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班自然活动:可爱的蚂蚁

2022-05-27候鹏云

山西教育·幼教 2022年5期
关键词:触角涂鸦小班

候鹏云

基于幼儿的兴趣,教师组织他们围繞“我知道的蚂蚁”开展了一次谈话活动。

“小朋友们,你们看到的蚂蚁是什么样的呢?”“蚂蚁的嘴巴很小。”“蚂蚁的嘴巴尖尖的。”“蚂蚁喜欢吃西瓜,还会搬西瓜,我在书里看过。”“我看见蚂蚁吃面包,后来把面包搬走了。”“蚂蚁把食物搬回洞里了,那是它的家。”“不对,不对。它的家在树叶上。”“才不是呢,蚂蚁的家在树底下。”……

幼儿你一言我一语地分享讲述着自己所知道的蚂蚁,看得出他们对蚂蚁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随着谈话活动的进行,幼儿对蚂蚁的“家”产生了强烈的好奇。

在谈话活动中,幼儿们提到蚂蚁的家在树叶上、洞里、树底下……那么,蚂蚁的家到底在哪里呢?教师决定利用幼儿园的户外环境来支持幼儿验证自己的想法。

教师:“今天我们要去户外寻找蚂蚁的家,可是要怎么找呢?”

歆语:“它的家在洞里。”

乐乐:“我们找到蚂蚁,然后跟着它就找到它的家了。”

教师:“这是个不错的主意,那要怎么找到蚂蚁呢?”

漫漫:“蚂蚁喜欢吃甜食!”

文茹:“我们可以带甜甜圈去。”

雅兮:“可是现在没有甜甜圈。”

锦浠:“我知道啦!我们也可以用苹果。”

熙杰:“是的,苹果也是甜的。”

馨馨:“我还见过蚂蚁吃我掉在地上的饼干,用饼干也行。”

一番集思广益的交流后,幼儿分别找到馒头、苹果、蛋糕等食物,并将它们带到户外放在不同的角落里。果然,蚂蚁爬过来了。祺佳激动地大喊:“快看,蚂蚁吃了我的馒头。”一时间,幼儿们都被吸引了过来,有的还拿出了早已准备好的放大镜,凑近了仔细观察。

蚂蚁的出现,使幼儿的热情更加高涨。他们通过放大镜观察蚂蚁,认知更加丰富,探讨的问题也越来越多。“蚂蚁的触角是尖尖的吗?”“它的触角是用来寻找方向的吗?”“蚂蚁的身体一共有几节呢?”“蚂蚁为什么有的大,有的小?”追随幼儿的疑问,教师一方面鼓励家长与幼儿一同查阅相关资料进行了解,另一方面借助丰富的区域活动,引导幼儿更加深入地对蚂蚁进行探究。

1.读一读

教师引导幼儿带着疑问,通过阅读绘本《神秘的地下王国》《蚂蚁和西瓜》《蚂蚁的故事》等寻找答案。绘本中简洁的字句、丰富的图画场景使幼儿在轻松的氛围中认识了蚂蚁,知道了它们的特征和生活习性。

2.画一画

涂鸦是幼儿十分喜欢的活动,基于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教师为他们提供了丰富的颜料、画笔、画棒等材料,鼓励他们利用涂鸦的方式将自己观察到的蚂蚁以及蚂蚁的家画出来,还可以加上它们喜欢的食物、喜欢的环境等。

3.说一说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3—4岁的幼儿,应能口齿清楚地说儿歌、童谣或复述简短的故事。”教师不仅鼓励幼儿向同伴分享自己涂鸦的内容,还引导他们一起倾听并创编儿歌。“小蚂蚁快快爬,天空开始下雨了。滴滴答滴滴答,路上溅起小水花。蜗牛躲进房子里,小兔藏到蘑菇下。小蚂蚁快快爬,找片树叶避雨吧。”在“说一说”的快乐氛围中,幼儿更加喜欢小蚂蚁了,还学会了尊重动物。

4.演一演

除了善于观察与发现,小班幼儿还很喜欢模仿。教师鼓励他们在游戏中模仿蚂蚁的形态与特点。如,将手指放在头上模仿蚂蚁的触角,三五合作模仿蚂蚁搬运食物,游戏等待时模仿蚂蚁一只跟着一只排队……在模仿扮演的过程中,幼儿发挥想象丰富故事情节,其认知经验被不断整合,动作的协调性与灵活性均得到发展,团结协作的意识也在不断增强。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提出:“要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户外活动中的发现让幼儿开启了一场关于蚂蚁的探究之旅,在兴趣的驱动下,他们认真观察、积极讨论,教师也时刻追随幼儿的发展,支持并引导他们将观察探究逐步推向深入。在这一过程中,幼儿是活动的主人,他们主动探究蚂蚁的世界,模仿蚂蚁的形态,学习蚂蚁的精神,在快乐学习和主动探索中获得了自身的全面发展。

(责任编辑:牛丽真)

猜你喜欢

触角涂鸦小班
再去小班看看
小班教学 有效交流
创意涂鸦
小班定向式军事游戏的开展
创意涂鸦
蜗牛
步行街
蜗牛的触角
涂鸦等
奇妙光涂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