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学校开展职业体验实践课程初探

2022-05-29赵又苇

民族文汇 2022年20期
关键词:职业体验实践课程中职学校

赵又苇

摘 要:职业体验教育是一門培训形式,以它所特有的教育形式提供了学生们一种感受未来职业发展的平台,能够训练体验者与人沟通、团队合作、自主学习、信息处理能力和创造力等必要的职业基础技能,对于设计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具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中职院校与普通中小学联合进行的职业体验活动是新时期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有着很深刻的社会可行性基础。两类院校联合进行的职业体验活动不但可以培育学生崇尚实践的精神,还能推动中职院校和学生教育的改革。

关键词:中职学校;职业体验;实践课程

引言

二零一七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要求:将匠人创新精神培养融于教学,将动手实际工作内容引入中小学校有关教材和学生进行综合素养评价,强化校内劳动教育工作,鼓励有条件的职业学校实践基地向普通中学开放。二零一九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提出:支持中职院校紧密结合中小学提供劳动和职业感受,将动手实际教学内容列入中小学有关教材进行综合素养评价。中职院校和中小学校结合实际完成职业感受,是新时期普通教育与新型职业教育相互融通的新切入点。

一、中职职业体验中心实践教学的模式特征

1、实践环境保护的产业化。不论是通过招聘企业骨干在职业教育体验中心授课,或是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参加会议探讨技术创新问题,还是由学生与企业联合创建新生产,这些实践性内容都紧扣住产业环境这个主题,在现实的产业环境下开展实践,使学生对产业环境有较好的感性认识。而且由于在实践中取得相应的效益,较好地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工作热情和学习积极性,实现了教学—实际—再学习—再实践的良性循环[1]。

2、实践教学内容的职业化。学生在职业体验中实践的全部内容,始终围绕着成为一个职业人员所应该具有的基本素养和专业技能这个主题。在实践时,需要学生通过对作业流程的不断练习,充分累积各项作业经验与技能,从而培养学生职业竞争能力;通过聘请公司骨干介绍不同机器设备的产品特性与优点,以及其他相似公司所采用机器设备的现状等,让学生对产品现状与发展情况有必要的认识,从而培养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通过对市场上各种产品的介绍等,让学生了解不同产品的优、劣势,为学生参与市场开发新产品打下基础;通过组织产品开发研制,培养应用研发创新意识,同时借助对科学研究的分工与合作,提高全局问题意识、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实践导师的工程性。作为职业体验中的导师,担负着将学生由学生的身分向社会人才过渡的重要任务。所以,教师们需要掌握企业一线行业的技术与能力,也因此,学院要聘用优秀技术工程师、企业管理人员、新产品主管等技术骨干,将实践教育工程化、企业化。

二、中职学校实施职业体验教育的开展路径

1、以活动为主线的职业体验思路

职业体验的探究本质就决定了,当前对职业体验的开展也就不能单纯拘泥于书本知识或者教育理论的灌输,而是尽可能创造条件和时间引导学生们参加丰富多彩的劳动实践体验活动,让中小学生们从直接感受达到对劳动与技能的基本了解,从而掌握可以深入日常生活的基础劳动实践知识,从而找准了今后参与劳动的方式。杜威也是一个实践主义者,他认为学生在对实践的不断革新和改组中实现成长与发展的[2]。对于经验,杜威指出它只能借助于在生活中的参与或体验式实践活动才能进行完成,既包含了尝试活动,也包含活动后所发生的后果以及所得的教训。一旦离开了校园参与体验式游戏,那些经历也就无处获取,生长与发展也就无法进行。根据此,杜威创立了从做中学基础理论。从做中学也应该了解为从社会活动初级中学和从经历初级中学,即倡导将校园里知识的学习与日常生活中的实际活动紧密联系一起,以社会活动作为内容,给学生创造一种既满足学生兴趣爱好同时又富有教育意味的教学情景,让学生在对事件进行情感感受和有所作为的过程中掌握和丰富自身的经历,从而达到直接教学活动、经验基础和情感感受三者的有机融合。

2、共同创设良好的教育契机

中职院校在与中小学校联合进行职业体验活动的过程中,要发挥和运用自己校园的资源优势,把学生请进来,在对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培训的同时,也让其感悟到了浓郁的职业文化氛围。中职院校还可定期组织校园文化节,向学生讲述各种职业发展的历史渊源、传统职业文化和自己院校的专业特点,以广泛宣传和推广传统工匠精神。再次,中职院校也可在与中小学合作共同开发、联合制作的基础上,依托学校现有的实训室和实训基地,由专业教师引导学生开展动手作业,同时进行过程的演练和劳动品质的制造。最后,中职院校可在结合自己学科优势的基础上,举办各类技能仿真项目以吸收学生参与,包括心肺复苏抢救仿真项目、咖啡调味仿真项目、药材炮制及调剂仿真项目、VR焊接仿真项目、赛车引擎保养仿真项目等。

3、协同提供完善的教育服务

所有职业体验项目的实施事先都需要一个合理、完善的策划与创意。中职院校在实施操作技能、活动技术类项目上也形成了相当宝贵的成功经验,而自编的教材正是这种成功经验的文字反映。中职院校把自编的教研读本带去中小学校,可以对中小学校教师和开展技能实践项目的教育实践项目进行有效的帮助。送教师上门。中职学校教师也能够带着设备,前往中小学校开展有关生产技能、应用信息技术以及服务能力发展等领域的综合教育实践项目[3]。另外,针对中小学生来说,学生之间存在着分流与填报志愿的现象,所以中职学校教师们也能够采取面对面的方式为其进行生活服务和引导等相关业务指导,为学生今后的学科专业选取与规划打下了扎实的基石。

结束语

总而言之,职业教育体验中心是对教育平台上的职业理念的渗透与社会职教能力的进一步扩充,它既填补了传统教育方式的不足,并具备让广大学生感受社会职业、提前训练适应能力的全新教育特色方式。中小学校如果能够利用中职院校举办实践活动的时机,让中小学生提前进行自身的未来职业生涯规划,同时确立自己的人生梦想,这是非常有意义的。

参考文献

[1]高瑜,王振.中小学职业体验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J].职业教育研究,2019(12).

[2]檀传宝.劳动教育的概念理解——如何认识劳动教育概念的基本内涵与基本特征[J].中国教育学刊,2019(2).

[3]陈鹏,李蕾.职业启蒙教育的内涵探源与维度界分[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27).

猜你喜欢

职业体验实践课程中职学校
以职业体验为基础的就业指导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关于技工学校室内设计专业实践课程教学改革浅谈
民办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课程改革刍议
独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课程教学创新研究
建立中职职业体验中心,创新中职实训教学模式
德育工作浅谈
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双证融通”课程改革与探索
浅析多媒体课件在中职学校的应用
基于优势学科的“材料化学实验”课程改革研究
利用微信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