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吸复合全醉联合脊椎硬膜外麻醉对老年宫颈癌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及苏醒质量的影响
2022-05-23魏俊湛刘春阁刘素梅
魏俊湛 刘春阁 刘素梅
(1. 商丘市睢阳区中医院麻醉科,河南 商丘 476100;2. 商丘市中医院麻醉科,河南 商丘 476000)
宫颈癌为妇科常见恶性肿瘤,发病率高、病死率高等特点[1-2]。随着宫颈细胞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宫颈癌患者可在早期确诊。腹腔镜宫颈癌根治术为目前临床治疗早中期宫颈癌的重要方案,具有微创、安全性高、术后恢复快等特点[3]。但老年患者由于身体机能减退,且多数合并一种或多种疾病,因此麻醉要求较高。既往临床多采用静吸复合全醉,可有效抑制反射神经、中枢神经,消除痛觉,促使骨骼肌松弛,但难以充分阻滞交感神经-肾上腺素髓质系统,出现明显应激反应[4]。脊椎硬膜外麻醉对节段脊神经根进行阻滞,使其支配区域得到暂时性麻痹,与静吸复合全麻相结合,有利于减轻应激反应,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5]。基于此,本研究选取我院老年宫颈癌患者74 例为研究对象,旨在从苏醒质量、认知功能等方面分析静吸复合全醉联合脊椎硬膜外麻醉的应用价值。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6 月~2021 年3 月我院老年宫颈癌患者74 例,简单随机化法分为观察组(n=37)、对照组(n=37)。观察组年龄60~81 岁,平均(68.34±4.02)岁;美国麻醉师协会(ASA)分级:Ⅰ级7 例,Ⅱ级15 例,Ⅲ级15 例;FIGO 分期:ⅠA 期26 例,ⅠB 期5 例,ⅡA 期6 例。对照组年龄60~81 岁,平均(69.52±4.31)岁;ASA 分级:Ⅰ级7 例,Ⅱ级17 例,Ⅲ级13 例;FIGO 分期:ⅠA 期24 例,ⅠB 期6 例,ⅡA 期7 例。两组资料均衡可比(P>0.05)。
1.2 选例标准
1.2.1 纳入标准
年龄≥60 岁;符合宫颈癌诊断标准[6];FIGO分期为ⅠA~ⅡA 期;ASA 分级均为Ⅰ~Ⅲ级;符合手术指征,拟行腹腔镜宫颈癌根治术;预估生存期超过6 个月;患者及家属知情本研究并签署同意书。
1.2.2 排除标准
凝血功能障碍;合并其他恶性肿瘤;合并感染性疾病;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者;术前存在认知功能障碍。
1.3 方法
均术前对合并高血压、糖尿病者对症处理,确保患者各指标在正常范围内,入室后连接心电监护仪。
1.3.1 对照组
予以静吸复合全醉。静注咪达唑仑0.075 mg·kg-1、维库溴铵0.25 mg·kg-1、异丙酚2 mg·kg-1、芬太尼4 μg·kg-1进行麻醉诱导,面罩吸氧,吸入氧浓度为 60%~80%,潮气量为 6~8 mL· kg-1,持续吸入2%~3%的七氟醚维持麻醉。
1.3.2 观察组
予以静吸复合全醉联合脊椎硬膜外麻醉。麻醉前30 min 内快速输注适量乳酸钠林格氏液,取左侧卧位体位,于下腹L1~2间隙和上腹T8~9间隙行脊椎硬膜外麻醉,穿刺成功后,于蛛网膜下腔注射适量重比重布比卡因,头端留置硬膜外导管,长约3 cm,视患者血压变化状况适当调节布比卡因用量。固定麻醉平面,麻醉诱导及全麻维持同对照组。
1.4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麻醉前、麻醉诱导后、气腹后、术毕血流动力学指标[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2)比较两组苏醒质量,包括苏醒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躁动评分。(3)比较两组术前、术后1 d、3 d 认知功能。认知功能采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表(MMSE)评分评估,0~30 分,27 分以下为存在认知功能障碍。(4)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2.0 统计分析软件,计数资料以n(%)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D)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不同组间、时间、交互作用下指标分析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血流动力学指标
两组不同时间点及交互作用下的MAP、HR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麻醉诱导后MAP、HR高于对照组,气腹后、术毕MAP、HR 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对比(±SD)
