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勤工助学资助育人功能的路径探究
2022-05-22孙长红
孙长红
摘 要:勤工助学不仅是高校资助工作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也是给困难学生提供经济补助和实践机会的有效途径。社会的进步加快了高校资助体系的变革,原有的保障性资助逐渐转变为发展性资助,原有的勤工助学管理模式的问题日益凸显。对现行高校勤工助学管理模式现状进行分析,通过加强保障,完善激励机制,优化岗位设置,发挥育人功能等路径,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勤工助学工作中,最终实现立德树人目标。
关键词:资助育人 勤工助学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立德树人
高校学生资助工作有效地解决了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上不起学的问题,事关脱贫攻坚,事关社会公平。过去十年,学生资助工作在消除贫困、改善民生,保障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质量,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中所做出的突出贡献,体现了国家对广大青年学子,特别是家庭经济困难學生的关心与关爱。[1]2020年随着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越来越多的家庭摆脱了贫困,实现了小康。随着国家日益强大,党中央对贫困人口的扶贫力度不断加大,进一步做好高校学生资助工作,是实现、巩固、拓展教育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实现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科学化、智慧化发展的现实需要。
勤工助学是学生通过兼职或课余时间工作获取报酬以改善学习和生活条件的行为。勤工助学是学校学生资助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缓解了高校资助工作的压力,提高了资助育人工作效率,更重要的意义在于为参与其中的学生提供了经济补助和实践机会,是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提高学生道德素质的有效途径,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增强其感恩意识,弘扬劳动精神,树立奋斗品格。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高校资助体系持续完善,“育人”——作为勤工助学中的一项重要功能,日益凸显,站在新时代的起点,勤工助学应与时俱进,以学生为本,由“济困”逐渐向“育人”转变。[2]
一、高校勤工助学管理模式现状分析
(一)勤工助学制度保障有待完善
2007年,《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勤工助学管理办法〉的通知》出台,作为一项提高贫困家庭学生自立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资助政策实施。伴随资助育人理念的完善和发展,目前我国现行的资助政策以《高等学校勤工助学管理办法(2018年修订)》为依据,2018年出台的新办法,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突出了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3]新办法更加适应社会经济发展以及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更有利于学生自立自强、创新创业精神。新办法以人为本,不仅提高了勤工助学报酬,提倡要合理满足学生需求,还提出了要规范勤工助学管理,更是明确了资助育人这一要求。这一系列变革,彰显出勤工助学管理,全方位育人的重要作用。各高校作为勤工助学的落实单位,有必要根据社会发展趋势,依据国家制定的新办法,结合各校实际,适时调整完善《高等学校勤工助学管理办法》,真正使勤工助学管理做到与时俱进,有法可依。
(二)勤工助学激励机制有待重视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指出,人的需求由低级向高级发展,人得到充分的尊重才有更高级的追求,这一理论对于探索“激励”对人的作用有积极的启示。当人们内心渴望得到某方面的满足时,人们就会通过行为来实现这种满足,并充分地调动和激发自身的潜能克服实现目的过程中的困难。[4]勤工助学的资助育人要满足大学生的内心需要,让学生感受到来自组织的支持和关怀,让大学生在“自我激励”的作用下完成工作接受教育。校内各个部门和单位都要寻找育人工作的切入点,设立“激励”政策,在“自我激励”的作用下开展育人工作,学校和用人单位对勤工助学活动越重视,对勤工助学投入的资助、奖励、荣誉、情感以及实习实践活动机会越多,越能激发学生的工作热情。勤工助学激励机制的不断完善,在对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自信心培养、品德培养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勤工助学岗位设置有待优化
