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近四十年幼儿园、家庭、社区合作共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2022-11-21吴若蓝胡益敏张利洪

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共育家园社区

吴若蓝 胡益敏 张利洪

(1.西华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四川 南充 637000;2.西华师范大学 学前与初等教育学院,四川 南充637000)

2016年颁布修订的《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有多处修改涉及如何推进幼儿园、家庭、社区的三方合作共育,如将第一章总则中第二条“幼儿园同时为家长参与工作、学习提供便利条件”改为“幼儿园同时面向幼儿家长提供科学育儿指导”,更是直接单列第九章为幼儿园、家庭和社区。2021年颁布的《家庭教育促进法》明确指出“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应当与中小学校、幼儿园、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社区密切配合,共同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2022年2月15日颁布的《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将家园共育作为15项关键指标中的一环。一系列政策法规的修订与颁布表明国家对幼儿园、家庭、社区合作共育(以下简称“家园社区合作共育”)的重视,三者相互合作,相互促进。由此引发了各领域尤其是学前教育领域对幼儿园、家庭、社区如何科学有效地开展共育进行深入探讨。诚哉斯言,对家园社区合作共育已有研究的现状进行梳理显得至关重要。

为了进一步了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家园社区合作共育相关研究的发展历程,在中国知网(CNKI)中,以SU=幼儿园教育+家庭或幼儿园教育+社区或幼儿园+家庭、社区为检索表达式,时间从1978年1月1日截至2022年3月15日,共获得检索结果5025条。在对检索结果进行筛选后,剔除新闻、会议、报纸等无关文献,剩余文献1147篇。最早一篇出现在1985年,最近一篇为2022年2月25日,时间跨度为37年。通过梳理1147篇文献,发现已有文献主要围绕家园社区合作共育理念、共育内容、共育形式三方面展开研究,笔者通过对相关文献进行深入剖析,对未来的研究趋势做出展望。

一、对家园社区合作共育相关研究的回顾

(一)共育理念:儿童本位-机构本位

梳理已有家园社区合作共育的相关研究发现,虽然未有学者对家园社区合作共育理念直接进行研究,但是在其论文题目和内容中均表现出对家园社区合作共育的某种理念,主要表现为两种理念,一种是“儿童本位”,主要观点为家庭、幼儿园、社区共同构成服务于儿童发展的主体空间,对幼儿的各方面发展起着关键性作用并为其提供支持。另一种是“机构本位”,主要表现为“利用”、“资源”等高频词的出现,在家庭、幼儿园、社区拥有不同资源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的互换与流动,以实现资源整合与利益最大化。

在“儿童本位”方面,程晨与聂洋溢[1]从幼儿可持续发展出发,认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进行积极互动。刘倩倩和洪秀敏[2]则从二孩家庭的儿童社会适应问题着手,对家庭、幼儿园、社区三方面提出建议。杨斌与唐吉平[3]等从提高幼儿身心健康入手,认为应该建立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需要的家庭、幼儿园、社区、政府“四位一体”的社会保障体制。田波琼与曾树兰[4]等也从学前智障孩子的视角入手,主张政府、社会和幼儿园之间应该三方互动,政府为学前智障孩子家庭提供帮助,而家庭也应该充分发挥其正向功能。

在“机构本位”方面,李兰生[5]认为家庭与社区的德育教学资源应该被幼儿园加以利用,不仅可以提高幼儿园的德育工作教学质量,还可以通过利用家庭和社区的优势德育资源来体现幼儿园园本课程的优点。贺琳霞[6]首先对乡村幼儿园运用家庭、社区资源的特点、特征以及成因展开了研究和剖析,最后又对乡村幼儿园利用家庭与社区资源给出了展望。申仁洪[7]则认为家庭可以利用幼儿园进行早期干预,不但能够推动幼儿园教育从理念到实施的范式转变,还能够适应特定孩子以及家庭的特殊需要。孟瑾[8]则从幼儿园角度出发在人力资源、物力资源、自然资源和综合主题实施需求开展的活动这几个方面出发以活动案例的形式呈现幼儿园对社区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二)共育内容:双方借力-三方协同

