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数学学习障碍 促进综合素质提升
2022-05-30徐建红
徐建红
[摘 要] 在素质教育的影响下,学生的综合素质虽在不断提升,但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如自主学习意识淡薄,缺乏正确的学习方法,缺少内驱力等,致使学生学习信心不足,出现了学习困难和厌学情绪,从而影响学生学习成绩提升以及长远发展. 基于此,教学中教师应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引导,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升.
[关键词] 综合素质;信心;发展
笔者从学习现状、学习困难的成因、解决策略这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教学中除关注成绩外,还要关注能力、价值观等综合素质的培养.
[?]高中生数学学习现状分析
1.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
在高中数学学习中,很多学生热衷于“刷题”,对基础知识的学习如蜻蜓点水,片面认为会解题就是学会了,致使学生常因概念模糊、公式应用不当等情况而造成错解. 众所周知,若基础不牢将影响后期知识体系的建构,影响学生的知识迁移水平,使学生面对综合性问题时会显得力不从心,最终影响解题效果.
2. 学习能力不强
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下,学生的主体作用没有得到发挥,学生一直处于被动的、被支配的学习状态,致使学生不太喜欢探究,也不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从而限制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同时,学生不太关注知识间的区别和联系,进而不能将所学的内容进行系统的归纳和整理,对知识的掌握缺乏系统性,从而影响了学生的理解能力的提升. 不仅如此,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解决问题时常出现思维不集中,抓不住解题关键,找不到解题切入点.
3. 缺乏自主学习意识
自主学习能力本应是每个学生都应具备的能力,然因“师讲生听”教学模式的存在,学生对教师产生了依赖,致使到了高中阶段的学生依然没有形成独立自主学习的好习惯;也正因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强,使学习缺乏一定的计划性,不能很好地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和学习进度,难以正确应用教辅资料完成查漏补缺.
4. 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
课前不预习,上课时经常“走神”,不记课堂笔记,课后不进行反思和总结,课后作业也是应付了事,错题不及时订正,错因不进行追根溯源,等等,这些不良习惯都会直接影响学习能力的提升.
5. 学习动力不足
教学中发现很多学生不设定学习目标,存在得过且过的心理,在学习过程中内驱力不足,缺乏毅力. 有些教师即使有设定的目标,然其没有结合实际情况,致使有的学生因目标定得太低而享受不到成功的喜悦,无法激发探究欲望;有的学生因目标定得太高无法实现而丧失了学习信心.
[?]出现学习困难的原因
高中生是经过中考选拔出来的,学生间的智力水平没有太大的差异,那么是什么原因拉开了学生的数学成绩呢?其实造成学生不想学、不愿意学,数学成绩上不去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主因有以下几点:
1. 家庭原因
有些家长对孩子的成绩表现得漠不关心,而有些家长对孩子的成绩波动又显得过于敏感,这样的两个极端都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 当学生的数学成绩出现下滑时,他们需要的是鼓励和安慰,而不是冷漠和焦虑. 成绩出现波动是正常的,作为家长要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挫折观,这样才不会让孩子出现自卑心理,也不至于因为考试失利而出现厌学情绪.
2. 学校原因
评价教学质量时,升学率依然排在首位,成绩自然成了评价教师教学水平和学生学习水平的唯一标准,使一切教学活动都为提升成绩服务,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被搁置,因不良情绪没有及时得到疏导而影响了学习成绩,久而久之,自然就出现了厌学情绪.
3. 教师原因
在传统教学观的影响下,教师是教学的主导,“教”依然占据统治地位,并没有形成平等的师生关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过多强调知识的传授却忽视了学生的“学”,致使出现了“讲而不会”的现象.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不重视课堂生成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只想按照自己的想法顺利完成教学任务,而对学生的新思路不闻不问,久而久之,影响了学生自主探究的热情,影响了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4. 自身原因
在各種因素的影响下,学生感觉高中的一切学习活动似乎都是为了高考,这样就会产生一种巨大的压力. 有些学生自我调节能力差,当成绩波动较大就会出现不安、焦虑等不稳定情绪,这样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身心健康,也限制了成绩的提升.
[?]改进策略
高中数学内容较抽象,逻辑性较强,所以学起来会存在一定障碍,这确实客观存在,然而造成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并非源于教学内容,而是没有找到合适的教学方法. 因此,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学习现状及出现问题的成因进行合理分析,从而制定出符合本班学情的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
基于上面的问题,笔者认为,若想解决学生学习困难的问题,教学中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为其营造平等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1. 营造和谐、平等的学习氛围
课堂氛围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和谐的、平等的学习氛围可以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通过平等交流表达自己的新想法和新思路,这样不仅可以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而且可以避免学生产生厌学情绪.
案例1 等比数列求和公式.
高中生已具备一定的逻辑分析能力,因此直接给出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学生也可以理解,然这样直接的灌输方式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让学生能够对数学产生足够的“好感”,教师通过认知冲突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
师:大家知道国际象棋有多少个格子吗?
生齐声答:64个.
师:很好. 在古印度时期,有个大臣在象棋方面非常有造诣,国王为了奖励他便让他自己提出一个要求,他说只需要一些米. 第一个格子放1粒米,第二个格子放2粒米,第三个格子放4粒米,以此类推,放满64个格子. 如果你是国王你会答应这个要求吗?
问题给出后,学生自然想知道64个格子到底可以放多少粒米,这样可以迅速进入角色,主动参与等比数列求和公式的探究. 这样通过潜移默化的引导,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有助于课堂效率的提升.
2. 联系生活,引导探究
数学知识点较多,较为抽象,若直接讲解难免会让学生出现畏难情绪,进而影响学习信心. 基于此,为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克服学生的厌学情绪,教学时教师可以设置联系生活的问题情境.
案例2 简单的线性规划.
该知识点内容较多,较为抽象,为了化抽象为具体,教师创设了如下问题情境:
已知A,B两种不同的原料经过提炼均可以生产出同一产品. 若A种原料每吨1000元,运费500元,每吨可生产该产品90千克;B种原料每吨1500元,运费400元,每吨可生产该产品200千克. 若每月的总成本不超过6000元,运费不超过2000元,最多可以生产多少千克该产品呢?
在本题求解过程中,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先引导学生根据题设信息建立数据表,进而使问题更加直观、清晰;接下来引导学生根据题设信息建立不等式组,分析可行域等,让学生感受线性规划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线性规划的应用价值,淡化知识的抽象感.
3. 用激励和爱护激发学习信心
大多数学生出现厌学情绪主要源于信心不足,遇到困难喜欢选择放弃. 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其语言魅力,用激励的评价培养学生的学习信心. 其实每个学生都是鲜活的个体,每个学生都有其闪光点,因此,若要实现全体全员发展的目标,教师就要用心去观察、寻找学生的闪光点,然后将其逐渐放大,激发学生的学习信心.
同时,因个体差异的存在,教师在引导和启发学生学习时不能盲目地搞“一刀切”,要有足够的耐心帮助学生去克服困难,通过适时的鼓励和表扬培养学生的学习信心,通过耐心的引导、细心的呵护,定能引导学生走向成功.
总之,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发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相信在教师悉心的指导和鼓励下,学生收获好成绩的同时亦能收获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