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高职思政课教学中的人文素质教育探讨

2022-05-27赵旭

大学·课外阅读 2022年4期
关键词:人文素质教育新形势

赵旭

摘  要:近年来,教育部为提高高职学生人文素质,加强学生综合能力,提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力求通过优化思想政治课程的方式来提高当代高职学生的人文素质。众所周知,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普遍偏低,高职院校应抓住此次机遇,全面提升学生素质。思想政治课作为各大高职的公共必修课,更应将提高学生人文素质列入教育目标。为有效提高学生人文素质,增强学生综合能力,高职院校在开展思想政治课程时应在教材攻坚、思路攻坚、教法攻坚、师资攻坚等多个方面开展工作。文章立足于高职思想政治课程教学现状,简要分析了将人文素质视为高职思想政治课程教学目标的意义和原因,深入探究了将人文素质教育融入到高职思想政治课程教学中的有效途径,以期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新形势;高职思想政治课程教学;人文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2)12-0181-04

思想政治课是高职院校的必修课程之一,但其并未得到学生和高职院校的高度重视,这也导致思想政治课的实际价值难以充分发挥。为提高学生人文素质,高职院校必须重视此问题,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融入人文教育,增加课程吸引力,改善课程教学方式,完善教学模式,为提高学生人文素质奠定课程基础。

一、将人文素质视为高职思想政治课程教学目标的意义

(一)人文素质是实现教育目标的基础

近年来,我国国力不断强盛,但随之也面临着诸多困难。高素质技术型人才不足成为限制国家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重视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是国家社会目前急需解决的难题。人文教育是高素质职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基础内容,部分高职院校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只注重技术培训效果,并没有注重思想教育,“重技能,轻人文”的现象在高职院校中长期存在,这严重偏离了高职教育的初心。高职院校的教育目标应是培育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重视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程,提高高职学生人文素养,有利于培养德才兼备的综合型人才。由此可见,高职院校应当明确人才培养的基本目标,并通过不断完善课程体系去实现这一目标。

(二)人文素质能够改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教学效果

在当代社会,受快餐文化影响,许多学生并没有形成正确的“三观”,且在外来文化的影响之下,形成了诸多的不良思想。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由于无法得到学生的重视,导致其难以发挥实际效果。在思想政治课中,逃课、不听课的现象更是屡见不鲜,甚至有些学生信仰不明确,对中华文化不自信,盲目崇拜外来文化,这些现象都充分说明学生的人文素质不足,思想水平不高。高职院校为培养有利于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首先应改变学生的错误观念,严抓思想政治课教学工作。对于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高职院校也要认识并改正。考虑到大部分学生对于思想政治课程的重视程度较低,高职院校可以从多方面转变学生的错误思想,通过多种方式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改善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程的态度。而从学校角度来看,高职院校应当提高对思想政治课的重视程度,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完善课程体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同时,高职院校应该让中国文化与课程教学相结合,让学生真正了解中华文化,树立强大的文化自信,并通过改善课堂氛围去提高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教学效果。

(三)人文素质培养符合高职院校发展现状

如今高职院校存在“重技能,轻人文”的问题,只重视结果不在意过程现象普遍存在。各大高职院校重视培养技能型人才,却忽视了人文素质方面的培养。专业课程虽然得到了学生的重视,但思想政治课程却长期处于边缘化状态,不仅不受学生重视,且教师和学校方面也不在意其实际的教学效果。根据现实情况,若要提高学生人文素质,必须通过思想政治课去实现,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程既能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又能够提高其人文素质,实现了1+1>2的效果,从而在真正意义上实现教育目标。

(四)思想政治课程教学和人文素质教育的教育目标相同

深度融合人文素质的培养于思想政治课中,对于高职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思想政治课程教学旨在培养学生正确的理想信念,是目前各大高职院校的一门核心课程,而人文素质教育是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提升人的精神和价值追求,虽然两者的教学方式和性质不同,但教学目标是一样的,都是以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为根本目标。在新时代,要将思想政治课程教学和人文素质教育两者融合,才能培养高质量的综合型人才。

(五)强化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程理论课的兴趣

在部分高职院校中,思想政治课程不被学生重视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课堂枯燥无趣,使学生失去了对课堂的兴趣,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将人文素质教育融入思想政治课,可以通过其中的人文知识和人文资源增强课堂趣味性,加强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程的认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六)有利于增强思想政治课程教学的吸引力和针对性

“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已经不适用于描述当代学生,单纯培养学生的技能也同样不符合国家的教育政策,高职院校要注重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重视思想政治课。两者融合过程中,人文素质教育中特有的人文关怀对于思想政治课有利无弊,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效果,改善了学生对于思想政治课程的传统认知,提高了思想政治课程对于学生的吸引力。

