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合隼雄《孩子与恶》之恶的消解之道

2022-05-30胡明慧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22年11期
关键词:爱的教育

胡明慧

内容摘要:恶的原始内涵应该指人“心”在面对某种超出常规的对象所表现出的某种生理性、夹杂着部分认知性的反应。河合隼雄在《孩子与恶》中对恶的意蕴做了深刻阐述,使得对恶的解读超越了传统定义,孩子之恶来源于根源性的恶,成长发展需要之恶,并与家庭教育中的恶紧密相关,而孩子之恶的消除与家庭教育中的爱的教育和等待的教育不可分割。

关键词:河合隼雄 《孩子与恶》 爱的教育 等待的教育

恶在人的一念之间,善的世界宁静祥和但缺乏活力,而恶的世界却活力四射,充满诱惑力,《孩子与恶》深刻阐述了恶的意蕴,并将其放入文化的背景进行探讨,突破了传统意义上人们对恶的定义的束缚,对于在教育场域中思考孩子之恶的消解之道以深刻的启发。

一.恶的深刻意蕴

恶是什么?《说文解字》曰:“恶,过也,从心,亚声。”恶是指由“心”所产生的一种反应,而古汉语的“心”字,最初指心脏,不过在早期的人们看来,心脏能够思维。故,恶的原始内涵应该指人“心”在面对某种超出常规的对象所表现出的某种生理性、夹杂着部分认知性的反应。[1]恶的内涵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发生变化,其标准从未统一,恶的特征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地域性、相对性,反映了某一时代,某一地区的人们评判事物的角度。在文明时代,破坏规则即为恶、违背道德即为恶、与约定俗成的规矩相悖即为恶。但所谓的规则、习俗依旧不是统一的,恶的基准因文化而异。[2]善恶不过是由成人决定的,个性突出之恶、自立反叛之恶、玩耍娱乐之恶、放纵情感之恶等,在他人眼光里亦可成为善与光芒。斯宾诺莎认为,自然其实并不是恶也不是善,只不过是自然的一部分,他会削弱我们的活动能力,并且能够破坏我们自身成为自身的各种社会秩序以及各种关系。也即是说,恶之所以成为恶,只是由于我们人类从一种特殊的观点看待问题而已,而恶通常也不过是由人类的观点决定而已。[3]恶的标准不一,并不意味着恶不存在,我们必须承认恶是存在的,且孩子在童年时期便已经对“恶”有了认识,已经知道了什么行为是“恶”的。众所周知,破坏规则为恶、违反法律为恶,但纵使了解了什么是恶,人依旧会作恶。无论大人还是孩子,明知道破坏秩序对自己有害,但还是忍不住去做。“恶”的世界具有强大诱惑力和魅力,具有无穷的活力,令人着迷,而“善”的世界纵使是和平的、安全的、友善的,但他终归是静态的、缺乏活力的。人有追求刺激与心存侥幸的天性,即使面前是万丈悬崖,也想要伸脚试探,攀登善的高峰尤为艰难,但堕入恶的深渊却无比迅速。“恶”的世界具有强大的破坏力,堕落之人犹如陷入泥潭,无法自拔。

二.孩子之恶的产生

(一)根源性的惡

恶是深渊,恶具有强大的破坏力,纵使人对于恶的后果已经有了具体的认识,但人依旧会忍不住作恶。人类的心灵具有破坏性,人性中隐含着恶的基因,或者叫恶端。[4]这种深藏在人的心灵之中或是人性之中的恶,便是根源性的恶,根源性的恶不容易被个体察觉,其往往隐藏于个体的潜意识中,并在个体做决断时悄悄发生关键性的作用。《孩子与恶》中的乔因为心里的小恶魔作怪,差点杀死自己的妹妹,恶的念头涌现之时,人若是被这种念头把控,行为上便会作恶。每个人都会听到“恶魔的悄悄话”,根源性的恶一直试图侵蚀我们的心灵。人有感官欲望,会好利逐欲,当情和欲不能得到合理节制的时候,就会导致人性情的滥荡,如果顺着人性发展下去,就容易导致恶的结果。[5]人皆有欲望,当欲望得不到满足之时,根源性的恶便会作祟,诱使人走向深渊,做下错事,犯下恶果。

