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环专业与土木工程专业相融合的教育教学方式改革探讨

2022-05-22赵靖吴怡冰朱能

高教学刊 2022年14期
关键词:土木工程

赵靖 吴怡冰 朱能

摘  要:随着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的宽度和广度发生巨大的变化,原有的专业课课程体系无法涵盖当今行业的全部发展热点及难点,需进行一定的教学方式上的改进。土木工程作为建环专业的一级学科,对于建环专业的发展和完善有着重要的作用。文章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对来自建环专业相关工作的人员就建环专业与土木工程专业在教育教学方式方面进行改革融通的问题进行调查,并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建环专业;土木工程;专业融通;教学方式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2)14-0133-05

Abstract: With the great changes in the width and breadth of building environment and energy application engineering, the original curriculum system of specialized courses cannot cover all the hot spots and difficult points in the current industry, so it is necessary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methods. Civil engineering, as the first-level discipline of building environment and energy application engineering,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and improvement of building environment and energy application engineering. Through the form of questionnaire,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problem of the reform and integration of the education and teaching methods between the building environment and energy application engineering and civil engineering major by the people from the relevant work of the building environment and energy application engineering major and the civil engineering major, and analyzes the problems found and puts forward relevant suggestions for these problems.

Keywords: specialty in building environment; civil engineering; integration between majors; reform of teaching methods

隨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部分行业所研究的重点及专业方向也有所变化。2012年教育部将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建筑节能技术与工程专业、建筑设施智能技术专业合并为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1](以下简称“建环专业”)。建环专业作为我国土木工程领域高级人才培养和科技发展的重要支撑,在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土木工程专业是建环专业的一级学科,紧随社会发展趋势,具有与时俱进、时代特色鲜明的特点。

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舒适度、环保性的要求日益严苛,导致建环专业面临更多挑战[2]。不同高校对建环专业培养方向不同,天津大学的建环专业开设在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清华大学的建环专业在建筑学院,同济大学的建环专业在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从主干学科来说,建环和土木工程基本相同,从学科分类来看,它们同属土木工程的一级学科,面对的对象基本相同[3]。基于建环与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科相似性,建环是否应加强与土木工程专业在培养体系上的融合成为值得思考的问题。

本文通过问卷的方式,对来自高校、设计院、研究院及其他工作单位的525人进行了调研,其中建环专业毕业的有375人。有174人来自高校,181人来自设计院,108人来自研究院,62人来自其他工作单位。以研究问卷结果为基础,分析了建环与土木工程专业之间教育教学方式融合的必要性及措施。

一、问卷内容及分析

本次调研的主题是“建环专业与土木工程专业融合的教育教学方式的改革”,切入点是与建环专业相关的各个行业人员对于建环专业与土木工程专业融合的看法与建议,因此问卷的内容也是围绕这些重点展开的,其中问卷调研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建环专业与土木专业实行大类招生

考虑到暖通空调行业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原有的专业课课程体系无法涵盖当今行业的全部发展热点及难点。基于建环专业与土木工程的学科相似性,笔者就“您是否认为建环专业与土木类专业可以实行大类招生?即第一学年可以实行统一的课程设置并实行统一授课?”的问题进行了相关的问卷调查,结果如图1所示。

在来自525人的调查问卷中,大部分人认为这一举措有可行性,有281人,占总人数的53.52%,有116人认为有必要,占总人数的22.1%,75人认为有困难,占总人数的14.29%,47人认为无必要,占总人数的8.95%。通过调查与信息采集,得到天津大学本科建环专业与土木工程专业的本科各学期课表,见表1、表2。

通过对天津大学建环专业和土木工程专业本科课表的对比分析可以发现,建环专业与土木工程专业的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基本相同,这对构建这两个专业共同的专业平台授课体系奠定了一定基础,比如,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画法几何及工程制图、理论力学等一些力学的类似课程可以考虑进行统一的授课,但是一些专业特点明显的专业课在专业知识方面差异较大,如再考虑进行统一授课则不太现实。

从调查问卷的结果可以初步判断,大部分人认为建环专业与土木工程专业在课程上可以进行一定的融通,在第一学年共同教授一些基础的专业知识课程,这表明人们对建环专业与土木工程专业的相关性有一定的认可度,也认为建环专业和土木工程专业之间进行一定知识的贯穿融通是有必要的,对建环专业了解掌握土木类相关知识和扩展知识面有帮助。

(二)建环本科进行土木类教学实习

在关于“您是否认为建环专业本科生应该进行土木类教学实习,以便加深对建环专业的理解?”这一问题上,有374人认为有必要,占总人数的71.24%,119人认为可以维持现状,占总人数的22.67%,有26人认为没有必要,占总人数的4.95%,如图2所示。

