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策略探究
2022-05-27张星史常秀郑时雨
张星 史常秀 郑时雨
摘 要: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坚定文化自信,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思想根本,是稳固民族国家意识形态之根基。本文将高校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多元认知结论作为数据基础,结合传统文化的教育地位、意义以及高等教育在文化培养和建设中发挥的主导作用为理论依据。文章侧重于在新的历史阶段下,高校如何有效、高效地大力推广和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我国未来文化事业的持续蓬勃发展进行实践策略探究。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化传承;实践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2)12-0079-04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地位及高校对其弘扬和传承的意义
(一)教育地位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10月15日举办的文艺工作座谈会上讲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1]。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不可无魂,只有全国人民同呼吸、同思想、共命运才能凝聚力量、砥砺前行、开创未来。
今日之中国,要科技强国,更要文化兴国。文化兴国必离不开优质的教育,好的教育可以让人少走弯路,从而实现质的飞跃。泱泱大国五千多年的文明史,蕴含了丰富多元的优秀文化,我们学习利用并传播优秀传统文化,让其在世代教育中生根发芽,用其丰富的哲学思想和优秀的文化基因,树牢每代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念,筑牢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夯实国家文化软实力基础。
(二)高校对其弘扬和传承的意义
高校教师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研究,有助于强化教师层面的理论知识,坚定其精神世界的价值认同和文化追求。对培养年轻一代高学历的大学生,使其成为忠实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弘扬者起到了奠基、引领、导航的作用。同时,高校作为文化播种基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纳入课程体系,当学生步入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能使身处变局依然坚守正确的文化观、价值观、政治观,发挥了强基作用,是价值观的建设和强化文化认同的支柱力量。再次,高校作为多民族学生汇聚学习知识的教育阵地,在尊重多民族文化发展的基础上凝聚共识,以优秀传统文化为基底,不断丰富和推进民族优秀文化建设,彰显大国文化包容之度,有利于维护全民族安定团结和快速发展。高校是培养一国之才之地,文化是滋养一国之民之源。高校作为高等学府,就是要尽责将国之优秀文化传承在每一代中国大学生的身上,让大学生对中国文化内涵得以正确理解,促进传统文化的兴盛。
二、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
(一)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现状
本研究以当地本科院校学生作为调研对象,围绕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化的认知现状、接受和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态度和对西方文化输入的看法制做问卷,通过电子问卷形式在几所高校发放。共计发放电子问卷350份,回收332份,样本回收率95%。据回收的332份调查问卷显示,大学生表示均有基础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储备。在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上,多数大学生直观地以在语文课中所学的古诗词和文言文为主。他们表示能够轻松说出常见诗句,看懂简单文言文,并且在辨别封建迷信与传统文化内容时,能够明确划清界限。
有近90%的大学生认为,他们对传统理论思想、节日、民俗、技艺、古代文学等有所了解。从数据比例上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趋势向好,不用过多担心文化被侵蚀或消亡的问题。但在进一步采访中发现,凡勾选了“了解”项的大学生,他们认为只要知道传统节日的时间和习俗,知道常见传统技艺或艺术形式等就表示了解传统文化。了解来源主要有两种,一是社会生活环境,二是学校。但学校不单独开设传统文化学科,仅随有关课程内容进行学习了解。而表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够了解的剩余10%的大学生表示,他们认为了解即对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的深度掌握,或对部分优秀传统文化有着深入或专业的研究,若非如此便不能称之为了解。由此可见,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道路上,若想生好根开好花,根的培养不可松懈,务必扎实扎牢。还有13%的大学生表示,自己对一种或多种传统文化进行过专业学习,对内容掌握得更为精细,知识体系也更系统。勾选此项的多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经过对上述三组问题的数据分析得出,大学生群体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多半停留在表面、泛泛的认识之上,对內容的理解深度具有明显的主观偏差和局限性,结果整体低于预期值。但另一方面也看出语文作为国家基础学科其教育地位不可撼动,在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上发挥着绝对强有力的作用。语文教学承担着古往今来本国文化教育的重任,对国民的开智及文化的传承具有不可替代的绝对性[2]。
(二)大学生对学习传统文化的态度
