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酰半胱氨酸雾化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有效性分析
2022-05-29张庆桥
张庆桥
枣庄市山亭区人民医院儿科,山东枣庄 277200
支气管肺炎作为呼吸系统疾病一种, 主要因为病毒侵袭肺部以及细菌侵袭肺部导致, 其症状呈现出不同程度咳嗽、咳痰、发热以及喘憋等,以婴幼儿人群居多[1-3]。因为年龄较小、器官系统表现为不完善发育,呈现出相对脆弱呼吸系统,从而免疫系统抵抗力下降,导致支气管肺炎发病率明显增加[4-7]。治疗期间,雾化吸入法有效应用,可确保在病灶位置药物能够直接产生作用,减少损耗,获得明显治疗效果,提高患儿依从性[8-10]。 该研究选取2018 年1 月—2020年12 月收治的88 例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进行治疗研究,随机分为参照组(采用基础治疗+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和研究组(采用基础治疗+乙酰半胱氨酸雾化治疗),旨在探讨对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采用乙酰半胱氨酸进行雾化治疗后获得临床效果, 为达到促进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总体预后水平显著提高目标。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收治的88 例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进行治疗研究;随机分为参照组(采用基础治疗+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和研究组(采用基础治疗+乙酰半胱氨酸雾化治疗),各44 例。 参照组男、女各30 例、14例;年龄1.5~5.9 岁,平均(3.25±0.52)岁;病程4~12 d,平均(6.25±1.25)d。 研究组男、女各31 例、13 例;年龄1.6~5.8 岁,平均(3.26±0.55)岁;病程4~13 d,平均(6.27±1.28)d。 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患儿表现出咳痰以及咳嗽等系列症状,未表现出显著喘息症状;患儿家属对于该次研究均知晓。排除标准:伴有胸腔积液以及呼吸衰竭等系列肺部并发症现象; 表现出心肝肾器官功能衰竭现象; 表现出先天性呼吸道发育畸形现象。 研究获得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所有患儿在入院后,对其给予止咳、吸氧、解痉、祛痰以及抗感染治疗等。
参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 添加布地奈德混悬液(国药准字H20213286)雾化吸入治疗,控制初始剂量1~2 mg/次,2 次/d;观察病情稳定后,采用维持剂量0.5~1.0 mg/次进行治疗,2 次/d。
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添加乙酰半胱氨酸溶液(国药准字H20183107)雾化吸入治疗,1 次/d,剂量为3 mL。 两组患儿均进行为期7 d 治疗。
1.3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 显效: 患儿咳嗽、发热以及肺部啰音等均转为正常,对患儿实施X线片复查,观察肺部炎症表现为完全吸收;有效:患儿咳嗽、发热以及肺部啰音等获得改善,对患儿实施X 线片复查,观察肺部炎症表现为缓解;无效:患儿咳嗽、 发热以及肺部啰音等未改善, 对患儿实施X线片复查,观察肺部炎症无缓解。②比较两组患儿肺功能水平[第1 秒用力呼气量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 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 ③比较两组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降钙素原(PCT)、血清C 反应蛋白(CRP)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表达方式为(±s),组间差异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表达方式为[n(%)],组间差异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5.45%)高于参照组(79.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比较[n(%)]
2.2 两组患儿肺功能水平比较
治疗前,研究组FEV1、FVC、FEV1%%同参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FEV1、FVC、FEV1%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肺功能水平比较(±s)
表2 两组患儿肺功能水平比较(±s)
?
2.3 两组患儿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治疗前, 研究组PCT、CRP 以及TNF-α 同参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PCT、CRP 以及TNF-α 均低于参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3。
表3 两组患儿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比较(±s)
表3 两组患儿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比较(±s)
?
3 讨论
近年来,小儿支气管肺炎发病率显著增加,对儿童生长发育造成严重威胁。 该疾病诱因为婴儿时期患儿呼吸系统以及生理解剖结构未完善发育, 从而表现出较弱免疫防御功能,病毒、细菌、病原微生物等往往对其造成侵袭而呈现出感染现象[11-15]。此外婴儿呈现出较弱气道反应能力, 从而表现出支气管分泌物排泄困难现象,对应产生气道阻塞现象,使气体交换受到影响, 导致表现出缺氧以及呼吸困难等症状[16-18]。未经及时治疗后会呈现出中毒性脑病以及呼吸衰竭等系列并发症。 治疗期间,以临床症状改善、吸氧与抗感染等为主。 尤其以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应用率较高,通过雾化吸入给药方式,能快速缓解呼吸困难症状,对体内气道炎性因子释放加以抑制,最终显著提高将患儿整体治疗效果,改善其症状表现,促进预后水平显著提升[17-21]。
该次研究发现,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5.45%)高于参照组(79.55%)(P<0.05);治疗前,研究组FEV1(2.01±0.63)L、FVC(2.11±0.55)L、FEV1%(57.96±6.45)%同参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研究组FEV1 (2.71±0.32)L、FVC (2.89±0.26)L、FEV1%(68.81±6.59)%高于参照组 (P<0.05); 治疗前, 研究组PCT (5.42±1.39)ng/mL、CRP (59.53±15.59)mg/L 以及TNF-α(35.77±7.89)ng/L 同参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PCT(1.13±0.55)ng/mL、CRP(11.39±3.79)mg/L 以 及TNF-α(11.99±4.51)ng/L 均低于参照组(P<0.05),与吴新竹等[22]研究结果相符,其研究中,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00%)高于对照组(80.00%)(P<0.05);治疗前,观察组FEV1(1.99±0.62)L、FVC(2.09±0.53)L、FEV1%(57.95±6.43)%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FEV1(2.69±0.31)L、FVC (2.87±0.35)L、FEV1%(68.79±6.58)%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观察组PCT(5.41±1.36)ng/mL、CRP(59.52±15.57)mg/L 以及TNF-α(35.76±7.87)ng/L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PCT(1.12±0.54)ng/mL、CRP(11.36±3.78)mg/L以及TNF-α(11.98±4.49)ng/L 均低于对照组(P<0.05)。分析原因为,乙酰半胱氨酸作为黏液溶解剂一种,其呈现出的黏液溶解作用较强, 可同体内谷胱甘肽过氧化酶进行结合,将机体抗氧化能力增加,抑制呼吸系统炎性因子释放以及肺部炎症,表现出抗炎、抗氧化能力较强特点, 充分证明乙酰半胱氨酸雾化疗法运用于小儿支气管肺炎治疗中可行性。
综上所述,乙酰半胱氨酸雾化疗法有效运用后,患儿治疗总有效率、 肺功能水平、 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均获得显著改善,可促进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总体预后水平显著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