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老舍诗歌中的幽默

2022-05-21刘佳维

今古文创 2022年19期
关键词:幽默老舍

【摘要】 “幽默”仅存在于老舍的小说与话剧,老舍常被人忽视的诗歌创作中也同样表现出了幽默的色彩。根据里普斯的说法,这种幽默可以分为三类:烂漫风趣的“幽默性幽默”、尖锐讽刺的“讽刺性幽默”和嘲弄诙谐的“隐嘲性幽默”。与之相对应的是“讽刺性幽默”和“隐嘲性幽默”强调对时事政治、笔下人物等的揭露、批判,常采用“反讽”的修辞手法,而“幽默性幽默”则注重对生活小事的捕捉和定格,这是在小说、话剧中极少出现的。这一部分私人化的创作让读者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更全面的老舍,这样的老舍不仅是一个文学大家,更是一个活生生的“人”,有深刻和悲哀,也充满智慧和童趣。

【关键词】 老舍;老舍诗歌;幽默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2)19-0034-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2.19.011

老舍的妻子胡契青曾说,老舍爱詩,也爱写诗。老舍最为人瞩目的创作在小说和话剧,但其实老舍一生创作的诗歌并不在少数,新诗共80余首,旧体诗150题330首左右,这些诗歌作品也不例外地透露出老舍式的幽默色彩。

一、老舍诗歌中幽默的分类

德国学者里普斯把幽默看作是一种“状态”“心境”,且他把幽默分为三个阶段:“幽默性幽默”是轻松的幽默,无关讽刺和对立;“讽刺性幽默”意在对立、攻击;而“隐嘲性幽默”相对于讽刺性幽默更为隐蔽,以“不合理”的自我否定为特征。[1]老舍诗歌中的幽默也可以根据这一理论来进行分类。

(一)幽默性幽默——烂漫的风趣

老舍诗歌中存在一种不同于小说和话剧的幽默——“幽默性幽默”,即:温和、烂漫的风趣,不尖锐、不讽刺的温和地讲述事件、表露情感的幽默,私人化的情感自然流露,构思精巧,笔调诙谐,意境动人,语言鲜活。《勉舍弟舍妹》 《乡居杂记》二首、《题“全家福”》 《赠太虚法师》 《恋歌》 《谜》等诗都是此等幽默的注解。

《勉舍弟舍妹》是一首风趣诙谐的七绝,当时榆关陷落,平津形势恶化,弟妹因此无法返学上课,不得不辍学返里,老舍有意勉励弟妹认真学习,少些玩闹,但却并不端架子板面孔地讲道理,而是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弟妹的疼爱。弟妹擅自辍学,老舍却并不大动肝火地指责,而是以调侃的语气说两人是“得暗溜时即暗溜”。老舍还称弟妹在家的情景是“天堂闹水灾”一般,因为弟妹在家时“妈妈气病父亲愁,小院群英赛棒球,瓦碎窗飞欣鼓掌”,弟妹在家时并不安分,玩闹到让父母发愁,打球打坏了瓦片和窗户竟还欢欣鼓舞地鼓起掌来,可是老舍却感叹:“健儿身手果如猴”,言语中甚至带了些许赞叹。老舍性格的平等、仁爱、温和可见一斑,对待家人如此,对待不知名的孩童亦是如此。《乡居杂记》之二中端午时见到的一个幺娃儿:“偷尝糖果佯观壁,偶发文思乱画墙!”幺娃儿偷吃了一颗糖果怕被旁人发现,欲盖弥彰地假装在看墙壁,看着看着又突然“文思泉涌”,对着墙壁胡乱画了一通。寥寥数字展现了一个连贯不断的充满童趣的画面,幺娃儿活泼调皮的神态展现得淋漓尽致,细节传神动人,画面感十足,让人忍俊不禁。老舍的这一类诗歌中有意展现一种温和的幽默,生活化的美丽,通过这一类诗歌和其中的幽默,可以窥见老舍健全的心智和充沛的情感。

