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教练技术通过家班书信促进亲子关系的方法初探

2022-05-23周妙芹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2年52期
关键词:亲子关系

周妙芹

【摘要】家庭教育对学生成长的非常重要,而亲子关系是决定家庭教育成败的关键。笔者对运用教练技术通过家班书信促进亲子关系的方法进行了探索,取得了一些成效。

【关键词】教练技术;家班书信;亲子关系

教练技术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教练技术的核心是“教练”以中立的身份,用技巧反映被教练者的心态,是对方洞悉自己,并就其表现的有效性给予直接的回应,令对方及时调整心态、清晰目标以最佳状态去创造成果。家班书信是指班主任、学生、家长结合班级现实,节日或学校德育工作,以书信形式进行信息交流,情感互动,使班主任及时掌握学生、家长行为动态和心理倾向,再及时利用书信予以支持,良性作用于家庭教育开展系列活动。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给孩子讲好‘人生第一课’,帮助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2022年1月《家庭教育促进法》实施,也明确指出父母承担着对未成年人家庭教育的主体责任。由此可见家庭教育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性,而亲子关系是决定家庭教育成败的关键。然而,中国青年研究中心开展的一项亲子关系调查中显示,平时经常和父母交流的中国学生只有57.7%,亲子交流频率过低对亲子关系有负面影响,亲子关系的问题影响了家庭教育,影响了家校共育。基于此,笔者尝试运用教练技术通过家班书信促进亲子关系进行了实践探究。

一、教师利用好节日开展书信活动

节日是家长给孩子提供心理支持的好机会,一年中的节日很多,班主任以这些节日为契机开展书信活动是帮助家长和孩子促进亲子关系很好的途径。

在父亲节,笔者就在班上开展了《感恩父爱》的主题班会活动,我用A4纸对折成卡片,在卡片上印上心形图案,在图案中间打印上横线,写上:爸爸妈妈,我想对您说           。在另一个心形里写上:我最爱的宝贝,我想对你说           。我还让学生在卡片上画上画做装饰。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这样说道: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家庭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学校的教学、教育就会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倒塌下来。”老师用心地设计了这个活动,要想收到好的效果,家长的配合是必不可少的。学生在课堂上在老师的引导下,用心地写下心中想对父母说的话,可以想象他们送给父母时的满怀期待的目光,但家长的重视程度不一样,有时孩子们眼中很大的事,到了家长眼中就变得很微小。为了达到预期目的,上完课后,我用教练式对话给家长们发了一条信息:“你想你的孩子今天开心吗?你想你的孩子以后还用心地送礼物给你吗?今天晚上你们会受到一份珍贵的礼物,你知道该用怎样的态度对待吗?”通过我的信息提示,家长们都很认真地对待孩子们送给他们的卡片,也很认真地作出回复。这次活动,我收到了不少家长的信息,对我感谢的、对孩子称赞的、说自己感触的、对孩子评价有所改观的……

通过开展这些书信活动,学生学会了感恩,让学生学会了表达自己的情感,把很多平时不敢说、不好意思说出口的话用书信的形式表达了出来。在父母的回信寄语中,让学生感受到父母的爱和温暖,促进了亲子关系的建立。

二、让家长重视日常书信沟通

在信息化时代,书信这个传递信息的载体似乎慢慢淡出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但事实上,它是经常存在于我们的日常中,我们要利用好这些书信信息的沟通。如:家长给孩子留的留言条,有些贴心的孩子会经常给父母送一张画,上面会写上“爸爸妈妈,我爱您们!”“爸爸妈妈辛苦!”这些都属于简单的书信,它以文字和纸张为载体,表达了自己对父母的情感。但很多时候父母收到这些信后都只是说一聲:“我的孩子真乖!”,甚至只是以一个微信就算回应了。基本上没有父母会以书面回应。

有一次,一个学生花了整整一节课的时间,很用心地画了一幅画:父母拖着她的小手,迎着夕阳走在乡间的小路上,上面写着“爸爸妈妈我爱您们!”我夸她的画画得很漂亮,他开心地,满怀期待地说:“我送给爸爸妈妈的。”第二天回校,我问她昨天送画给爸爸妈妈他们是不是很开心?她有点失望地说:“爸爸妈妈很忙,看了画,说我真乖,就没再看我的画了。”我马上用教练式对话与小宝的妈妈沟通:“昨天小宝是不是送了一幅画给你?”妈妈说:“是的。”“觉得怎么样?”“很美。”“你收了画后,你的小宝开心吗?”“好像也开心呀。”“你试一试在她的画上写些留言,再把画给回孩子。”第二天小宝那着她那写着妈妈赞美语句的画回学校给同学们开,几乎想让所有人都知道她妈妈对她及她的画的赞美。

我在家长会上与家长们分享了这件事,使家长认识到父母的书面回应对孩子心理和成长产生的作用,引起家长对日常的书信回复重视。

三、鼓励学生主动给父母写书信

除了学校老师利用节日为亲子沟通创造机会,我还引导学生在父母的生日、自己的生日等特殊的日子用教练式语言给父母写书信,把自己想说的话写在自己的小制作上作为礼物送给父母,表达自己的感恩之情。除此之外,我还鼓励学生把班级的趣事、成长中的烦恼、自己不敢正面跟父母讲的一些话等以一封信的形式告诉父母。在书信沟通上,我引导学生要注意用上礼貌用语,如“敬爱的”“您”“谢谢”等。

四、告诉家长注意书信沟通中的一些方法和注意问题

孩子给家长的书信中除了开心的事情,难免有时是发泄一些情绪,表达自己的不满。我提前在家长会上给家长们打好“预防针”,要懂得自我情绪管理,想想:我应该怎样做?我接下来的做法能不能解决孩子的问题?我的做法对孩子有帮助?我这样做是不是对孩子的关心和爱?

在教练式对话的理论和策略指导下开展家班书信活动,为学生、家长搭建心灵交流平台,营造一种平等、和谐、友爱的氛围,家长、学生在书信交流活动中形成积极的心理机制,促进良好亲子关系的构建,使对学生的教育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本文系2021年度广州市白云区教育科研小型课题“教练式对话在小学家班书信中的应用研究”(课题立项号:2021XKT108)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梁慧勤.走进生命的教育——教练型班主任专业修炼[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2]吴旻,刘争光,梁丽婵等.亲子关系对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影响[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5):55-63.

(责任编辑:周炎平)

猜你喜欢

亲子关系
我好想逃离
班级原创心理剧《爸爸,你在哪儿》的探索与思考
大学生早年经历与青春期亲子关系的相关性研究
大学生留守经历对亲子关系的影响
微信朋友圈中大学生屏蔽父母现象探析
《谁害怕弗吉尼亚·伍尔夫》中亲子关系解读
亲子舞蹈特定价值的研究
代孕子女亲子规则认定
从教育心理学角度浅谈《傅雷家书》
社会工作介入再婚者家庭危机的个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