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传统手工业的出路探索

2022-05-29侯宇

经济研究导刊 2022年12期
关键词:出路发展现状

侯宇

摘 要:乡村传统手工业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遭受了重创,行业凋落、人才匮乏、行业壁垒较高等问题十分突出。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首先,阐述传统手工业在乡村社会中的作用;其次,重点分析传统手工业在现代经济社会中的发展现状;再次,对传统手工业在当今社会的出路进行探索;最后,总结传统手工业继续存在的可能性,并对其未来的发展做出展望。

关键词:乡村传统手工业;乡村社会;发展现状;出路

中图分类号:F326.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2)12-0019-03

传统手工业作为乡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维系农村经济的完整性、促进手工业者家庭收入、传承乡村文化、保留乡村特色等方面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但受改革开放、经济快速发展、城乡差距逐渐扩大的影响,传统手工行业受到严重的冲击和迫害。此外,受传统手工业自身局限性的影响,以及在现代经济背景之下,传统手工业未能积极做出回应,仍故步自封,使得传统手工业以及手工制品逐渐退出人们的眼野,甚至处于濒危消失的地步。在乡村振兴和美丽乡村建设的过程中,传统手工业的出路在何方?是退出历史舞台,还是重新焕发生机?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思考和审视的问题。

一、传统手工业在乡村社会中的作用

(一)传承乡土文化

中国几千年的农耕社会孕育了独特的乡土文化,乡土文化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历史地位和作用不容忽视,尤其是在乡村建设和乡村振兴的过程中,更应该注重乡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由于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以及全球化进程的加剧,各类文化的相互碰撞都在侵蚀着乡土文化,乡村文化缺失现象严重。美丽乡村建设离不开优秀的乡土文化,乡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是乡村建设必须要考虑的问题,而传统手工业作为乡土文化非物质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继承和发扬乡土文化起到重要的作用。传统手工业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地域乡土文化,传统的手工技艺及手工制品是广大农村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中智慧的结晶,是乡土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也是识别乡土文化的重要手段。

(二)维系乡村经济

传统手工业作为乡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多以两种形式在乡村出现。一种是作为家庭副业,农民多利用农闲时间从事手工行业的生产制作,其产品除自用外还进行售卖以增加家庭收入;另一种是作为家庭主业,农户以此作为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此种手工业相较于前一种的原料选取相对考究,技艺相对精湛,产品的附加值也高。无论是哪种形式的手工业,都丰富了乡村经济的内容和形式。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建设和完善乡村经济仍然需要传统手工业,传统手工业让乡村经济焕发无限生机与活力。

(三)保留乡村特色

中国幅员辽阔,地域差别严重,独特的地理环境形成了别具一格的乡村,正是这份独特,才让乡愁有了不一样的滋味。但在近些年的乡村建设过程中,出现了千村一面的景象,鄉村建设同质化现象严重。美丽乡村建设需要的不是千篇一律的乡村,而是独具特色的乡村。乡村传统手工业作为乡村特有的名片,极大地提升了乡村的知名度,如闻名遐迩的柳编之乡、灯笼之乡等。这些根植于乡村的传统手工业深深烙上了乡村特有的印记,也让乡村保留了一份自己独有的韵味。

二、乡村传统手工业的发展现状

(一)传统手工制品市场萎缩

传统手工制品市场多分布于乡村集市,产品大多是生活品或装饰品,如手工木制品、铁制品、瓷器等。此外手工制品多以工序繁杂、产量低、成本高著称。在改革开放的前后十几年之间,传统手工制品一直占据着农村市场。但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市场经济在中国的建立,相对封闭的农村市场逐渐受到市场经济的影响,大量物美价廉、品种多样的工业制品开始出现在广袤的农村市场。传统手工制品与工业制品之间的博弈,传统手工制品显得毫无优势可言。其中最为显著的差别就是价格和品种的多样性及其数量。工业制品以工厂批量生产为主,大大节省了成本,此外工业制品多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品种和样式千变万化,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从商品的可替代性及其消费者需求方面而言,传统手工制品均无竞争优势。当大量的工业制品充斥着农村市场时,传统手工制品市场逐渐萎缩,甚至很难觅其踪迹。

