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经济高质量发展路径探析
2022-05-23张爱玲李娟
张爱玲 李娟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既遵循了客观经济规律又体现了党和国家的新发展理念。新发展阶段,要推进陕西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深刻认识高质量发展内涵,科学分析陕西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及存在的问题,明确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机遇,深入探究富有陕西特色的高质量发展路径,做好经济高质量发展政策体系顶层设计,保障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高质量发展;创新驅动;特色产业体系
一、陕西经济高质量发展现状
(一)创新驱动力量明显增强
陕西经济增长是资本、创新进步、劳动力三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根据《陕西统计年鉴(1978~2020)》的数据,先利用基本数据计算技术系数、产出变化率、创新进步变化率、资本变化率和劳动力变化率,再根据增长速度方程,分离出各生产要素对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然后根据增长特征划分为3个时期,6个子阶段,三种因素在陕西经济增长中的年平均贡献率分别是70%、7.53%和22.43%(见表1)。
陕西经济保持近四十年的增长,资本投入量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创新进步次之,劳动力最低。其中,创新驱动贡献经历了20世纪90年代的高速增长阶段,呈现先升后降曲折增长的态势,2010年以后又进入上升阶段。陕西产业驱动力发展大致经历了从“资源优势-投资驱动-要素创新”的粗线条走向。尤其是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创新驱动产业发展的势头更为强劲,汽车、航空航天与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和现代医药等六大新的支柱产业快速发展,初步树立起“造飞机、产汽车、制芯片、做手机、出好药、强新材”的陕西工业新形象。
(二)特色现代产业优势凸显
农业是建立在资源禀赋基础之上的传统产业。陕西在稳定粮食产能的基础上,加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推动全省农业转型发展。近年来,陕西省围绕“3+X”特色产业布局,推进优势特色产业发展。水果生产稳居全国首位,苹果和猕猴桃产量分别占到世界的1/7和1/3。奶山羊坚持全产业链开发,加快扩群增栏,有世界上最大的奶山羊群体,羊乳制品占国内市场份额的85%,产销量稳居全国第一。坚持标准化、机械化、智能化导向,提升设施农业效益,做大食用菌产业板块,设施农业规模居西北首位。茶叶、魔芋、中药材、核桃、红枣、杂粮等50多个区域特色产业优势不断增强,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收入来源。
能源化工产业是陕西省工业的重要支撑。近几年能源转型升级加速,绿色集约化水平不断提升,化工精深进度不断推进,煤制烯烃(芳烃)、基础有机化学品、精细化工和化工新材料产品不断丰富。陕西坚持优煤、稳油、扩气,打造煤炭深度转化、新能源等增长点,能源化工产业逐步呈现绿色化、多元化、高端化、高质化的发展趋势。
高新技术产业和制造业布局方面,陕西省加快培育能源化工、汽车、航空航天与高端装备制造、信息技术、现代医药、新材料六大新的支柱产业,加强科技支撑,延长产业链条,完善功能配套,不断巩固新增长点的发展优势,工业高技术和转型升级产业较快增长。以六大新支柱产业为代表的先进制造业实现产值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连年提升,现已超40%。2020年陕西省部署重点产业创新链27条、创新点274个。新建国家级众创空间18家、“双创”示范基地4家,全省技术合同成交额超过1500亿元。加快培育发展新动能也已见成效。
(三)对外开放水平稳步提升
近年来,陕西省对外开放不断向更深层次拓展,对外开放水平逐年稳中有进。2014~2019年,对外贸易方面,进出口贸易总额从1680.72亿元提高至3515.52亿元;实际利用外资方面,从41.76亿美元提高到77.29亿美元;对外投资活动日益活跃,利用外资规模持续扩大。
在规模扩大的同时,陕西省外贸竞争也彰显出新优势。渭南、咸阳、宝鸡、韩城先后有5个园区获批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西安进口商品展示交易分拨中心、跨境电子商务国际合作中心、加工贸易转移承接中心建设成效显著;西安国际港务区和西咸新区已设立18个进口商品展示场馆,西安国际港务区“陕西加工贸易产业转移承接中心”已有来自东南沿海地区27家企业入驻。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交流不断增多。2020年中欧班列“长安号”开行3720列,是2019年的1.7倍,创历史新高。运送货物总重达281.1万吨,是2019年的1.6倍,开行量、重箱率、货运量等指标稳居全国第一。
(四)基础设施建设规模持续扩大
截至2019年,陕西省铁路营业总里程6224公里,其中高速铁路856公里,路网密度从2010年0.019公里/平方公里的上升到2019年的0.3公里/平方公里,上升近16倍;公路总里程180070公里,其中高速公路4187公里,路网密度从2010年0.717公里/平方公里的上升到2019年的0.876公里/平方公里,全流域81个县(市、区)已连通77个(仅余子长、黄龙、麟游、太白等4个县未通高速);民航航线370条,其中,国际航班88条,通航城市235个,其中,国际城市71个。除水路外,陕西省铁路、公路、民航运营里程不断增长,路网密度持续扩大。
