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鲁迅《朝花夕拾》整本书批注式阅读

2022-05-30侯艳朝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22年11期
关键词:朝花夕拾批注式阅读鲁迅

侯艳朝

内容摘要:随着群文阅读研究的深入,语文教学打开了新局面。如何保证阅读教学量与质的“两手抓”,又成为教学中的一大难题。课堂实践中,采取联想式、疑问式、感受式等多种批注方法,学生在扩大阅读量的同时,发展思维,提升素养。这一过程中,学生做到了与先生近距离对话,通过生活经验的迁移,达到理解文本、理解作者的目的。文章旨在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朝花夕拾》,在全年级范围内开展探究活动。在此之前,初中生多少对鲁迅已形成刻板印象,对久远时代赋予文章的沉重主题产生畏惧心理,失去兴趣和探索的欲望,在这样的背景下,让学生重拾热情,对后续语文学习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鲁迅 《朝花夕拾》 批注式阅读

大家印象中的鲁迅,總是一副坚毅冷峻的面孔,笔下也多是针砭时弊、痛斥怒骂之作,似乎总不那么接地气。因此,很多中学生苦于探寻鲁迅先生嬉笑怒骂背后对社会现实的冷峻思考,同时觉得那个时代毕竟离我们越来越远了,因此很难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但是我们似乎忘记:鲁迅先生是新文化运动旗手、与反动势力坚决斗争的斗士之外,也曾是一个小时候淘气,对一切新鲜事物充满好奇的孩子,也是一个混迹于街头里巷,离不开柴米油盐的老百姓,一个渴望儿孙绕膝、家庭和美的父亲。

因此,拉近鲁迅先生与当代中学生的距离,是理解鲁迅思想的一大前提。以《朝花夕拾》为蓝本,希望引导学生在鲁迅先生的回忆中,找寻充满温情的片段,真正走近他,走近那段不平凡的岁月,以告慰先生的在天之灵。

一.儿童的世界

“朝花夕拾”,早上的花晚上去捡拾,意为作者已经跨越了一定的时间维度,重新审视自己所经历的一切。的确,《朝花夕拾》成书于1926年,此时鲁迅先生已经45岁了。他在人生已过大半的时候回望曾经,那些在他心上留下痕迹的种种,带给他欢乐抑或痛苦的,用笔写下。美好的,为黑暗中的前行点亮一束光;丑恶的,正好用来和现实的苦闷一决高下,从而品出些苦中作乐的味道来。

因此,带着问题与好奇去读文章,相信学生会发现鲁迅先生的文章并不是那么艰涩难懂,很多儿时的经历和我们大同小异。比如《狗·猫·鼠》中,读前面的时候,学生可能不理解鲁迅为何如此憎恶猫,其实与当时先生和主张不同的现代评论派文人的论战有关。因此,文中的“猫”和“狗”都是有隐喻意义的。但是鲁迅仇猫的真正原因,是小时候家里的猫吃掉了他饲养的隐鼠。相信读到这里,学生一定会会心一笑,何其相似,我们小时候的爱和憎,不也如此简单和直接吗?这时,我们自然地和童年的鲁迅走到一起。

因此,在这些地方,不妨让学生在相应位置做联想式批注,寻找儿时自己与鲁迅的相似之处,主动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设身处地与文本进行广泛的、深入的、全方位的对话。

再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那段现代中国散文里堪称经典的描写: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拥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

相信鲁迅先生在写这一段的时候,是带着微笑的,他的思绪早已回到儿时的乐园,那里有童年最美好的记忆。身处动荡时局,寻不到片刻自由宁静的时光,因而那座荒废无人打理的园子,才在鲁迅的回忆中那样生机盎然,令人向往。原来这个铁骨铮铮、以笔为刀的战士,内心如此柔软。学生读到这里,仿佛和小时候的鲁迅相遇了。因为儿时的我们,也曾那么天真无邪,逮蚂蚱、捞蝌蚪,在山上采下各种各样的野花,追着白色蝴蝶和蓝色蜻蜓到处跑。儿时的回忆总是充满温情的,美好的童年可以治愈成年的伤痛,我们如此,鲁迅亦如此。

