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课程思政为背景优化民族地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2022-05-22贾霓

文教资料 2022年4期
关键词:民族高校课程思政校园文化

贾霓

摘 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高校思想建设的重要内容。该文以课程思政为背景,调查民族地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现状,分析民族地区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具体优化路径,对于提升民族地区高校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增强民族地区高校凝聚力,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课程思政 民族高校 校园文化

课程思政是在传统思政课程的基础上,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改革和创新。它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宗旨,以协同育人为核心理念,以立体多元为基本结构,以显隐结合为主要方法。这意味着新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重视“课程”的作用,也要重视“非课程”的作用。其中,校园文化是主要抓手。

一、“课程思政”背景下民族地区高校校园文化优化的必要性研究

校园文化是立德树人的沃土,对学生行为习惯、道德品质均产生深刻影响。民族地区高校以培养本土化人才为导向,更应该体现时代要求,打造符合地域特色、学校特点的优秀校园文化,全面推进“课程思政”体系的构建。

(一)传承地方文化传统的需要

近年来,我国非常重视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习近平总书记曾提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地方优秀文化,作为中华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地方风土人情与记忆,也理应得到保护和传承。民族地区高校承担着引领地方文化的重要职能,是传承地方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和加快地方思想文化发展的重要源泉。以“课程思政”为背景,创新民族地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就是让优秀历史文化、地域文化、校史文化在融入校园文化的同时,得到进一步梳理和传承。

(二)丰富“课程思政”内涵的需要

新时代,国家提出加强“课程思政”的引领作用,并非意味着弱化思政课程的育人功能,而是在坚持“思政课程”作为育人主阵地、主渠道的前提下,挖掘“各类课程”的隐性教育内涵,达到协同育人的目的。高校校园文化作为大学生固定生活体验、生活方式的集中体现,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价值判断、审美取向、道德情操。民族地区高校通过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向学生宣传学校的历史沿革、光荣传统,从而达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目的。从本质上讲,这是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对“课程思政”内涵认识的创新,即“课程思政”不能一味拘泥于“小课堂”,而应该发挥“大课堂”的价值和作用。校园文化就是重要的“大课堂”,优秀历史文化、地域文化、校史文化就是这个“大课堂”的生动课程。

(三)提升“立德树人”实效的需要

校园文化主要以两种形式呈现:一种是以建筑、雕塑、楼宇等有形实物为代表的硬环境建设,另一种则是以校规校风、教风学风等无形思想、观念、精神为代表的软环境建设。[1]优秀的校园文化能给师生生活和精神提供双重滋养,规范其言行,提高其素养。因此,“立德树人”就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本体功能和最终目标。民族地区高校不断优化校园文化建设,不断突显其先进性、系统性、发展性,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校园文化的内核,把培养新时代有道德的公民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能切实提升“立德树人”的时效性。

二、民族地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研究

为了详细掌握湘西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情况,笔者围绕校园物质文化建设、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校园制度文化建设、校园行为文化建设四个方面设计调查问卷,选取吉首大学、吉首大学师范学院、湘西民族职业技术学院部分学生、教师进行调研,通过问卷星发放问卷300份,回收289份,回收率为96.3%。

(一)校园物质文化建设情况

物质文化是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的必要前提。经调查,60.9%的学生认为本校物质文化总体建设状况“一般”或“基本满意”,25.7%的教师认为本校的物质文化总体建设状况“不太理想”。具体来看,50.6%的学生认为学校校舍条件比较符合期待,校舍环境基本达到干净、整洁的标准;53.6%的教师认为校园绿化、美化能满足师生教学、生活、活动和审美需求;67.2%的教师和学生认为学校的宣传窗、黑板报、广播配置基本合理;69.2%的学生认为学校名人画像、名人雕塑、学校标志性雕塑位置适当。以上调查结果说明,高校大部分师生对校园物质文化建设持肯定态度,但还有部分人认为学校的物质条件依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二)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情况