实践教学环节是专业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理解和掌握专业理论、培养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土木工程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其理论知识来源于实践,又高于实践,必须在实践中进行检验并用于指导实践。实践教学是将知识内化为能力的过程,是学校培养实践理念,启发创新思维,提高综合素质的重要教学环节[4]。从提高高等学校办学水平的角度和高等学校的办学性质来讲,必须使高等学校的教学活动与科研活动和生产实践活动结合起来,而这也为学生的实践教学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更好的平台。在建环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加入土木类的教学实习,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学习土木工程的相关知识,从而更好地提升对于建环专业的学习质量,所以人们认为在建环专业本科进行土木类的教学实习是有必要的也并不难理解。

(三)土木类专业进行建环专业教学实习

在关于“您是否认为土木类专业本科生应该进行适度的建环专业的教学实习,以便加深对建环专业的理解?”这一问题上,有393人认为有必要,占总人数的74.86%,有104人认为可以维持现状,占总人数的19.81%,有16人认为无必要,占总人数的3.05%,如图3所示。

通过对结果数据的分析可以看出,大部分人们认为在土木类本科生中进行适度的建环专业的教学实习是有必要的。土建专业所囊括的课程应该不仅有理论类课程,同时還应该含有大量的实践实操类课程,只有这样才能为社会培养出理论扎实、实践能力强的土建工程建设者[5]。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大学生可以通过实验、实习、设计和课外活动来逐步提高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所以可以针对这些教学环节进行一定的改革,增加教学实习,可以实现从知识灌输型教学方法向启发引导式教学方法转化,能够提高建环专业的教学质量。所以,在土木工程专业中间加入一些建环专业的教学实习,可以在土木工程一级学科中对建环的知识体系进行一定的培养,对建环方向的知识做初步的了解和体验,对于以后在二级学科中对建环专业的选择提供了一定的知识和实践基础。所以大多数人们会认为土木类专业的本科生进行适度的建环专业的教学实习是有必要的。

(四)现有建环专业本科课程是否有利于再学习

在关于“你是否认为现有的建环专业本科知识体系有利于毕业以后的再学习,特别是与土木工程一级学科的再学习?”的问题上,有226人无法辨别是否有利或不利,占总人数的43.05%,有249人认为有利于再学习,占总人数的47.43%,有46人认为不利于再学习,占总人数的8.76%,结果如图4所示。

在被调查者中,有将近二分之一的人无法辨别现有的建环专业本科知识是否有利于毕业以后的再学习特别是与土木工程一级学科的再学习,在其余的被调查者中,认为有利于再学习的占相当大部分,只有少部分人认为不利于再学习。大部分人对于建环和土木工程专业之间的关系不熟悉,以及对于毕业之后建环和土木工程一级学科的就业发展形势的不了解,是造成被调查者无法辨别是否有利的原因。土木工程作为建环专业的一级学科,在课程体系构造上有一定的相同点,学生在本科期间对建环专业的学习,对建环专业以及相关的土木类专业的学习有适当的帮助,有利于毕业之后继续对土木类专业的深入学习。

(五)对建环专业与土木工程一级学科融通建设改革建议

根据上述调查信息,可以看出从事于建环专业相关的工作人员对建环专业与土木工程专业融通对教育教学方式改革的看法,在对建环专业与土木工程一级学科融通建设改革有什么其他建议这一问题中,有160人参与了作答,其中大部分人认为,与土木工程专业下的二级学科的相差较大,融通有一定的困难,并且建环专业应该有适合自己专业发展方向的特色课程,强行进行学科融通效果不会太理想,可以在一些基础公共课上进行一定的融通,使建环专业以及土木大类的知识有更全面的了解;还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建环专业在教学方式上应加强教学实践,注重实践环节,有利于学生在走向社会后的就业以及提升对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还有一部分人对建环专业所学习的课程做出建议,认为应该加强某些领域相关知识的学习,多开设相关课程,拓宽知识学习领域,以免在就业之后相关知识匮乏,影响工作能力。从培养目标来看,建环专业学生应掌握土木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备从事土木工程和建筑物环境控制的设计、施工、管理及项目规划、研究开发的能力[3]。通过对被调查者所提建议的总结分析,我们不难看出,由于如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要以教师讲授为主,灌输性仍大于研究性,课堂的开放性稍显不足,工程实例介绍或实验室、校外工厂参观等实践教学环节较少[6]的现象仍有存在,建环专业相关人员普遍对土木工程专业领域了解程度较浅,专业知识能力仍有待提高,在从事不同与建环专业相关的人中,建环专业与土木专业适当地将课程融通,教学实践环节的加强以及注重专业能力素养的提升等是普遍诉求。