同时,2019年陕西省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774.8亿元,同比增长11.3%。高速公路项目进展顺利,完成投资430.1亿元,同比增长33.6%。,陕西省铁路复线里程比重从2010年的54.60%稳步上升到2019年的77%,高于2019年全国铁路复线里程59.3%,电气化率从2010年的73.18%上升到2019年的82.84%,高于2019年全国铁路电气化率66.88%,设施建设质量稳步提高。
二、陕西经济高质量发展面临的挑战
(一)科技创新对产业支撑力较弱
科技创新引领作用不足。陕西是全国科教资源大省,科技和人才资源富集,但科技资源与科技创新没能及时有效转化为经济发展成果,突出表现为科学研究、技术应用研究和产业开发不平衡。陕西在国家重大基础或科学领域具有重要地位和影响,但是技术应用研究相对薄弱,产业转化劣势更为明显,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两张皮”现象严重。
产业创新明显不足。陕西现代产业发展滞后,新兴产业不够活跃,产业组织模式和新业态发展比较滞后。陕西第一产业仍然以传统农业为主体,工业中原材料、能源化工产业比重较高,第三产业仍以批发零售业和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等传统服务业为主,现代金融、物流、科技服务等现代服务业相对滞后,电子信息、医疗保健、文化创意等新兴产业比重不高。新型合作社、产业协会、产业联盟、区块链等新兴产业组织发育不良。与互联网关联的智慧旅游、智能制造、云经济、在线医疗等新业态、新模式发展不足。
企业创新能力不强。陕西多数企业处于传统行业,且集中于产业链的中、低端环节,缺乏核心技术。企业创新动力不足,创新能力不强,缺乏具有全国影响和占据行业制高点的核心企业,尤其是缺乏高速成长的瞪羚、独角兽企业。
(二)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动能不足
陕西能源资源丰富,煤炭产量位居全国第三,油气当量居全国第一,但能源产业大而不强,能源开发效率不高,产业链短小,一次性能源特征明显,绿色能源比重不高,严重削弱了能源产业竞争优势。同时,丰富的能源资源也尚未在全国形成价格“低洼”优势,为载能型产业奠定优势基础。
陕西是全国科教资源大省,但科技研发产出与科技型产业仍与其地位有较大落差。陕西制造业的创新却处于较低水平。2019年陜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产品开发项目数为7595项,只占到全国平均水平的35%;陕西省发明专利授权量44101件,只占到全国平均水平的55%。可见,较低的创新水平是造成目前陕西制造业竞争力较低水平的原因之一,已经严重影响了陕西制造业的发展。
(三)经济外向度不高
陕西省对外贸易规模逐年增长,但从其占全国对外经贸总额的比重来看,2014~2019年,进出口总额全国占比从0.64%提高到1.11%;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全国占比从0.37%回落到0.35%;实际利用外资全国占比从3.49%提高至5.60%;无论是比重还是涨幅都不大。外贸依存度自2010年起始终在1%左右徘徊,2014年才开始上行趋势,2019年达到13.67%,但远低于全国外贸依存度平均水平31.8%。经济外向度较低,对外开放水平不高。
(四)基础设施支撑开放能力不足
经过多年努力,陕西省逐渐形成内陆地区效率高、成本低、服务优的交通通道,基础设施建设、交通运输服务品质和通达深度、安全应急保障能力有所提升,但着眼于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仍然存在一些问题:“米”字形高铁网与城际铁路建设进展偏慢,通达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成渝及中原等地区的高铁通道仍有缺失,普速铁路入西南、出口岸通道不足;高速公路省际通道、过境通道以及连接通道布局尚不完善;水运航道等级偏低,配套设施不够完善。旅客联程运输、货物多式联运仍需提升。大数据、互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创新技术在协同管控、综合服务、智能监测、信息服务等方面的深度应用处于摸索阶段,高品质的综合交通运输互联互通仍需完善。
三、陕西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路径
(一)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坚持“四个面向”,依托高校、科研院所、科技型企业等创新资源,实施“1155”工程,深化军民融合、部省融合、央地融合,推进国家“双创”示范基地、西安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榆林科创新城建设,争取国家重点实验室、 产业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等重大创新平台在陕西的布局, 加快高精度地基授时系统、国家分子医学转化中心,空天地海无人系统综合试验测试,鄂尔多斯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
(二)加快构建陕西特色产业体系
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系方面,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推进产业基础再造,实施传统产业智能化改造和转型升级专项行动,提升有色冶金、食品加工、纺织轻工、建筑建材等产业发展水平。创建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推进数字经济与制造业融合发展,推动优势制造业绿色化转型、智能化升级和数字化赋能。
构建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融合的先进制造业体系,以通信与电子设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制造、重型装备制造、动力设备制造、机床工具制造为重点,全面构造融入全球产业分工、占据全国重点链条、产品链创新链价值链人才链有机融合的装备制造产业体系。依托陕北国家能源化工基地,加快推进深度加工、高附加值、高科技产业产品开发,拉长产业链条,提高原料配套和产业协同水平,实现由低端向高端化发展的转变。