表1 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对比(±SD)
注:与同组麻醉前对比,aP <0.05;与对照组同时间点对比,bP <0.05
组别 n MAP(mmHg)HR(次·min-1)麻醉前 麻醉诱导后 气腹后 术毕 麻醉前 麻醉诱导后 气腹后 术毕观察组3 7 80.03±6.12 78.34±7.02b 81.13±5.1 0b 80.68±5.23b 80.64±4.68 78.98±5.13b 82.02±5.40b 81.34±5.20b对照组3 7 78.98±6.41 74.86±6.84a 93.46±5.7 9a 85.12±5.72a 79.12±4.39 72.38±4.81a 88.69±4.82a 83.61±4.79a F F 时间=34.061,F 组间=12.064,F 交互=20.165 F 时间=13.498,F 组间=10.254,F 交互=11.392 P P 时间<0.001,P 组间<0.001,P 交互<0.001 P 时间<0.001,P 组间<0.001,P 交互<0.001
2.2 苏醒质量
观察组苏醒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躁动评分小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苏醒质量对比(±SD)
表2 两组苏醒质量对比(±SD)
组别 n 苏醒时间(min) 自主呼吸恢复时间(min) 苏醒时躁动评分(分)观察组 37 9.98±1.87 4.03±1.24 0.96±0.43对照组 37 14.06±2.04 6.32±1.40 1.48±0.51 t 8.968 7.448 4.742 P <0.001 <0.001 <0.001
2.3 MMSE 评分
两组不同时间点及交互作用下的MMSE 评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 d、术后3 d, MMSE 评分低于术前,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MMSE 评分(±SD,分)
表3 MMSE 评分(±SD,分)
注:与同组术前对比,aP <0.05;与同组术后1d 对比,bP <0.05;与对照组同时间点对比,cP <0.05。
组别 n 术前 术后1d 术后3d观察组 37 29.06±0.32 26.89±1.02ac 28.13±0.85bc对照组 37 28.98±0.34 26.04±1.10a 27.71±0.78ab F F 时间=22.001,F 组间=6.210,F 交互=13.052 P P 时间<0.001,P 组间=0.014,P 交互<0.001
2.4 不良反应发生率
对照组恶心2 例、呕吐1 例、躁动1 例,观察组恶心2 例、呕吐1 例。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11%(3/37)与对照组10.81%(4/37)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0,P=1.000)。
3 讨论
科学有效的麻醉方案是手术顺利实施的基础,静吸复合全醉与气管插管全麻对比,可减小对咽喉部刺激,术中能保持自主呼吸,但会抑制大脑皮质边缘系统、下丘脑投射系统,增加患者应激反应,致使儿茶酚胺、肾上腺素释放增多,血流动力学波动明显,并发症发生风险增加,部分老年患者难以耐受[7]。
静吸复合全醉联合脊椎硬膜外麻醉可有效阻断伤害性刺激和交感神经中枢连接,对交感神经兴奋性进行抑制,从而减少儿茶酚胺分泌,同时可阻滞交感传出神经末梢,减少去甲肾上腺素分泌,降低交感神经紧张性,缓解血管压力,稳定血流动力学[8]。本研究将静吸复合全醉联合脊椎硬膜外麻醉应用于老年宫颈癌患者腹腔镜根治术中,结果显示,观察组麻醉诱导后MAP、HR 高于对照组,气腹后、术毕MAP、HR 低于对照组,苏醒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躁动评分小于对照组,证实,该麻醉方式在稳定血流动力学、提高苏醒质量方面具有显著效果,且安全性高。静吸复合全醉联合脊椎硬膜外麻醉无需通过增加全麻药物用量抑制交感神经兴奋性,可促进患者术后快速苏醒,减少苏醒期躁动。
受麻醉药物、麻醉方案等影响,认知功能障碍成为术后常见神经系统并发症,不仅会延长住院时间,还影响患者术后康复[9]。本研究中两组术后1 d、术后3 d MMSE 评分低于术前,表明,两种麻醉方案均会对患者造成认知功能损伤,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静吸复合全醉联合脊椎硬膜外麻醉对老年宫颈癌患者认知功能损伤较轻微,两组术后3d 均逐渐恢复趋于术前水平,证实该损害具有可逆性,但术后患者仍需及时监测认知功能变化,以避免相关并发症。
综上所述,静吸复合全醉联合脊椎硬膜外麻醉用于老年宫颈癌患者,可有效稳定血流动力学,减轻认知功能损害,提高苏醒质量,且安全性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