观众引导,可以进一步增强画面表现力。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类型的新闻,在写作时要采用不同的风格。例如纪实类新闻就要重点关注文字是否足够朴素,而娱乐新闻则可以通过适当的夸张表现手法来提高新闻对人们的吸引力。由于不同情况下所采用的新闻写作方式各不相同,因此必须结合实际情况来进行新闻稿件的写作,否则将会影响到广播电视新闻的写作效果。

总而言之,在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新闻写作必须通过创新来提高新闻质量,在新媒体的冲击下,应该坚持真实性的写作优势,并从多个角度来开展新闻写作,以此来提高稿件的整体质量。相信随着更多人意识到广播电视新闻写作的重要性,新媒体时代的广播电视新闻将会变得更好。

猜你喜欢

广播电视新闻新闻写作新媒体
广播电视新闻编辑素质提高策略探讨
广播电视新闻记者采访的情与理分析
论梁衡新闻写作的致胜“三招”
新闻写作的叙事视角探讨
新闻专业实际应用课程《新闻写作学》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探索
浅谈广播电视新闻编排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媒介融合背景下广播电视新闻节目的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