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名”新兴用法的产生及其动因
——兼谈新媒体催生下旧词新义的发展
2022-05-21吕长凤
吴 薇 吕长凤
(哈尔滨师范大学 文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5)
一、引言
“点名”是个离合词,有“点了名”“点你的名”等离析形式[1]。《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2016)①将“点名”的意义概括为:①按名册查点人员时一个个地叫名字。②指名[2]。如:
(1)向责任感致敬!老师上课点名发现异常救一家5口②
(2)他要求派人支援,点名要你去。
例(1)中,老师在课前通过“点名”这一行为确认学生是否全员到齐,即《现汉》中的第①种意义,不具有特殊的感情色彩。这是“点名”的传统用法。例(2)中的“点名”是“他”指定某人(“你”)去“支援”,而指定的方式是通过指出名字,即《现汉》中的第②种意义,“指名”。名字是一种符号,可以用来指代某个实体(entity),这个实体可以是特定的某个人,如例(2)中的“你”,也可以是特定的某类人。如:
(3)正确的教育!萌娃走失点名只要警察帮助
例(3)中“萌娃”点名指定的是“警察”这类人,这种用法也是“点名”的传统用法。
然而,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电子传播媒介得到发展。在此背景下,“点名”的意义和用法也得到扩展,出现了一些新兴用法。例如:
(4)国家点名!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开始了,今年有啥不一样?
(5)中消协点名盲盒消费:消费者不应过分沉迷
例(4)和(5)中的“点名”不同于《现汉》中关于“点名”的传统解释。“点名”的意义和用法发生了变化。例(4)中的“点名”是国家人口普查时使用的一种宣传性口号,此句中的“点名”是号召全体人民积极参与人口普查的意思。例(5)中的“点名”带有一定的负面感情倾向。
本文将词典中关于“点名”的两种解释统称为“点名”的传统用法,即“点名1”。例(4)和(5)中的用例是“点名”新出现的用法,为方便讨论,我们将例(4)中的“点名”记为“点名2”,将例(5)中的“点名”记为“点名3”。
“点名”新产生的用法更常见于媒体语言中,具有特定的表达功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目前学界对此的关注极少,具有进一步探索的空间。基于此,本文拟对所搜集到的媒体语料中“点名”的新兴用法进行考察,尽可能详尽地概括新兴用法的类型,并进一步分析“点名”新兴用法表达的意义、出现的原因和作用。
二、“点名”新兴用法的类型
新兴用法下的“点名”与我们所熟悉的“点名”具有较大差异,内部结合得更加紧密、固化程度更高,语料中还未发现分开使用的情况。主要包括两类:
(一)“点名2”
“点名2”是在全国进行人口普查的社会背景下产生的,主要作为一种宣传性的口号来使用,使用范围得到扩展,不具有特殊的感情色彩,用例较少,约8%③,如例(4)。
“点名2”的共现成分常为“国家、全民”等表示所有涉及在内的成员这样意义的词语。目前为止“点名2”主要用于表示人口普查这种活动。那么,表示这种用法前后共现成分一般是什么?是否具有特定的格式?
(二)“点名3”
“点名3”较为特殊,在媒体语言中,使用频率较高(约占63%)。与传统意义的“点名1”相比,“点名3”的意义发生了虚化,主要用来凸显、强调后面的宾语,可用来表达言者的主观性。
1.表示正面意义的“点名3”
表达正面意义的“点名3”使用占比约7℅。“点名”的宾语可以是具体的人或某个实体,宾语也可以不直接出现在“点名”后,但是在后续句中会指明。如:
(6)肖战传来捷报!三家官媒先后点名肖战,粉丝表示期待
(7)央视点名六部古装剧,直言观众很满意,肖战两部赵丽颖一部
