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熙德之歌》中骑士的荣誉观
2022-05-30栾兴正
栾兴正
内容摘要:《熙德之歌》创作于公元12世纪,是西班牙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史诗,也是第一步使用卡斯蒂利亚语创作的文学作品,在世界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该作品通过对于主人公熙德这一人物形象的刻画,塑造了一个骁勇善战、忠君爱国的中世纪骑士形象,刻画了以勇敢、正义等为核心的中世纪西班牙骑士的荣誉观。本文以《熙德之歌》为例,分析中世纪西班牙骑士的荣誉观。
关键词:西班牙文学 《熙德之歌》 骑士 荣誉观
《熙德之歌》创作于公元12世纪中期,作为公认的西班牙文学史中最早被创作的长篇史诗,具有显赫的文学地位。全诗共分为三部分,分别讲述了主人公熙德遭遇流放,抗击摩尔人而声名显赫和被权臣设计与之决斗的故事[1]。在这首近四千行的史诗中,作者塑造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并刻画出骁勇善战、忠君爱国的主人公熙德这一民族英雄形象。通过这一人物,这部史诗完整地刻画了以勇敢、正义等为核心的中世纪西班牙骑士的荣誉观。
在这部作品中,存在三个核心主题:流放,征战和复仇。这三个主题也分别对应了熙德人生的三个阶段,象征了其荣誉的三个时期。作为一名骑士、一位英雄,熙德具有独特而非凡的荣誉观,这种荣誉由勇气,忠诚,财富和地位等多方面综合而成。本文将围绕《熙德之歌》中的三个主题,分析熙德背后所象征的中世纪西班牙骑士的荣誉观。
一.《熙德之歌》的三个主题
在《熙德之歌》这部史诗中,作者围绕熙德,从其被奸臣谗言陷害而惨遭流放到最终其女儿与国王联姻,描写了这位西班牙英雄人物可歌可泣的一生。《熙德之歌》全诗共有3730行,虽然按照其标题分为了三章——分别为《流放》《婚礼》和《橡树林的暴行》[2],但笔者认为,熙德的故事更适合用另外三个主题来概括,即流放,征战和复仇。
1.流放
受国王阿方索六世之命,熙德前往摩尔人占领区,代表卡斯蒂利亚王国向摩尔国王收缴贡品。回到卡斯蒂利亚后,由于熙德被朝中奸臣嫉妒,被诬陷私自侵吞了摩尔人所上缴的贡品,因而引起阿方索国王的勃然大怒,遂被国王流放。熙德只得离开卡斯蒂利亚王国,带领少数随从前往阿拉贡地区。除此以外,国王下令剥夺了熙德的全部财产,并不准许其带自己的妻子与女儿们一同流放。临行前夜,熙德在修道院与妻子和女儿们深情告别,并掏出身上仅有的金钱委托修道院院长为自己照顾妻子和女儿。由于被剥夺了所有财富,加之国王下令禁止沿途居民留宿熙德,他与手下人的旅途异常艰辛困苦。
2.征战
熙德与他的部队首先在卡斯特利翁与萨拉戈萨开始了征战,随后两战全胜。在此之后,熙德率领部队进入了穆斯林王国的领地,多场战斗后熙德积累了一定的声望与名誉。在巴塞罗那城市,熙德与贝伦格尔伯爵交战,并将其俘虏,最终出于仁义将其释放。在此之后,熙德一路挥师东下,先后攻占了大片土地与城市,缴获了无数的武器、战马等战利品,并最终包围了西班牙著名城市——巴伦西亚城。经过长时间的围困,城内坚守的摩尔人军队无力再战,最终城破,巴伦西亚落入熙德掌控。而随后摩尔人大军试图夺回巴伦西亚城,却最终被熙德及其英勇奋战的士兵击退。在熙德的征战过程中,他曾多次向阿方索六世呈上战马等战利品,以求获得国王对其的宽恕,最终在熙德的坚持与其赫赫战功的共同作用下,国王宽恕了熙德,熙德也得以恢复了他的地位与名誉。
3.复仇
