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型思想视域下的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探究
2022-05-26王欢
王欢
【摘 要】在“综合与实践”的教学中,学生围绕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在积累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培养问题意识、应用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同时,提高了发现问题和解決问题的能力。教师在数学问题、活动要求这两个核心要素不变的情况下,根据课型的不同,开发出了不同的数学模型,组织学生经历从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的建立数学模型过程,帮助学生在小学阶段形成一定的模型思维,促进学生模型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关键词】综合与实践 提出问题 初建模型 完善模型 感悟模型
五年级上学期期初,学生遇到这样一道题:
为了鼓励居民节约用水,某市从2018年1月1日起实施阶梯水价制,每户4人以下(含4人)按下表收费:
第一阶段:年用水量0~150吨(含) 2.65元/吨
第二阶段:年用水量150~250吨(含) 3.45元/吨
第三阶段:年用水量250吨以上 5.85元/吨
李阿姨全家4人一年用水约270吨,请你算一算:她家一年应付水费多少元?
我们统计学校6个班214名学生的完成情况得知,正确解答的学生只有68名,正确率为31.8%。在错误的解法中,将水费的单价直接按第二阶梯的单价3.45元/吨来计算的学生达到118人,占55.1%。
学生对“阶梯计费”的计费方法不理解,教师也反映现阶段学生还没有遇到类似的问题。我们静心思考能够发现,学生把问题解决的落脚点放在了“数据的分段整理”(如图1)上,问题数据在哪一段,学生就在哪一个项目中抽取条件,“数据的分段整理”模型与“数据的阶梯计费”模型的认知模糊才是学生解题出错的原因所在。
2. 根据下面四年级二班女同学1分钟仰卧起坐的成绩记录(单位:个),把统计表填写完整,再回答问题。
(1)这个班女同学1分钟仰卧起坐成绩在哪一段的人数最多?
其实,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47页、第81页的“探索与实践”板块,分别编排了这样的综合与实践活动(如图2、图3)。这两次综合实践活动,不仅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密切联系,还是学生充分感受“分段数量关系”的好素材,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探索性和综合性。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模型是沟通数学与世界的桥梁,模型思想的建立是学生体会和理解数学与外部世界联系的基本途径。吴正宪老师认为,在小学渗透模型思想,需要教师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数学知识,创设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让学生把生活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体验数学模型的形成过程,从而提高建立数学模型的意识,感受建立数学模型的作用。
为改善“综合与实践”这一板块的教学现状,笔者聚焦模型思想,进行了以“阶梯计费”为主题的实践研究。
一、自主探究,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
对于五年级学生来说,独立研究电费单上复杂的数据还存在着很多困难。于是,课前,笔者给学生提供了一份“电费单的研究报告”(如图4),引导学生先自主研究,将自己已经知道的信息写下来,同时把想研究的和存在的疑惑记录下来,再进行小组交流。
从学生反馈的情况来看,他们已经知道了电费单上的用户名、地址等基本信息,还知道了用电量=本月示数-上月示数,电费=单价×用电量,总电费=峰时电费+谷时电费。他们的疑问及想进一步研究的内容大都集中在:(1)什么是“一档基数”“二档基数”“三档基数”;(2)如何根据这些基数计算电费。
通过课前的思考,学生逐渐发现隐藏在电费计价单中的数学问题,而对这个数学问题的求解,又进一步激发了学生探索数学问题的热情。
生活原型是建立数学模型的基础,从贴近学生生活的真实素材入手,引发学生思考并提出问题,这样的过程是有挑战性的、有思维价值的。熟悉的、典型的素材有助于学生充分经历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等过程,从而形成一般的模式表达,这也是生活问题数学化对感悟模型思想的价值。
二、画图表征,外显并初建数学模型
小学阶段的数学建模过程,实际上就是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数学化的过程。学生从现实生活情境中抽象出数学问题,用数学语言表示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这样的学习过程就是获得某种“数学模型”的过程。根据学生的研究报告,笔者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阶梯计费”的本质内涵,构建“阶梯计费”的计算方法模型,让学生感悟模型思想的功能与价值。