目前,勤工助学的岗位设置及工作种类单一,不能完全满足学生参与勤工助学的需求。岗位类型方面,目前高校勤工助学岗位主要有固定岗和临时岗,以某高校为例,参与勤工助学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占5%左右,然而,全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占30%,出现粥少人多的现象,勤工助学的受惠面较为狭窄,不能满足大多数困难生的需要。工作种类方面,学生主要从事较为单一、基础、重复的事务性和服务型工作,办公室文职工作、食堂服务人员、宿舍管理人员、图书馆整理员,这些岗位并不能发挥学生自己的专业特长,也不能使之涉猎其他的专业领域。以上岗位设置,并不能促使学生通过勤工助学很好地实现拓宽视野,增强本领,增长才干的预期。
(四)勤工助学组织管理有待健全
目前各高校勤工助学工作由学校学生处资助中心统一管理。组织管理模式是学生资助中心收集汇总各部门勤工助学岗位需求—院系负责资助的教师通过下达通知、公众号分享等形式向学生发布招聘信息—学生填写申请表—辅导员推荐—院系领导审核—勤助中心进行岗位分配和调剂—学生上岗。在正式上岗之前,学生一般无法熟悉勤工助学岗位,也没有正规的渠道对岗位工作环境进行更多地了解。这样不利于学生和供岗单位之间的相互了解,在实际的工作中会存在学生能力与工作岗位不匹配现象。许多高校勤工助学岗位缺乏对勤工助学学生的绩效考核,也几乎不存在淘汰机制。在学生正式上岗之后,经常存在学生对岗位、教师对学生满意度较低的情况,一些学生的勤工助学活动难以持续,不利于学生形成竞争意识,也不利于其珍惜勤工助学的机会。
(五)勤工助学育人作用有待加强
勤工助学是资助育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勤工助学岗位管理,仅注重学生是否保质保量地完成工作任务,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勤工助学的育人功能重视程度不够,学生得不到或者很少能得到参加勤工助学所期望的诸如师生交流、师生友谊、教师的鼓励、人际沟通技巧、办公室礼仪、自信心提升、专业能力提高等方面的收获。在学生能力培养方面,学校勤工助学中心组织的岗前培训,培训内容只是一些常规管理和纪律要求,内容宽泛,缺乏针对性。而各供岗单位由于缺乏育人意识,仅寄希望通过参加勤工助学的学生来分担工作压力,较少提供系统的、专业的工作指导。有些部门设置的勤工助学岗位的工作种类,虽然对学生的业务能力培养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在落实过程中,在对学生自信心培养和人格培养方面仍有所欠缺。学生在参与勤工助学的过程中只是按时完成工作,很难获得参与感和成就感,更无法充分发挥勤工助学在育人方面的作用,最终也无法有效实现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
二、将育人功能融入勤工助学的途径
(一)高度重视,加强制度保障和人员保障
1. 制度保障
高校应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大局出发,站在教育公平、脱贫攻坚、人才培养多个角度考虑学生资助工作。要突出资助育人要求,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勤工助学酬金及支付方式,要合理满足学生需求,开拓新型的岗位类型,优化校内岗位及校外岗位的管理方式。[5]学校层面以及供岗人单位一定要深刻理解勤工助学的意义,扎实有效做好勤工助学工作,将无偿资助与有偿资助有机融合,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自立自强及创新创业精神,切实将勤工助学的育人功能以及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落实落细。
2. 人员保障
加强校部机关和各学院供岗单位对勤工助学育人职能的认识,根据学生资助工作专业化发展需要,学校资助中心应明确一名勤工助学指导老师,负责勤工助学的岗位统计、招聘、学生管理、绩效考评、培训反馈等工作。各分院(系)要将资助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成立资助领导小组,由专人负责对接校资助中心勤工助学管理工作。建立以校资助中心统一管理、各分院(系)为重要补充的专职人员、辅导员、班级资助委员相结合的勤工助学资助育人队伍。
(二)建立完善的勤工助学激励机制
(1)在勤工助学活动中,教师应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勤工助学管理要求中,培养学生自立自强、服务社会、甘于奉献的精神。学校和供岗单位应对学生进行积极正面的引导,不仅要向他们传递正能量,更要从人生导师的角度,为他们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和方法,当他们有所进步或取得成绩时,应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指导老师应与学生同甘苦、共患难、共成长,这样才能让学生切实感受到学校和老师真心实意的关心与关爱。