在获得了阿方索国王的宽恕之后,熙德的财富与地位均获得了极大的提升。因此也收到了朝中大臣的羡慕与嫉妒。而卡利翁伯爵的两个公子觊觎熙德的名誉与财产,因此请求国王阿方索将熙德的两位女儿许配给他们,国王同意了,并在巴伦西亚城为他们举行了婚礼。虽然熙德对于两位公子恶劣的品行与为人十分嫌恶,但出于对于阿方索六世的尊敬以及对于女儿幸福的考虑,他同意了这桩婚事。在婚礼后,卡利翁二公子露出了其胆小怯懦的原本的面目。在面对宫殿里逃出笼子的猛虎时,他们被吓得魂不守舍;当与摩洛哥军队交战时,他们因为害怕而临阵脱逃。种种行为令人不齿,遭到了军营中所有人的嘲笑,这也加深了他们的愤怒,滋生了一个邪恶的计划。尽管如此,对于二位公子的品行,熙德本人并不知晓。
卡利翁二公子计划逃离巴伦西亚,于是他们以带妻子回家探亲之名义,向熙德提出离开巴伦西亚。熙德高兴万分,不仅欣然同意,还赏赐给了二公子许多财物与宝剑良驹。而在半路中,卡利翁二公子支开了随行人员,将熙德的女儿们绑在了森林中的树上,脱去了她们的衣服,并将她们暴打了一通以至于奄奄一息,幸亏随行人员发现,才救回了熙德女儿们的性命,而卡利翁二公子已然逃离。熙德得知此事后,一方面命手下带回女儿,另一方面向国王写信,陈明卡利翁二公子的卑鄙行径,以求他们得到公正的审判。国王召开了审判会议,经过激烈的争辩,判决了二公子退回熙德所赠予的一切财物,并判处通过双方进行一场决斗。在决斗中,熙德英勇的手下将卡利翁二公子击败,致使其名誉尽失。正在此时,纳瓦拉和阿拉贡的两位王子前来向熙德的两位女儿求婚,国王答应了这门婚事,为她们举行了一场盛大的婚礼,最终熙德也成为了国王的亲戚,荣誉和地位再一次得到极大的提高。
二.熙德的荣誉观
《熙德之歌》作為一部史诗文学,是在一定的真实历史基础上,经过文学加工创造所最终得来的。因此,熙德,不仅仅象征着一个独立的西班牙英雄形象,更代表着他所处的时代的骑士群体。因而熙德的荣誉观,事实上是中世纪西班牙骑士的荣誉观的集中体现。这种荣誉由多方面综合而成,具体而言表现为财富、名声、地位等方面。对于熙德的荣誉观,笔者从上述三个主题出发,归结为了如下三点,即忠君思想、英勇无畏与公平正义。
1.流放:忠君思想
在史诗文学中所表现的重要观点之一就是欧洲社会对封建等级观念的遵从。封建思想的内核之一就是严格的等级制度。余迅认为,这种观念把人对自我的判断限制在等级的原则之中,使人在行为中表现出一种等级约束[3]。尽管是被奸臣谗言陷害,但对于熙德而言,国王的流放令等同于被剥夺荣誉。流放不仅意味着失去个人财产,更等同于骑士身份遭到否定,而这种否定来源于他直接尊崇的国王阿方索六世。对于熙德来说,流放不仅是其个人所受到的灾难,同样意味着一种荣誉上的耻辱,这导致熙德需要通过为国王带来荣誉的方式修补二者间的关系[4]。
在熙德生活的时期,爱国思想总是与忠君思想不可割裂而谈。因此,当熙德流亡时,他没有发泄出任何不满情绪。对于骑士来说,忠诚总是最重要的。这种忠诚的特质在这首诗的第538节中有所表现:“我不想与我的主人兵戈相向”,虽然法律允许熙德拿起武器反抗流放他的国王,但历史依然证明了他的忠诚[4]。
因此,虽然阿方索国王受奸臣谎言挑拨选择流放熙德,他也只能接受这一现实。古斯塔沃[4]认为,熙德作为过渡时期的西班牙式的英雄,其所表现出的最大特征就在于忠诚。因此当国王下令禁止居民留宿他时,熙德也只能遵循这一旨意。“他明白自己不能指望国王的怜悯,所以他带领那些跟随他的骑士,策马奔向圣佩德罗-德卡德尼亚。”[5]这也佐证了忠君思想是其荣誉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2.征战:英勇无畏
自流放后,熙德开始了其十余载的征战生涯,同时也踏上了恢复荣誉的征程。“这一切都是我的邪恶的敌人的错!”[6]这句话向我们展示了向我们展示了熙德抱有的对于恢复应得的荣誉的坚定信念。虽然他因为受人嫉妒惨遭陷害而被流放,但作为骑士,捍卫个人荣誉的唯一方法就是用自己的力量去恢复它并昭示天下。罗伯特认为,熙德的目的是通过战争胜利及战利品来重获国王的恩典,而非以法律手段而诉诸公平正义[7]。
