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思政”教育格局下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探索

2022-05-27刘娜刘丽华宋立华

大学·课外阅读 2022年4期
关键词:实践教学模式大思政思想政治理论课

刘娜 刘丽华 宋立华

摘  要:实践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思政课入脑、入心、化行的重要途径,“大思政”教育格局下对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实践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沧州交通学院积极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改革,坚持五个结合,不断提高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时效性、增强学生获得感,践行立德树人使命。

关键词:大思政;实践教学模式;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2)12-0189-04

一、“大思政”教育格局内涵分析

“大思政”顾名思义,不再是传统意义的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局限于思政课,更强调“大”字,涉及的面更广,时间跨度更长,空间更广阔,内容更全面,资源更丰富、整体性更强。“大思政”教育格局要求高校要立足时代大背景、落脚社会大课堂、筑牢思想大阵地、树立育人大目标、构建育人大格局,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三全育人是应有之义,课程思政是方法路径。

(一)立德树人是根本任务

立德树人思想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绵延悠远,涵盖着人们向上的价值追求和思想精髓。古人云:“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德者,得也,得其道于心而不失之谓也。”我国自古就强调教育的宗旨在于提升道德修养,塑造高尚人格,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在塑造理想人格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修身养性,“修身”是其他一切的前提。儒家、墨家、道家都非常重道德修养与践履,如曾子的“吾日三省吾身”、墨家的“察色修身”“以身戴行”、道家强调“自省”“克治”“知耻”等。传统教育始终强调整体利益、责任奉献,“夙夜在公”“公义胜私欲”“以公灭私,民其允怀”等体现了强烈的为国为民奉献精神。传统教育思想还强调“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情怀。“立德树人”不仅是“中国话”,也是“世界语”,放眼世界,各国都在通过人文教育、通识教育、社区实践等德育教育的方式来加强价值观念的引领和思想品德的塑造,培养德行与才智兼具、全面发展的人是当代高等教育改革的共识,“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属于人类文明的共同体[1]。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在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国特色社會主义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续前承远,自觉继承和弘扬立德树人文化基因,同时放眼世界,充分借鉴和吸收国际高等教育的理论总结与实践经验,为回应当今时代社会发展而进行了创新[2],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思想的核心,并赋予其更加丰富的内涵。党的十八大以来,“立德树人”被确立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主线,“育人之本,在于立德铸魂”,这一教育理念意涵深远,是高校教育的时代使命。

(二)三全育人是应有之义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不同文化与思想交织碰撞,时时处处影响着大学生的人生观与价值观,高校作为育人的重要场地和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前沿阵地,对大学生开展精准有效的思想引领和价值引领是其重要任务,在大思政教育格局下开展三全育人,培育时代新人是其历史使命。

“大思政”教育之大在于思想政治工作是全方位的,是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的,主体上不只局限于从事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队伍;时间上不再局限于大学一二年级的思政课程,而是将育人任务贯穿学生成长全过程,实现育人工作的无间断;空间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思政课堂,而是要拓宽空间范围,多维并举,互补互动,相互融通,“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3],构建“大思政”格局。三全育人不仅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水平与质量的重要举措,更是“大思政”教育的应有之义。

(三)课程思政是方法路径

马克思指出,“问题是时代的口号,同时,问题也给我们的工作指明了方向”。为解决好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不协调、相分离问题,教育部在2020年印发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将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和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任务。强调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在潜移默化中发挥价值引领作用,达到润物无声、育人无痕的效果,这是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目标,也是任务与要求。每门课程都要承担好育人责任,发掘其价值引领作用,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将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塑造寓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当中,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形成系统育人合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4]。

二、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现状分析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办学方向与育人根本,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民办院校亦是如此。筑牢思政工作生命线,培养高素质人才,传承好信誉,凸显自身价值和特色,是增强自身竞争力和谋求可持续发展的基石和重要路径。在新时代这个历史方位下,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遇与挑战并存。

(一)师资队伍稳定性差

公办高校是由政府办学,因此公办高校教师具有优越感和自豪感,民办高校是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非营利性质社会公共事业组织,因此民办高校教师普遍缺乏安全感。从教师招聘吸引力来看,民办高校远不及公办高校,招聘的师资多为高校应届毕业生,他们大多都把民办高校当作跳板,经过几年教学经验的积累,一有机会就会跳槽至公办高校,教师流动性大是民办高校的一大特征。