(2)不断完善勤工助学奖惩机制。一方面,对在勤工助学中表现突出的學生予以表彰和奖励,奖励措施主要包括同等情况下优先录用、获得荣誉称号、在班级评选励志奖学金时优先考虑等,事迹被广泛报道、成为朋辈榜样,使勤工助学成为学生获得价值感和成就感的渠道和平台。另一方面,注重对勤工助学学生工作的日常考察和监督,实行每月考核制和淘汰制,由各部门负责教师每月对勤工助学学生的工作表现及态度签署评价意见,资助中心负责审核,对于违反勤工助学管理规定或者旷工的学生,予以教育与处理,并扣除一定的薪资,消除勤工助学学生不劳而获的思想,培养其吃苦耐劳的精神。
(三)优化岗位设置,提升勤工助学学生综合素质
建立勤工助学学生数据库,将勤工助学学生的专业、特长、性格、品质等信息录入系统,供岗部门通过数据库充分了解学生情况后,直接从数据中进行浏览、筛选,选择符合本岗的学生。岗位设置以学校需求为主要依据,将“育人”作为岗位设置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学校应本着“以学生为本”的服务理念,结合学生专业特点,设置科学合理的勤工助学岗位。一方面,在专业能力培养上,可以开展专业教育、职业教育,让学生接触到大量调查问卷、数据统计、专业资料等专业知识,提升其专业技能和科研素养;另一方面,在实践能力培养上,学校应加大校企合作力度,积极与社会组织合作,拓展校外岗位,向更多学生提供校外实习实践机会。也可引进创新创业项目,培养学生创业能力,有利于学生做到知行合一,将所学与实践结合,在实践中检验真知,从而提高综合实践能力。
(四)充分发挥勤工助学各环节的育人功能
1. 建立优胜劣汰的勤工助学聘用机制
将社会人才竞争机制引入勤工助学活动中,特别是对于有一定技术要求或综合能力需求的岗位。传统的招聘机制可优化为:勤工助学服务中心收集并发布各用人单位的招聘人数、岗位职责、任职条件、培养目标等信息—学生准备简历—通过线上报名或模拟招聘会的形式现场报名—根据报名人数情况,各用人单位按照1∶3或1∶5的差额组织各种形式的面试—岗位调剂和淘汰—上岗实习期—签订合同或延长实习期—正式上岗—反馈考核结果。在以上流程中,供岗单位给予学生准备简历和面试的机会,加入了岗位竞争与淘汰,加入了实习期和考核。这一过程,提前将就业择业用人单位招聘过程进行模拟,对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和综合竞争意识有着积极作用,有利于使学生珍惜来之不易的勤工助学机会,有利于激发学生内在的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
2. 建立有效的勤工助学培训机制
培训作为开阔视野、储备知识、提升技能的有效手段,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还可以为学生的就业择业奠定良好的基础。学校应建立常态化、系统化的勤工助学培训机制。上岗前,学校应对学生进行办公礼仪、计算机使用、办公软件使用等方面的培训,使学生符合上岗的基本条件。上岗后,供岗人单位应对学生进行岗位职责、办公纪律、人际交往技巧等方面的培训,使学生能适应和胜任工作。随着岗位调整、学生自身的成长,学校应实时对学生进行补充性和发展性的培训,学校还可为学生提供学习时间更为灵活的专题网络授课资源。课程结束后,应对参加培训的学生进行有效性评估,以保证培训质量。
三、结语
高校资助育人工作是促进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有利推手,勤工助学对于学生全面发展的巨大推动功效需要不断坚持探索和不断创新。高校要贯彻资助育人理念,以立德树人为目标,多部门多方面助力,不断提高勤工助学的精细化管理水平。要挖掘勤工助学的思想政治资源,助推高校资助体系从输血型、保障型模式向新时代背景下造血型、发展型育人体系转变,培养德才兼备,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2] 王娜.新时代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理论与实务[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0:103-104.
[3] 刘川生.成长与超越——京师辅导员论文集 [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87.
[4] 高燕.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问题与解决路径[J]. 中国高等教育,2017(C3):11-14.
[5] 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全国高校辅导员工作创新论坛论文集 [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65-68.
基金项目:安徽省级质量工程资助课题“大思政视域下高职高专院校资助育人工作路径研究——以合肥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 (2020jyxm1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