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化教学在小学语文写作训练中的应用分析
2022-05-23王翠
王翠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家教育部门对小学生的语文写作教育越来越重视,我国的教育越来越关注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因此,语文教师必须要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到写作教学的重要性,提升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从而整体提高小学生的语文水平。本文将研究生活化教育理念对于语文写作训练的积极意义,重点探究基于生活化教学理念创建语文写作训练课堂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小学语文;写作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写作源于日常生活,日常生活也无法脱离写作,两者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辅相成。在新形势下,教师应正确理解生活化教育理念,认知写作教学的重要意义。通过将写作与生活相融合,让真情实感渗透进作品,方便学生创作出更抓人眼球、更有灵感的文章[1]。因此,教师应将生活理念融入写作训练活动,让学生家长充分重视写作活动并给予教师有力支持。基于此,围绕小学语文写作训练与生活化教育理念进行深入探究具有重要意义。
一、生活化教育理念对于语文写作训练的积极意义
当前,生活化教学理念所蕴含的写作教育价值主要包含以下几点:
第一、激发学生潜能,通过将写作训练与生活化理念相融合,有助于挖掘学生潜能。当前,多数小学生已厌倦传统教学方法、教育理念,未能主动融入传统教学活动。为激发学生潜能,使其更好地适应课堂,教师可围绕生活化理念创建写作训练环境,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理解能力。将生活化教育理念应用于写作训练课堂,可引导学生感悟写作训练的意义与乐趣;发挥学生特长,扬长避短,有效培养其写作信心、独立思考能力、写作素养[2]。
第二、强化语文素养与理解能力,在日常生活中,学生需要依靠理解力认知周遭事物。学习能力、写作素养、理解能力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在创建写作训练课堂时,教师也可结合过往教学特点、教学风格,引入生活化的教学元素,营造轻松、趣味的训练环境,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理解能力,推动其更好地理解课本中的知识点。而将传统的写作知识具象化,也可有效减少写作训练的阻碍与难题,循序渐进提高学生写作素养。
二、基于生活化教学理念创建语文写作训练课堂的有效措施
(一)在课前预习中增加生活探究环节
课前预习是学生进行课堂学习前的准备环节,可以帮助学生大致了解将要学习的内容,从而有效减少课堂上的学习压力,提高学习效率。但是,从目前来看,有两大问题导致学生的课前预习效果较差,第一,老师对课前预习不够重视;第二,课前預习的内容枯燥无趣,难以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好奇心。对此,老师要在课前预习中增加生活探究环节,通过丰富的现实生活激起学生对知识学习的渴望。
(二)注重读写结合,积累写作语言
写作是语言表达的具体形式,而语言知识的积累无疑是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基础。在语文课程中,阅读则是学习语言知识的有效途径。通过阅读经典的文本,引导学生欣赏作者语言表达中的精妙之处。因此,教师应该遵循读写结合的原则,引导学生在阅读中积累丰富的语言知识。在生活化教学理念的指导下,选择一些富有生活气息的文本,促进学生对文本的理解。相对于单一的语言知识学习,阅读活动有利于帮助学生取得事半功倍的语言知识建构效果。运用读写结合策略培养学生的写作语言时,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语言的赏析:
第一,从用词角度赏析语言。词语是构成写作语言的基本要素,可以从词语角度赏析文本中精彩、优美、富有表现力的句子。具体来讲,赏析动词能够了解如何描写事物的动态,赏析形容词能够了解如何刻画事物的状态,赏析叠词可以了解如何增添文章的语言美。第二,从修辞角度赏析语言。修辞方法的合理应用,能够有效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在小学阶段,学生通常需要掌握拟人、反问、比喻、夸张、排比、设问等几种修辞手法。第三,从句式角度赏析语言。语言的表达通常要有一定的结构,唯有如此,才能使语言更加规范。在小学阶段的写作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了解疑问句、感叹句、陈述句、祈使句等不同句式的特点,从而优化学生的写作语言。第四,从衔接照应角度赏析语言。句子的位置不同,所发挥的作用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在语言赏析与学习中,需要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不同位置的语言所起到的作用。比如开头的句子通常具有开篇点题、设置悬念、埋下伏笔、渲染氛围等作用,文中的句子通常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文末的句子通常有深化主题、点明中心、照应开头的作用。在小学语文生活化写作教学中,利用恰当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写作语言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三)创建生活化的写作训练情景
在写作训练时,部分学生会产生思绪混乱,找不到素材,不知如何下笔的问题,难以结合作文主题梳理写作脉络。上述问题会降低学生兴趣,阻碍其写作素养的提升。鉴于此,教师首先应明确语文写作课堂的核心意义在于将生活经验转化为合格的写作素材,助力学生将实际生活与课文知识相联系。
例如,在围绕部编版教材写作题目《夏天里的成长》进行解析时,教师应该带领学生了解本文的主题在于“万物在夏天是如何迅速成长”,文章内容相对简单,仅运用自然朴素的语言再现夏天万物的生长状态。在写作指导活动中,教师可鼓励学生大声朗读,理清文章写作思路;结合日常生活实际,回想哪些生物在夏天的生长速度较快并引导学生仿写课文。在完成上述教学任务后,教师还可引入如互联网技术,找寻与夏天关联的图片、视频,确保学生可直观感受文章主题,强化文章写作的条理性,为后续的写作训练打好坚实基础。
(四)完善评改方式,提升写作质量
首先,要改进评改的方式。生活化写作更加尊重学生的想法。为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自评自改,及时进行自我反思。还可以组织学生互评互鉴,相互指出问题。此外,生活化写作会延伸到学生的家庭生活当中,所以还可以听取家长的想法。其次,要更加关注评改的过程。教师要更加重视学生是否真正理解了写作方法,学生是否产生了良好的写作态度。再次,要优化评价的语言。要有意识地采用激励性的语言,培养学生的写作信心。最后,要用发展性的眼光评价学生。教师需要及时观察、记录学生的写作情况,对比分析学生在不同阶段出现的变化,根据学生写作能力的发展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总之,作为语文老师,在写作教学方面,要根据教育部门的指示,积极开展生活化教学,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记录生活中的趣事或者各种细节,从而丰富学生的阅历,增加学生的素材积累,让学生能够写出符合生活发展规律的、情感真挚的、内容丰富的优秀作文,为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刘毅冰.基于生活化视角的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模式分析[J].天津教育,2020(33):149-150.
[2]王丽丽.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如何生活化[J].小学生作文辅导(语文园地),2020(1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