思想政治教师更是如此,近年来随着国家层面对思政课的重视,公办高校大量招聘思政课教师,为具有一定教学经验的民办学校思政教师提供了机会,民办高校面临思政课教师的流失,只能招聘新人,然而,思政教学特别是实践教学对教师具有较高要求,既要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宽广的知识面,又要有深厚的情感与激情,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加强思政课教师储备和培养后备人才、加强师资引领成为民办高校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首要任务。

(二)实践教学环节薄弱

由于民办高校的运行机制与公办学校不同,经费投入、师资队伍以及学生特点等多种因素造成民办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成为薄弱环节。民办高校经费主要源于学生的学费,为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民办高校尤其是应用型民办高校将经费更多地用于专业实践教学,思政实践教学处于被忽视的地位。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分达到了国家要求,但在执行层面由于师资不足等原因,实践教学学时往往并没有百分之百地落实。由于思政教师师资力量的不足,教师承担的教学任务量大,无暇专注于实践教学方案设计,实践教学更多还是课堂上教师运用案例进行解读与剖析,实践教学载体较少,学生社会实践机会较少,导致理论和实践存在脱节情况。

虽然民办高校在师资力量、实践教学环节面临诸多挑战,但是机制灵活是其一大优势,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改革,发挥民办高校优势,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凸显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特点,是落实教育使命,培养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新人的必然选择。

三、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古人有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实践教学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社会现实相结合的生动体现。沧州交通学院严格贯彻国家教育方针,不断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加强实践教学,坚持以理论视野解读时代需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坚持将小课堂融入社会大课堂,读书与行路相结合;坚持推行课前10分钟展示试点,课前与课后相结合;坚持思政课携手课程思政同行,主渠道与主阵地相结合;坚持部门联合推动校园实践,价值引领与实践养成相结合,走出了一条适合自己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

(一)以理论视野解读时代需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马克思主义认为理论离不开实践,实践也离不开理论,理论离开实践将失去活力,实践没有理论的指导也只是盲从。习近平总书记也指出:“‘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5]。”鲜活的思政课素材,正是亿万中国人已经书写和正在书写的时代篇章。那里,有人民的英雄,有英雄的人民,有‘第二个百年’新征程上的阔步向前。”[5]沧州交通学院在制定思政课社会实践方案时,立足时代背景,紧跟时代主题,将时代主题纳入社会实践内容,每年有所调整。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五四运动爆发100周年、脱贫攻坚胜利之年、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我国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等具有时代特征的主题作为实践必有内容,同时结合不同思政课程特点,结合当前热播电视剧、电影、时政热点,鼓励学生进行探讨,激发学生的实践热情,让思政课社会实践更有温度、更接地气,而不只是枯燥的理论阐释。

(二)将小课堂融入社会大课堂,读书与行路相结合

我国著名的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认为:“教而不做,不能算是教;学而不做,不能算是学。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6]思想政治教育既要教会学生悟透“有字之书”,更要让学生融通“无字之书”,将理论小课堂融入社会大课堂,读书与实践相结合。社会是一部无字之书,社会实践是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理论的更好途径。沧州交通学院思政课社会实践注重拓宽实践形式,通过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研获取社会信息、掌握社会实际,提高思想认识水平;通过采访创新创业成功的毕业生,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激发其内在潜能,鼓励其做好职业规划;通过抗疫志愿服务活动培养学生服务社会和人民的意识;通过暑期到贫困山区实践,让学生了解国情民情,感受彪炳史册的脱贫攻坚;通过采访誓死卫国的战斗英雄,培养学生爱国精神;通过实地参观,让学生感受振奋国人的科技成就;通过探访中国民间艺术,引导学生传承传统文化,富有中国心、饱含中国情;通过一系列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实践这片广阔天地,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长才干,在学中做,在做中学,学以致用,锤炼意志和品质。

(三)推行课前10分钟展示试点,课前与课后相结合

实践教学是践行思政课理论学习的重要场域,不仅包含课外实践,也包含课内实践,不仅要发挥教师的课堂主导作用,也要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为了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吃透课本内容,沧州交通学院组织开展课前10分钟展示试点,鼓励学生自由结组,以小组为单位,选取与课程相关的时政热点、社会焦点,利用课前10分钟表达自己的想法,向同学们分享自己的收获,最后由教师进行点评,落脚于对理论知识的分析与阐释。课前10分钟的课堂展示,不仅给学生提供了展现自我风采的舞台,也激发了学生课后复习和预习的动力,以更好地寻找自己的分享点,加强知识积累与储备。高校思政课一般都安排在下午和晚上,课前10分钟展示活动活跃了课堂氛围,打破了思政课沉闷的状态。四门思政课的课前10分钟,学生分享的案例丰富多彩,既是对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提升,也是对教师知识储备的考验,教学相长,相互促进。

