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声音刺激联合安抚奶嘴非营养性吸吮在管饲喂养早产儿中的应用观察
2022-05-21张海霞
张海霞
郑州儿童医院早产儿重症监护室,河南 郑州 450018
早产儿由于各部分器官发育尚未成熟,吞咽、吸吮及呼吸等协调能力较差,直接经口喂养可增加误吸风险,需从管饲喂养开始逐渐过渡至经口喂养[1]。但管饲喂养时间过长易诱发早产儿口腔感觉运动功能发育不良、口腔刺激超敏反应等不良现象发生,因此,采取合理干预措施,促进早产儿尽快由管饲喂养发展为经口喂养具有重要意义[2]。安抚奶嘴,非营养性吸吮是指在早产儿口中放入无孔安抚奶嘴,以增加其吸吮动作,有助于促进早产儿吸吮反射早日发育成熟,尽早建立经口喂养[3]。本研究选取郑州儿童医院90例管饲喂养早产儿,以母亲声音刺激联合安抚奶嘴非营养性吸吮进行干预,旨在观察其应用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郑州儿童医院2018 年6 月—2020 年7 月收治的90例管饲喂养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不同分为常规组和联合组,每组各45 例。常规组:男23 例,女22例,胎龄28~36 周,平均胎龄(32.25±1.83)周,出生体质量1 500~2 500 g,平均出生体质量(2 005.13±243.26)g。联合组:男24 例,女21 例,胎龄26~36 周,平均胎龄(31.68±2.19)周,出生体质量1 628~2 500 g,平均出生体质量(2 072.34±205.52)g。两组一般资料(性别、胎龄、出生体质量)具有可比性(P>0.05),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
1.2 入选标准
(1)纳入标准:胎龄<37周。体重≤2 500 g。均接受全管饲喂养。家属同意参与本研究且签署同意书。早产儿生命体征平稳。双耳听力经过听力筛查,双耳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正常。(2)排除标准:患有先天性疾病早产儿。存在呼吸窘迫、重度感染、重度窒息等疾病。母亲存在语言功能障碍。嗜睡早产儿。中途退出本研究。
1.3 方法
两组早产儿均予以同一品牌早产儿配方奶粉喂养。
1.3.1 常规组 采取常规护理,将早产儿安置于暖箱,给予持续心电监护、体温管理及体位支持等,以早产儿配方奶粉喂养,热量不足时,辅助以静脉营养,依据早产儿体质量、耐受情况、胎龄等及时调整喂养量,每3 h 喂养1 次,8次/d。
1.3.2 联合组 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母亲声音刺激+安抚奶嘴非营养性吸吮。(1)干预前准备工作。①母亲声音收集。护理人员在早产儿出生后48 h内进入产科病房,使用录音笔对母亲声音进行收集,提前关闭病房门窗,保持病房绝对安静。录制内容为儿歌、小故事及母亲温柔讲话声等,录制前给予母亲20 min时间预先练习,护理人员从旁进行指导,母亲声音需保持放松、温柔、舒缓。录制结束后,护理人员请专业音频处理人员对录制音频进行除躁调整,保证优质音频质量。②环境准备。将暖箱周围给予特制遮光布遮盖,避免外界光线对早产儿产生刺激。依据早产儿胎龄、体重及成熟程度,设置保暖箱参数,监护仪持续监护其生命体征。将室温调制24~26 ℃,湿度为55%左右,关闭门窗,保持室内环境安静、无噪音。(2)护理干预实施。①母亲声音刺激。喂养前15~30 min禁止抽血等侵入性操作,使早产儿处于清醒状态,将录制母亲声音的录音笔置于暖箱中距早产儿耳朵15~20 cm 处,循环播放录制内容,将音量调整为50~55 dB,每次播放时间为喂养前15 min至喂养结束。②安抚奶嘴非营养性吸吮。在开始播放母亲声音后,将大小适宜、质地柔软及经煮沸消毒过的无孔硅胶奶嘴置入早产儿口中,使奶嘴头颈部狭窄处完全包含在早产儿口中,护士全程监护早产儿吸吮过程,出现掉落及偏移等现象时及时予以纠正。每次吸吮5 min,每天8次。两组早产儿均持续干预2周。
1.4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早产儿住院时间及喂养进程,喂养进程包括过渡时间、管饲喂养时间、开始经口喂养时间、完全经口喂养时间。管饲喂养时间:完全经口喂养—置胃管时间。过渡时间:完全经口喂养时间—开始经口喂养时间。开始经口喂养为首次经口奶瓶喂养,≥5 mL/次。完全经口喂养为经口喂养奶量120 mL/(kg/d),且无需管饲达48 h。(2)比较两组早产儿开始经口喂养及完全经口喂养的喂养表现,包括喂养效率:平均每分钟摄入奶量。摄入奶量比:单次经口摄入奶量占医嘱奶量比。(3)比较两组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发生情况,包括胃潴留、反流呕吐、腹胀。(4)比较两组早产儿成长发育情况,包括体质量增长速度、头围增长速度及身长增长速度。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早产儿喂养进程情况
