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章起始课的教学实践研究

2022-05-24支耀红

文理导航 2022年17期
关键词:教学实践初中数学

支耀红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工作的不断推进,初中数学的课程结构也发生重要变化,章起始课作为课程内容中承上启下的重要部分,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发挥着关键性作用。本文以章起始课的概述与作用作为切入点,介绍了当前初中数学章起始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根据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供教育工作者参考。

【关键词】初中数学;章起始课;教学实践

数学以其逻辑性、应用性和抽象性等特点在初中阶段成为一门基础课程,强化初中数学教学质量不仅能为高中数学的学习奠定良好基础,还能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与数学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应对初中数学章起始课教学实践活动进行深入挖掘与分析,推动教学质量的不断进步。

一、数学章起始课的概述与作用

一般来说,数学章起始课指的是数学中每一章的第一节课,其内容包括 “章引言”和“章前图”。章起始课不仅能对学过的知识进行进一步介绍和梳理,还能渗透新章节的知识和方法,使数学课程教学流程与节奏更加和谐。因此教师应提高对章起始课的重视程度,并采取适当措施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确保教学有效性。

二、数学章起始课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模式较为单一

在传统初中数学教学期间,章起始课并未被纳入教学范围,对章起始课有所忽视。但在近年教学改革中,章起始课逐渐成为初中数学新课型。由于缺乏经验,导致章起始课的教学模式仍处于摸索阶段。章起始课从整体入手探究新旧知识的联系,且需将数学文化、章节思想融入其中,存在一定的教学难度。为实现章起始课的教学目标,通常会采用学生自主阅读、教师稍作讲解的模式开展章起始课,多在15分钟内完成章起始课的教学。不難看出,章起始课的教学模式较为单一,无法对学生思维形成启迪与引导,并且教师无法真实了解学生自主阅读学习的质量,继而使章起始课无法发挥出其原本作用。

(二)难以构建知识体系

章起始课在初中数学教学期间扮演着重要角色,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第一节课时均会予以足够重视,并且教师会带领学生了解章节知识体系,引导学生搭建知识结构。但该过程对学生而言具有较高难度,使章起始课教学效果受到限制。知识体系的建立涉及诸多知识内容,学生面对较多新知识容易出现难以消化的情况,甚至会引发畏难心理,而教师的引导并不会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学生在章起始课所搭建的知识体系存在表面化、浅层化特征,学生难以真正理解章节知识间的内在逻辑。除此之外,章起始课涉及诸多新知识点,若学生无法较好地掌握章起始课的新知识,将会极大打击学生信心,从而使学生形成“该章节知识难度高”的印象,不利于后续知识的学习。

(三)教材内容串联难度大

章起始课在初中数学教材中的表现多为章引言、章前图,看似简单,却蕴含着新旧知识间的关联,并且涵盖新章节的知识框架及主要内容,并涉及部分数学文化。为便于学生搭建完整的数学知识体系,需根据章起始课内容对教材知识进行串联整合,但在实践教学中,若对章起始课处理不当,会导致章起始课被划分为多个零碎的知识板块,不仅无法实现新旧知识之间的有效衔接,还会进一步弱化新旧知识间的连贯性。结合上述分析可见,初中数学章起始课在实际教学中,存在教材内容串联难度大的挑战,若整合不当,将会直接影响数学知识间的逻辑关系。

(四)作业反馈效果有限

第一,练习时间有限。作业是巩固课堂内容以及复习知识点的关键。就作业的反馈效果来看,状况不佳,其主要原因在于课堂的训练以及教学时间有限,部分学生没有在课堂中掌握好知识。在课后,教师布置难度系数较大的作业,学生完成的难度较大,效率也较低,不利于学生树立学习数学章起始课程的信心。而布置难度较低的作业时,又往往很难达到教学目的,从而使章起始课整体的教学都处于滞后现象。因此,教师在开展相关课程和布置任务时也存在一定的阻力。部分学生在课堂将时间着重放在了记录笔记上,从而忽略了课堂的主体内容以及练习时间,虽在课堂表现优异但作业完成质量较低。

第二,评价体系单一。教师对于作业完成情况,需建立较为科学、全面的评价方式,这样能提高学生学习的信心,并能帮助教师整理学生所存在的问题。新课改的背景下,对评价体系方面作出了新的要求,力求多元化且方法多样,能够充分激发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部分教师在思想上未能积极转变,还维持传统的“分数论”,以分数评判学生的好坏,进而影响到学生学习的信心。部分教师通过作业的反馈,实行课堂测验制,加大了学生对数学课堂的恐惧心理,并难以推进数学章起始课程的开展。

三、优化数学章起始课教学的措施

(一)针对章前内容进行深入分析

第一,解读章前内容,明确教材知识。首先,教师应明确教学章的主题内容,通过章前的图片及引言等方面,提炼出本章节的教学主线,并做好相关批注,方便系统性地制订教案。其次,是分割方法的问题,由于引言和章前图涵盖内容较多,仅仅依靠课堂时间无法达到教学目标,因此要通过模块化分解的手段结合思维导图,将章前知识点分解,帮助学生吸收。

第二,深挖章前内涵,揭示隐性知识。除教材中所明确指出的主线之外,教师还要加强对章前内容中隐性知识的揭示,在主体框架中,丰富内容,扩充学生的眼界及知识。采用以不变应万变的方式,让学生在变幻莫测的试题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培养其独立思考的能力。并依据所挖掘的隐性知识,巧设问题,让学生依据教师的教学思路前进,将发言权与主动权交给学生,并充分做好指导工作。