问卷结果显示,大学生愿意主动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将其发扬光大。当下国潮文化兴起,古今文化结合创作的艺术作品比比皆是,作品中既保留了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外形,又不失突兀地彰显了现代文化的特点。大学生对这种文化形式充满了兴趣,不再视传统文化为老古董,反而更愿意把中华文化展示给世界,对国家文化的发展前景更是充满了希望。78%的大学生对民俗习惯、劳动技艺、处世之道等也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有的学生希望学校开设传统手工技艺课程,既能丰富生活,更能掌握一门传统手艺。还有部分学生直接付诸实践,自行进入专业领域学习,且预以此为就业方向。对于少数民族文化发展的调查结果显示,95%的大学生认为应对少数民族文化进行学习和了解,支持少数民族文化发展。认为世界万物千差万别、异彩纷呈,尊重不同文化在同一土地上交融,要加强民族间交流,做到共识大体又注重细节。还有69%的大学生直接将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与自身发展综合考虑,注重增强个人能力,为日后就业及事业的长远发展提早做准备。
三、大学生对西方文化输入的态度
在回答“西方文化是否会冲击并影响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这一问题时,几乎100%的大学生都具有坚定的立场和信心,面对外来文化的输入,会较为理智地接收并辩证地看待不同文化特点,尤其是对本国发展有利的文化。学生们还认为,不同国家、民族的思想文化各有特点,不能盲目一刀切地搞全面排外,我们应进行文化鉴别,把优秀文化与本国国情和道路发展相结合,将好的外来文化转化为本国老百姓能听懂、看懂、学以致用的文化,理性看待和对待不同文化间的碰撞。承认尊重是人类文化多元发展的前提,但也不会毫无立场地全部接受。针对过洋节、买洋货此类现象调查显示,大学生们表示多数是受到广告宣传跟风而行,对洋节背后的寓意或洋品牌文化内涵并不是真正了解,主要以凑热闹和休闲消费为目的,不涉及深层次的家国意识与情感。因此当代大学生具备理性看待西方文化的基本政治素养,高校也应继续加强对大学生群体深入进行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3]。
四、高校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策略
(一)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意识形态的建设
优秀的文化教育能锻炼人的思辨能力,磨练其心智,坚定其内心归属。大学生正处在生理、心理发育从青涩到成熟的重要进阶阶段,高校对其在教授常规专业知识外,更要注重和加强思想文化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人的根脉和归属,它能凝聚民族力量,归聚民族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是中华儿女,要了解中华民族历史,秉承中华文化基因,有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传统文化包含了丰富的意识形态,只有筑牢思想这个坎,才不会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成为一句口号。当今国际局势紧张且复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深度及弘扬广度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国家的发展状况。少年强则中国强,不仅要强其体魄,更要强大文化。高校要充分发挥教育主阵地的作用,坚持历史不停学、深度学,让优秀的传统文化渗透于各科之间,让青年大学生在学习中切身感受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在个人深层次意识里自觉种下文化自信的种子。
(二)合理调整课程安排,丰富教学方法
高校中关于中华传统文化系统教学一般多集中在思想政治教育、汉语言文学、历史学这类表现中国文化色彩较为浓厚的文科专业上,而像医学、理学、工学等大理科,专业实操类课程占比较大,普遍更注重实际的运算和操作能力,就业方向也更为现实。因此理科学生重理轻文现象普遍存在,甚至有部分声音发出文科无用论。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全民族文化的结晶,在学习和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道路上,不应因专业和职业的不同而区别对待。当前全国高校面向全体学生开设了思政类公共必修课,涉及思想道德修养、中国近现代史、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方面内容。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就是要在大学生人生的“拔节孕穗期”进行文化上和思想上的精心栽培和引导[4]。但仅依赖于公共思政课强化传统文化教育,难免会局限知识范围,让学生产生厌倦心理。合理调整文理科的课程安排,丰富课程内容,创新教学方法,也是高校教改的基础方向。
首先,高校应鼓励并大力培养一批相关专业教师,确保教学质量过硬,有计划地增设多种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选修课,将不同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融合,让大学生在课堂中多方面感受文化的魅力和传承的意义。其次,应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紧密联系,将课堂教学与校内举办的传统文化活动相结合,让学生在准备过程中,主动查找搜集相关文献,深刻理解课上所学知识内容。在举办过程中强化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活动结束后坚定文化自信意识,继续深入学习。再次,应多开展校园内优秀的传统文化讲座,依托各高校间的优质教育资源关系网,聘请优秀教师现场授课,让大学生更加重视并珍惜学习的机会,感受名师的文化魅力并以此为榜样,培养学生传统文化学习兴趣,同时对提升高校文化影响力也形成正影响。最后,应合理设置见习研习课程,组织大学生走进当地博物馆、美术馆、红色革命纪念馆等具有鲜明优秀传统文化特色的场馆或地区,通过视觉直观感受历史与文化,让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不再因时空有距离感。
(三)同媒体信息技术高度融合,拓宽学习渠道和宣传范围