例(6)和(7)中的“点名”表达对其后宾语的正面评价。单看包含“点名”的句子,我们并不能完全确定“点名”的语义色彩,此时的“点名”较虚,“点名”正面意义的显现需要语境的帮助。例(6)中“点名”的宾语是具体的人,例(7)中“点名”的宾语是“六部古装剧”。这两个例子中的“点名”具有正面的语义色彩,即表达对宾语的褒扬。“点名3”在句子中一般是有宾语的,其后的宾语通常是不能省略的,即使省略,在后续句中也会提及,让读者明白宾语为何。由此可见,“点名3”不同于“点名1”。
例(6)中表达的是言者对明星肖战的赞扬,例(7)表达的是央视赞扬“六部古装剧”的意思。
“点名”也可用于被字句,不改变其正面意义的表达。
(8)最新!辽宁省公布又一专家名单,东北财经大学这位教授被“点名”
例(8)传达的是对某教授的褒扬。该句中的“点名”虽然用于被字句,但是表达的依然是正面意义。对于“被字句”的语义色彩的研究,现今学界的观点不一。王聪、张明辉(2017)提到王力先生认为被动句式基本上是用来表示“不幸”或“不愉快”的事,朱德熙、吕叔湘等学者也认可这一观点。更多的学者支持被字兼有如意、不如意甚至中性的色彩,只是使用的语言环境不同所致[3]。薛兵、张绍杰(2020)指出“被”的编码意义体现为“被动语态(语法)+负面遭受(语用)”意义。“被”编码的被动语态语法意义具有强制性,一般不可以取消,而“遭受”语用意义尚未彻底语法化,不具有强制性[4]。按照我们常规的认知,被字句表达负面意义较为常见,但并不能排除其中性和正面意义的可能,所以我们还需根据语境判断。我们可以说被字句表达贬义色彩更为常见,但其具有中性和褒义色彩表达的可能。此句中的“被字句”主要表达的是被动语态语法意义。“点名”表达的依然是正面意义。
在被字句中,施事可以省略,但受事通常不能省略。一句话的语义重点通常在陈述部分或谓语部分,如果谓语动词带有宾语,宾语通常成为语义的重点,或称“自然焦点”(沈家煊,2018)[5]。在一般的句子中,宾语是自然焦点,不能随意省略。“被字句”表达的主要意义就是宾语怎么样了,宾语在动词的影响下发生变化。被字句中,受事省略会影响语义的解码,施事不是语义重心,省略对理解的影响不大。如上文例(8)中,“点名”的受事是一名教授,施事省略了,但这并不影响信息的表达。
2.表示负面意义的“点名3”
表示负面意义的“点名3”使用频率较高,占比约56℅。“点名3”常出现在消极语境中,是典型用法。这为“点名”产生负面意义奠定了基础。
前文例(5)中的“点名”具有一定的负面意义。表达负面意义的“点名”也可用于被字句,这与“被”的典型使用环境是相吻合的。如:
(9)高三生“闭目养神”“腿上放棉袄”被点名!违纪通报疯传,学校连夜道歉
“点名3”用于被字句中通常表达的是贬义,表示褒义的“点名3”经常带有标记,即可以用引号加以标记或共现的成分是褒义的,如前文例(8)。而被字句中表示贬义的“点名”可以不带标记。表达褒义的“点名3”相对表贬义的“点名3”而言有标记项,使用频率较低。沈家煊(2018)认为语言中的标记现象(markedness)是指一个范畴内部存在的某种不对称现象[6]。此外,沈家煊(2018)还认为标记模式跟“典型范畴”的理论也有密切关系。人类建立的范畴其实大都是典型范畴,它的内部成员的地位是不平等的,有核心和边缘之分。一个范畴的核心成员(也叫典型成员)通常也就是这个范畴的无标记项[7]。相较于用于被字句中表褒义的“点名3”,“点名3”用于被字句中表示贬义的用法占比较高,约为36%。由此可见,用于被字句的“点名3”表示贬义是典型用法,也就是无标记现象。
表1是对“点名”新、旧用法的使用频率、句式和语义倾向的总结:
表1 “点名”的用法总结表
可见,“点名3”具有正面意义和负面意义两种倾向,正面意义的表达相对来说对语境的依赖性较强。“点名3”能够起到凸显宾语的作用,传达言者的评价。“点名”后可直接带宾语,动词性更加典型。我们认为带宾语是动词性的典型特征。朱德熙(1982)提到谓词包括动词和形容词两类。我们用来划分动词和形容词的标准有以下两项:(1)前边能不能加“很”;(2)后边能不能带宾语[8]。用于被字句中的“点名”受事不能省略。那么,为何“点名”具有了这样的表达功能?其动因是什么?