(二)传统手艺人的传承出现断层

传统手工业的一大特色便是需要一代又一代的手艺人不断的传承,传承的机制一般为师徒式或家族式。师徒方式的传承多为拜师学艺,学生一般少年时到师傅家学习,通过数十载的师徒式传授,学到本领,学生并以此本领为踏入社会谋生的根本。家族方式的传承多为“传男不传女”,一代又一代的传承让人们延续着家族的手艺,也以此手艺为安身立命、发扬家族事业的根本。但上述的这些模式也被快速发展的社会和市场经济所打破,尤其是改革开放后,经济重心向城市转移,各行各业如雨后春笋般在城市快速发展。城市劳动力市场出现较大的缺口,吸引大批的农村劳动力,农村空心化现象逐渐形成。农村劳动力尤其是传统手工业者在去城市务工还是留在乡村从事手工业的抉择方面,多数人选择了前者。因为人都是理性之人,去城市务工意味着可以赚更多的钱。越来越多的手艺人放弃了传统手工业,传统手工业是一个需要多年潜心学习和打磨的行业,其变现的时间长,获得的收益低,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多数人承担着巨大的经济压力,使得越来越少的人学习和传承传统手工业。曾经响彻全村的打铁声以及叫卖声,早已销声匿迹,留给乡村的不过是一片沉寂。

(三)传统手工业与当前经济社会格格不入

传统手工业多固守传统,沿用古法,对市场信息缺乏灵敏度,不愿做出变革,其产品多年不变,在经济社会急需产品快速更新换代的时候,传统手工业早已输在起跑线上。此外,其生产的手工制品一般很难形成规模,多为家庭作坊式,产品附加值小,经济效益低,很难吸引生产商和投资者的加入。在经济社会急需规模生产和高附加值的需求之下,传统手工业显得与当前经济社会格格不入,逐渐退出人们的视野。即使有些手工行业初步形成规模,且做工精益考究,附加值高,但在互联网经济的冲击之下,如果传统手工业未能主动与互联网相结合,其也很难达到昔日的辉煌,因为酒香也怕巷子深。

(四)傳统手工业行业进入壁垒较高

对其他行业而言,行业壁垒高或许是一件好事,因为行业壁垒越坚固,市场障碍越多,企业越难以加入,市场垄断程度越高,竞争相对缓和,企业或厂商越能占据市场的有利地位,甚至达到控制市场的地步,进而获得更多利润。但对于传统手工行业来说,行业壁垒高并不能促进其发展,反而会使其不断萎缩。一方面,不同的传统手工业的培养机制和行业特点千差万别,使其他行业很难轻易进入;另一方面,传统手工业固化的生产模式以及较低的利润空间也很难吸引其他行业的加入。

三、乡村传统手工业的出路探索

在认识到传统手工业发展的诸多困境的情况下,我们在传统手工业的发展和传承方面存在疑虑:传统手工业是否有发展的空间和传承的必要性。综合众多学者的看法,并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方面的重要理论,我们发现传统手工业在今天仍焕发出无限的生机和活力,在搞活乡村经济,助力乡村振兴方面能发挥重要作用。传统手工业要在现代经济条件下寻找出路,势必要主动做出变革。传统与现代的碰撞,或者让传统的具备独特的竞争优势,或者让传统与现代完美的结合,探索出独特的发展空间。

(一)在原有市场的基础上开发新的市场

无论是行业还是产品本身,要想获得长期的发展,一定要有自己的市场和消费群体。乡村传统手工业及手工制品的市场多就近分布于当地,其市场范围和消费群体均有限。此外,受现代经济的冲击,其市场和消费群体都在萎缩,对乡村传统手工业的发展无疑是雪上加霜。传统手工业想要突破困局,探索新的出路,应尽量保住原有的消费市场和人群,主动开发新的市场和消费人群。新的市场和人群主要集中在城镇,其最大的可能性主要在于消费人群的消费偏好发生了改变。城镇人口的居民可支配收入明显高于农村,且城镇居民的消费偏好随着收入的增加逐渐发生改变,较高收入的人群更倾向于消费传统手工制品,人们的目光开始转向具备返璞归真特点的传统手工业。传统手工业应主动抓住这一部分消费群体,开拓新的市场。