由根源性的恶所形成的恶果,常在人的一念之间产生。我们必须认识到,恶,过了分寸,就具有无法挽回的破坏性。根源性恶隐藏着这种可能性,经常在预想不到的时候露出它的狰狞面目。过后回想起来,自己做的事情毫无辩解的余地,人也是这样被懊丧、悔恨的心情击垮的。[6]不可否认的是,如果乔的妹妹真的因为乔心中的恶魔作祟,而不幸死亡,那么伴随乔一生的便是无穷无尽的悔恨与痛苦,这种痛苦甚至可能会剥夺乔的生命。世界上许多不幸之事的产生,便是由于人的一念之差,人必须在关键时刻,站稳脚跟,守住底线,才能防止根源性恶作祟。

(二)家庭教育中的恶

根据布朗芬布伦纳的生态系统理论,家庭是对孩子产生直接影响的环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其对孩子产生的教育影响远超任何人。如果说根源性的恶是孩子作恶的诱因,那么家庭教育中的恶就是摧毁孩子心底防线的利刃。父母眼中的“好孩子”等于“乖孩子”,所谓的乖孩子,就是听话、懂事、乖巧、老实、质朴的孩子。人的发展具有非特定性,对于孩子来说,生活的空间是非常宽广的,无论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生活,如果其最终结果是儿童生活空间的窄化或生活道路的封闭,那么他对儿童而言,就不是美好生活的缔造者,而是美好生活的谋杀者。[7]在家庭教育中,部分父母具有强烈的掌控欲,限制孩子的成长空间,对于具有极强控制欲的父母来说,孩子的个性就是顽劣,孩子的自立就是叛逆,孩子喜欢玩耍就是放纵不羁,孩子有自己的秘密就是对父母的背叛。父母的出发点是善的,但其对孩子行为的各种约束、压制,却使得孩子的心灵走向扭曲,孩子在极度压抑之下,极易在根源性恶的驱使之下,陷入恶的深渊。孩子的情感一旦得到宣泄,便如脱缰的野马难以自抑。孩子在作恶的过程中,体会到的是自由,是快乐,更是对父母宣战的快感。而父母往往认识不到自己的教育行为上的恶诱发了孩子行为的恶,只是一味得将过错推到孩子身上,以求心理上的慰藉。

父母对于孩子极强的控制欲,源于父母心底的不安感,现代的人们几乎都怀抱着不安在生活,缺乏安全感是现代人深刻的心理现象。父母眼中的自己已经稳定成型了,无论是学业、事业还是家庭都基本上走向了不变的轨道,于是他们便将希望寄托于孩子身上,渴望孩子做到最好。父母的不安感缺乏寄托,父母的焦虑希望得到缓解,于是父母将一切重担施压于孩子身上。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具有阶段性,其成长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父母只要相信孩子成长的可能性,静观其变就可以了,可是就是做不到。为什么没法相信孩子呢?不相信孩子,其实就是不相信自己。[8]人是具有无限发展潜能的存在,任何人在任何阶段都不存在稳定成型的定律,孩子如此,成人亦如此。父母将自己的懒惰、不思进取、安于现状归咎于稳定成型,不过是在为自己的不堪找借口。父母压力的转移导致孩子心灵的扭曲,孩子是人,是具有思想、情感的独立个体,不是成人的附属品,不是成人的所有物,孩子由此而生的反叛罪恶与家庭教育中父母怀揣着巨大善意形成的恶密切相关。

(三)基于成长发展需要的恶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是儿童成长过程中的“匮乏性需要”,也即必须得到满足的需要。《孩子与恶》中儿童的偷窃源于儿童成长过程的生理需要,发现自己欠缺什么、需要什么,孩子们往往不惜偷窃也要拿到手,这经常会超出大人的认知范围,孩子灵魂深处的需求常常超越大人们的常识。[9]儿童的某些恶行反映了儿童的诉求,当儿童的诉求不能为外界所满足时,儿童便会寻求各种手段自我满足,《孩子与恶》中儿童的偷窃行为是为了满足自身最原始的欲望,当其生理需要得到满足时,这种“恶行”自然也就会消失。儿童处于三观形成的关键期,也是社会规则内化的关键期,《管子·牧民》有云:“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只有当个体的低层次需要得到满足时,个体才能考虑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儿童由生存需要而产生的“恶”,我们不能将其定义为真正意义上的“恶”,需要成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儿童的行为进行溯源,探究其行为背后真正的意义所在。

