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改革探析
2022-05-23周思怡
周思怡
摘要:以往的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更加对学生偏重于预防和矫正学生已经出现的心理问题,但这样的教育往往忽视了对学生潜能的挖掘和培养,减弱了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成长的积极作用。本文笔者将以积极心理学理论为基础,优化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完善心理学教育教学模式及方案,建立科学系统的心理学教育体系。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随着国家对教育改革的愈发重视,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被提出更高层次的要求,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关注其是否有心理疾病,还有对学生的心理健康进行积极预防,挖掘学生积极的心理潜能,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使学生在有爱的环境中成长。
一、转变心理健康教育观念
在传统的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教育工作者偏执的将心理健康教育归纳为心理治疗的范畴内,忽视心理教育相关理论。而正确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标要求将全体接受教育的学生都看做是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并根据常见的心理问题制定教育目标。教师如果始终秉持“有病治病,无病不理”的教学态度,会逐渐弱化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另外,考虑小学阶段的学生的心理是一个阶段性变化的过程,在心理健康教学目标中还应加入对学生积极心理潜能的挖掘和培养,教师需要紧紧把握学生心理健康动态变化的过程[1]。
二、改革心理健康教育现存弊端
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多根据典型的心理健康病理问题编制,教育的目的也是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但事实是存在心理疾病的学生只占少数,这导致课堂内容过于狭窄,教学的任务只面对小部分学生群体有意义,学生们学习心理健康的积极性、主动性都会被影响。解决心理病理性问题只是心理健康教学内容的组成部分,而积极心理学才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部分,教师更应该重视开发学生积极心理的潜能,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在课堂上增加积极情绪教育、积极心理品质教育。总之,当下心理健康教育要摆脱侧重病理性心理健康教育,而是要更加重视对学生积极心理学理论的教学。
三、优化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
当下心理健康教育以考量、预防和矫正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为主,将积极心理学理论切实应用于教学之中,培养学生良好健全的心理品质。每名学生都有或积极或消极的心理状况,教师要脚踏实地学习积极心理学理并应用于教学之中,为心理健康教学目标优化升级提供理论依据,将心理健康课程教学目标从原先的只注重病理性心理问题转变到既关注解决心理问题,又注重挖掘和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潜能。同时将教学的重点转移到对学生积极健康的心理素质的培养上来,也只有这样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才能被学生所积极接受。
从制定发展性教育目标的角度出发,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心理素质也是在为学生未来人生中遇到困难与挫折时能够积极应对做铺垫。同时健康的心理品质与积极的人生态度能够指引学生积极融入社会,正确的看待自己。当前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标要求教师要用发展与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用爱与宽容对待学生犯错,激发他们内心深处的积极力量与美德,带领他们在成长中收获幸福与快乐[2]。
(四)深化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在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中,教学内容十分狭窄,基本上涉及到两方面内容,一是心理障碍的矫正;二是心理问题的辅导。根据调查显示,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占总学生人数的两层左右,而有心理障碍的学生则少之又少。面对这一现状,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要做出改革和优化升级,将积极心理学中对人性积极力量的挖掘的作为教育内容加入到课堂教学中并使其在课堂上发挥主导作用。
根据积极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积极的情绪体验、积极的人格特质以及积极的成长环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秉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探索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心理需要。在提升教学内容深度上,首先要增加使学生获得积极情绪的方法的相关内容,其次,注重提升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为学生营造积极良好的心理成长环境。教学内容的安排旨在使学生感受到周围事物的积极能量,让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寻找快乐和发现自己的价值,促进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形成和发展[3]。
(五)完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传统的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主要有两种,一是集体教学的模式,二是个案研究进行心理咨询的模式。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出发,教学应根据每名学生的情况制定教学模式,在教学方法上可以采用开放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创设情境教学法,挖掘每名学生不同的心理特质,开放式教学即通过创建有关积极心理的教学场景,如面对压力场景、调节情绪场景等,强调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获得积极体验,以此來提升学生积极的心理素质[4]。心理健康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在不同的场景中学生能够根据自身需要积极的参与其中,获得积极的、典型的心理健康教育,进而促进身心发展,学会从对角度看待问题并积极的解决问题。
总而言之,近年来学生心理状况越来越受关注,心理健康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教师在积极心理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和积极心理情绪的培养,积极的心理品质往往能带给学生更好的人生发展方向,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自制力以及适应能力。
参考文献
[1]阮惠英.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小学心理校本课程创新实践[J].教育界(教师培训),2019,04:82-83.
[2]曾文雄.积极心理学视域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改革探析[J].教育参考,2019,05:56-60+66.
[3]王崇宝,张桂凤.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家庭教育校本课程建构探析[J].江苏教育研究,2021,10:26-29.
[4]高君,张凡迪.积极心理学视角下提升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水平的策略探析[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0,423: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