三、“点名”新兴用法的产生动因
(一)“点名2”的产生动因
“点名2”的产生与隐喻机制和概念整合密切相关。“点名2”就是“点名1”在隐喻的机制下产生的。“点名2”与“点名1”的意义相似,只是使用的领域发生了改变,即由教学领域映射到国家或地方代表机构主持的活动中。如上文中的例(1)和例(4)。
“点名2”是在隐喻的机制下产生的,在这一映射的过程中,“概念整合”起到了桥梁的作用。“概念整合”是人类把来自不同空间的输入信息有选择地提取其部分意义整合起来而成为一个新概念结构的一系列认知活动(吴为善,2011)[9]。李福印(2008)将基本概念整合网络模型分为四种类型,即简单型、镜像型、单域型和双域型。简单型指一个输入空间包含特定的框架及其角色,另一个输入空间包含无框架组织的元素,跨空间映射将角色与元素进行匹配。镜像型整合指所有的心理空间都具有相同的组织框架。单域型指两个输入空间有各自不同的组合框架,但只有一个输入空间的组织框架被投射到合成空间中,并经过扩展形成合成空间的组织框架。双域型指两个输入空间也有各自不同的组织框架,但是两个组织框架均部分投射到合成空间中,合成空间的组织框架同时包括来自两个输入空间的部分结构[10]。
关于概念整合的图式可参看图1。空间1和2都是输入空间,类属空间是在二者的基础上提取出来的共有框架结构,合成空间是在输入空间和类属空间的基础上实现的。
图1 关于概念整合的图式(Fauconnier&Turner,2002)[11]
“点名2”属于镜像型整合这一类型模式。“点名1”和“点名2”在概念整合的过程中涉及四个心理空间。“点名”的四个心理空间具有相同的组织框架,即四个心理空间都是“主语+动词+宾语”的格式。参考图1,“点名”的概念整合过程如图2所示:
图2 “点名”的概念整合图
根据图2,输入空间1(Input I)是“教师点名学生”,输入空间2(Inupt II)是“国家点名全体人民”。这两个输入空间的框架是相同的,即“N1+V+N2”的框架,只是包含的元素不同。空间1的老师、点名、学生映射到空间2的国家、人口普查、全体人民。类属空间(Generic space)是“A点名B”。合成空间(Blending space)从输入空间1和输入空间2中有选择地抽取其部分意义整合为新的概念结构,即新创结构“国家点名”是从输入空间1中抽取“老师点名学生”中权势方查检人员时“点名”的这一意义,从输入空间2中选取元素“国家”和“全体人民”。
心智空间的建构受到语法、语境和文化等因素的制约(吴为善,2011)[12]。合成空间的“点名”也不例外。在语法层面,“点名”原是述宾结构的离合词,形式还没有完全定型,中间常可插入其他成分。在使用的过程中,“点名”之间也可不带其他成分,其后可带褒义词或贬义词。受到其后成分的制约,我们常把“点名”作为一个整体来识解。新义的“点名”发生了词汇化,形式趋于凝固,我们将其作为一个词来使用。在语境和文化层面,现有的词语无法满足现时表达的需要。人口普查这种活动,需要涉及的人全员到齐。这项工作与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使用过于正式的词语又显得太严肃。“点名”一词能够传达需要全员到齐的意思,常与“国家、全民”等词语共现。2020年我国进行了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在此背景之下,“点名”产生了号召全民参与活动的意义。“点名”既能够表达正式的语义,又经济、新奇,正式却不严肃,比较接地气,能够拉近交际双方的心理距离,利于双方的情感交流,易于完成交际目的,具有新奇的表达效果。
综上,“点名2”是以概念整合为基础,在隐喻的机制下产生的,与社会和语言自身密切相关。
(二)“点名3”的产生动因
“点名3”的产生与“点名2”存在很大差异。结合语料,发现“点名3”的产生与语境吸收、立场表达和经济原则相关,下面分别进行分析。
1.语境吸收
语义可以随词汇项或构式语境的不同而发生改变,即词汇项或构式能够将语境意义吸收,语法化学界称之为语境吸收(absorption of context)(龙国富,2016)[13]。“点名”在使用的过程中,发生了语境吸收,进而产生了新的意义和用法。现有的词语不能满足人们现时的交际需要,在此背景下借用“点名”一词,“点名”使用的语境更加宽泛,语义泛化。“点名3”由此产生。
“点名3”原本是个中性词语,如例(2),但由于常和带有明显正面或负面感情色彩的词语搭配使用,如“点名表扬、点名批评、点名警告”等,随着使用频率的增加,用法逐渐规约化。“点名”常与带有明显感情色彩的词语连用,在连用的过程中可能与其发生融合,而且“点名”内部逐渐固化,形式的融合为新义的产生提供了可能性。带上正面或负面倾向色彩义的“点名”,能够表达言者的态度立场。语境吸收对“点名”的意义和用法产生了影响。
