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然教育理念下澳大利亚幼儿园户外环境创设

2022-05-27黎馨瞳

山西教育·幼教 2022年5期
关键词:树皮澳大利亚环境

黎馨瞳

自然教育是一种以自然环境为活动场所,以各种活动调动参与者的感官来认知自然,唤醒参与者对自然的情感,培养他们的多种能力,实现直接经验与抽象知识的平衡,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并使之学会尊重、爱护自然的教育模式。在自然教育理念下,澳大利亚幼儿园户外环境创设以树皮作为地面覆盖物,鼓励开展冒险游戏的同时注重保护自然元素生态性,为幼儿提供了发现、创造“隐秘之地”的机会。

不同于国内大部分幼儿园水泥或者塑胶的户外活动地面,澳大利亚幼儿园户外学习环境结合了各种自然元素,为幼儿提供了丰富的机会,并能调动他们的感官参与学习。其中,以树皮作为地面覆盖物就是特色之一。这正是为幼儿创设以自然环境为主要学习场所,把自然教育理念融入环境的具体表现,这样做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两点。

(一)开放性

对于生活在现代化、科技化、电子信息化越来越强的城市里的孩子来说,以一成不变的、固定的硬质铺装为主的户外学习环境容易让他们产生一定的心理压力。澳大利亚幼儿园通常选择树皮作为户外活动空间的地面覆盖物,树皮是一种天然的、具有保护作用的、可供儿童操纵移动和建构的松散自然元素。

幼儿都喜欢与多样可变的材料、形状等进行互动,也对气味和其他物理现象充满好奇,例如,电、磁和重力,气体和流体等介质,声音、音乐和动作。化学物质相互作用后的反应更能激发他们的兴趣,例如:烹饪和火等。只要有了上述这些元素,你会发现所有孩子都喜欢玩耍、实验、发现、发明和玩乐。细细思考,你会发现这些元素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都具有变量或“松散的部分”。

笔者在观察中发现,幼儿在户外会使用松散的树皮来制作、搭建、实验和发明。树皮是幼儿角色扮演游戏中的常用材料,他们经常会用树皮制作各种“美食”,自创追击游戏中的“护身符”或者“攻击武器”,以及使用树皮来做手工艺品、3D写生画作等。户外场地中数不尽的树皮一方面可以被灵活地组合、重新设计,为全园幼儿提供了数量充足的、可以长时间持续建构的自然材料,另一方面能够被灵活地放入图案中,用作想象力的视觉表示。除此之外,用途广泛的树皮作为“第三位教师”——环境中的一部分,还能激发幼儿询问、实验、修补和发明的行为。比如,在一次“泥巴厨房”的游戲中,幼儿通过反复尝试和试验发现,把树皮、泥土和水混合后可以得到比泥土和水更加稳固的混合物,并且在后续的深度学习探究中发明了由树皮、泥土、细沙和水混合的“超级水泥”。

因此,正是由于树皮具有开放性,作为户外空间的地面覆盖物可以被幼儿自由添加到任何学习情境中,为幼儿创造了一块低压力的绿洲。这些由它所激发的学习经历,又能帮助幼儿在支持性学习环境中建立自己的发展技能,有利于幼儿的身心健康。

(二)体验性

户外学习环境中开放式的资源——天然树皮为幼儿带来了丰富的、多层次的体验,这正是自然教育模式的体现。让幼儿通过倾听、触摸、观察等方式来了解自然、体验自然、融入自然,提高适应环境的能力,通过自主探索进行独立思考,提升逻辑思维能力,并在玩乐中提高身体素质。

当幼儿抓握、捡起一小把松散的树皮,使用手指和手上的小肌肉,通过挑选、堆叠、构建、捏、按、压等动作将树皮移动或操纵到所需要的位置时,他们不仅体验了粗糙和光滑,精细动作也得到发展和加强。当幼儿使用更大的肌肉来提升、拉动、推动和携带一推车的树皮到所需的位置时,粗大运动技能就会得到发展和加强。推车越大且树皮越重,需要的运动和强度就越大。此外,当幼儿运用批判性思维、抽象性思维通过试错探错尝试解决问题时,认知发展就会发挥作用。

在支持幼儿基于STEM或STEAM课程的学习环境中进行各种提问、探究和探索,进行体验式学习的主角便是松散的自然元素。比如,在一次户外游戏时,突然下雨了,幼儿在听觉体验中发现了雨滴落在树皮上是无声的,而落在铁皮屋顶则是有声的,进而引发了对不同材质表面雨滴声的探索,“雨滴去哪儿了”“不同表面吸水性探究”“地表水的收集”“水的循环”等系列探究活动逐一生成。