通过联想式批注,学生的思绪回到儿时,和先生有了穿越时空的记忆碰撞。这是一种将文本与自身生活经验相联系对照的一种批注方法,学生唤醒记忆的一刻,就是他对文本有切实感知的一刻。

二.对鬼神的偏爱

读鲁迅的《朝花夕拾》,我们不难从中发现鲁迅对中国传统文化和文学中鬼神的偏爱。学生可能由此产生疑问:鲁迅先生是当时先进文化的代表人物,怎么会相信“鬼神”之说呢?我们以《五猖会》和《无常》为例,引导学生从文本出发,探寻先生的心路历程。

这里可以使用疑问式批注。我将这一方法运用于群文阅读的课堂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学生在这节课上,首先对“五猖会”做了疑问式批注。查阅资料后明确了五猖是马、猴、狗、鸡、蛇五种精灵,还有一种说法是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的鬼,这些精灵鬼怪都经历了从恶到善的过程,最后被百姓敬为神,保一方平安。人们为其修庙,并在规定时间举办庙会。无论哪一种,五猖庙会都寄托了百姓避灾祈福的美好愿望。现在看来,多少有封建迷信的成分,但对当时的鲁迅来说,是热闹且新鲜的,有文为证:

现在看看《陶庵梦忆》,觉得那时的赛会真是豪奢极了,虽然明人的文章,怕难免有些夸大。因为祷雨而迎龙王,现在也还有的,但办法却已经很简单,不过是十多人盘旋着一条龙,以及村童们扮些海鬼。那时却还要扮故事,而且实在奇拔得可观。

《无常》一文,写的也是迎神赛会,主角是鬼——无常。作者这样写道:

至于我们——我相信:我和许多人——所最愿意看的,却在活无常。他不但活泼而诙谐,单是那浑身雪白这一点,在红红绿绿中就有“鹤立鸡群”之概。只要望见一顶白纸的高帽子和他手里的破蕉扇的影子,大家就都有些紧张,而且高兴起来了。人民之于鬼物,惟独与他最为稔熟,也最为亲密,平时也常常可以遇见他。

鲁迅提到《玉历钞传》中画着无常的具体模样,从装束来看,他身上的草绳草鞋等物件和贫苦农民一样,让人感觉格外亲近。学生提出疑问:无常的形象真的是这样吗?为什么不是穿金戴银的富贵形象呢?先生为什么要特意强调他的样子?

我引导学生从文本当中寻找答案。如“至于勾摄生魂的使者的这无常先生,却似乎于古无征,耳所习闻的只有什么‘人生无常之类的话。大概这意思传到中国之后,人们便将他具象化了。”于是有学生在此提出疑问:“无常”这一形象在中国的传播是不是从某种程度上体现了中国的老百姓对人生、对死亡的看法?

再如“有人说,他是生人走阴,就是原是人,梦中却入冥去当差的,所以很有些人情。我还记得住在离我家不远的小屋子里的一个男人,便自称是‘走无常,门外常常燃着香烛。但我看他脸上的鬼气反而多。莫非入冥做了鬼,倒会增加人气的么?”这些地方有些隐晦含蓄,学生读到此处充满疑惑。我引导他们联系鲁迅先生的其他文章,如《记念刘和珍君》中,他說:“我向来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揣测中国人。”反动派对于爱国进步青年的手段不可谓不暴虐,反动派文人的虚假伪善粉饰太平不可谓不卑鄙;小说《祝福》中那些同是弱者,却将他人痛苦当做谈资的人,《药》里那些用沾着革命者鲜血的馒头治病的人,《藤野先生》中那些闲看日本人枪杀中国同胞而拍掌欢呼的人……

