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技能大赛对提升高职环境专业人才培养水平的影响研究

2022-05-22李莉曹俊钱珊

文教资料 2022年4期
关键词:技能大赛人才培养

李莉 曹俊 钱珊

摘 要:近年来社会飞速发展,对于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尤其是环境专业方面的人才,需求量逐年增多。但是目前高职环境专业在人才培养中存在颇多问题,如办学理念不清晰、课程体系缺乏科学性、社会竞争力差等。因此,为了能有效提升人才培养水平,高职院校在组织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中,应该加强对职业技能的重视,使其与教学工作有效衔接,保证学生在参与技能大赛的过程中,自身素养和水平能得到整体提升,促进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增强,从而让学生可以朝着更好的方向迈进。

关键词:技能大赛 高职环境专业 人才培养

在高职院校教育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加强对环境监测技能大赛的举办和参与,除了能促进高职环境专业教学改革外,还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环境监测技能水平,增强学生的整体专业素养和能力,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等方面发挥重要的引领作用。因而,为了能提升教学的质量和效果,高职院校应该高度重视技能大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确保学生能通过技能比赛,全面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能力。[1]

一、技能大赛对高职环境专业人才培养的价值分析

近年来,社会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对于环境类人才的需求也逐年增多。为了可以更好地满足社会发展需求,高职院校在开展教育教学工作中,应强化对专业人才实践技能的培养。目前开展的环境监测分析类技能大赛,通常根据行业发展趋势以及工作岗位需求而定。并且,依托于技能大赛,把各个企业文化需求融入其中,对内容进行合理的设计,以保证学生在参与比赛的过程中,可以提升自身技能,从而促进高职环境专业人才培养效果的提高。这类技能大赛,除了能增强学生的整体水平和素养之外,还可以实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提高学生的整体技能。

遵循“从简单到复杂”的认知规律和“从初学者到专家”的职业成长规律,在分析环境监测技能大赛项目的基础上,依据整体设计、分段实施、有序衔接、递进培养的思路,必须开设培养学生科学、人文、身心素质的公共基础课程,引入环境监测技能大赛的项目直接转化为项目课程,将环境监测技能大赛的知识点和技能点直接转化补充为新的课程内容,构建以技能大赛项目为引领,以新时代行业企业对环境监测从业人员道德素质、综合职业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需求为导向的环境专业课程体系。职业文化素养领域层面:开设思想道德系列课程,引导学生设定人生目标,树立创新创业理想;开设人文类课程,完善学生的人格修养,引导学生如何做人;开设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典型项目,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的基本专业常识和经验,使学生具有适应飞速发展的科学技术和时代变化的能力;开设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培养学生就业意识,帮助学生掌握求职技巧和创业所需能力;开设大学生创业基础课程,使学生掌握创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为学生在创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供思路和方法。

结合技能大赛的具体要求,针对现阶段人才培养中存在的各种不足和问题,对环境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进行明确、科学的分析,并依照实际现状,有针对性地制订培养计划,确保可以为社会培养出更多高技能高水平的环境方面人才。同时,也可以根据技能大赛的具体要求,在对行业整体发展情况充分了解的前提下,有侧重地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调整,并按照产业发展趋势,对环境专业课程进行优化和改革,将课堂教学内容与职业标准有效衔接起来,以便人才培养能更加有针对性。[2]从整体的角度上分析,将技能大赛作为高职教育教学的基础,除了能进一步增强高职院校环境专业人才培养水平外,还能提高教师以及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对高职院校的全面发展有很大促进作用。[3]

二、高职环境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与国外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高职教育的起步相对较晚,但是随着教育体系的不断改革和国家对教育工作越来越重视,高职教育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我国目前高职高专环保类学校数量相对较多,而具有环境类专业的院校更是逐渐增加。然而,在实际的环境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由于管理体制不健全,办学基础较为薄弱,再加上发展速度相对较快,使得高职院校环境专业人才培养出现了颇多问题,不仅影响了教育教学工作的有序开展,也阻碍了学生整体水平和能力的增强,不利于其今后发展。

(一)环境专业课程体系缺乏科学性

就目前来看,高职院校环境专业教学工作在实际开展过程中,虽然院校以及教师的重视程度相对较高,并能主动革新教学模式和理念,但由于受到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使得课程在开展过程中,整体存在滞后性,课程开设比较随意。并且,课程的设置以及体系结构等,与普通高等教育存在较强的相似性,不能将高职自身的结构体系以及模式充分凸显出来,独特性不强,也没有依照相应岗位技术要求,有针对性地对课程体系加以建立,致使高职环境专业人才培养缺乏实效性,与市场需求存在较大差异,不能满足当前市场的整体发展需求。这一情况的存在,除了会影响环境专业人才培养效果之外,也阻碍了高职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对院校的良好发展非常不利。[4]

