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6例急性期布鲁氏菌病患者流行病学特征和临床分析
2022-05-27孙婧邓雪梅李秀桃
孙婧 邓雪梅 李秀桃
呼和浩特呼和浩特市第二医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31
布鲁氏菌病(Brucellosis)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病,我国当前布病疫情出现上升趋势,特别是非传统疫区出现的布病疫情尤其容易被误诊和忽视[1]。布鲁氏菌病可以由牛、羊、猪感染人所导致,羊感染人导致的情况要稍多见,最常见于在羊分娩的时候,由分娩的体液传染给人。布鲁氏菌感染人之后,可以造成亚临床的感染,也会造成急性或者亚急性的感染。出现的症状大多是发热,发热的时间比较长,可以持续两三个星期,之后体温恢复正常,恢复正常达到数天或者两周左右的时间再次发热,呈波浪型,所以叫做波状热,还可以伴随着明显的大汗淋漓,在热退的时候,一般是在夜间或者凌晨的时候出现;部分患者也可以出现游走性的大关节的剧烈的疼痛感,这是比较有特征的临床表现,还可以出现肝脾肿大以及淋巴结肿大,进行相关的检查可以进行确定。诊断这个疾病,可以通过虎红平板试验、相关的特异性抗体等。作者通过对236例诊断明确的急性期布鲁氏菌病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治疗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以帮助临床医师提高布病认识和诊治水平。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收集呼和浩特市第二医院2014年1月ˉ2018年12月住院治疗的236例急性期布鲁氏菌病患者,并随访1年,所有患者均符合《布鲁氏菌病诊疗指南(试行)》[2]急性期确诊病例诊断标准。
1.2 研究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分析急性期布鲁氏菌病流行病学特点、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方法及治疗效果。
1.3 治疗方法 在236例急性期布鲁氏菌病患者中,有177例接受多西环素联合利福平8周,56例接受多西环素联合三代头孢8周,1例婴儿给予妥布霉素2周,2例儿童给予复方新诺明联合利福平6周。
1.4 疗效判定 依据《布鲁氏菌病防治手册》进行疗效判定
1.5 统计方法 全部数据录入Excel2007软件进行统计与分析。
2 结 果
2.1 一般情况 共收集236例急性期布鲁氏菌病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女≈3:1,41ˉ60岁为高峰年龄,农民、牧民、养殖者所占比例最高,所有患者均有明确流行病学史,1例出生7天婴儿母亲为布病患者,2例患者家庭成员中有布病患者,是共同生活环境、生活习惯导致发病还是人与人密切接触可传播本病尚待进一步观察研究。发病季节以5、6、7月为高峰,与动物繁殖及疾病潜伏期有关系。
2.2 临床症状和体征 236例急性期布病患者中以发热203例、头痛153例、畏寒146例症状为多,体温波动于37.5~41.5℃,典型波状热22例,肌肉关节痛125例、乏力122例、多汗93例、游走性关节痛75例。如表所示1。
表1 临床症状分析(n/%)
2.3 实验室检查 所有患者布鲁菌试管凝集实验均为阳性,肾功能、心肌酶基本正常。红细胞沉降率增快、谷丙转氨酶升高、C反应蛋白升高、降钙素原升高较为常见。
2.4 影像学检查 以脾大、肝弥漫性病变或脂肪肝较为常见。
2.5 治疗效果及预后 236例急性期布病患者经1个疗程的规范抗菌治疗,停药1年后随访,远期治愈208人,治愈率88.1%。
3 讨 论
3.1 布鲁氏菌病发病情况分析 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菌感染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疾病,属自然疫源性疾病,人群对本病普遍易感,我院收治的236例急性期布病患者,以中年男性居多,这主要是由于中年男性是我国畜牧业的主要劳动力,工作时职业暴露的概率较大。通过详细询问,几乎所有患者都有明确流行病学史,但是1例出生7天婴儿母亲为布病患者,说明布病可能通过羊水污染直接吸入、妊娠期间脐带供血继发感染、母乳喂养等因素感染[3],目前已有报道,人与人之间可以通过输血、胎盘、骨髓移植等方式传播[4];但是2例患者家庭成员中有布病患者,并不是通过上述途径传播,是共同生活环境、生活习惯导致发病还是人与人密切接触可传播本病尚待进一步观察研究。