这时候,学生纷纷开始发表自己的观点,有的说“在那样黑暗的社会里,人不如鬼”,有的说“愚昧麻木、不知觉醒的国民,比鬼还要可怕,相比之下,鬼显得单纯可爱多了”,有的说“‘无论贵贱,无论贫富,其时都是‘一双空手见阎王,有冤的得伸,有罪的就得罚。这句话说明阴间才是最公平的,人间,往往有罪的逍遥法外,有冤的无处伸冤”。学生能够在提出问题的基础上,联系所学所知,从隐晦的文字中品出意味来,令人欣慰。到此,学生也就能理解那个充斥着压迫、剥削、丑恶、残酷、不公的时代,理解革命先辈无悔无畏的付出了。

《五猖会》和《无常》,让我们看到这位中国新文化运动先驱不为人知的一面,体会到这位“横眉冷对”的智者,对于人间温情的渴望。

三.浓浓的人情味

曾经,我的一个学生这样写鲁迅:“看着他的时候,像看一位严父,不苟言笑。他的长相与他的人一样。相由心生,那种正气浩然的模样,多少是与人群中的其他某某人是不一样的。我能从心底最深处的漩涡里,抽出一种由衷的叛逆感。我不想看他!他想要教训我!用他晦涩难懂的文章,用他高深莫测的立意,狠狠地教训我!”这是一个有思想、语言功底又不错的学生。她尚且想要避而远之,可见对鲁迅文章的排斥不是个例。

但是,先生的冷峻只留给了反动派和封建礼教,而把温情留给了周围的人。《阿长与<山海经>》一文的讲授中,学生先是在欢快的氛围中感受到幼时鲁迅对这个粗鲁的乡下女人的嫌恶,比如说对方“喜欢切切察察”,“睡觉时她又伸开两脚两手,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此外,包括她的迂腐迷信、规矩繁琐,都让鲁迅烦不胜烦。然而,就像《成长里的温情和趣味》一文中说:“这就像你以为自己无法忍受浑身缺点的家人,但因为是最亲密的人,讨厌是真的讨厌,爱也是真的爱。”

因此,引导学生时,可以让他们联系自身实际,回想和家人相处的点点滴滴,使学生和鲁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正是这个大字不识一个的粗鄙愚昧的乡下女人,像变戏法一样,帮“我”买到了渴慕已久的《山海经》,当时“我”的表现是“霹雳”“震悚”。在“我”看来,长妈妈做成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是对一个孩子内心深处真正热爱的、好奇的、想要探索世界的欲望的满足”。

因此,鲁迅先生在回忆长妈妈时,充满了温情,对于这样一个身处社会底层的劳动妇女,他深深地怀念,并同情:结尾那句“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的怀里永安她的魂灵”,就是最好的证明。

而对鲁迅先生的一生中有影响的启蒙者还要谈到三味书屋中的寿镜吾先生和在日本留学时教授解剖学的藤野先生。前者是鲁迅由无忧无虑的童年转而进入求学时代的第一位启蒙老师,后者是他前往日本学医给他真诚关怀的解剖学老师。

前者是个有趣的老学究,但并不十分刻板,对学生看似严厉,其实都留有几分余地。当学生们的朗读声渐渐消失时,寿先生依旧陶醉在自己的世界里:

“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座皆惊呢~~;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

杯未醉嗬~~……。”

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

相信每一个读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人都对寿老先生的形象记忆犹新。尽管走进私塾的鲁迅正式向无忧无虑的童年时代告别,但三味书屋的人和事,依然带给他生动与趣味。相信在经历祖父入狱、父亲病故、家族败落、背井离乡种种之后,这些回忆能够带给他持久的慰藉。寿先生对学问的投入与痴迷,何尝没有对少年鲁迅产生过潜移默化的影响?