这一代的大学生出生于千禧年,成长于数字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对网络资源的获取驾轻就熟,利用网络资源自主学习的能力也明显增强,对各种文化产生、变化的包容度也较高。因此在当前大环境中,一是高校与社会组织可建立合作关系,精准抓住大学生的成长时代特点,依托互联网和先进信息技术,搭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宣传平台,为大学生提供传统文化时时学,学习内容时时新的便利资源,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与理念。二是高校积极引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网络教育资源,以此突破教室学习的区域和时间限制,扩大知识接收范围。三是结合当代大学生善于利用自媒体平台分享生活片段、表现欲望较强的性格行为特点。高校可积极开展中華优秀传统文化视频创作活动,可通过服装、书法、图画、颜色等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符号进行创作,实现由浅层的视觉冲击到深层的文化积淀输出,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效果相较于书本习得更易接受且有效。四是鼓励学生参加校外举办的大规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表演或比赛。具有代表性的即中央电视台推出的《中国诗词大会》就是一档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基本宗旨的古诗词类节目,深受大学生的喜爱,也不乏大学生踊跃报名参加。站在最高平台,学生接触到更多的文化知识,结识了更多的优秀学子,在过程中找到了差距,开阔了眼界,也激发出了更强的学习动力[5]。
(四)精心谋划,打造校园优秀传统文化系列品牌
第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打造“金课”团队。在师资队伍建设上,学校应大力引进专业优秀人才,做到专业师资不断层,优秀成果不断更。扎实专业人才基础,通过以老带新和以新促老的方式,让教学经验丰富的优秀老教师带动经验尚浅的年轻教师共同研讨课程方案、授课内容,达到专业经验的直接传授。同时,利用年轻教师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强、包容度高、涉猎广的特点,将新思想、新方法融入教学体系中,共同促进专业教师群体的业务创新能力。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断总结反思,找到个人授课风格特点,将沉寂的文字、历史通过教师特色的表达,在大学文化课上真正活起来,让学生爱听、爱看、爱思考。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门课除了必学的理论学识,能够激起学生探究知识欲望的课,才是学生心目中真正的“金课”。
第二,立德树人,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程建设,打造精品课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多样,领域划分清晰。现代生活离不开传统文化的厚养,根在,枝叶才能繁茂。因此在专业文化课程制定的过程中,可依据民族、地域、时间、活动、技艺等进行分类,根据教师自身研究方向合理划分授课单元,有利于教师针对性地查找学习相关文献进行深度研究,加强课程内容的真实性和权威性,也为教师成为名师铺好道路。在此基础上还可录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课程视频,为其他学科提供教学资源支持,打造线下和线上的双重精品课。
第三,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以主题教育活动为抓手,深入开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以教工党支部、学生党支部和团支部为主要组织团体,率先开展优秀传统文化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明确主题思想和方向,利用自身、校内、社会、网络资源,讲好优秀传统文化故事,写好优秀传统文化实践活动宣传稿,做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工作。高校要立足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高度,真正做到德为人先,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以文化品牌筑精品教育。
五、结语
得民心者得天下,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是让人民喜闻乐见的文化,是让人民看到发展希望的文化,是支撑国家精神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没有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植于教学建设中,融入生活文化发展中,为文明的延续提供不竭动力,为学习生活提供理论方法和指导,就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最好的传承和弘扬。这就要求高校要坚守做好国家人才培养、孵化教育基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将璀璨的中华文化和文明世代传承弘扬下去。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 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推进各种文明交流交融互学互鉴[J]. 党建,2014(10):4-7.
[2] 王海涛. 立足新时代高校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J]. 文存阅刊,2020(02):170.
[3] 刘红红. 高校传承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路径[J]. 文学教育(下),2019(12):80-81.
[4]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强调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 人民日报,2019-03-19(01).
[5] 许钧. 坚守、应变与创新关于“中华文化走出去”[N]. 中國社会科学报,2021-12-17(04).
(荐稿人:柴艳萍,河北经贸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陈华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