二、措施与建议

针对调研问卷结果的研究分析,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对建环专业与土木工程专业教育教学方式改革融通问题进行分析改进。

(一)开展公共基础课程统一授课

在大一阶段开展一些建环专业和土木工程专业公共基础专业课程的统一授课,建立两个专业共同的专业平台授课体系,将学生按大类进行培养,后续再根据学科要求及特点进行专业分流,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建环专业和土木类专业的联系,巩固建环专业在土木工程一级学科方面的基础知识。并且根据目前建环学科与工程建设发展的状况,可适当有针对性地拓展建环专业在课程设置方面的欠缺,拓宽建环专业就业面。

(二)重视教育教学体系中的教学实践方面

目前很多高校存在重科研、轻教学现象,在教学过程中又存在重视理论教学、轻视实践教学和重视课堂教学、轻视课外教学的观念,实践教学经费有限,甚至有时严重不足。由于教学资源有限,课程设置与专业实践等均存在一定问题,因此造成实践教学效果不理想,学生普遍存在实践能力差、工作适应能力差、创新能力不突出等问题。建环专业与土木工程专业从培养目标上来看有很大共同之处,建环专业着力于培养具备建筑室内外环境、暖通空调设备系统及设施的设计、安装、管理技术以及能够将能源在建筑设备中进行合理分配并使建筑暖通空调科学合理运行的技术人才,土木工程专业着力于培养具备从事土木工程项目规划、设计、施工、管理能力的技术人才。在实际工作上来看,建环专业离不开房屋建筑,而对建筑环境及设备进行改造,又要求工作人员具有土木工程专业的基本知识。所以在建环专业和土木工程专业中互相融入一些教学实践,有利于加强建环专业和土木工程专业的融通,并且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于缓解学生工作适应能力差、创新能力不突出的问题有一定作用,有利于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

(三)建环专业本科课程领域的拓展

建环专业本科毕业生由于建环专业理论知识学习面不够广,从事工作后相关知识仍需补充,制约学生能力发挥的现象依旧存在。建议建环专业在本科期间多开设一些特定领域的相关课程,拓展学生知识面,尽量减少专业方面知识盲区,使学生在行业领域更具发展潜力,从整体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对整体工作的把控力。避免工作之后相关知识匮乏、影响工作能力及工作效果的情况出现。通过对建环专业本科课程领域的拓展,提高建环专业本科毕业生工作能力及个人素质在专业行业领域的适应性,对于拓宽学生就业面、提升工作质量有一定的帮助。

三、结束语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的稳定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建筑事业发展迅速,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从而对建环专业人才需求也越来越多。以前建环专业的定位,只有建筑设备的一个方面,其人才培养的目标是比较窄的。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该专业的宽度和广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为适应社会的发展,建环专业需要扩大专业范围,与其他相关专业进行交叉和融合。建环专业和土木工程专业的联系和融合,在增强学生对于建环专业的学习理解,促进建环专业学生毕业之后有更好的就业环境,拓展建环专业毕业生的知识面,填充知识盲区,提升专业素养,提高工作能力等方面有一定的意义。经过此次调研,我们发现加强建环专业和土木工程专业的融合有一定的必要性,因此,调整教育教学方式,为顺应社会需求而对建环专业进行的教育教学方面的改革亟待实施。

参考文献:

[1]彭冬根,郭兴国,胡明玉,等.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大土木类人才培养探索[J].高等建筑教育,2017,26(1):36-40.

[2]高文财,李棱雪.“大土木”专业改革背景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四川水泥,2019(4):158.

[3]李國强,陈以一,何敏娟,等.构建大土木专业平台课程体系——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平台课程体系的构建与教学实践[J].高等建筑教育,2003,12(3):30-33.

[4]孙佳佳,孔卓然,曲璐瑶.高等教育与建环专业国内发展趋势之间的联系的研究[J].房地产导刊,2017(9):241.

[5]吴荣,朱金华.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土建专业实践环节教学模式研究[J].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8,29(5):45-48.

[6]王浩宇,任晓耕,陈福祥,等.基于OBE理念的建环专业课程改革与实践——以《空调冷热源技术》课程为例[J].高教学刊,2019(1):85-87+90.

基金项目:教育部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传统工科专业改造提升及多元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探索与实践”(教高厅函〔2018〕17号)

作者简介:赵靖(1982-),女,汉族,天津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建筑节能。

猜你喜欢

土木工程
土木工程建设施工技术问题之探讨
土木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土木工程管理施工过程质量控制分析
基于专业评估的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改革与实践
浅方式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及创新
土木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土木工程专业创新与实践能力培养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