精神文化是校园人文素养的集中体现。经调查,58.3%的教师和学生认为本校精神文化总体建设状况“良好”,29.9%的教师和学生认为本校精神文化总体建设没有达到预期标准。80.3%的学生认为学校精神文化建设的重点是校纪校风建设。在一组学校精神文化建设现状排序中,排前四名的分别是:“校纪校风”(80.3%),“学术交流”(62.5%),“就业探讨”(52.5%),“新闻热点讨论”(48.9%),而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校史文化相关联的建设则相对较少。在调查中还发现,9.6%的学生对本校历史、地区民族历史了解甚少。以上结果说明,调查地区高校缺乏把传统文化、民族文化、校史文化融入精神文化建设的行之有效的举措。

(三)校园制度文化建设情况

制度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在机制和保障系统,保证校园各方面工作和活动的开展与落实。但在调查中,师生普遍认为学校的制度文化建设状况“一般”,具体体现为:75.5%的教师和学生认为学校制度的建设参与面比较狭窄,师生民主参与意识不强,制度制定与实施的透明度不高;78.9%的教师认为本校管理和决策仍旧沿用行政管理手段,权力相对高度集中,这种管理金字塔模式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校园文化民主、自由、健康發展;58.6%的学生认为学校的规章制度缺乏连续性、可操作性、系统性,表现为部分通知下发以应付上级检查为主要目的,实践中并未落实。上述调查结果说明,师生普遍认为在制度建设方面学校缺乏和一线教师、学生的有效沟通,师生普遍缺乏自觉参与高效管理的民主意识。

(四)校园行为文化建设情况

行为文化既是校园文明程度的体现,也是学校教育、管理水平的集中反映。调查显示,85.7%的学生对校园文化活动“很关心”;86.3%的学生表示愿意“适当参与”社团活动、体育活动、课外实践活动等;93.5%的教师表示愿意“积极参与”教职工运动会、工会组织的各类活动。学生在“参与校园文化活动的主要原因”选项中,排前三位的分别是“提高综合素养” “充实校园生活”“减轻学习压力”。但在“社团组织是否起到提高综合素养”“校园实践活动是否有规范的宣传、实施计划、实施成果报告”“校园文化和自身行为规范、学习习惯的关联度”问题的回答上,部分学生表现“消极态度”。其中,29.6%的学生认为通过加入社团组织,没有让自己的能力得到明显提高;25.4%的学生认为校园实践活动比较随意,显得有些“走过场”,结束后基本没有实施成果报告的环节;20.6%的学生认为校园文化和自身行为规范、学习习惯关联度不大。上述调查结果说明,师生参与校园文化活动积极性较高,但校园文化活动的成效

不大。

三、“课程思政”背景下民族地区高校校园文化优化路径研究

“课程思政”背景下民族地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不仅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载体,还是高校竞争性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2]

(一)彰显特色

(1)凸显思政特色。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弘扬民族红色文化,挖掘民族传统中的爱国精神,宣传为民族团结做出贡献的先进典型,讲好民族脱贫、民族奋进的新时代故事。

(2)体现民族特色。民族地区高校要突出自己的办学特色,需要建立自己民族独特的文化体系。[3]这就要求高校立足当地文化资源,融合民族习俗、民族活动、民族节日、民族服饰等元素,拓展创新,彰显民族地区校园文化特点。

(3)表现人文特色。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在于达到育人目的。学校应充分发挥优秀传统文化、地域文化、校史文化在课程建设、人文景观打造、校园形象推广等方面的价值,丰厚校园人文底蕴。

(二)丰富内容

(1)在校园物质文化建设方面,充分保证民族地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经费投入。首先,加强对校园文化建设的整体布局,遵循“先规划后建设、按规划搞建设”的原则,尤其要合理布局校园功能区,如教学区、实验实训区、休闲活动区、生活区、创新创业区等,从而激发师生工作、学习的热情。其次,在建筑构件、雕塑、园林环境、公用设施、宣传窗等装饰设计中融入湘西土家族及苗族文化元素符号;利用地方木石资源,表现校园环境的地域特色。再次,通过“请进来”和“走出去”的方式,加强校际合作、交流,定期组织教师外出学习;还可以定期聘请专家学者来校开展讲座,提升民族地区教师专业技能和素养,提高其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校园文化注入新的活力。