2.立场表达
“点名”主要出现在新闻媒体语言中,新闻媒体报道热点信息时,可以用其表达态度立场。立场的三个次范畴:认识立场(epistemic stance)、态度立场(attitudinal stance)和风格立场(style stance)。其中,认识立场涉及说话人或作者对所言或所写信息的确信度以及信息的来源;态度立场涉及对所言或所写的信息内容的情感倾向和评价表达;风格立场涉及说话人或作者是以何种方式来表达形式(方梅、乐耀,2017)[14]。“点名3”的使用主要用来表达态度立场,主要包括正面和负面两种情感倾向。
在对当前某个热点事件进行报道,言者需要明确自己的立场时,“点名”的立场表达功能满足了言者的这一需要。随着“点名”的高频使用,逐渐衍生出了“权势方+点名+X”这一构式。
“点名3”之所以能够在新闻媒体话语中产生并高频使用,就是因为它在话语中既能够传达词汇意义,又有语用意义。意义的丰富性促使“点名”一词被广泛使用。“点名3”具有传达言者态度立场的功能,表达说话人的主观情感倾向。言者使用“点名”能够表达对某人或某事正面或负面的评价。新闻在传播信息的同时还具有引导舆论的重要作用(陶瑷丽,2020)[15]。高频出现在新闻媒体中的“点名”能够表达言者积极或消极的情感倾向,具有引导舆论导向的作用。如:
(10)交通运输部点名花小猪:1月网约车订单双合规率最低
例(10)中交通运输部因花小猪的订单双合规率在网约车中最低,对其进行“点名”。这表达了交通运输部对花小猪双合规率低的负面态度立场,有对其进行警醒的作用,以示其需要对此问题高度重视,进而采取措施进行整改。
“点名3”不仅具有警醒的作用,而且传达出发布方对当前的热度话题予以公正的评价,积极引导读者树立正确的世界观。“点名3”能够表达言者鲜明的态度立场,在新闻媒体中得以高频、广泛使用。
3.经济原则和礼貌原则
刘红妮(2019)提到法国语言学家Andre Martinet在1995年提出“语言经济原则”,这一理论的中心思想是,在保证语言完成交际功能的前提之下,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对于语言活动中力量的消耗做出合乎经济要求的安排。交际和表达的需要始终在发展、变化,促使人们采用更多、更新、更复杂、更具有特定作用的语言单位[16]。我们在能够正确表义的前提下尽量使用简洁的形式表义。“点名”一词形式简洁,表义丰富,符合语言的经济原则。它不仅能够凸显句子的焦点信息,而且表达形式简洁,只有两个字,但意义丰富,表达言者的主观性。“点名”一词在话语交际中,能够提供足量的信息。
格莱斯提出合作原则后,利奇、列文和布朗等人对其进行了完善和补充,礼貌原则是Leech于1983年针对交际中因遵循合作原则中出现的问题而提出来的(孙一博、田云,2012)[17]。简而言之,礼貌准则要求我们在现实的话语交际中,要尽量少贬低他人,贬义要表达得委婉。新兴用法逐渐成熟的“点名3”出现的语境中可以没有贬义词或褒义词与其共现。从字面上看,“点”和“名”这两个字都是中性的,推导不出贬义色彩。“点名”的贬义表达还是比较委婉的。“点名”不是贬义词但却能够传达负面的评价,符合会话原则的礼貌准则。
“点名3”的贬义是“点名”新兴用法中的典型用法,出现的语境相似。“点名”的这种用法常以“N1+V+N2”结构出现,已逐渐成为一个构式,即“权势方+点名+X”。施春宏(2013)指出作为一个形式-意义对(form-meaning pair),只要它的形式或意义的某个方面不能从其组成成分或已建立的其他构式中完全预测出来,这个配对体就是“构式”[18]。“权势方+点名+X”这一构式可以完整、简洁地概括“点名3”的典型用法。
四、结论及启示
“点名”传统上表达的是按名册点名或指名的意思,“点名1”是个中性词。新兴用法的“点名2”和“点名3”是以传统用法的“点名1”为基础,在概念整合、语境吸收、立场表达和语言的经济原则与礼貌原则的推动下产生的,具有不同的意义和用法。
“点名”的新兴用法至今仍被高频使用,处于良好的发展势头之中。在网络文化的大背景下,旧词新用的数量不占少数。一些词语在网络中被赋予新义,得到人们的高频使用。如:韭菜、青椒、潜水等网络流行词语。这些新词语是旧词新义的具体表现。以上词语的用法和意义逐渐规约化,体现了在网络环境中赋予旧词以新义这一方式的盛行。由此看来,新媒体的发展应是催生旧词新义的一个重要原因。
注释:
① 以下简称《现汉》。
② 本文所使用的语料主要来自网络检索,均是报刊等媒体中出现的真实语料。
③ “8%”指某种用法的用例与所搜集总语料之比,下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