第三,整合章前知识,完善系统结构。通过以上分析以及数据关键词的整理,系统性地设计及加工,将零散的知识形成关联性的思路,并做好取舍。仍然建议采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将章前研究思路、教学理念、求值知识、基本形式、运算方程等建立起各自的分支,针对不同的教学环境及时调整,并形成系统性的教学方案。

(二)建立具体的教学情境

在当前的数学课程教学中,受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及教学内容等因素的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学习积极性不高,一方面制约了教学质量,另一方面对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也产生了一定的制约。章起始课作为一章的起始点和导入点,提高章起始课的教学质量不仅能使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学习兴趣得到有效调动,还能让学生跟随教师的思路形成独具特色的思维模式与思维体系,使学生的数学能力得到全面发展和提升。教师可针对学生积极性和参与度不强这一问题,采用教学情境构建法进行有效推动,使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知更加全面,对数学学习的热情进一步提升。

例如在学习八年级上册第一章《全等三角形》之前,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情境的创设,要求学生针对生活中常见的大小形状相同的图形或图案进行分析,并引导他们对全等图形这一概念进行明确,为全等三角形的学习奠定基础。之后,教师还可以要求学生在纸板上画一个任意三角形,并将另一张紙板固定在三角形上方,按照笔迹将两个三角形剪下,并观察两个三角形之间的关系和特点,使学生能从中得出全等图形的基本特征,并进行总结和归纳。最终使学生对全等三角形中的对应顶点、对应角、对应边以及二者的位置关系特点做到明确认知,使学生在情境构建中对全等三角形的学习进一步深入。在整个情境教学流程中,教师和学生可以进行实时交流与沟通,并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思考和分析,使他们的创新能力与创造能力得以进一步提升,为后续的教学工作做好铺垫。

(三)引领学生的思考路径

在数学课程教学中,完善的思考路径及思考模式对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具有重要意义。一旦学生形成独立的思考路径,即能将其运用于接下来的学习过程中,使学习流程更加轻松,学习不断进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类比。在数学科目的学习中,很多知识的特性都较为一致,因此通过对知识点的类比和分析,学生能明确新知识与旧知识之间的差异与联系,让他们更轻松地接受。例如在学习八年级下册第九章平行四边形的过程中,教师就应当引导学生对七年级下册学过的平行线的性质进行复习,并通过类比和思考明确平行四边形的基本特性及相关内容,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确保数学章起始课的教学效果。

(四)实现教学内容的承上启下

章起始课作为学科内容的起始点与切入点,其往往是概念内容的介绍与整合,因此只有对原有的教学内容进行充分梳理和掌握,才能形成新的知识生长点,让学生通过原有知识内容的复习和认知为新知识的学习和记忆打开通路。一方面使原有知识的学习和认知更加清晰畅通,另一方面也使新知识的学习更加便捷,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例如在九年级下册第五章二次函数的学习过程中,由于学生已经学习过一次函数的相关概念和意义,对函数的相关性质具备了初步的了解和认知,教师可以列举圆的周长与面积的计算公式即C=2πr以及S=πr2并要求学生对这两个公式的表达形式进行对比,分析二者的含义,同时引出二次函数的概念,即将y=ax2+bx+c(a≠0)这一类型的函数称作二次函数,一方面使学生能对一次函数的概念进行复习,另一方面也使学生对二次函数的特征进行初步理解,降低课程引入难度。

(五)推进作业的落实和反馈

在章起始课的教学完成后,针对作业进行有效落实不仅能使教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深入了解,还能使教师针对性地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案进行修改和调整,使教学效果不断提高。由于章起始课具有承上启下的特点,因此课后作业的设计也应当依托这一特点进一步深入,从而确保学生的数学思维及数学能力得到不断发展,促进教学效果的有效提升。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课堂上的内容进行重述,让学生能够在重述过程当中加深对数学知识点的印象,同时也使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重点摘要能力实现充分有效的锻炼,确保学生的全面发展。其次,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对自己在章起始课的学习过程中走过的思维路径与思维方法进行总结,通过对思维方式或思维路径的特点、框架和运用方式进行梳理,能使学生的数学思维更加灵活,思维方式更加全面,问题思路更加活跃,使学生的数学能力得到充分发展和进步。

总而言之,在当前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当不断强化对章起始课的重视程度,从课前内容分析、教学情境建构、思维路径引领、教学内容反刍以及作业反馈的落实等措施进行深入研讨,确保章起始课教学实践水平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章建跃.利用几何图形建立直观通过代数运算刻画规律——“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内容分析与教学思考[J].数学通报,2021,60(6):1-6.

[2]章建跃.用几何直观和代数运算的方法研究三角函数[J].数学通报,2020,59(11):4-13,57.

[3]章建跃.如何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函数概念[J].数学通报,2020,59(9):1-8.

[4]章建跃.基于数学整体性的“四边形”课程、教材及单元教学设计[J].数学通报,2020,59(6):4-9,36.

猜你喜欢

教学实践初中数学
基于三维软件和云班课APP的机械设计课程教学实践
中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反思
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反思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测量平差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
试分析初中数学二元一次方程和一次函数的教学
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