(四)思政课携手课程思政同行,主渠道与主阵地相结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7]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思政理论课是主渠道,课程思政是主阵地,主渠道、主阵地二者只有相辅相成,协调前行,才能形成合力,任何一方缺失都将失去平衡。在发挥思政课自身主渠道作用的同时,携手课程思政,发掘专业课内在思政要素,才能共同提升育人功效。沧州交通学院建立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互助共享机制,通过联合探究备课、互相听课等形式搭建思政课和专业课教师交流平台,通过优势互补,互相帮助,取长补短,营造协同育人良好环境。在思政课社会实践中,充分考虑学生专业特点,比如艺术学院学生社会实践——寻访黄骅当地手工艺传承人,参观黄骅市西胡庄村黄骅帝鉴食品有限公司面花制作工艺传承与保护基地,了解并体验了面花制作过程,前往黄骅市周郭庄吕氏拓补木艺,体验工匠精神,参观黄骅市东常庄韩宝菊剪纸艺术中心,亲身进行实践体验以及传承交流,既在专业方面提升了个人素养,又坚定了文化自信与自豪感;土建学院学生社会实践——参观扬州瘦西湖,了解瘦西湖的建筑风格及其历史文化等等,通过主渠道与主阵地优势互补,达到协同育人目标。

(五)部门联合推动实践活动,价值引领与实践养成相结合

大思政教育格局下,部门联动协同育人是内在要求,校园实践是思政课教学实践的重要形式,而校园实践形式多为学生社团活动,主办方是学生处,二者在教育价值指向上是一致的,可联合开展校园实践。思政教学工作与学生工作密不可分,思政教学工作侧重于课堂教学,学生工作更侧重于党团活动,前者以理论价值引领为主,后者注重实践养成,在校园实践方面二者有着天然的亲和力。思政课教师联合学生处教师共同作为,指导教师指导学生社团开展各种校园实践活动,通过开展道德小品大赛、微电影比赛、辩论赛、大学生核心价值观践行等富有思政特色的实践活动,让大学生在具有价值引领的社团活动中养成实践的好习惯。

此外,学校鼓励思政课教师担任辅导员、班主任,组织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积极带动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发展,通过暑期社会实践成果展示暨实践感悟交流活动加强实践成果的宣传,扩大社会实践教学活动影响力。

四、结语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培养人才的关键,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承担着同等的育人重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办学校、中外合作办学也要把思政课建设摆在重要位置,按照要求办好思政课,在这方面没有例外。”[8]近年来,沧州交通学院始终坚持思想政治理论课以理论教学为主体,以实践教学为抓手,将理论与实践、读书与行路、课前与课后、主渠道与主阵地、价值引领与实践养成相融合、相贯通,积极推进思政课社会实践教育,取得良好成效,希望能为其他民办高校提供有益思路。

参考文献:

[1] 靳诺. 立德树人: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和时代使命[J]. 中国高等教育,2017(18):8-12.

[2] 高地. 立德樹人:文化基因、世界经验与中国道路[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01):26-34.

[3]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 人民日报,2016-12-09(01).

[4] 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EB/OL]. (2020-06-03). 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 02006/t20200603_462437.html.

[5] “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微镜头·习近平总书记两会“下团组”·两会现场观察)[N]. 人民日报,2021-03-07(03).

[6] 陶行知. 陶行知全集:第2卷[M]. 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289.

[7] 杨晓慧. 高等教育“三全育人”:理论意蕴、现实难题与实践路径[J]. 中国高等教育,2018(18):4-8.

[8] 习近平.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J]. 新长征(党建版),2021(03):4-13.

(荐稿人:侯玉兰,沧州交通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莫唯然)

猜你喜欢

实践教学模式大思政思想政治理论课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辅联动”育人机制探赜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与策略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艺术探究
基于综合能力测评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卷考试改革
高校思想政治教学的“大思政”式探索
“大思政”背景下高职院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创新性研究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职业院校会计实践教学模式浅析
高分子材料专业就业导向下新型实践教学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