(二)办学理念缺乏清晰性

在具体的高职环境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除了课程体系不够健全,存在较强的不合理性之外,办学理念也经常模糊不清,无法精准地对职业进行定位。高职院校在发展建设期间,常常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混淆,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较为注重,忽视了高职学生的职业性。并且,在教育工作开展过程中,过于注重学生的学术研究,忽视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综合培养,致使学生无法与岗位需求相匹配。此外,在教学过程中,对专业学科的建设较为关注,没有意识到专业建设的必要性,最终使得专业人才培养不够科学,影响了学生整体技能和水平的提高。[5]

三、技能大赛对提升高职环境专业人才培养水平的促进

在高职环境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开展技能大赛能有效地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对学生的未来发展有很大促进作用。故而,为了能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效果,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应该加强对职业技能大赛的重視。

(一)促进学生学习以及教师教学

与普通高等教育不同,加强对高职教育工作的重视,最主要的目的是要培养更多技能型人才,可以更好地满足社会对专业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所以在高职教育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应该将培养学生技能作为主要的办学方向,让学生可以零距离上岗。在实际的环境专业人才培养期间,需要加强技能大赛训练,动员学生人人参赛,使技能大赛制度化、规范化和常态化,形成“人人参与,个个享受”的技能比赛格局,同时让技能大赛标准和要求贯穿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通过比赛来促进教学和学习,借助比赛来增强学生专业技能和素养,从而为其今后上岗打下良好基础。一方面,充分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在技能大赛中,学生如果想要获得良好的成绩,不仅要掌握扎实的理论基础以及实践技能,也应该加强自身创新意识以及竞争意识的培养。要引导学生平时多多练习,促进学生专业认同感的增强。[6]另一方面,建设高水平的师资队伍。通常情况下,教师的实践能力以及专业水平对学生参加技能大赛的成绩有直接影响,因此,为进一步提升环境专业人才培养水平,将技能大赛的价值和作用发挥出来,教师应该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技能大赛。在比赛过程中,教师通过与学生共同参与,可以深层次了解行业对人才培养的具体需求,明确相关岗位对学生技能的要求,以便进一步增强教师的职业实践技能,促进其专业水平的提高,从而更有效地推动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的培养。

(二)促进实验实训条件的完善

在高职院校教育教学中,实践教学极其关键,而实训条件作为高职环境专业人才培养的基础,必须要加强重视。通过开展技能大赛,各个学校在参与过程中的差异性会体现得淋漓尽致,诸如实训室建设以及相应的仪器设备方面,部分学校的资金投入力度相对较大,能强化实验室以及实训室的建设,不断对相应的实验条件加以完善,尽可能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实验空间。而有的院校只是单纯地为了参加大赛,借其他实验室来对学生展开培训。还有的院校为了能让学生获得优异成绩,在资金上投入相对较大,积极引进仪器设备,与企业合作办学,不断优化实验以及实训条件。所以,依托于技能大赛,高职院校能明确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积极地进行改进,加大建设力度,能主动运用先进的设备以及技术,从而促进环境专业人才培养水平的提高。[7]

(三)促进教学方法及手段的革新

在高职环境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依托于技能大赛,可以很大程度地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以及能力。在环境技能大赛中,涉及水质、大气、土壤等多个指标的监测分析。在实际参赛过程中,参与的院校通常相对较多,与此同时,学生的水平也存在很大差异。例如水环境监测项目水质高锰酸钾盐指数测定,有的学生由于在学校没有经过系统的培训,所以在主观上错误地认为采样环节最为简单,不需要根据相应的标准和流程进行,最终导致在参加比赛过程中在采样环节丢分。在进行水质高锰酸钾盐指数测定过程中,往往会严格考核滴定管校准等环节,在这一比赛环节中,部分学生不能依照国家标准进行操作,从而导致比赛无法获得优异成绩。当然,在实际比赛过程中,依然有很多学生能够严格按照操作流程进行,整体的技能和水平较高,能灵活地对理论知识加以利用,实验操作过程十分娴熟。这一现象也充分表明,这些高职院校对实验教学的重视程度非常高。对此,将技能大赛作为基础,高职院校在开展环境专业课程教学中,可以有针对性地对教学模式和理念进行优化,加大革新力度。并且,利用现场案例以及模拟现场等教学方式,可以将理论与实践有效衔接,保证环境监测类课程教学效果的整体提高。