二、将人文素质视为高职思想政治课程教学目标的原因

教育的本质是让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其中思想政治教育在我国一直被列为培养学生的首要内容。早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他提出“高校应将解决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作为教育的根本问题”,并强调“我国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坚持走自己国家的高等教育发展道路”“把思想教育贯彻教育教学整个过程”,之后教育部又將2017年定为“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质量年”,可见我国对思政教育的重视程度。因此,高职院校应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明确教育目标,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素养、文化素养,致力于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全能型人才,以全面提高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水平,为国家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诸如“复旦大学投毒案”等案例让教育部门及高职院校认识到对学生的培养不应只局限于专业知识,“做好人”更应放在教育的第一步。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着重提出:“要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将职业道德、人文素质教育贯穿培养全过程。”高职院校应摒弃原有老旧观念,将“技能”与“人文”放在同等位置,甚至后者地位应高于前者,同时应加强教资力量、教材质量,提高教学效果,通过思想政治方面的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国家需要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高水平技能型人才。

三、将人文素质教育融入高职思想政治课程教学中的有效途径

(一)教材攻坚

在大数据时代,随着全球经济化的发展,外来文化不断冲击着传统文化,对处于时代浪潮中心的高职学生造成了严重影响。若高职学生对传统文化没有深刻理解,当受到外来文化的新鲜感冲击时,就会产生文化自卑感,對中华文化没有认同感,缺乏文化自信心。高职校院校应注意到其中的问题,摒弃原有的重理论轻人文观念,将人文精神培养、思想素养提高放在首位。同时教育行业还应注意对教材的编写进行改进,将传统文化、人文知识融入教材中,体现当代学生缺失的人文精神,凸显极具民族特色的中华文化,教材中可以采用有趣生动的方法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从而培养高职学生的文化自豪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

(二)思路攻坚

在提升教材质量的同时,教学理念也同样要进行改变,以人为本的思想要融入教学理念,从而实现全面发展这一教育目标。当前时代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新事物涌入人们的生活,现在的高职学生基本都反感束缚、努力追求自我,并且思维敏捷极具创意,但同时也存在自我认知不足,世界观、价值观不完善等问题。因此,思想政治课程要根据学生的需求和现实环境去改变教学理念,要跟随时代发展确定新的教学观念,根据时代要求完善教育体系,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应主动与学生进行交流,真正地了解学生内心想法和所需,重视学生个体的发展,明确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教育目标,并根据专业所需开设课程,使课程具备专业性的同时能有针对性,根据不同专业学生开设不同课程,培养高水平综合型人才。另外,在教学方面,高职院校可以通过线上线下、课前课后的结合,利用多样化资源进行授课。高职院校还可通过开办活动、邀请专业人士演讲、举办比赛等多种形式来加强师生交流,并且宣传人文思想,提倡探究学习,潜移默化地让人文主义渗透到学生生活和思想中,进而推动学生对于思想政治课程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1]。

(三)教法攻坚

高职学生必修的思想政治课程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和形势与政策,教师在教授这三门课程时,要注意采用正确的教学方法进行讲授,从而真正让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毛泽东思想贯彻到学生生活中。人文主义方法强调研究个人,对于丰富学生精神世界、培养高职学生人文精神具有重要价值。随着网络时代的发展,信息资源的碎片化严重影响高职学生的思维。碎片化虽然可以让人们在短时间获得有用信息,满足人们对效率和时间的要求,但其中一个很大的弊端就是碎片化信息会改变人们的思维模式,使人们在获取信息的同时失去思考能力,脑子里无法形成完整体系。因此教师在进行授课过程中要注意将系统化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许多高职学生都在利用互联网来获取知识,但其中的非系统化教学无法让学生完全掌握知识,甚至会有一些错误信息对已有知识进行干扰,这时教师在进行授课时就应注意到其中的问题,潜移默化中教给学生如何用人文方法解决问题,并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激发学习兴趣,展示每个学生的个性。另外,在思想政治课程中,高职院校可以采用案例式教学等现代化手段提高课堂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并且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真正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和毛泽东思想,改变原有课堂枯燥乏味的缺点。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课程还应结合现实,在高职院校教师的安排下,由学生自主设计规划一些课外实践项目。这些课外活动既能丰富高职学生的生活,完善学生个人素养,培养并发挥其个人特长,同时还能够将人文精神在寓教于乐中传授给学生,增强学生责任感,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高职学生还可通过对社会的接触为未来的工作打下基础,从而跟随时代脚步,成为国家发展的栋梁[2]。