联合组管饲喂养时间、过渡时间、开始经口喂养时间、完全经口喂养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早产儿喂养进程情况(±s)
表1 两组早产儿喂养进程情况(±s)
组别联合组(n=45)常规组(n=45)t值P值管饲喂养时间(d)23.41±3.67 28.66±4.05 6.444<0.001过渡时间(d)10.58±3.71 13.97±4.16 4.080<0.001开始经口喂养时间(纠正胎龄/周)31.76±1.95 34.21±2.38 5.342<0.001完全经口喂养时间(纠正胎龄/周)34.26±2.03 38.10±3.28 6.678<0.001住院时间(d)33.29±3.16 36.59±4.83 3.835<0.001
2.2 两组早产儿喂养表现情况
联合组开始经口喂养及完全经口喂养时摄入奶量比及喂养成效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早产儿喂养表现情况(±s)
表2 两组早产儿喂养表现情况(±s)
组别联合组(n=45)常规组(n=45)t值P值开始经口喂养摄入奶量比(%)80.32±3.76 60.57±3.20 23.711<0.001喂养效率(mL/min)3.68±1.03 2.05±0.89 8.033<0.001完全经口喂养摄入奶量比(%)86.49±4.13 75.34±3.72 13.457<0.001喂养效率(mL/min)6.57±1.35 4.32±1.01 8.952<0.001
2.3 两组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发生情况
联合组喂养不耐受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发生情况 例(%)
2.4 两组早产儿成长发育情况
联合组体质量、头围、身长增长速度快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早产儿成长发育情况(±s)
表4 两组早产儿成长发育情况(±s)
组别联合组(n=45)常规组(n=45)t值P值体质量增长速度(g/d)16.37±2.46 12.59±1.03 9.508<0.001头围增长速度(cm/周)0.51±0.11 0.43±0.06 4.283<0.001身长增长速度(cm/周)0.72±0.12 0.64±0.05 4.128<0.001
3 讨论
充足均衡的营养对早产儿成长发育至关重要,能够减少疾病,增强免疫力,促进其体质量快速增长,但管饲喂养对早产儿口腔发育不利影响较大,而早产儿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全,难以实现吞咽功能协调,导致经口喂养困难,因此,探寻有效合理方法,加速早产儿顺利实现经口喂养成为新生儿科医务人员及研究者的共同任务[4]。
胎儿在正常子宫环境中时与周围外界声音隔离,但通过羊水及胎盘传导,胎儿可感知母亲声音及心跳,出现听觉刺激,对胎儿生长发育有促进作用,早产儿与晚期胎儿胎龄相似,母亲声音刺激也是早产儿生长发育中所需要经历的声音刺激[5]。有研究表明,录制母亲声音为早产儿播放,可模拟胎儿在宫内所接收的声音刺激,使早产儿心率更加稳定,各项生理指标及生命体征更趋于稳定,对早产儿自主稳定性及早日全口喂养具有积极作用[6]。安抚奶嘴非营养性吸吮通过锻炼早产儿对奶嘴的吸吮动作,能刺激早产儿口腔内部感觉神经,加强机体胃肠活力,因此,提高胃动素、胃泌素及胰岛素分泌水平,促进胃肠黏膜发育,从而改善早产儿喂养困难现象[7]。本研究结果表明,母亲声音刺激结合安抚奶嘴非营养性吸吮,能促进管饲喂养早产儿早日实现经口喂养,且改善其喂养表现。分析原因认为,母亲声音刺激为早产儿提供一种熟悉的声音刺激,能使早产儿获得安全、舒适的最佳状态,有利于其神经系统发展,神经反射成熟。而非营养性吸吮能对早产儿面部肌肉、口腔牙龈、舌头等产生刺激,提升其口腔运动功能,提供经口喂养所需肌肉力量及持续力,最终实现早日经口喂养,提升喂养表现的目标。
此外,本研究结果显示,联合组喂养不耐受发生率低于常规组,体质量、头围、身长增长速度快于常规组。有报道指出[8],噪音对早产儿大脑发育产生较多负面作用,使交感神经受到影响,不利于胃肠道消化吸收。而母亲声音刺激时可减少病房环境中噪音刺激,早产儿通过感知舒适的母亲声音,改善激惹状态,从而帮助胃肠道发育,促进营养物吸收。同时,非营养性吸吮时能提高早产儿舌部、咽部、口周等肌群收缩力、定向反射力,刺激早产儿唾液、各种消化酶分泌,强化胃肠道吸收消化能力,缓解喂养不耐受[9]。在早产儿喂养顺利、不耐受情况减少的基础上,早产儿成长发育速度自然而然随之改善。
综上所述,母亲声音刺激联合安抚奶嘴非营养性吸吮应用于管饲喂养早产儿中,能够加快早产儿喂养进程,提升其喂养表现,同时可促进早产儿成长发育,减少喂养不耐受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