三.恶的消解之道

(一)以爱的光辉消解恶

1.以爱的光辉消解根源性的恶

恶,过了分寸就具有无法挽回的破坏性,根源性的恶就隐藏着这种可能性,其与人之情感欲望紧密相连,孩子在童年时期都有可能受根源性恶的影响做出恶的行为。对于孩子由根源性的恶引发的恶行,严厉的斥责是必要的,孩子需要深刻反省自己,认识到自己行为所带来的恶劣后果,但父母此时不是裁决者,而是一个有同样体验的长辈,以自己的经历帮助孩子由恶转善,用爱化解孩子心中的恐惧,消除孩子心中留下的阴影,恢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心里拒绝恶的同时,大人、孩子都要清醒地认识到这是一个逃避不了的存在。这样才能体验到心灵的交流。在这个过程中,甚至能体验到由恶向善转化的过程。[10]父母给予孩子的爱是孩子行事的最大勇气,也是孩子在犯错后,勇敢面对错误带来的后果并进行纠错的精神支柱。因此,父母不要吝啬表达自己的爱,要用爱帮助孩子成长,以爱的光辉帮助孩子消解根源性的恶,从而助其守住底线,远离恶的深渊。

2.以爱的光辉破解家庭教育中的恶

爱不是占有式的爱,不是充满掌控欲的爱,占有式的爱实际上是一种权威主义,是一种缺乏尊重和平等的爱,处于占有式的爱之中的孩子,难以体会到幸福,他们常常焦虑不安,心灵痛苦,转而向恶的世界寻求安慰。爱孩子,最重要的是尊重和包容,爱的成功的秘诀是确保对方是一个独立的人,确保其依然按其本性和意愿去生活和发展。[11]孩子是独立的个体,不是成人的附属品,父母不应将孩子视为实现自己梦想的工具,父母要始终相信尊重孩子,相信孩子具有无限发展的可能性,家长自以为为孩子规划的蓝图不一定能够给孩子带来幸福,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长轨迹,强行扭转孩子发展的方向,无异于折断孩子的双翼,断绝了孩子飞往更高天空的机会,强制的爱、权威性的爱不是我们所倡导的爱,不是有助于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的爱。

父母爱孩子,就是要给孩子充分的自由,允许孩子释放个性,接受孩子的自立,不将自己的意愿强加于孩子身上,给予孩子充分的关心与付出。真正有关心能力的人,一定能提高孩子的生命感,培养其热爱生活的态度,让他体会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12]体会到父母充分的爱的孩子,才会爱别人,爱世界,才能够在听到“恶魔的悄悄话”的时候守住本心,守住底线,不坠入恶的深渊。被爱的孩子其人格是健全的,心灵是充盈的,生活是美满的,在对抗恶的诱惑的时候,他是有强大意志和巨大能量的。

(二)用等待的目光看待孩子的“恶行”

基于儿童生长发展需要的恶,不同于根源性的恶或是家庭教育造成的恶,儿童的某些恶行是儿童发展诉求的体现。《孩子与恶》中小男孩偷窃玩具枪并放在显眼的位置是表达了自己希望家里可以多一些攻击性因素的诉求,成人应善于用等待的目光看待孩子的恶行,如果孩子偷了马上会被发现的东西,应该想到孩子想要跟我们说些什么,具体分析东西是从哪里偷来的、偷的是什么,这些都会给信息,让我们能了解孩子在诉求什么。在教育孩子不可以偷东西的同时,要仔细去捕捉孩子发给我们信号。[13]在满足儿童生长发展需要的基础上,我们才能引导儿童遵守社会规则,促进儿童的社会化,使儿童真正成为社会中的一员。