在已有文献中,关于家园社区共育的研究,涵盖内容相当广泛,有基础理论研究、社会意义价值分析,也有课程研究等,但总体呈现出双方借力到三方协同的研究趋势,即幼儿园-家庭合作共育研究、幼儿园-社区合作共育研究、家园社区合作共育研究。

1.幼儿园-家庭合作共育的研究。主要分为关于家园合作价值的研究、家园合作问题的研究、家园合作策略的研究这几方面。

在家园合作价值方面,任晓燕和陈玉静[9]、侯丽[10]、曾碧和李霞[11]均认为,家园共育中的重要环节就是教师和父母之间进行有效的交流,而沟通也不仅是老师所需要的基本能力。良好的家园合作可以提升幼儿的发展水平和教育的效果。家园共育不仅仅是家庭教育现实的需求,更是家庭教育未来的发展趋势。冯晓霞和王冬梅[12]均从幼儿主体的发展视角入手,认为家园合作是提高幼儿主体发展水平一项不可小觑的重要工作,而家园合作也对于培养家长教育能力和提高幼儿发展水平起着非同凡响的作用。

在家园合作存在的问题方面,曹丹丹[13]对幼儿园进行调查表明家园合作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为:老师和父母在互动中的地位不均衡、管理工作表面化问题频出、在合作中家庭和幼儿教师间权责定位不明晰。周芳[14]总结出幼儿园家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为:随机性强,规划性差;灌输性强,商讨性差;阶段性强,持续性差。王智云[15]从学前融合教育实际问题入手,指出家园合作共育中面临主体意识欠缺、社会条件缺失、家庭保障体系薄弱等具体问题。周红[16]则以家庭教育的视角,指出家园沟通所面临的的问题:教师总是占据权威地位、沟通的内容常常是侧重幼儿的不足、父母们接受孩子沟通的时机不均等、沟通缺乏艺术性与同理心。

在家园合作策略方面,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从整体出发论述家园合作的策略,如周若冰[17]认为进行家园合作的前提是了解父母、基础是信任和交流、渠道是畅通家园联系途径。孙涛和刘虹嘉[18]则从热情的邀请、全面的准备、多样的形式、积极的奖励、及时的反馈这几个方面对家园合作策略进行论述。第二类则是对幼儿教育的某一方面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家园合作策略,吴亚英[19]从幼小衔接方面出发提出家园合作的策略为:教师在后、幼儿在前、满足幼儿发展需要、跟进指导以解决家长燃眉之急。牟映雪[20]从家园衔接与合作两方面分别提出针对性策略。

2.幼儿园-社区合作共育研究。对已有文献进行梳理发现关注幼儿园社区合作共育的研究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以社区为中心的相关研究、以幼儿园为中心的相关研究、幼儿园—社区相互融合的研究。

在以社区为中心的研究方面,学者认为社区学前教育工作不仅是对学龄前幼儿的教学工作,同时还涉及对学龄前幼儿的家庭教育以及监护人的教导、服务等工作。[21]因此在这个时候,幼儿园和社会的合作主要是以“社区为中心”进行,张丹丹[22]、钟新平[23]就指出了社区幼儿园中存在办园教学质量亟待提升、社区幼儿园布局不合理、农村社区幼儿园教师流动的现状比较常见、城市中社区幼儿园教师面临人才短缺现状严重等问题,并从政府要做好宏观调控、社区要做好基础建设、幼儿园教师要做好和社区、家庭之间的联系这三个方面给出了具体措施。梁志燊[24]在其编著的《学前教育学》中单列一章“学前教育社区化的发展趋势”,对我国社区学前教育的兴起以及农村、城市社区学前教育的特点及其概况进行了介绍并对我国学前教育社区化发展的趋势进行了简要阐释。

