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间交接班规范化管理对提升五官科病区护理质量的效果分析
2022-05-30赵海花
赵海花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中心医院五官科,内蒙古乌兰察布 012000
医护人员需要随时在岗满足患者的需求,轮岗交接班是工作常态,也是医疗活动中的重要环节,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能够保证提高医疗质量,更好地为患者提供服务。 科学系统的交接班制度是目前护理工作中保持连续性、谨慎性的主要保障,也是预防护理缺陷,降低发生护理纠纷的主要环节。护理交接班制度的实施情况在病区的连续护理工作中极为重要,规范化晨间交接班管理,能够将患者信息和个体情况准确传递,护理人员随时掌握病情变化并进行分析整理,有利于将护理工作落到实处,促进护理质量提升,减少护理差错率,同时还能避免不良事件和护患纠纷的发生[1-2]。传统晨间交接班模式的应用流程相对简单,且内容不够细致化,交接班的时间不合理,护理人员准备不够充分,工作内容与职责不明确,存在一定的漏洞及安全隐患,影响后续的护理工作质量和效率[3]。 为进一步确保护理质量,保障患者安全,提升护理效果,该次研究选取2018年1月—2020年2月乌兰察布市中心医院五官科病区10 名在职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对在五官科病区实施晨间交接班规范化管理模式的护理质量提升效果和应用价值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次研究选取2018年1月—2020年2月乌兰察布市中心医院五官科病区10 名在职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并取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将2018年1月—2019年1月常规交接班的护理人员作为常规组,2019年2月—2020年2月进行规范化晨间交接班管理的护理人员作为研究组。该院五官科病区共计有病床61 张,护理人员总数11 名,其中副主任护师2 名,主管护师1 名,护师5 名,护士3 名。 抽选10 名参与研究,实施规范化晨间交接班管理前后的10 名护理人员均为同一组人员。纳入标准:所有在职且自愿参与调查的护理人员。排除标准:实习护士。
1.2 方法
常规交接班模式流程:上班时间为早上8:00,班组长需提前15 min 准备到岗。 在集体交班中,科室主任与护士长共同主持,夜班护理人员总结住院患者夜间的情况,护士长进行简单总结,将当日重点工作安排完毕后,护士集体巡视病房后,夜班护士与白班护士进行交接,对急重症患者再与责任护士和白班护士进行床旁交接班。
规范化晨间交接班:上班时间提前30 min,早上7:30 上岗,夜班护理人员集中汇报患者24 h 的病情变化及其他主要情况,同时办公护士需要将当日病区需要的物品和药品等情况汇总报告。病区急救的物品和药品备用情况由资历丰富的护士负责报备,并将当天基础工作的分工情况逐一汇报;责任护士将其所负责的患者个体情况了解清楚,尤其是当日手术患者的所有情况汇报总结,并连同当日的护理要点记录在案;护士长对所有人的汇报情况进行总结,对其中的问题和有待落实的护理要点进行点评,同时布置当日的护理工作。 在床旁交接流程中:其分为危重患者交接、分组交接,重点患者的交接中,夜班护理人员汇报晚间患者病情的情况,和责任护理人员共同对所管患者开展管路、皮肤、睡眠、饮食以及心理状态等详细交接,责任护理人员细致汇报对患者的了解情况,同时护士长检查基础护理落实情况,并仔细听取患者和家属对目前治疗的满意情况。
1.3 观察指标
该科室护理管理人员设计并制订晨间交接班规范化管理测评表,据此对实施晨间交接班规范化管理前后的护理质量进行评估,以护理管理质量评分表(护理服务态度、基础细节护理、病室管理规范、病历书写规范)为指标对两组进行对比分析。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1.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以(±s)表示,组间差异比较采用t 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晨间交接班规范化管理前后的护理质量进行测评,实施管理后护理人员的护理管理质量评分较实施前评分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人员护理管理质量评分对比[(±s),分]
表1 两组护理人员护理管理质量评分对比[(±s),分]
组别研究组(n=10)对照组(n=10)t 值P 值护理服务态度基础细节护理病室管理规范 病历书写规范7.65±0.45 5.12±0.21 16.111<0.001 8.21±0.99 6.04±0.77 5.471 0.001 8.95±0.55 6.91±0.45 9.077<0.001 8.29±1.07 6.44±1.03 3.939 0.001
3 讨论