现代服务业产业体系方面,加快构建以全域旅游文化、数字化现代物流、普惠金融服务、创意科技与信息服务、幸福康养保育为主导,会展商贸、社区服务等生产生活服务全面发展。推动研发设计、检验知识产权、商务法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围绕建设 “一带一路”连接北方内陆地区的现代物流基地,以智慧物流为方向,打造一批国家级物流示范园区。依托自然保护区和城市近郊森林公园,打造一批融旅游、居住、养生、医疗、护理为一体的康养产业园区,鼓励养老机构横向联合创建养老综合体。
陕北能源化工产业体系方面,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严格控制新增煤电规模,加快淘汰落后煤电机组。支持延安等地加强石油战略储备,建设国家储气库。以煤油气资源向下游精细化工转化延伸为重点,打造能源化工全产业链。开展风、光等气候资源精细化普查和评估,发展风光等非化石能源,积极布局氢能源产业。加快创建榆林国家级能源革命创新示范区,深入推动能源化工产业高端转型发展。
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方面,大力建设高标准农田,实施保护性耕作,开展绿色循环高效农业试点示范。以规模化、标准化、绿色化为主攻方向,以苹果、奶山羊、设施农业三个千亿级产业为龙头,构建“3+X”特色农业产业体系。积极发展休闲农业、都市农业、创意农业等富民乡村产业,推动农产品精深加工,探索建设农业生产联合体,因地制宜发展现代农业服务业。
军民融合发展的产业体系方面,陕西是国防科技工业的重点布局区域,军民融合正成为陕西地区产业发展的新动力。推进国防科技成果向民用技术转化,加速军民融合带动区域产业发展,积极创建国家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
(三)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
陕西应紧抓“一带一路”这一机遇,以打造内陆改革开放高地为目标,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积极扩大国际经贸合作。以大西安为核心引领开放,提高西安区域板块和产业布局的国际化水平,推进城市功能和发展环境的国际化,将西安建设成为“一带一路”综合试验区,加快建立投资贸易便利化和集聚優质要素的体制机制,将西安打造成为对外开放门户。以陕西优势产业为依托,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互补发展和相互合作,围绕具备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优势产业,集中力量打造外向型产业集群,形成新的出口主导产业。
加快构筑国际贸易通道。发挥陕西的区位优势,构建陆空立体数字丝绸之路,推动航空港、陆港联动发展,加快将陕西建设成为效率高、成本低、服务优的国际贸易通道。进一步发挥中欧班列通道作用,推广陆铁、铁铁、铁水等多式联运,推动中欧班列长安号高质量运营,加快建设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将陕西打造成为“一带一路”国际货运物流新高地。
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促进综合保税区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整合西安高新和西安经开综合保税区,建设空港新城、宝鸡综合保税区。压缩整体通关时间,降低通关费用,优化通关流程,不断提高口岸通关效率。加快口岸体系建设,形成以关中航空口岸为重点,以汉中、榆林口岸为两翼,东有渭南、西有宝鸡的完整口岸服务体系,加快申请设立一批新兴产业原料货物口岸,以口岸布局带动陕西产业高质量发展。
(四)加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加快5G网络建设及场景应用,扩大千兆以上光纤覆盖范围,增强西安作为国家互联网骨干直联点的功能;发挥西安在新基建方面的智力优势和科研优势,建设区域互联网数据中心,力争成为国家超算中心,提升“互联网+”应用水平。
交通运输方面,按照“核心引领、节点支撑、轴向集聚、区域协同”的思路,建设便捷智能绿色安全的综合交通网络,形成“五纵七横”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关中地区围绕关中平原城市群建设,以建设西安国家中心城市为重点,强化大西安的辐射引领功能,提升城际联通效率。陕北地区积极对接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呼包鄂榆城市群发展等战略,围绕打造国家高端能源化工基地、现代特色农业基地、红色文化旅游基地,强化“交通+产业”融合发展,建设全面开放新门户。
参考文献:
[1]韩海燕,任保平.提升制造业竞争力水平 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N].陕西日报,2020-04-29.
[2]张爱玲,曹林.培育发展虚拟现实产业,打造追赶超越新动能[J].新西部,2017(17):48-51.
[3]赵一德.政府工作报告——2021年1月26日在陕西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J].陕西省人民政府公报,2021(03):3-20.
*本文系2018年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陕西现代产业体系协同发展的动态演进机制、测度与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018D07)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陕西省委党校(陕西行政学院)管理学教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