在以幼儿园为中心的相关研究方面,“幼儿园为中心”的社区幼儿教育模式是以社区为基础、社区内有影响的幼儿园为主导,将教学对象延伸至所有学龄前幼儿、幼儿父母以及所有的社区成员,从而使幼儿园成为社区幼教的主要阵地。李相云[25]通过对万州社区工作的实施状况、幼儿园教育、家庭教育和社区学前教育等几个方面的状况进行了系统分析后,主要从目标、内涵、路径、评估等几个方面对如何建构以幼儿园为中心的社区学前教育模式提出意见。李静[26]则是以川中幼儿园为个案,采用民族志的研究方法,进一步了解以幼儿园为中心的社区教育运作模式,深描出社区教育对学前儿童家庭支持的影响机制,进而提出社区教育对学前儿童家庭支持影响机制的建构。

在幼儿园—社区相互融合的研究方面,研究者主要集中于研究两者合作共育的现状、价值、问题以及路径等方面。如吴冬梅[27]就在“社区+”幼儿园课程建设、“社区+”幼儿园师资队伍建设、“社区+”幼儿园管理这几方面对“社区+”幼儿园的发展模式加以了探索。李姗泽和徐有翠[28]、张泽东和任晓玲[29]等均对农村幼儿园与社区合作共育的现状进行了调查,不同之处为李姗泽等人的研究聚焦于少数民族地区,但均较为深入的探讨了我国乡村幼儿园与社区互动中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3.家园社区合作共育研究。随着理论研究的逐渐深入,我国的大教育观逐渐形成,即提倡幼儿园、家庭与社区“三位一体”的教育。关于家园社区合作共育的研究,已有文献主要分为家园社区合作共育的理论研究和家园社区合作共育的实践启示两方面。

家园社区合作共育的理论研究方面,李蓉蓉和安燕[30]以瑞吉欧幼儿教育理念为基础,从制度保障、幼儿园发展管理模式、幼儿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中国特色”的“家园社”共育体系四个方面来阐释其对我国家园社区合作共育的启示。李晓巍和刘倩倩[31]等则是根据中国改革开放后四十年来,将家园社区的发展分成了四个不同时期,即:服务性社会联结关系的初级阶段、协同共育意识产生阶段、协同共育意识的完善阶段、以及协同共育意识初步发展阶段。李生兰[32]则对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合作共育的理论流派如家庭系统理论、符号互动理论以及生物生态学等理论单列一章进行阐述。

家园社区合作共育实践的启示方面,李蓉蓉[33]从幼儿园应开拓教育资源、完善互动环境和强化师资培养;父母应当改变家庭教育观念、接受家庭教育引导并参与共育活动;社区在完善家庭教育机制、丰富家庭教育内容及表现形式和建立合作共育平台三方面给出了针对性意见。王秋霞[34]通过对自己幼儿园教师、家长和社区工作人员进行调查,得出对促进家园社区合作的启示,即:家长和社区要相信幼儿园的专业性,幼儿园和家庭也应深入挖掘已有的社区资源,充分发挥幼儿园的主导作用与充分发挥社区的引导功能结合。李生兰[35]则通过单列一章“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合作共育的实证研究”,用数据来证明三方共育对儿童发展的影响,并由此引出下一章“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合作共育的实践探索”,从良好品德、多元智能、英语知识等方面论述对家园社区合作共育的启示。

(三)共育形式:面对面互动—不在场互动

梳理已有文献得知,关于家园社区合作共育形式的研究可以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物理空间的面对面互动形式的相关研究,一种是信息空间的不在场互动的相关研究。

1.在物理空间的面对面互动的形式方面,主要表现为幼儿园家长会、幼儿园家长开放日、幼儿园亲子活动和幼儿园家访与接送交流的研究。

幼儿园家长会研究。已有研究可以主要分为幼儿园家长会的价值研究、幼儿园家长会内容的研究、幼儿园家长会形式的研究和幼儿园家长会存在的问题及策略研究。王娜[36]从幼儿园家长会家长话语权的价值即对家长人性的尊重、促进家长与教师情感的交流、更有效的促进家园共育进行了分析。马仁海[37]指出,家长会的会议内容通常是由领导或老师向家长们说明幼儿园工作的性质、任务、活动内容、教育特点以及教学时间,并反映幼儿们在园生活、游戏和学习中的表现,同时听取家长们对幼儿园管理工作的想法和建议。幼儿园家长会形式的研究方面,除了传统的家长会形式,张小玲[38]、陈至卓和赵东群[39]分别对“三明治式”家长会和体验式家长会进行了研究。陶芳[40]对幼儿园家长会的价值导向、运作流程、组织互动方式以及面临的问题等做出了剖析,并提出需要发挥家长会的优势,搭建与家庭间合作的交流桥梁;进一步细化工作内容,重视家长会的各个环节;引导社会各方积极参与工作,创设家庭合作的良好氛围等重要建议。

