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减”视角下小语课堂优化的策略

2022-05-30黄玉红

语文世界(教师版) 2022年11期
关键词:海力布双减语文课堂

黄玉红

“双减”政策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并根据小学生的兴趣、发展水平等优化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进而减轻学生课后的学业负担。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提出了一些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策略。

一、“双减”政策下语文课堂减负增效的含义

“双减”政策要求减少学生的作业负担及补习班的负担。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教师必须要将着力点用在课堂上,要着重关注学生的学习能力与理解能力的培养,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主观能动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升课堂教学质量。这样,“双减”才能真正落地生根。

二、小学语文课堂的优化策略

(一)创设学习情境,带领学生融入

语文课堂要“减负增质”,教师得为学生创设宽松的学习氛围。这样,学生才能用最短的时间调整自己的学习状态,去理解感悟,积极思维,大胆表达。

例如,在学习五年级上册《猎人海力布》一课时,教师创设这样一个情境:我们要给三年级的弟弟妹妹讲猎人海力布,我们要讲清楚他到底是个怎样的人。请学生快速阅读课文,用一个成语来形容海力布,给弟弟妹妹留下深刻的印象。教师并没有烦琐的分析,而是借助情境请学生发散思维,用自己的理解与经验来进行评价。有的学生说,海力布打到猎物都会分给村民,是个乐善好施的人;有的学生说,海力布射老鹰救了小白蛇,是个见义勇为的人;有的学生说,海力布在龙王金库什么宝物都没要,只要走了一块打猎能用得上的宝石,他是一个不图回报的人;有的学生说,海力布为了村民能活命,自己变成了石头,是一个舍己为人的人。教师对学生的回答予以肯定,大大提高了学生对语文学习的信心与兴趣。

在这样的学习情境中,学生为了想出合适准确的答案,会反复触摸语言文字,这就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同时学生还要撬动知识储备,进行积累与运用。另外,学生自己总结出人物特点,会产生成就感,逐渐形成自主学习的意识与能力。

(二)设置学习任务,引导自主完成

从某种角度来讲,“增效”与“减负”对小学教育发挥着同样的作用。小学生注意力不够长久,在课堂上,思维很容易偏离教学内容,我们应引导学生完成一个个学习任务,不断激发他们的好胜心、成就感,从而帮助他们保持学习状态。

例如,在学习《小蝌蚪找妈妈》一课时,可设置这样的学习任务:学校举行故事会,我们就以《小蝌蚪找妈妈》为例,看看如何讲好这个故事。学习任务的设置极大激发了二年级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一步步引领学生完成这个任务:任务一,会读这个故事;任务二,知道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任务三,练习讲好故事。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习目标自然达成,自主学习也就得以落实了。

(三)开展思辨活动,提升思维能力

在“减负”的背景下真正做到“提质”,笔者认为要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精心设计思辨活动,在训练与历练中,学生才能真正学会学习。

例如,教学《田忌赛马》一文,教师在带领学生读懂这个故事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展开思辨活动:“赛场如战场,瞬息万变。如果你是齐威王的军师,在比赛的第一场就发现了孙膑的策略,为了帮助齐威王赢得赛马的胜利,你会怎样及时调整?请写下你的安排和结果。”

这样的训练,让学生在反复阅读课文的同时进行了思维大挑战。学生会饶有兴致地去研究、策划、推想、演练,这就是进阶式的学习。长期训练,会擦亮学生思维的火花。学生不仅越学越轻松,而且越来越会学。

(四)留有教学时空,训练语言表达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有学习任务群的设置,其中第二层发展型学习任务群为“实用性阅读与交流”“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思辨性阅读与表达”。这三个任务群均与“表达”密切相关。可见,语文课堂上,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是一项重要的内容。

例如,教学五年级第六单元,可以引导学生讲《自相矛盾》,也可以让学生将这则寓言故事改编成剧本演一演。一个单元教学结束后,还可以引导孩子们开启神奇的探险之旅,创编探险故事:“请仔细观察下面这组图,你们又遇到了什么危机,展开合理想象,将你们遇险、脱险的过程写具体,写生动。注意写出人物的思维过程哦!”

(五)丰富作业内涵,提供生长机遇

课堂作业是课堂教学的一部分,它能折射出设计者的教学理念、课堂教学思路、孩子们的生长点与发展点。它承载的功能不仅仅是检测与巩固,还可能是导向、诊断,是教学环节的灵活变通,是师生能力生长的崭新机遇等等。作业设计要真正实现“量的精简、质的增效”之目的,不仅要做到形式多样化,更要做到内涵丰富。

例如,教学《自相矛盾》,可设计基础性作业,引导学生会读文,会写字。同时也应设计一些综合性作业,例如,针对提取信息、思维活动等要点设计如下作业。

(1)楚国人卖盾和矛时,这样夸耀自己的盾:;又这样夸耀自己的矛: 。(用原文填空)

(2)揣摩提问者的思维过程,完成下列表格。

(3)联系生活,下列情境不属于自相矛盾的一项是( )

A.有个年轻人对爱迪生说:“我想发明一种万能溶液,它可以溶解一切物品。”爱迪生听罢,惊奇地问:“那你想用什么器皿来放置这种万能溶液呢?”

B.嚷着减肥的姐姐总是控制不住食量,还说:“不吃饱哪有力氣减肥呢?”

C.新刷的黑板上醒目地写着四个大字:“不准涂画。”唉,那这四个字又是什么呢?

D.爸爸总是夸哥哥的字写得好,责备我的字写得不好。

这样的作业,形式丰富,契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同时,能激发孩子的挑战欲望,运用所学知识完成练习。从中,还可以进一步提升自我的认知、理解与思维能力。

在“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面临着挑战,同时也迎来了许多机遇。小学语文教师应当积极转变思想,从教育理念到课堂教学方法、课堂教学行为再到作业布置和课后服务,都要善于改变,积极努力,并付诸行动。

作者简介:江苏省丹阳市华南实验学校语文教师。

猜你喜欢

海力布双减语文课堂
《猎人海力布》缩写
猎人海力布
《猎人海力布》缩写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
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