(四)师资攻坚

在课程教材、教育思路、教学方法都逐渐完善后,教师自身素质同样应进行提升。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是教好学生的关键。思想政治教师不仅要能够把书本知识生动讲授给学生,还应以身作则,提高自身人文素质,利用自身能力和魅力影响学生,让自己成为学生的榜样,培养出新一代社会主义的接班人[3]。如何培养高素质、高水平教师,可以从教师自身和高职院校两方面入手。教师应不断充实人文知识,丰富自我,同时还要提高教学水平,在教学中赋予浓厚的人文情怀;高职院校方面要提高对教师的要求,对于能力不足的教师,可以聘请专业人士利用课余时间培训其人文知识,同时在聘请教师时要提高要求,注重教师是否具备人文精神[4]。

(五)增强思想政治课程的人文内涵

高职院校要想通过思想政治课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可以从其中的人文精神、人文认知、思想教育三方面进行考虑,将人文素质教育不断渗入其中。上文提到,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案例式教学方法进行讲授,例如在思想政治课程讲到国家法律知识时,为让学生充分了解法律的重要性,可以提供之前没有法律时代的照片,让学生思考“在当时没有公正法律的时代,人们在生活中面临着什么”这一问题[5]。生动的案例能让学生站在人文角度进行思考,将人文精神渗透到学生的思维模式中,同时教师还能发现其中错误的思想,并进行正确引导,督促其改正。

除了提出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外,教师还可提出辩题让学生进行辩论。例如,教师可先讲述事件经过“某年七夕节的电影院门口,一对男女发生争执。一女生在售卖玫瑰花,男生和女朋友路过,该女生向男生极力推荐,遭到男生拒绝后仍不放弃继续推销玫瑰花,男子一气之下将女生怀中玫瑰花全部推翻”,之后提出辩题“分析此事例,谁对谁错”其中大部分男生认为,“此事件虽双方都有错,但女生错误多于男生,若女生不强行要求男生买花,男生也不会推翻女生的玫瑰花。”还有一部分女生提出,“此次事件两方过错都有,女生不应强行买卖,男生不应采取暴力方式去解决问题。”之后两方争辩过程中,教师可以对双方进行点评,并从人文角度对此事件进行分析,让每个学生都认识到自己分析的不足。通过这种方法,能够增强课堂趣味性,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

(六)聘请专业人士进行人文素质教育讲座

高职院校在加强人文素质教育过程中可以通过聘请专业人士开展讲座的方式进行。在讲座过程中,不免会发生学生缺席早退的情况,高职院校要建立相应机制,提高讲座参与度,避免讲座最后成为形式。例如,高职院校可以在相关软件制定考核制度,要求学生在读期间必须保证至少一年参加一次讲座,同时安排学生对讲座现场进行管理,要求参加讲座的学生进行签到,不允许出现迟到、缺席、早退等情况。

高职院校还可制定奖罚措施,在讲座之后对学生上课效果进行检查,对不合格者进行惩罚,将此次讲座参与视为无效,并督促学生之后按时参加讲座并认真听讲。各大高职院校可组织师生积极参与讲座活动,将人文教育真正融入师生思想中,使师生在讲座中真正受益。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思想政治课程中融入素质教育在现代高职院校发展中是非常必要的。人文素质指的是人在发展过程中形成并成为人才的必备品质,它关注人的价值和意义。高职院校对于高职学生人文精神的教育要逐步进行,可以先通过思想政治课程丰富人文知识,之后形成人文思想,然后就可以了解人文方法,在解决问题中从人文角度去思考,最后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教师和高职院校耐心指导。

参考文献:

[1] 许建琴. 刍议新形势下高职思政课教学中的人文素质教育[J]. 陕西教育(高教版),2017(09):65-66.

[2] 雷艳平. 在大学思政课教学中人文素质教育的作用[J]. 学园,2016(10):79-80.

[3] 孙力. 在大学思政课教学中人文素质教育的作用[J].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09):45.

[4] 刘焕香. 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提升时效性对策研究[J]. 文渊(中学版),2019(04):407.

[5] 王筠榕. 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与思政课结合的可行性浅析——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为例[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旬,2014,30(09):116-117.

(荐稿人:张晓恩,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莫唯然)

猜你喜欢

人文素质教育新形势
对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思考
医学生人文素质缺失现状与对策研究
人文素质教育视角下医学生道德行为习惯培养研究
新形势下“管理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新形势下的外企财务管理建议分析及相关问题阐述
新形势下班集体建设创新的实践与思考
人文素质教育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渗透
凸显人文素质教育理念在高校语文教学中的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