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径化康复功能训练对运动所致跟腱断裂患者术后关节功能恢复效果的影响
2022-05-27刘姣姣郭明燕
刘姣姣 郭明燕
聊城市东昌府人民医院,山东 聊城 252000
在日常生活中长时间、持续性的高强度运动很容易导致跟腱断裂[1],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手术方式治疗该疾病,能够使断裂的肌腱得到有效修复,但术后需要使用石膏对患肢进行长时间固定,肢体功能恢复较慢[2]。以往临床上多在术后指导患者进行一些简单的康复锻炼,以促进其关节功能恢复,但整体来看效果并不明显[3]。路径化康复训练是一种新型康复训练模式,该模式能够根据患者术后恢复情况通过针对性的康复训练方式促进其关节功能恢复,效果良好。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我院2019年1月ˉ2020年12月收治的84例运动所致跟腱断裂患者,采用掷硬币分组法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其中,研究组42例,年龄18~42岁,平均(32.27±3.27)岁;断裂部位:右侧22例,左侧20例;断裂程度:不完全断裂24例,完全断裂18例;病程:3h~10d,平均(2.12±0.41)d;男女比例:35:7例。对照组42例,年龄18~40岁,平均(31.96±3.32)岁;断裂部位:右侧19例,左侧23例;断裂程度:不完全断裂25例,完全断裂17例;病程:3h~11d,平均(2.16±0.38)d;男女比例:36:6例。
纳入标准:①临床诊断为跟腱断裂[4];②运动创伤所致;③患者已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锐器创伤等外伤所致跟腱断裂者;②精神异常者;③合并其他部位骨折。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训练:术前协助医师评估患者病情,确定治疗方法,疼痛明显者给予药物镇痛,术后使用石膏固定患者腿部,对患者腿部皮肤颜色、温度等基本情况进行严密监测。术后1周进行脚趾屈伸等轻微活动,术后2周活动量可逐渐增加,术后3周帮助患者开展自助式康复训练。研究组基于上述措施实施路径化康复功能训练:①术后1~6周:术后帮助患者踝跖屈30°,膝屈曲60°,使用长腿石膏固定患者腿部3周。术后1~3d抬高患者患肢,指导其跖屈、背伸跖趾关节,通过阻抗训练、长收缩等训练促进髋关节、肱四头肌功能恢复;术后4~7d帮助患者下床进行抬腿训练,持续至术后2周,拆除缝线;术后3周拆除石膏,使用短腿石膏固定患者腿部,指导患者屈伸膝关节并进行肱四头肌肌力训练;术后4周在上周训练内容基础上,同时屈曲膝关节进行踝关节屈伸训练;术后6周指导患者主动背屈踝关节,进行步行训练并逐步脱离拐杖。②术后7~12周:术后7周通过上下阶梯及步行台倒走进行踝关节屈伸训练;全脚掌着地行走训练,使患肢负重减轻;通过屈曲膝关节进行跖屈抗阻训练锻炼小腿三头肌;术后8周伸直膝关节进行跖屈抗阻训练。③术后16~24周:背屈踝关节训练及跖屈活动进一步强化,进行本体感觉训练,合理开展跑步等高强度运动训练。
1.3 观察指标 以关节功能恢复效果、患者恢复情况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康复满意度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指标。①干预后患者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以踝关节活动角度、峰力矩比作为判定指标,分别于干预后4周、8周、12周时进行测量。②患者恢复情况判定标准如下:优:脚踝功能经术后康复训练后基本恢复正常,跖屈与踝背角度减少不超过5°,肌力正常;良:脚踝功能经术后康复训练后基本恢复正常,跖屈与踝背角度减少5°~10°,肌力有所减弱;差:脚踝功能经术后康复训练后明显改善,跖屈与踝背角度减少超过15°,肌力明显减弱。③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评估以疼痛、伤口感染、再断裂及肌肉萎缩作为判定指标。④干预后采用我院自制的包括护理程序、护理态度及护理效果三个维度的康复满意度问卷对患者康复满意度情况进行调查评估,总分100分可分为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三个等级:非常满意(85分以上):表示患者认为康复训练对自身恢复及关节功能恢复具有明显促进作用;基本满意(60~85分):表示患者认为康复训练对自身恢复及关节功能恢复具有一定促进作用;不满意(60分以下):表示患者认为康复训练对自身恢复及关节功能恢复无明显促进作用。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19.0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计数资料分别行t、χ2检验。P<0.05表示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关节功能恢复效果对比见表1。
表1 关节功能恢复效果对比(±s)
表1 关节功能恢复效果对比(±s)
峰力矩体质量比(%)干预4周 干预8周 干预12周 干预4周 干预8周 干预12周研 究 组 42 9.33±3.43 36.17±4.95 45.27±3.81 251.21±12.54 375.24±18.24 431.69±22.48对 照 组 42 5.02±2.71 30.46±3.91 38.89±3.25 211.64±9.87 306.67±15.49 393.65±26.63 t 6.390 5.866 8.256 16.070 18.570 7.074 P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组别 例数 踝关节活动角度(°)
2.2 患者恢复情况对比见表2。
表2 患者恢复情况对比[n(%)]
2.3 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对比见表3。
表3 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对比[n(%)]
2.4 康复满意度对比见表4。
表4 康复满意度对比[n(%)]
3 讨 论
跟腱断裂可分为不同类型,其中较为常见的是闭合性跟腱断裂,肌肉剧烈收缩是引发该疾病的主要原因[5ˉ6]。目前通过手术治疗能够使患者断裂跟腱得到有效修复,但是术后恢复时间较长,采取常规康复训练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加快患者恢复,但由于相关训练措施缺乏针对性和引导性,导致跟腱再断裂等不良事件发生风险大幅增加,因此对于广大患者的康复需求无法予以充分满足[7ˉ8]。路径化康复功能训练属于新型康复训练模式,目前已应用于多种疾病的术后恢复过程中,效果良好,但目前罕见在跟腱断裂患者中的应用和研究。
手术治疗跟腱断裂会影响踝跖屈肌群功能,导致患者无法充分控制患肢肌肉,有调查研究[9ˉ10]指出通过手术方式修复断裂跟腱后及时开展相应的康复训练可促进跟腱功能恢复,但手术修复会影响跟腱对力的传导,同时石膏长时间固定腿部开展康复训练容易引发肌肉萎缩等相关不良事件,不利于患者术后恢复[11ˉ12。踝关节活动角度能够对脚踝关节的灵活程度进行较为准确的反映,峰力矩体质量比能够对跖屈肌群在单位质量下的爆发力进行直接反映,通过以上两个指标可以对患者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较为全面的评估。在本次研究中干预4周、8周、12周后研究组踝关节活动角度、峰力矩体质量比均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应用路径化康复功能训练能够有效促进患者关节功能恢复。另外,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恢复优良率、恢复满意率更高(P<0.05),且不良事件发生率更低(P<0.05),分析原因主要是路径化康复功能训练内容多样,能够使患者的康复需求得到充分满足,从而提高其满意度,且相关训练方法更具针对性,可加快患者身体恢复,帮助其有效控制患侧踝关节肌群,从而使不良事件发生风险有效降低。
总而言之,路径化康复功能训练对患者身体及关节功能恢复具有明显促进作用,值得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