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课堂”:“双减”之下的拼音教学路径
2022-05-30夏奕
夏奕
拼音学习枯燥乏味,小学生掌握拼音有一定难度。“双减”政策的实行,要求教师优化教学方式,思考并创新,找到适合低年级学生学习的拼音教学方式,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一、未成曲调先有情——情境趣图,言之有“趣”
部编版教材的每一课都设计了生动有趣的情境图,教师要利用好情境图创编小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小小朗读者
部编版教材情境图贴近学生生活,多是学生熟悉的事物。比如《g k h》这一课,编写者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小女孩在公园游玩的情景:一只代表和平的鸽子正在空中飞翔,嘴巴里还衔着形似字母“g”的柳条,而“g”的发音也正好和鸽子的“鸽”一样。这时老师可以让学生想一想是否可以编口诀帮助记忆。根据以往的学习,学生可以想到“鸽子鸽子ggg、柳条鸽子ggg”等。接着让孩子用各种方式的朗读去将口诀牢记于心。小河里有两只小蝌蚪正在游来游去,开心地玩着捉迷藏,这时它们游到了水草旁边,两只小蝌蚪和一根水草正好构成了“k”的形状,“k”的发音和蝌蚪的“蝌”一样,让学生再想一想有什么口诀,学生很轻松地想到“水草蝌蚪kkk”,让学生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进行朗读识记。小女孩在公园玩累了,便坐在公园的长椅上喝水休息,长椅的侧面正好是字母“h”的形状,“h”的读音和喝水的“喝”一样。观察结束后孩子们迫不及待地举起小手想要说出自己的口诀“公园长椅hhh”。
一幅图画,就将本课的教学重点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教学时,教师一定要结合情境图中的具体事物,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帮助学生建立音和形的联系。
(二)小小故事会
在《d t n l》这一课,教师可以首先出示艺术节的情境图,创设情境将孩子带入艺术节活动的气氛中,以此激发学生拼音学习的兴趣。对于低年级孩子而言,他们对艺术节活动是十分感兴趣的,所以教师可以先让孩子自己说一说图上的内容,鼓励孩子用自己的话说一到两句话进行表达。接着顺势进入本课的学习认读、拼读、书写“d t n l”的环节,结合儿歌学习事半功倍,更能达到引人入胜的效果。最后当学生初步掌握了本课知识后,再次出示情境图,让孩子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故事情境。还可以适当加入一些平时生活中的艺术节场景,将语文和生活联系起来。接着教师将学生的故事进行汇总,帮助学生巩固学习内容。
整合情境图让孩子讲故事,能够引导学生把拼音学习和生活联系起来,也能训练学生的语文能力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二、大珠小珠落玉盘——趣味游戏,寓学于“趣”
低年级学生喜欢各种各样的游戏,拼音相对枯燥乏味,教师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游戏,让学生在玩中学,玩中创造。
(一)孿生兄弟你和我
趣味游戏教学法指在拼音教学中贯穿游戏,用趣味性激发学生拼音学习的热情,达成课堂教学目标。对于低年级孩子而言,b d p q非常容易混淆,b写成d,p 写成q屡有发生。为了帮助孩子更好地识记,我引入了口诀“拇指朝上,左手b,右手d;拇指朝下,左手p,右手q”,学生很快就记住了。孩子初次学习,很容易出现遗忘的情况,因此,教授结束我和孩子玩起了“孪生兄弟你和我”的游戏,将写有易混淆字母的卡片分散在教室的各处,接着我发布任务,让孩子去找到相对应的卡片。一开始学生速度较慢,熟悉后速度越来越快,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孩子的拼音也得到了巩固和提高。
(二)啄木鸟医生治病
在拼音教学中结合游戏能够让孩子更有课堂参与感,因此我设置了“啄木鸟医生治病”的游戏,让孩子在游戏中巩固拼音。
首先我从谜语入手,学生能够猜到今天的主人公是啄木鸟,紧接着我将准备好的大树贴在黑板上,将一些错误的音节贴在大树上,让孩子来做一回啄木鸟医生,给大树治治病。这时学生兴趣都被激发了,纷纷举起了小手想要为大树治病。我拿出了给孩子准备好的自制啄木鸟头饰,让孩子戴上头饰扮演啄木鸟为大树治病,也就是找出错误的音节并且给出正确的“药方”,这样也就把大树的病治好了。
角色的扮演让孩子兴趣浓厚,很好地参与进课堂,此时游戏已不仅仅是活跃气氛的教学手段,更是从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出发的教学方式。
三、万紫千红总是春——缤纷色彩,练之于“趣”
直观形象、色彩鲜艳的东西特别容易吸引低年级学生的注意力。教学时,教师可以抓住这个特点,用画一画、涂一涂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达到巩固效果。
(一)魔力水彩笔
五颜六色的水彩笔对低年级孩子有一种特别的吸引力。学完声母表后,让学生按照声母表顺序把声母连起来。此时可以给学生自由选择的权利,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进行连线,连完后,孩子意外地发现是一只小狗。接着让孩子把这只声母小狗用水彩笔完整地涂上色。有的孩子喜欢白白的小奶狗,可能就会选择不涂色;有的可能喜欢忠实的小黄狗,那他就会为声母小狗涂上黄色;有的喜欢帅气的黑色,那此时黑色就成了不二的选择。学生在涂色中不仅巩固了所学知识,享受了学习的快乐,也受到了美的熏陶,一举多得。
(二)神奇三色花
学完拼音后,为了巩固学习效果,我在黑板上画了一朵美丽的花。这是一朵神奇的三色花,有三种不同的颜色,还有许许多多的花瓣。画完后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自主发现这些字母宝宝的不同之处,并且能够把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自行分类。熟练分类后,鼓励孩子自己也去创作一朵有用的工具花。在自由设计的过程中,孩子巩固了拼音学习,创作的愿望得到了实现,成就感得到了满足,创新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四、千树万树梨花开——科学测评,测之有“趣”
教学反馈和评价是拼音教学的重要环节,它可以及时让学生和教师对现阶段的学习有一个很好的认识。“双减”背景下教师必须结合新形势对评价和反馈方式进行创新,既能减轻学生压力,又能达到检测的目的,促进学生有效学习。
结合地区和学校特色,我在班级举行了一场“江村娃游梨园”的闯关活动,创设了梨园寻宝(认读字母)、欢乐对对碰(字母拼读)、饕餮盛宴(拼读成句)的互动场景,主要考查学生对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的熟练情况。每关都设有5枚梨花币,根据闯关情况可以获得相对应的梨花币。最后闯关结束,这些“江村娃”就可以用自己获得的梨花币兑换相对应的奖品,如免值日券、和自己喜欢的小朋友成为一天同桌、当一天班长、笔袋橡皮本子等小奖品。采用这样开放多样、灵活有趣的方式进行评估检测,能够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玩中学、学中玩,学习愉悦感和成就感自然得到了提高。
每一个学生都是鲜活的个体,“双减”政策下多样的教学方式都是为了探求“适合的教育”本质。部编版教材将语文与生活紧密结合,使拼音学习更有趣味性。作为教师要在现有资源的基础上思考如何用孩子喜爱的教学方式去提高课堂效率,让学生喜爱拼音,喜爱语文。
作者简介: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黎里小学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