在儿童的社会化过程中,同伴交往是儿童发展社会性的关键所在。同伴之间的或玩耍,或争吵,或推搡,或打架,都是儿童认知和情感的发展诉求。在同伴交往过程中,儿童被同伴接纳,与同伴建立良好的友谊,形成归属感,从而滿足儿童归属与爱的需要。同伴之间的拉扯和打架也不尽然都是恶的,但这些行为落在某些成人眼里就是“恶行”,仿佛从眼前儿童的打架就能给儿童的个性定型,就能预见之后的校园暴力。恶在个体的一念之间,幼年时期儿童的争吵和打架是儿童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儿童在打人和被打之间体会被欺负的痛苦,从而培养其移情的能力,欺凌别人的孩子如果在童年时期体会到被欺负的痛苦,那么就会有一条红线印刻在其心中,警告自己行事有度。在角色转换中,孩子们开始懂得情感,没有亲身体验,人们是不会懂得情感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反而会减少校园暴力的产生。如果儿童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成人冒然闯进儿童的世界,打断这一进程,剥夺儿童体会这种感觉的机会,反而会阻碍儿童社会化的进程。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对儿童的任何行为都放任不管,成人要学会分辨儿童的行为,从而决定是及时干预还是等待,无论是表面上的放任,还是使用深思熟虑、目的明确的策略,都是为了培养孩子的自立能力、社会交往技能、主动性、快乐感,还有感情交流能力。[14]也即是说,成人要用等待来关心孩子,用等待的目光看待孩子的恶行。轻易给孩子贴标签,下论断的行为违背了以儿童为中心的理念,学会等待是对儿童的尊重,对儿童世界的尊重,学会等待可以帮助成人了解孩子“恶”的行为其背后的深层含义,不至于对事物的认识停留在表面,从而对孩子造成误解,阻碍孩子的正常发展进程。

河合隼雄从文化、人性的角度出发对恶进行再定义,从根源性的恶、家庭教育中的恶和基于成长发展需要的恶三条分支阐述孩子之恶的产生,辩证性地看待孩子之恶。通过爱的教育、等待的教育帮助孩子体验根源性的恶,消除家庭教育中的不利因素对孩子行为的影响,满足孩子基本的需求,从而拉紧行为红线,消解孩子的“似恶非恶”,促使孩子由恶转善。

参考文献

[1]沈顺福.恶与性:原始儒家对恶的理解[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47(03):27-35.

[2][6][8][9][10][13](日)河合隼雄著;李静译.孩子与恶[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14:29,140,52,143,56.

[3](日)中村雄二郎著;孙彬译.日本文化中的恶与罪[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04.

[4][5]张春林.由人性到成人——荀子人性论思想再解析[J].道德与文明,2015(05):47-51.

[5]张春林.由人性到成人——荀子人性论思想再解析[J].道德与文明,2015(05):47-51.

[6](日)河合隼雄著;李静译.孩子与恶[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14:35.

[7][11][12]蒋红斌.“爱”与儿童生活的可能性[J].学前教育研究,2004(03):19-21.

[8](日)河合隼雄著;李静译.孩子与恶[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14:140.

[9](日)河合隼雄著;李静译.孩子与恶[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14:52.

[10](日)河合隼雄著;李静译.孩子与恶[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14:143.

[11]蒋红斌.“爱”与儿童生活的可能性[J].學前教育研究,2004(03):19-21.

[12]蒋红斌.“爱”与儿童生活的可能性[J].学前教育研究,2004(03):19-21.

[13](日)河合隼雄著;李静译.孩子与恶[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14:56.

[14]约瑟夫·托宾,薛烨,唐泽真弓著;朱家雄,薛烨译.重访三种文化中的幼儿园[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117.

(作者单位: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猜你喜欢

爱的教育
如何抓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理解与尊重,写就幼儿教育中“爱”的诗篇
小学阶段班主任工作的思考与升华
教育要行走在爱的脉络里
教师职业道德培养
裴斯泰洛齐教育思想中“爱”的浅析
爱在字里行间
亲子教育中如何进行爱的教育
爱满天下,撑起爱的蓝天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进行爱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