因此,作为一个英雄,毫无疑问熙德决定再次争取他的荣誉。利奥认为,野蛮的英雄只会诉诸于正义,而真正的英雄会在心间常含复仇的怒火,直至以敌人之血实现这一目的”[8]在战争期间,熙德一再胜利,接连征服了几座城市,并获得了众多战利品。在这个过程中,他完成了对于其荣誉的恢复。
一方面而言,在他英勇无畏的征战过程中,他取得了无数的胜利,这位他在战争层面带来了荣誉。这种荣誉主要来自外界的认可,杨亚垒认为骑士需要始终坚定信仰,不能有丝毫怠慢,用强大的力量捍卫荣誉[9]。而古斯塔沃认为,熙德的敌人因为这种日益增长的荣誉而感到沮丧,从而尽一切努力以各种方式削弱他的荣誉[4]。他的英勇对他的敌人带去了一种恐惧,但这也证明了他的强大。对于骑士来说,个人力量和胜利是展示战场荣誉的最佳方式。
另一方面,战场上的胜利也为他重新赢得了国王的信任。为了表现他的忠诚,每次战争胜利后他都会向阿方索国王呈贡部分战利品。尽管如此,这一重塑信任的过程并非易事。第一次胜利后他说:“我想向阿方索国王献上缴获的三十匹马,以及所有的剑和鞍马”[6]但国王并没有原谅他,只是奖励了他的下属。而熙德没有表达任何不满。后来,在征服了瓦伦西亚后,他说:“我想命你们将一百匹马献给阿方索国王,并代我亲吻他的手。”[6]这一次,国王仍然没有原谅他,但允许熙德与他的家人团聚。第三次,在熙德俘虏了优素福国王后,他说道:“只要我活着,就会永远效忠阿方索国王。”[6]至此,国王才真正原谅了他并再次接纳他。这不仅是因为熙德的恒心,也是因为他为国家赢得了更多荣誉。国王的这种变化反映了国王对熙德的信心的恢复。对于向国王宣誓效忠的中世纪骑士来说,国王的信任同样是荣誉的重要来源。
3.复仇:公平正义
经过多次战争胜利,熙德的荣誉基本上得到了恢复。为了奖励他忠诚的附庸,阿方索国王决定将让熙德的女儿与卡利翁二公子联姻。虽然从表面上看,这种婚姻对熙德和他的家人来说是一种跨越封建阶级的更大的荣誉。但实际上,这对熙德而言是一种虚假的荣誉。古斯塔沃认为,熙德的女儿与卡利翁伯爵的公子们结婚带有纯粹的虚伪元素,它的意义是双重的。一方面,它揭示了虚假荣誉的一个方面,这是一种肤浅而明显的荣誉,它源于与骄傲的贵族和腐败的道德弱点的关系[3]。国王坚持这段婚姻,因为他希望增加他的附庸的荣誉。
虽然从一开始,熙德就对这段婚姻抱有怀疑,不仅因为卡利翁二公子的个性令人讨厌,而且还因为两个家庭之间存在社会地位的显著差异。然而,一旦他接受了这桩婚姻,就代表这成为了他个人荣誉的一部分。因此,他尽最大努力维护家人的荣誉和女儿的幸福。例如,他对两位公子说:“你们就是我的亲儿子,所以我把女儿交给你们。”[6]虽然他不喜欢这两个公子,但出于荣誉,熙德并未表现出任何不满。
然而,卡利翁二公子实施了一个邪恶的计划。他们把熙德的女儿们带到树林里,剥去她们的衣服,殴打过后将她们丢在了荒山野岭。对于熙德来说,这是一种极大的冒犯和羞辱。然而,当熙德发现整个事情时,他的反应极为特殊。他并未惊慌或是哭泣,也没有选择一种简单而粗暴的报复形式,即直接杀死他们。相反,他选择使用公平的正义的方式,来回应这一侮辱。“他们必须接受审判,以便我可以行使我对于他们的权利,因为我灵魂深处的怨恨深重至极。”[6]