(四)促进环境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

高职院校在对环境专业人才培养期间,将技能大赛作为基础,有效地开展各项教育教学活动,可以进一步优化教学理念,明确课程的整体目标,全面地改革课程体系,加大创新力度,从而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同时,在课程内容以及结构上,可以进一步调整,合理修订,能结合当前市场对人才的实际需求,有依据地进行设计,不断地进行改进和完善,保证教学工作在实施中,能够和行业人才需求相一致,从而让学生朝着更好的方向迈进。此外,依托技能大赛,在进行环境专业人才培养中,也能有效制订培养计划,以便在技能大赛的影响下,高职环境专业人才水平得以全面提升。

(五)促进工匠精神的德育教育

工匠精神就是一种追求极致、精益求精、勇于创新的做事理念,是对待工作的一丝不苟、专注细节、精雕细琢、敬畏担当,是一种爱岗敬业的坚持和态度。其内涵主要体现在:专注、精益、敬业、创新。新时代的工匠精神除了具有广义上的工匠精神内涵,更是赋予了其强烈的时代意义。一方面要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工匠精神文化,继承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另一方面要吸纳欧美优秀的职业文化,追求卓越的产品品质和用户至上的服务精神。

分析环境技能大赛标准,结合企业实际要求,对环境工程技术专业工匠精神培育指标进行了量化(见表1)。

职业技能大赛参赛人员必须要将自身思想与成果、作品融合起来,秉承自身信念铸造独具一格的特色产品。此种情况下,参赛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综合能力,除了基本技能造诣,还应具备创造性思维与自我超越的精神,以及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参赛人员应积极提高自身技能造诣。职业技能大赛中,技能水平是参赛人员日积月累形成的,这种积累是工作所追求的精益求精与自我超越的精神。参赛人员应积极规范自身心态与价值观。实际比赛中,参赛人员应不断规范自身心态与价值观,明白比赛的精髓在于创造生命力长远的优秀的作品,可在其中融入自身思想,才能经受住时间的考验。这促使参赛人员在职业技能比赛中摒弃“只分胜负不看人情世故”的心理,保持良好的参赛人格。举办职业技能大赛,还应提倡高水平低较量思想,即大赛举办人员不宜过分宣传比赛的竞争性,不应将参赛人员引入“你死我活”的局面,应在比赛中宣传相互切磋与学习,引导参赛人员相互欣赏与认可,形成“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比赛局面。事实上,职业技能大赛的根本意义并非在于产生的冠军数量与质量,而是优秀成果与产品的创造。职业技能大赛,不应向观众呈现激烈的厮杀状态,而应在充分发挥工匠精神的基础上,完美演绎技能,从根本上将技能大赛与工匠精神完美融合。参赛与举办人员要及时转变思想,正确理解工匠精神内涵,追求精益求精。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高职环境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将技能大赛作为基础,除了能让环境专业人才得到科学培养之外,还能营造一个相对良好的育人氛围。因此,高职院校应将技能大赛作为基础,结合当前教育教学中存在的各类问题,积极地进行革新,从而培养出更多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环境专业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刘东菊,汤国明,陈晓曦,等.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对教学改革与发展的影响力研究[J]. 职业技术教育,2015(10):30-34.

[2] 李俊鹏. 技能大赛对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有效促进的实践[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9(1):180-183.

[3] 马明辉,周一帆. 打造实验技能大赛系列平台构建实践育人长效机制[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6(7):183-185,193.

[4] 石碧清,罗永军,王雪. 依托技能大赛提升高职环境类专业人才培养水平[J]. 教育与职业,2019(9):177-178.

[5] 陈洋. 依托技能大赛提升高职环境类专业人才培养水平的对策分析[J]. 低碳世界,2019(34):251-252.

[6] 冯新,万俊杰. 高职环境专业技能竞赛引领教学改革的对策和路径研究与实践[J].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4):152-155.

[7] 吕永霞,张廷玉,李晓华. 技能大赛视角下高职院校环境专业人才培养现状以及模式创新思考研究[J]. 财会学习,2018(24):216,220.

基金项目:汉江师范大学校级教研項目“技能大赛对提升高职环境专业人才培养水平的探讨” (2015024)。

猜你喜欢

技能大赛人才培养
技能大赛对高职院校教育发展影响的研究
论技能大赛对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改革的激励效应
“以赛促学、赛教结合”的工程造价教学改革
理论知识点、国家技能鉴定、技能大赛与教学产品相结合的研究
从世界技能大赛看职业院校竞赛培训制度的建设
速录专业 “三个一” 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