总之,包含了无穷无尽的可能性,为幼儿带来多重感官体验的树皮总是会激发他们思考一个问题——今天会发生什么?这使得幼儿在探索和发现时,总会专注地进行体验和感知,收获满足和快乐。

开展户外活动不能回避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安全,而充满自然元素的幼儿园户外环境本身就构成了一个冒险游戏的支持环境。在澳大利亚的自然教育中,危险和挑战是学习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尝试冒险也是幼儿成长的必修课,被视为儿童自然发展的一部分。相比于室内活动空间,户外空间对幼儿玩耍和游戏的限制会更少。比如,幼儿能被允许自由地奔跑来释放精力,大声地喊叫来表达兴奋,使用大幅度肢体语言来进行表征,等等。在自然教育理念下,澳大利亚幼儿园为了保护幼儿成长的完整性,是允许他们以“危险”方式玩耍的,比如,自由探索、攀爬岩石或者树木,并从上面跳下甚至跳远。

自然教育倡导回归自然的教育方式,澳大利亚幼儿园在户外环境设计中会充分利用原有的地形和自然植被,尽量避免对原有自然景观的破坏,人为活动区域的设置多用回收材料建设,从而尽可能减少对自然景观的冲击和影响。园内活动设施和玩教具也多采用自然材料,如石子、沙砾、植物等。尽可能循环使用原场地的材料,最大限度发挥材料的潜力,体现亲自然理念幼儿园户外环境设计的生态性。例如,在图1幼儿园户外场地中,轮胎和木船都属于回收材料,且场地中的树木一直保持着相对较低的修剪频率,尽管教师清楚地知道这些肆意散开生长的枝条可能会挡住幼儿的通道,也有可能导致有的幼儿被枝条划到。但实践证明,被树枝划到的幼儿是极少数的,并且他们的灵敏性和反应能力也可以得到提高。同时,幼儿园的教师们也会把它视为自然教育的一个契机,借此让幼儿懂得人与自然中的植物以及其他生物都是平等的,每一个生命体都有其独特的生长方式,应该予以尊重。“如果它(枝条)挡住了你的道路,你可以选择绕过它”,教师对孩子们说,借此引导幼儿更好地了解和体验大自然,从而提高幼儿对环境的感知能力,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崇敬之情。过程中,幼儿对个体的包容性以及对环境的适应性也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提升。

对于幼儿来说,建造私人的、隐藏的、不受干扰的“隐秘之地”(指幼儿觉得其他人看不到自己,但其实在教师视线范围内的地方)是十分重要的。这些重要的“隐秘之地”可以看作是幼儿自身的“隐藏式”游戏文化,试图独立于成人文化的一种形式。事实上,幼儿建造他们的秘密场所可以被视为一个重要的、对成人强加的规则和做法的“抵抗”。研究表明,长时间在成年人高度警惕的“监督”下学习和生活,容易给幼儿造成心理压力,进而产生社会情绪情感等问题。因此,在幼儿园中,通过为幼儿提供发现、创造“隐秘之地”的机会,能够加强幼儿自主参与自我空间的管理,从而帮助他们获得情绪上的安全感。

在自然教育理念下,澳大利亚幼儿园鼓励幼儿利用树枝、木条等自然元素建造“隐秘之地”——小屋子,或是利用大岩石等天然的屏障进行“隐藏”。在户外环境创设中,这种机会的提供尤为重要,因为在室内空间几乎是很难实现的,抑或是存在风险因素的。在不被干扰的独处时光中,通过对充满自然元素的“隐秘之地”的充分探索和享受,幼儿可以感受到大自然对心灵的疗愈,获得情绪上的平静与稳定,同时也让他们在建构中感受到自然与艺术的价值意义,从点滴里感知与学习自然知识。

自然教育理念下的澳大利亚幼儿园在户外环境创设过程中充分考虑幼儿自然发展的身心需求,保留自然环境中所蕴含的天然教育契机,利用丰富多样的自然元素,为幼儿提供了一个能够主动贴近自然的成长环境,从而帮助他们获得多重感官体验,认知自然环境并与自然建立联系,以此唤起幼儿对大自然的尊重与敬畏。

(责任编辑:牛丽真)

猜你喜欢

树皮澳大利亚环境
澳大利亚学校的“失败课”
窗下的树皮小屋
树皮的秘密
环境清洁工
漫观环境
澳大利亚:和书来一场盲约
行在澳大利亚
论环境雕塑
澳大利亚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