(二)改进传统手工业的培养方式,使其独具竞争优势

传统手工业要想获得长期繁荣发展,除有自己的市场外,更需要不断有人投入到此行业中,不断地传承和创新发展。而一直以来,传统手工业的培养模式较为单一,人才培养周期过长,缺乏科学的培养计划和理论。因此,找到合理规范的培养模式显得尤为重要。传统手工业行业可以采用学校培养模式,这种培养模式有利于培养大批的专业人才,扩大传统手工行业的人才储备,提高行业的创新能力。更为重要的是让传统手工业者独具竞争优势,促使更多的人主动从事这一行业。国家和社会也在关注着传统手工业的发展。2013年11月6日,我国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构,以“宣传、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宗旨,呼吁和引导更多人关注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此外,传统手艺人身上所具备的工匠精神在当今社会,也一直被传颂,使得传统手艺人的社会地位逐渐提升,让从事此行业和准备从事此行业的人们都觉得是一件极其荣耀的事。

(三)现代科技赋予传统手工业新的活力

传统与现代的交汇碰撞要求,一方面,传统不应墨守成规,一味退让;另一方面,传统也不应完全丧失自我,成为现代的附属品。传统应主动与现代相结合,使现代赋予传统新的活力与生命,传统让现代独具内涵和灵魂,二者互相成就。对传统手工业来说,也是如此。为扩大传统手工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解决酒香也怕巷子深的难题,可借助互联网技术,运用网络销售,如当下流行的直播带货,让传统手工业搭载互联网进入更多人的视野。为提升传统手工业的产品附加值,更加适应不同消费人群的需求,应广泛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甄选更加优质的原材料,去除不科学的技术手法,打造高、精、尖的传统工艺品,从而让手工制品实现华丽的转身,提升自身的价值,给从业者带来更高的经济收入。

四、总结与启示

传统手工业在乡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虽受到现代经济的冲击,一些手工业逐渐消匿甚至退出历史舞台,但总的来说,传统手工业在当代经济社会中仍有存在的必然性。尤其是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传统手工业会有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对乡村来说如何实现乡村振兴,靠什么来实现乡村振兴,是值得我们重视和思考的问题,而传统手工业对于助力乡村振兴来说开辟了新的道路。传统手工业是维系乡村经济的重要纽带,是传承乡土文化的有利途径,是打造美丽乡村的重要工具,也是让乡村具备独特乡愁的秘密武器。

参考文献:

[1]  丁梦宁.我国传统手工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现代商业,2016,(15):175-176.

[2]  高琳.匠心独运——对传统手工业的探索[J].社会视野,2017,(14):319.

[3]  朱乾坤,乔家君,马玉玲,辛向阳.欠发达农区传统手工业的形成与影响因素研究——以兰考县徐场村为例[J].人文地理,2019,(2):125-134.

[4]  盐野米松.留住手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5]  张杰.“互联网+”时代传统手工艺的传播路径[J].青年记者,2017,(8):139-140.

[6]  夏燕靖.传统手工艺人群体近代化生存博弈探究[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16,(4):120-130.

[7]  韩琳琳,李倩,吴明君.乡土文化在当代美丽乡村建设中的作用与传承[J].农业经济,2020,(11):41-43.

Abstract:Rural traditional handicraft industry in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oday suffered a heavy hit,industry decline,lack of talent,industry barriers higher problems are prominent.In the context of rural revitalization,firstly,it expounds the important contribution made by traditional handicraft industry in rural society.Secondly,it analyzes the predicament of traditional handicraft industry in the modern economic society.Thirdly,explores the way out of traditional handicraft industry in todays society.Finally,it summarizes the possibility that traditional handicraft industry will continue to exist,and looks forward to its future development.

Key words:rural traditional handicraft industry;rural society;development status;way out

猜你喜欢

出路发展现状
探析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困境及出路
以外国文学教学为例谈如何提高师范学校课堂教学质量
大学生参与法治社区建设探微
基层民事检察监督工作的困境与出路
天然气储运技术经济分析
巨灾债券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浅析家庭农场发展现状及面临困境—以丽江市为例
地方广电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困境和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