幼儿园家长开放日的研究。主要内容可分为幼儿园家长开放日的教育价值、问题及对策的研究三类。王俊琴[41]认为家长开放日可以提高父母对老师、孩子的熟悉程度,可以增进父母与老师、孩子间的互动联系,进而使家园伙伴关系更为紧密。邓灿丽[42]则指出当前幼儿园家长开放日的问题为流于形式、集体活动无针对性和重视预设忽略生成。在对策研究方面,李兰生[43]在教育对策研讨方面,对幼教的管理、评价组织、教育科研机构、教师培养机构和幼儿园等提供了许多改革意见。

幼儿园亲子活动的研究。大致上包括了幼儿园中亲子活动的价值、类型、问题和策略,以及幼儿园幼儿、父母、老师在活动中担当的角色四方面。廖唐兰和成云[44]从幼儿合作素养出发,认为亲子活动可以培育孩子的协作意识、发展孩子的协作行为、激发孩子的协作情感和增强孩子的协作能力。幼儿园亲子活动类型方面,学术界关于幼儿园亲子活动的分类并未形成共识,而是按照不同的标准将幼儿园亲子活动分为不同的类别。如公燕萍[45]在研究中以五大领域为标准对举办的亲子活动进行分类,将幼儿园亲子活动分为了导向单一领域的教育活动和导向众多领域的亲子综合活动两类。邓子红[46]认为存在忽视幼儿园亲子活动的价值、家长参与活动的素养缺乏、参与主体间的关系认识不清晰和对理论构建不深等问题,认为需要加强对幼儿园亲子活动的重视程度、设置有效的管理机制、强化师资培养、改变教师的工作方式、将活动融入幼儿园教学建设体系等措施。史爱芬[47]认为在亲子活动中,从科学定位的角度来看应该将教师定位为开发者和设计者、服务者和组织者等,将家长定位为支持者、参与者、合作者等。

幼儿园家访和接送交流的研究。相关研究主要聚焦于具体经验的分享。田晓宇[48]从幼儿教师的角度出发,总结出幼儿园家访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教师普遍认为路途遥远、幼儿家长态度冷淡使教师有挫败感和网络双面性导致教师家长交流困难。朱琳琳[49]则对接送孩子过程中与父母和老师之间交流时出现的问题展开了调研,并分析出主要存在于以下几点:幼儿园对接送交流方面规定不尽合理;对老师来说是教师职责的一部分,而对父母来说更多是心态上的重视、行动上的随机;父母则没有等待交流机会的意识。

2.在信息空间的不在场互动方面。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步入“互联网+”时代,对家园社区共育形式产生了极大影响。已有关于信息空间的不在场互动研究方面,可以分为基于信息技术的三方共育价值研究、基于信息技术的三方共育模式的研究以及基于信息技术的三方共育的问题及对策的研究。

在基于信息技术的三方共育价值方面,谢元亭[50]认为“互联网+”与家园共育的深度融合能够最大效益发挥家园共育的服务功能、教育功能,有助于突破信息繁杂、家园时间分散、人员层次杂乱等局限,引领家长会、家访等传统形式发展为家园共享、家园共育的重要变革。但是基于信息技术的家园社区共育价值的研究极少,仅有刘繁华[51]在学校、家庭、社区协同教育方面阐述了现代信息技术的重要作用,构建网络平台具有极大价值。