护理管理制度中交接班制度管理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将交接班工作进行规范化管理能够提升护理管理质量与护理服务质量,对患者的医疗安全是一项有力的保障,也是不间断提高护理质量的重要措施。 晨间交接班是病区夜班护理和白班护理的工作衔接,交接班的质量好坏能够对当天的医疗活动产生直接影响,规范的护理行为能够提高护理工作效率,也能提升患者的满意度和治疗效果,体现了优质护理的内涵[4-5]。 规范化的晨间交接班对护理落实率影响重大,尤其是病区的护理交接班更是增加了基础护理管理的具体落实内容,夜班护理人员和责任护理人员在床旁交接阶段,一同记录基础护理的质量,对没有落实的主要项目,由夜班护理人员和责任护理人员共同完成,掌握护理要点,防止护理差错的发生,保障了护理质量,同时也能及时发现患者突发状况和病情变化。有研究指出,可以在病区护理中开展双动晨间交接班模式, 即规范主动交接班和互动交接班,此两种交接班模式可对护理交接班过程中缺陷发生率起到降低作用,同时还能提高病区护理人员对患者当天病情的掌握度,有利于白天护理工作的开展,缩短了晨间夜班和白班护理人员的交接班时间,同时能够显著提升对护理质量的管理与督查效果[6-7]。
近年来,较多临床管理研究指出,针对医护人员在晨间的交接班进行规范化管理是医疗活动持续化的有效保证[8-9]。 因此,在五官科病区实施晨间交接班规范管理模式,需要责任护理人员汇报目前管理患者的主要情况,促进护理人员每日提前上班,并了解患者的主要病情,要求患者开展相应的健康教育;床旁交接班要求护理人员再次对患者开展健康教育,反复沟通。在患者对治疗的相关注意要点和疾病的具体知识逐步掌握后,可降低对疾病的不良认知,保持积极的心理状态,对康复和预后具有促进作用。责任护理人员对患者病情的掌握程度,会直接对整体护理的质量产生影响,全方面了解患者目前的情况,达到直接降低护理风险的目的,并减少差错事故的发生情况,进一步保障护理安全,且能提升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度。 通过健康指导,使患者的认知能力和自我护理能力均得到提升,满意度高,也能有效提升护理人员的学习自觉能力,护理质量管理的效果明显提升,同时改善了护理文书与护理病历的书写规范程度,为患者提供更为科学、精准、安全、实用的新型护理模式[10-12]。
晨间交接班规范化管理后在主要内容中强调了责任制护理。责任护士负责制能给予所管患者全面、系统、科学的护理措施,配合其医疗及生活需要,优化护理流程,也能明确护理职责。 责任护士对所管患者的具体病情进行记录和汇总,尤其是对重点患者开展的床旁汇报,能对实际病情进展掌握更为细致,通过资料查询,记录疾病相关要点,执行和落实护理计划,增强本专业的业务水平及专业知识掌握,也提升了工作积极程度和主观能动性,促进爱岗敬业意识和职业责任感的形成。于患者而言,确定了自己归属的管床护士,在有需要帮助时就能及时解决,让患者有更为重视的安全感。床旁细致的病情汇报,护理人员详细向患者展示了自身的综合能力,让患者可以信任护理人员,促进护患关系的和谐性,提升护理满意度。
晨间交接班规范管理后的内容相对细致且覆盖面广,包含病区的药品、物品、设备,环境以及护理文书的交接转换,且对前日工作中已经落实的问题进行系统交接,对晨间交接班规范化管理前后的护理质量进行测评。实施管理后护理人员的护理管理质量评分较实施前评分显著提高(P<0.05)。 研究结果说明,规范化交接对护理模式进行改进,提高了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及护理管理水平。 在对晨间交接班护理工作的规范化操作中,增加了基础护理的检查方式、要点汇总以及工作专项交接等形式,夜班护理人员和接班护理人员对落实较差的项目进行检查,提高了护理质量,同时也可以联合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思想汇总,从而达到调节患者心理情绪压力的目的,与此同时,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也得到了更为高效的发展。 规范了晨间交接模式,也促使五官科病区的药品管理逐步规范化,严格按照规定进行医疗器械和设备的使用,并且定期检查,确保医疗器械的使用安全性, 保证医疗护理工作能够按时有序的完成。 工作中发现问题积极解决,避免一切可能发生的安全隐患,提升管理质量,增强了护理人员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效率。 万荣等[12]在研究中认为“互动式”交接班的效果优于传统的护理晨会交接班,晨间交接班时可增加互动环节,接班护士与交班护士进行护理问答,并在双方交换意见,并对后续护理内容提出建议后再集体进行研讨。规范化管理晨间交接班不可忽略的重要环节就是床头交接班,护士长应对床头交接班程序中的相关护理内容及时进行完善,如执行内容、规范化的流程、护理规章制度等。 增强了团队合作意识,降低了危重患者晨间床旁交接班缺陷发生率,缩短交接班时间,促进了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有效提高护理工作的质量,确保患者安全[13-15]。
综上所述,晨间交接班规范化管理模式显著提升了五官科病区的护理管理质量和护理效率,护理服务态度、基础细节护理、病室管理规范、病历书写规范均有提高,对深化优质护理服务的内涵意义重大,可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