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变化”之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运用
2022-05-30徐晟
徐晟
古罗马作家佩特罗尼乌斯在其《残属集》中说:“大自然的力量不在于一成不变地保持固定的方式,而在于经常改变自己的法则。”万事万物都是在流动中唱着生命的赞歌,而凝滞、固守会使自身衰落甚至消亡。課堂教学也是如此,教师要将其看作是不断运动的过程,将教学手段、教学内容理解成处在运动中的“线”,而非停靠在固定位置的“点”。只有这样课堂才能保持神秘,进而吸引小学生踏上一场奇妙的学习之旅。
一、多种教学手段的奇妙变换
师生间教学信息的传递需要一种媒介。所谓媒介便是实现有效教学所运用的教学手段。传统教学中,教师仅凭借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本教材、一方讲台就做到了教书育人,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参与了多姿多彩生活的小学生已不乐意接受这种教学手段,甚至不满足于教师对某一种教学手段的执着。这时候,教师就需要进行多种教学手段的奇妙变换,交替运用电子视听设备和多媒体网络技术,打造丰富而有趣味悬念的课堂,让学生在视听盛宴中感受学习的乐趣。当然,教学实际上是一种艺术,而艺术的成功在于没有人工雕琢的痕迹。所以,教师不能将教学手段作为一种技能在教学过程中生搬硬套,而应唤醒敏锐的艺术涵养,以知识内容为依据,用最佳且最完美的手段传承知识,达到内容与手段的完美结合,从而唤起学生各个感官的参与,使他们沉浸于构建的知识和艺术氛围中,感受知识于动、静交替中展现的律动。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九课选取了三首有代表性的与传统节日相关的古诗。无论是王安石的《元日》、杜牧的《清明》,还是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都比较浅显易懂,很多学生几乎在幼儿园时就能倒背如流。但越是熟悉的事物越容易怠慢疏忽,所以教师要借助多种教学手段的交替变化,将小学生认为熟悉的且不需要深入学习的知识陌生化处理,进而调动他们各个感官,重新点燃学习的热情。例如,在学习王安石《元日》的时候,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一段含有贴春联、放鞭炮等场景的视频。视频中喜气洋洋的氛围会给这首诗增添一种动态的韵味。然后教师再提问:“观看视频后,你能猜出这是什么节日吗?”小学生异口同声说:“春节。”教师继续提问:“你们知道春节是哪一天吗?”有的学生举手回答:“农历正月初一。”“是的,古人在农历正月初一这一天过春节,这种传统一直延续到现在。”为了使学生真正理解农历正月初一这一天意味着什么,教师可以准备一本日历,并要求学生翻到“正月初一”这一页。为了推进学习进度,教师仍然可以用提问的方式教学。“阅读这首诗后,我们发现现在还延续了古人哪些过春节的习俗呢?”这时候,教师可重放视频,让新年的场景在学生眼前重现。学生对照视频去读诗,将诗中的春节场景与现实中的春节一一对照,回答:“现代的春节延续了古人放爆竹、饮酒、贴春联等习俗。”教学中,教师利用多媒体与实物的转换,推动了学生对传统文化、传统习俗的学习。
二、多个知识要点的移时变化
霍金说:“知识的敌人不是无知,而是已经掌握知识的幻觉。”在学习中,我们常会受这一幻觉左右,认为所有的知识都在自己的掌控范围内,而不去进一步熟悉知识的其他方面。尤其是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掌握的知识较少,且学到一点知识就被他们认为是已经知道很多,所以在课堂学习中他们很难集中精力。这就需要教师事先设计好知识要点的序列,尽量利用知识间的联系营造一种“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的密集感,在多个知识要点移时变化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更能感受到知识浇灌带来的畅爽。
《元日》《清明》《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描写节日的代表诗作,每一首都包含很多与节日相关的知识。让学生了解这些知识是这一课教学的重点,既然是重点就需要教师谨慎教学,避免将教授知识变成知识的“散投”活动。为了唤醒学生的求知欲,教师要将知识连点成线,制造“联翩万马来无数”的态势。以《清明》这首诗为例。在教学开始前,教师要在头脑中构建出一套相关的知识系统,在教学过程中要判断哪一个知识可作为问题起点。比如教师先为学生讲解清明节作为节气之一到来的时间,然后再向学生介绍清明节的由来,让他们了解这一节日到来之际自然天气的变化,紧接着又向学生讲解与清明节相关的历史典故。再由天气的特点及历史典故引出清明节的习俗——荡秋千、踏青、植树、放风筝、扫墓、寒食、插柳。在最后,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收集一些与清明节有关的诗句,如韩翃的《寒食》“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等。教师以这样的顺序将知识联系起来,帮助学生找到学习一套知识的逻辑,更有利于学生集中精力跟随教师的步伐学习知识。
三、多个教学内容的交织转化
所谓语文教学内容,实际上是语文课程内容。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所有的课程内容都要围绕能力标准、素养标准确定并展开。但是能力素养的标准也并没有统一的规定,通常是根据学段的变化来具体调节。比如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以识字教学、写字教学、阅读教学、说话教学为主,目的是为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养成奠定基础。而高年级语文教学,则上升到能力的培养阶段,所以教学内容的设定相对比较庞杂,主要有段落划分、归纳主旨、字词解释、写作方法等。当然,教学内容的确定除以学段为依据,还要以教学文本为依据。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多个教学内容的交织转化,进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教学内容的确定首先要以文本体裁为依据,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九课涉及三首古诗,而古诗教学关注的内容主要有四方面,即了解创作背景、分析与理解诗意、欣赏与体验诗境、朗读与背诵整首诗。此外,还要依据学段选择具体教学内容。三年级属于低年级学段,所以选取分析与理解诗意、朗读与背诵作为该课的主要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内容并不是不相融的,而要在交替转化中实现相互渗透、相互辅助。以《清明》这首诗为例。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朗读并画出不明白的字词,这为分析和理解诗意奠定基础。两种教学内容的交织转化可以帮助教师更快地落实教学目标。例如有学生画下“雨纷纷”“欲断魂”“借问”“杏花村”等字词,而这些字词正是分析理解诗意的切入点。比如,“纷纷”形容雨很密集,“欲断魂”形容人心里忧郁愁苦,“借问”即“请问”,“杏花村”是指杏花深处的村庄。理解这些词后,诗意即被勾勒出来,学生也能够根据诗意更好地背诵整首诗。
小学语文教学难在学生能力的培养短期内见效,容易在教学手段、教学内容的可类化。语文教师既要实现高水准的教学,又要有迎难而上的耐力,还要具备灵活变通的教学涵养,让多种教学手段交替变换,多个知识要点按其内在逻辑移时变化,多个教学内容不断交织转化,并在相互转化中求取平衡。如此,方能打造出灵动的小学语文课堂。
作者简介: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双甸镇双甸小学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