基于信息技术的三方共育模式方面,谢晓颖[52]对运用QQ等即时通讯工具、创建幼儿园网站这几种新模式互动平台进行了介绍。杜若溪[53]则是对微信支持下的家园社区协同教育平台建设进行研究,认为这种方式既能满足大部分家长的个性化需求,亦能避免浪费教师的时间以期更好的进行家园合作。除了这些传统的通讯工具外,张华明[54]、刘栩东[55]分别从中国联通所出的“互动宝宝”产品和幼儿园家园共育互动APP两个方面对家园合作模式进行阐释。

基于教育信息技术的三方共育的问题与措施方面,李少梅和沈润青[56]将问题归纳为:政策落实机制欠缺,理论研究不足;幼儿园“一厢情愿”,教育责任主体观念缺失;信息技术应用盲目跟风,实践导向模糊。指出应当健全协作教育顶层设计、搭建协作教育网络共育平台以及规范合作教育管理等措施。

二、我国家园社区合作共育研究的特点与不足

对改革开放以来关于家园社区合作共育的文献进行剖析,已有的家园社区合作共育研究的特点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家园社区合作共育的价值愈发凸显;家园社区合作共育的内容在不断的丰富与更新;家园社区合作共育的形式随着时代进步在不断的创新。在家园社区合作共育中,目前研究者关注的最多的领域是家园合作共育,并且该领域的研究已经取得了较为系统、全面的成果。

但相关研究在以下几方面仍存在着不足:一是直接研究三方合作共育的文献较少,缺乏实证研究。直接研究家园社区合作共育的研究较少,相关的文献更多的是出现在在幼儿园-家庭合作共育亦或是幼儿园-社区合作共育中提到家庭幼儿园社区共育的某方面,还有部分关于家园社区合作共育的观点会在学前教育相关论文的对策中出现。二是已有家园社区合作共育的研究主体单一,多以幼儿教师为主,且主要内容为经验的分享,缺乏理论的深度。三是已有文献多从机构本位出发,即更多强调的是幼儿园、社区或者家庭资源的利用和整合,而不是注重“儿童本位”即关注家园社区协作为幼儿创设的环境以及对幼儿发展的作用。四是对存在的问题聚焦共性,忽略个性。在已有学者研究中,提出的问题都具有较大的相似性,侧面说明学者的研究可能存在忽视了地域、幼儿园性质、社区以及不同特点的家庭和幼儿存在的差异性问题的探析。五是实证研究较少,已有文献研究更聚焦于家园社区合作共育“应然”的状态,对于家园社区合作共育的“实然”研究较少。六是以幼儿园为中心进行研究,已有文献主要关注于幼儿园如何利用社区和家庭资源为幼儿教育服务,为幼儿园教育实现利益最大化,较少关注到家庭与社区方面如何利用幼儿园资源进行发展。

三、我国家园社区合作共育研究的展望

通过梳理分析已有文献的不足,笔者从以下几方面对家园社区合作共育的未来研究提出建议:第一,增多直接关于家园社区合作三方共育的研究,对幼儿园、家庭、社区三方进行研究,而不仅仅是聚焦研究某两方的合作共育,增多三方协同研究。第二,从“儿童本位”出发对其进行研究,我们始终应该保证幼儿利益最大化,所以未来的研究可以从儿童本位出发,探究儿童如何在家庭、幼儿园、社区三个不同却又紧密联系的空间中如何能够获得最大的发展。第三,多维度、多领域进行深入研究,充实个案研究,未来的研究可以聚焦某一地区的特定某幼儿园研究其家园社区合作共育存在的问题,这样的研究可以更加具有指导意义并根据问题提出可操作性建议。第四,加大对家园社区合作共育的实证研究,未来的研究可以对现实生活中家园社区合作共育典型案例进行研究,从具体的实践中总结其成功的经验或问题,而不是仅仅从理论上去谈家园社合作“应然”的状态。第五,关注幼儿园在社会建构中的贡献。未来的研究可以关注与幼儿园如何参与到社会的建构中,发挥三方合力的作用,以促进幼儿的发展。

猜你喜欢

共育家园社区
将大自然带进室内的家园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梦中家园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影像社区
影像社区
温馨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