那些求学时代的师长,或慈祥或严厉,都能在一个人的一生中留下印记。藤野先生一定是浓墨重彩的一笔。文中,作者对忸怩作态、招摇过市的清国留学生充满了不屑和鄙夷,字里行间是辛辣的讽刺。身为弱国国民,得不到真正的平等与尊重,炽热的民族自尊心伤痕累累。而那个不修边幅的甚至有些猥琐的小个子日本老师,却毫无民族偏见,给了“我”热切的关怀和帮助。他正直无私的品质烛照鲁迅先生坎坷的一生。

此外,在友情的回忆里,同样充满了浓浓的人情味。在《范爱农》中,作者刻画了一个孤独者的形象。二人的相识从一场矛盾分歧开始,两个血气方刚的年轻人,谁也不服谁,这场景何其熟悉,我们仿佛又穿越时空,用自己相似的经历和先生再次达成心灵的沟通与契合。他们再次相见时化解了误会。作者采用欲扬先抑的手法,写这位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后来二人常常约酒,畅谈理想。在鲁迅看来,这个朋友表面孤傲,内心火热,对革命的胜利充满希望。那句“老迅,我们今天不喝酒了。我要去看看光复的绍兴。我们同去。”真是个可爱的人。

范爱农的结局并不好。

我从南京移到北京的时候,爱农的学监也被孔教会会长的校长设法去掉了。他又成了革命前的爱农。我想为他在北京寻一点小事做,这是他非常希望的,然而没有机会。他后来便到一个熟人的家里去寄食,也时时给我信,景况愈困穷,言辞也愈凄苦。终于又非走出这熟人的家不可,便在各处飘浮。不久,忽然从同乡那里得到一个消息,说他已经掉在水里,淹死了。

我疑心他是自杀。因为他是浮水的好手,不容易淹死的。

这两段话看似轻描淡写,但却藏着先生最深的悲痛。学生在批注中这样写:“一颗革命的火种熄灭了。先生不仅仅失去一个志同道合的朋友,更从好友的结局里看见自己以及更多知识分子的命运。”的确,洞见真理的人往往是孤独的,那个曾经带给鲁迅温情的友人走了,留他在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上踽踽独行。

先生于不惑之年忆起他们的时候,不再是那个横眉冷对的战士,而是一个温厚的、眼角满溢着笑意,与生活和解的普通中年男子。学生通过感受式批注,能够与先生近距离对话,通过生活经验的迁移,达到理解文本、理解作者的目的。

无论是对儿时记忆的留恋,对鬼神的偏爱,还是对亲情友情师生情的怀念,无一不显现鲁迅先生冷峻背后的脉脉温情。中国鲁迅研究会会长孙郁说:“在爱与死的反顾里,既弥漫着慈爱的精神与情调,显露了鲁迅心灵世界最为柔和的一面,又内蕴着深沉而深刻的悲怆,这形成了《朝花夕拾》的特殊韵味。”在群文阅读中,以“探寻鲁迅先生冷峻背后的温情”为导向,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出发,对文本进行侧重点不同的批注式阅读,与文本和作者近距离对话,感受《朝花夕拾》的抒情性和趣味性,在阅读中品味生活、思考人生,我想:这或许也是经典作品经久不衰的价值所在吧。

参考文献

[1]鲁迅《朝花夕拾》人民文学出版社.

[2]北京烁享阅读编委会《你可以读懂<朝花夕拾>》河北大学出版社.

(作者单位:河北省张家口市第一中学)

猜你喜欢

朝花夕拾批注式阅读鲁迅
鲁迅,好可爱一爹
鲁迅《自嘲》句
试论《朝花夕拾》中人物形象的塑造
《朝花夕拾》的生命解读初探
消融矛盾,让批注式阅读更有效
试论“批注式阅读”中找准批注切入点的方法与途径
批注式阅读的实践研究
批注式阅读,让“要我学”变“我要学”
《朝花夕拾》
她曾经来到鲁迅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