最后,熙德公正地审判了两位王子,没收了他们的财产,而他的女儿们也改嫁了国王。至此,关于熙德的荣誉的故事已经结束。在这一漫长的过程中,熙德不仅获得了财富,还获得了最重要的社会地位。从一位普通的个骑士成为了皇亲国戚,这种社会地位的飞升也使他的荣誉达到了顶峰。對于普通人来说,这一解决问题的方式难以接受。但对于一位骑士来说,这是最合适的解决方式。由于它关乎荣誉,熙德不得不认真对待这一罪行。这也是出于他能够为女儿找到一个更好的家庭,并获得更大的荣誉。一方面,对于熙德自己来说,他看到了从这一不幸事件中获得更大荣誉的希望。他利用法律击败了卡利翁二公子,从而合法地提高了他的社会地位。另一方面,使用光明正大的决斗来解决这一问题,符合骑士荣誉观中的光明磊落,这一点在骑士法规中也有所说明:骑士应避免不公正、恶意和欺骗的发生[9]。
纵贯《熙德之歌》整部作品,作者将中世纪时期骑士的荣誉观全面立体地展现给了读者。熙德所表现出来的特点主要是英勇不自大,受到屈辱不气馁,具有忠君思想,更可贵的是儿女情长。用宽厚仁慈之心善待他人,完美体现了骑士谦卑、荣誉、牺牲、英勇、怜悯、诚实、公正、灵活的美德[10]。作为西班牙文学的开山之作,纵然其中存在部分错误的价值观与处事原则,但对于其背后所代表的骑士精神,仍有必要进行深入解读与研究,以求在当下发挥其借鉴与指引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倩,徐婷.从《熙德之歌》看中世纪西班牙的骑士精神[J].文学教育(上),2016,(12):35-37.
[2]赵振江,程弋洋.试论西班牙英雄史诗《熙德之歌》[J].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42(05):18-31.
[3]余迅.时代的旗手——浅析《熙德之歌》中的熙德形象[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01):20-21.
[4]Correa G. El tema de la honra en el Poema del Cid[J], Hispanic Review, 3, 20,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 1952, 185-199.
[5]Navarrete R. La Ideología del "Poema de Mío Cid"[J], Hispania, 2, 55,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Teachers of Spanish and Portuguese,1972,234-240.
[6]Planas C.V; Quiles M. B. Cantar De Mio Cid[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20.
[7]Hathaway R. The Art of the Epic Epithets in the Cantar de Mio Cid[J], Hispanic Review, 3, 42,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1974,311-321.
[8]Spitzer L. Sobre el carácter histórico del Cantar de Mio Cid[J], Nueva Revista De Filología Hispánica, 2, 2, El Colegio de Mexico, 1948, 105-117.
[9]楊亚垒.透过《熙德之歌》与《堂吉诃德》解读西班牙文学作品中的骑士精神[J].青年文学家,2020,(21):139-140.
[10]金文婷.从《熙德之歌》看西班牙文学中的骑士精神[J].青春岁月,2021,(06):46-47.
(作者单位:南开大学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