布鲁氏菌病临床表现为长期反复发热、多汗、乏力、关节疼痛、肝脾肿大等[5ˉ6]。患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且无特异性,易漏诊、误诊,因此,临床医师遇到发热的患者,尤其是长期发热伴多汗、乏力、关节痛的患者时应警惕布病的可能,从而减少漏诊、误诊的发生。
3.2 布鲁氏菌病的临床治疗 布鲁氏菌病的临床表现多样,侵犯多脏器,早期识别诊断,早期规范治疗尤为重要。急性期治疗不当易发展至慢性化,严重损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加重社会经济负担。临床在治疗布鲁氏菌病患者一般是采用联合的抗生素进行治疗,可以采用多西环素联合利福平的方案,也可以采用多西环素联合链霉素治疗。本研究急性感染布病患者经过1个疗程(8周)的规范抗菌治疗,停药1年后随访,远期治愈率88.1%,没有治愈的大多是发病时症状较重、多器官损伤的患者,故对于发病时症状较重、多器官损伤的患者,急性期应予以延长疗程的治疗方案,以防止复发及慢性化。
多西环素是四环素类的抗生素,主要通过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起到控制细菌的效果,抗菌谱比较广,既包括革兰阳性细菌,也包括革兰阴性细菌,此外,还包括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等等很多种,遂在临床上可以把多西环素用来治疗敏感细菌所导致的多种多样的感染,比如可以用来治疗细菌感染所导致的鼠疫、霍乱、哺乳菌病。利福平是利福霉素类的一种抗生素,在临床上具有非常强的抗菌作用,主要是针对于结核杆菌进行有效的治疗。临床上经常和链霉素等抗生素一同对于结核病进行治疗。另外,利福平也可以针对于脑膜炎,还有沙眼,进行适当的治疗。通过利福平的治疗,应该注意其用量、用法,以防止患者出现相关的副作用。复方新诺明片属于磺胺类的抗生素,是一种复方制剂,主要用来治疗感染性疾病。可用于局部或全身的感染治疗,比如:泌尿系感染、呼吸系统感染,也可用于肠道感染。抗生素治疗过程中,应当实施药敏检测,明确患者的耐药性,结合实际情况选择药物治疗。另外,医护人员应当指导患者用药,密切监测用药过程中存在的不良反应,并向患者讲述不良反应,确保患者做好心理准备,掌握不良反应的应对方案,改善治疗效果。
3.2 布鲁氏菌病的预防管理措施 临床应当加强布鲁氏菌病防控管理,详细措施如下所示:(1)健康宣教:健康教育对预防传染性疾病来说起到关键性作用。通过座谈会的方式开展健康宣教活动,宣教内容主要是先公众普及关于传染性疾病的相关知识以及具体的预防措施,是人们对传染性疾病有全新的认知[5]。在农村和城市实施宣传实践工作,重点宣教对象应为对传染性疾病缺乏认知度的人群,以及畜牧产品加工者、挤奶工、屠宰工等,要求其做好自我防护工作。(2)控制传染源:传染性疾病控制工作中,有效控制传染源可以降低传染性疾病对社会造成较大的影响,特别是针对流行性传染性疾病而言。一旦发生流行性传染性疾病开始传播,应首先上报疫情,并成立相关疫情应急工作小组,已经感染的患者应立即隔离控制,并实施相关封闭性管理工作和治疗。普查与感染者曾密切接触的人群,并对高危疑似感染者进行隔离观察,在确保没有发生感染才能解除隔离。(3)加强预防管理措施:建立健全传染病预警与控制机制,建立完善且长效的传染病的预警和控制机制,联合卫生监督体系共同制定急救计划与救治计划,确保传染病在发生时能够有效且及时的预防和控制。建立个人健康档案,其内容包括家族史、工作性质、接触者传染暗病情况等,排查高危人员,制定专人进行监督,对于一般人群,定期体检和管理。采用病例报告制度。若存在疑似流行性传染病病例时,需及时上报给疾控部门,并将其送到专科机构救治,实施隔离处理。
综上,布鲁氏菌病是临床表现极不典型、累及全身的侵袭性传染病,误诊率极高[1],临床医师应提高诊断技术水平,减少漏诊误诊。布鲁菌凝集实验敏感性高,容易操作,临床工作中应广泛推广,对于发病时症状较重、多器官损伤的患者,急性期应予以延长疗程的治疗方案,以防止复发及慢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