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与模型思想的建构,首先在于其对实际问题的理解、表达和转述。为了让学生对问题有深入的理解和表达,笔者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重新分析、整理、描述问题情境,以达到对问题条件表述的一目了然。综合学生的整理情况,笔者总结出主要有以下几种呈现方式(如图5、图6、图7):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重新整理、描述条件,最好让同伴一目了然。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重新整理、描述条件,最好让同伴一目了然。
通过展示、交流、比较和概括,学生逐渐厘清了三个阶段电量“分阶”的范围、对应单价。如果学生能将生活素材中所蕴藏的本质属性,用自己的理解方式提炼、转化为相应的数学结构,并做出相应的数学描述与刻画,从本质上看,这样的数学学习经历就是学生在大脑中形成数学初步模型的过程。
三、抽象概括,修正并完善数学模型
建立数学模型的过程不是对已有知识的直接转移和套用。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对已有知识进行分析,对已有经验进行调整。建立数学模型的过程是学生对数学知识不断进阶、提升,对生活经验不断修正、完善的过程。
教学中,当学生表示出富有个性的数学化图示(如图8)后,笔者又引导学生对不同的表征进行比较,抽象概括出不同形式表征蕴藏的共同本质特征,尝试用更加简明的方法表示问题的结构和数量关系。针对部分学生提出的“电费=总电量×对应单价”的计算方法,有的学生提出了电费的计价方式是逐级计价,电费总价是逐级递增的计价方式:电费=第一阶段电量×第一阶段单价+第二阶段电量×第二阶段单价+第三阶段电量×第三阶段单价。通过交流比较,学生一致认为后者的计算方式相对于前者,显得更为人性化,更能促成人们节约用电意识的培养,而生活中电费计价方式恰恰也是这样的。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重新整理、描述条件,最好让同伴一目了然。
通过这个层次的教学,学生在观察、比较、分析中初步抽象出了更为一般的数量关系式:总电费=第一阶段要付的电费+第二阶段要付的电费+第三阶段要付的电费,从而提高了初步建立简单的数学模型的能力。
四、应用拓展,体验并感悟模型价值
对于某一个数学模型,不同水平、不同能力、不同经验的学生在理解上千差万别,在实际操作中更是有可能大相径庭。数学模型如果只能够解决某一个问题,那就失去了其应有的价值。当学生初步形成模型意识时,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利用这个“模型”去解决一些新的数学问题。如果教师能够引导学生聚焦“模型思想”的内涵,不断优化、推广这些“数学模型”,那么,建立“模型思想”的意识就易于在学生的思维习惯中“落地”,教师与学生之间教与学的效率就会提高,学生运用“数学模型”去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的能力才会不断得到进阶。
为了检测学生对“阶梯计费”计算模型的理解和掌握情况,笔者布置学生在新知巩固阶段完成了这道题:
户籍人口在4人及以下的居民住户,每月第一档电量0~230度(含),每度电价格为0.53元;每月第二档电量230~400度(含),每度电价格为0.58元;每月第三档电量大于400度,每度电价格为0.83元。明明一家上月共用电450度,他家上月共缴纳电费多少元?
经统计,同一个班级的学生,同类型、同难度问题的正确率从之前的31.8%上升到了现在的92.1%。这一变化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教学的效果,凸显了“阶梯计费”模型教学的价值和作用。
在此基础上,笔者还引导学生试着运用解决“阶梯电费计价”的经验,来统整“阶梯电费”“阶梯水费”“阶梯燃气费”的本质含义,从而抽象出更为一般化的“阶梯计费”数学计算模型,让学生感受到经历数学建模过程的意义和价值。
至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借助对“阶梯计费”计算方法的探索与实践,引领学生亲身经历“发现提出问题—初步建立模型—修正完善模型—模型应用拓展”的建模过程,让学生逐漸感悟模型思想的本质及作用,获得对数学学习更加深刻的理解。
教师要让学生在主动探究中感悟优化意识,在综合与实践中积累反思经验,在模型演绎中培养严谨理性的数学品质。这些都是学生带得走、用得着的终身本领,也是教师要适时培养的学科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吴正宪,刘延革.发展儿童数学关键能力[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7.
[2]曹培英.跨越断层,走出误区:“数学课程标准”核心词的解读与实践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7.
[3]丁大秋.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的课型及其教学策略[J].教育研究与评论,2019(4).
[4]焦波.以探究为途径 培育学科素养——兼谈“综合与实践课”的教学价值[J].小学教学设计,2019(11).
[5]陈雪娟.在探索“阶梯计费”计算方法中感悟模型思想[J].小学数学教育,201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