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因材施教,为学生提供适合的课外阅读指导

2022-05-30钱梦杰

语文世界(教师版) 2022年11期
关键词:读书笔记书籍课外阅读

钱梦杰

自从全国语文课本进行统一规划之后,我们可以发现,课本对阅读的要求提高了,在每一个阶段都有相应的阅读要求。学习语文,不仅要求学生对课文文本内容进行学习,还要求学生增加课外阅读量。“得法于课内,得益乃至成材于课外。”对语文课本的学习在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上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我们也不可忽视课外阅读的作用。

一、关注阅读材料,激发兴趣

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兴趣可以激发学生的潜能。只要学生对阅读材料感兴趣,他们就愿意不断阅读,越读越想读。想要高效率的阅读,教师首先要为学生选择他们喜欢的书籍。

1.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他们的年龄特点,选择一些名人阅读过、点评过的书籍,激发学生阅读课外书籍的兴趣。如推荐阅读《西游记》时,教师可以出示鲁迅对《西游记》的评价,和学生寻找、探讨鲁迅所说的此书中“妖怪的喜怒哀乐都近于人情”的原因。在选择名人评价时,尽可能选择学生耳熟能详的名人,借助名人效应增强读物的吸引力。

2.对于故事性强的作品,教师可以选择书籍中新奇有趣的故事片段,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如教师介绍《窗边的小豆豆》一书时,可以绘声绘色地讲述小豆豆看到的电车教室,巴学园与众不同地展现出的“冰山一角”,让学生迫不及待想看接下来的内容。

3.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还可以采用比赛的方式。在学校,教师可以开展朗诵比赛、讲故事比赛、表演比赛等多种比赛活动,号召学生积极地投入课外书籍的阅读。无论是开展哪种形式的竞赛,都应该让学生好好准备,促使他们积累知识,提高能力。

二、有选择地推荐书籍

小学生由于年纪尚小,经历尚浅,辨别能力较差,因此,当学生的兴趣被激发后,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做好阅读书目的选择,鼓励学生在合适的范围内自主选择。

1.根据课文教学,为学生推荐阅读材料。例如学习课文《宝葫芦的秘密(节选)》之后,教师可以推荐学生阅读《宝葫芦的秘密》,看看接下来又会发生什么事;学习课文《芦花鞋》之后,教师可以推荐学生阅读《青铜葵花》,感受主角乐观活泼的精神。这样,既巩固了所学的知识,又拓展了学生的学习空间,甚至学生还能学到挑选课外书籍的方法。

2.根据学生性别差异推荐图书。在推荐书籍时教师要做到有的放矢。经过调查,女生一般喜欢看如《安徒生童话》等故事情节复杂的书;而男孩则更喜欢看一些如《十万个为什么》等语言简单、时代背景不复杂的书籍。

3.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推荐书籍。学生年龄、爱好、心理特点等诸多方面存在差异,他们的阅读兴趣也并不相同。高年级学生除了对故事感兴趣之外,开始对惊险小说、个人传记等内容感兴趣,教师可以向他们推荐《汤姆·索亚历险记》《苦儿流浪记》等;而低中年级学生喜欢神话、童话等充满奇幻色彩的故事,教师可以向他们推荐《安徒生童话》《中国民间故事》等。

4.根据书籍的种类推荐图书。现在书籍种类有很多,相同内容的故事,却有很多不同的表现形式:漫画、散文、图文结合等。在为学生推荐图书时,不要求一定要读哪一种类的书,让孩子自己选择。教师给予适当引导,但不过分限制。

三、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需要学生将课堂上学到的阅读方法运用到课外阅读中。在不断地反复训练下,學生的阅读技能才能逐步完善。

1.阅读要明确目的。学生要带着阅读目的去读课外读物,知道自己想了解什么。现在,许多学生拿到书,根本没有自己阅读的目的。读完全文,却只能回忆一些激烈、滑稽的情节,阅读结束后也无法在阅读目的上进行自我评价。在进行阅读教学时,教师每次指导都要让学生明确阅读目的。

2.阅读要勤于思考。阅读的核心是理解书籍的内容,而理解要依靠思考。课堂上有这样的情况:部分孩子讲故事时,是把课文内容背诵下来,没有取舍。这时,学生将那些思考后表述出来的训练,变成了死记硬背。学生形成良好的思考习惯,才能提高阅读效率。我发现,在阅读时,做读书笔记,可以促进学生思考。

(1)读一读,想一想。在阅读时,对于那些短小精悍、文笔优美的文章,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细致赏析;对于部分情节起伏的读物,教师则要指导学生快速阅读,了解大意即可。在读到文章的精彩片段时,学生要思考作者的写作意图是什么,这种描写方法好在哪里。在整体读完之后,学生也可以想一想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看完之后有什么感想,将自己在阅读时的想法写在读书笔记或者文章书页旁边,方便下次翻看。

(2)边读边摘抄。阅读能力的提高,除了多读之外,还要多动笔。在阅读时,当学生读到优美词句时,可以将它们分类摘抄。而后,时不时拿出笔记翻看,从而能理解并可以运用。经过长期的积累,学生的词汇会愈加丰富,写起文章来就得心应手。

(3)记下阅读问题。在阅读中,学生时常会遇到不理解的字词和不明白的句子,此时,学生可以记下来,在整篇或者整章读完之后,借助工具书将问题解决,也可以和其他读这本书的同学讨论,与老师、家长交流。

(4)收集与课文相关的人物资料。课本中涉及许多古今中外的人物和故事,例如《蜜蜂》的主角法布尔,《狼牙山五壮士》中的五位英雄人物等。在学习完课文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收集这些人物的故事,并对这些人物发表自己的看法。这样,不但可以培养学生收集整合信息的能力,还能使学生对人物的言行、品质进行思考,受到教益,思想得到熏陶。

(5)读书笔记要求学生写明阅读时间、书名、作者以及以上几点中的部分内容。读书笔记只是一种记录学生课外阅读的方式,从中可以看出学生在阅读时是否有所思考。读书笔记做得比较好的就在班内传阅,做得还有缺陷的老师就给予单独指导,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四、开展丰富的课外阅读实践活动

随着学生有效阅读的书目增加,教师可以适时主持开展课外阅读的实践活动,调动学生阅读积极性,同时也给学生提供自我展示的机会。

1.开展“小小故事家”讲故事比赛。学生选择自己课外阅读的一个故事进行讲述。在讲故事时,要求绘声绘色,用上合适的语音语调。对故事内容没有过多的要求,符合当前学生的心理特点即可。

2.举办“小小手抄报——推荐我喜欢的书”活动。给学生一定时间,让学生自己设计版面,把自己这一学期最喜欢的书的内容以及读后感写上,配以精美的插图,绘成一张张精美的手抄报,将之陈列在班级外墙上,供学生阅读。这样,学生既可以汇报自己的课外阅读成果,也可以向同学们推荐喜欢的书,寻找知音。

3.开展“小小朗读家”古诗词朗诵会。将讲台交给学生,鼓励每位学生上台朗诵一首自己喜欢的古诗词,评出最佳朗诵者。

4.其他课外阅读实践活动。除了以上几种活动之外,教师还可以安排古诗绘画比赛、歌唱比赛、表演比赛等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满足学生的表现欲。

作者简介: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胥江实验小学语文教师。

猜你喜欢

读书笔记书籍课外阅读
鲁迅与“书籍代购”
My Own Official Account 我自己的公众号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AOS在书籍编写的应用
书籍
钱锺书的读书笔记
书籍是如何改变我们的
钱钟书的读书笔记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课外阅读探究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