(2)在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方面,应从隐形文化角度,打造民族高校文化内生品牌。[4]首先,要加强校风、教风、学风建设,培育校园精神文化价值体系,尤其注重提升教师人文素养,发挥其在校园文化中的主导作用;注重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民族、热爱乡土的情怀。其次,要体现优秀传统文化、民族文化、校史文化的传承。通过开设选修课或编写校本课程的方式,弘扬乡土历史及仁人志士的爱国事迹,突出社会主义建设和扶贫攻坚中民族团结的先进典型;通过举办民族文化讲座、文艺展演、艺术创作等方式加深师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厚植乡土情怀;通过文化长廊、道路命名、校园文创产品、文化标识设计等,展现学校的文化品格。

(3)在校园制度文化建设方面,民族地区高校在学生管理制度、教学管理制度、课程管理制度、后勤管理制度等方面既要体现有章可循,又要体现人性关怀,打破传统高校制度建设以约束性为主要特征,以管理性为主要目标的弊端。首先,民族地区高校制度应体现民主性,保障绝大多数师生能参与各种规章制度的制定和校园管理,尤其是在课程开设、饮食等方面师生有一定的选择权,开设民族语言、民族歌谣、民族技艺等选修课,设置民族餐厅或窗口;参照所在地机关事业单位的做法,在民族节假日实行放假制。其次,民族地区高校制度应体现现代性,避免地区传统陈旧管理模式的干扰,既要与社会、政府协调关系,又要在运行体制、组织结构、管理制度中体现现代大学的精神和理念。

(三)创新载体

优化校园文化,既要以传统平台为基础,又要不断发挥现代平台的多元、整合优势。

(1) 硬件建设方面,第一,在校园规划上,依托民族地区高校特有的物质文化环境,进行适当改造整修,既保留古朴的传统风格,又增加现代民族元素,达到传统美和现代美相融合的效果;借助民族地区特有的生态资源,促进校园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有机整合,营造“草木劝学,墙壁说话”的育人氛围。第二,在互联网运用上,利用新媒体便捷、开放、信息量大等优势,开通学院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创办校园网络电视台,增设校园网络文化栏目,展示学生丰富多彩的生活,宣传学校价值文化;建设人工智能、智慧校园等现代科技教学基础设施;探索“互联网+”大学生思政教育、心理辅导新模式;加强网络舆情监督,掌握网上舆论主导权,用健康向上的思想文化引领校园发展。

(2)软件建设方面,第一,搭建校内平台,开展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沙龙、课外科技文化活动,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丰富文化生活;在不同民族学生之间建立“互学互助”志愿活动平台,增进民族间的沟通和了解。第二,搭建校外平台,定期组织文旅活动,增强学生对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认同;有计划组织“送教下乡”等活动,构建研学平台,鼓励学生积极投身社会实践。

课程思政背景下民族地区高校创新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需发挥社会、学校、教师、学生的通盘合力,才能不断为校园文化发展带来内生动力,从而切实发挥民族高校文化育人的功能。

参考文献:

[1] 林迎熹. 校园文化与高校课程思政建设[J]. 闽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1):153-158.

[2] 石共文. 高校研究生校园文化建设的优化路径探析——基于湖南部分高校的调查与思考[J]. 文教资料,2020(30):34-36.

[3] 杨锟. 民族地区高校校园文化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融合共建研究[J]. 贵州民族研究,2019(1):206-209.

[4] 李婭. 高校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西南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20(1):33-37.

基金项目:2020年湖南省吉首大学校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课程思政背景下民族地区高校校园文化优化路径研究” (2020 JSUJGB02)。

猜你喜欢

民族高校课程思政校园文化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高脚竞速运动引入民族类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的可行性分析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基于素质教育视角下的民族高校逻辑学教学探索与实践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