(二)讽刺性幽默——尖锐的反讽

老舍的许多诗歌是对社会人情丑态的揭露批判,幽默之下又将讽刺暗藏其中,如《教授》 《长期抵抗》《空城计》  《致富神咒》 《日本撤兵了》 《希望》《为关良“凤姐图”题诗》等诗歌。抗战前老舍专事小说,但战争爆发后,老舍将创作的笔触更多地放在了过去甚少涉笔的诗歌上,这一类诗歌中的讽刺幽默常常是针对抗战期间国民党军队的怯战、叛徒的卖国求荣、无良商人的草菅人命等行为,与抗日战争这一背景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老舍在抗战期间有意以新诗为武器,尖锐地揭露和讽刺军队消极抗战的现象,如《空城计》有意使读者从题目就联想到足智多谋、冷静周密的诸葛亮诱敌深入的“空城计”,但实则是描绘当时军队抛下百姓仓皇而逃导致“空城”的窘境,甚至“日本小鬼吓了一跳,怎么城里静悄悄!莫非空城计连琴也不弹,伏兵四起脑袋纷纷掉?”不以民众的视角来直接抱怨军队的出逃,而是以敌人的心态来勾画当时军队放弃抵抗的状况更加具有讽刺性,连敌人都觉得不可思议和荒诞不经,日军在疑虑的心态下登高望远的情景更是令人发笑:军队的“老将”没有坚守阵地,没有老练地指挥作战,而是在“精勤练赛跑”。本是用来作战的大车小车如今全部坐上了高级将领,车轮卷起黄沙浩浩荡荡地逃去南方。逃跑时还不忘带上千箱万箱的行李,那都是搜刮民众得来的财物,身后的失城丧地谁会去管,“反正没人把咱老子怎样了!”诗歌将军队出逃、抛弃民众、搜刮民众的行为描绘得生动细致,这样逃跑行为只顾个人私利,不考虑民众和国家民族,令人发指,但这些人却面目可憎,并不以此为耻:“君不见满洲之国何以兴?只需南向跺跺脚。”

再如《长期抵抗》名为“长期抵抗”,却意在讽刺只慷慨激昂地喊着“长期抵抗”的口号,面对敌人马上放弃抵抗,色厉内敛的人,这些人“你在这边打,打吧;我上那边去出恭。”面对敌人并不如口口声声喊的“长期抵抗”,反而时刻想着退缩和逃避,还厚颜无耻地颇具阿Q精神地给自己找理由:“和疯狗打架算不了英雄。”不仅如此,“长期抵抗”的“长期”是“一辈子不和你交锋”,“抵抗”是“一直退到云南或广东”,这样的“长期抵抗”简而言之就是一味地退却和让步,消极地接受侵略者的一切侵略,甚至在最后异想天开地以被入侵者的身份对入侵者说“放下枪炮咱们先喝一盅”,妄图和侵略者具有平等的地位和话语权,以朋友的身份聊天喝酒,都遭到了老舍辛辣的讽刺。

老舍的这一类诗歌在内容上并没有私人化、生活化的内容,在体裁上大多采用新诗而不是旧体诗的形式,在幽默与讽刺融为一体,“寓庄于谐,笑中含泪”。

(三)隐嘲性幽默——嘲弄的诙谐

“幽默性幽默”的诙諧风趣是对现实生活的会心一笑,“讽刺性幽默”是对战争事件的尖锐批判,而“隐嘲性幽默”区别于第一类幽默多了些“自我否定”的意味,区别于第二类则少了些尖刺,“隐嘲性幽默”是对现实生活中苦痛的自嘲和对事件人物的打趣。老舍的幽默不仅是对现实事件,也有对笔下人物,甚至是自己的戏谑和调侃,甚至略带嘲讽和攻击,《病中》《即事》《为〈茶馆〉人物速写配诗》等诗都是如此。

《病中》一诗中的主人公是老舍自己,写自己背疾又拉稀的不适和痛苦,但却有意写得趣味横生来冲淡病痛的痛苦。春夏之交,老舍腰背痛的老毛病又复发了,老舍常常疼得白天要拄杖,夜里无法翻身,病痛折磨下连虎骨追风膏也收效甚微。再加上拉稀,更是“腹背兼受攻”,但老舍却故作轻松地说病魔也很“幽默”,因为本来是背痛,现在又腹痛,这样显然是病魔有意分担了我的痛苦,本来雪上加霜的痛苦就这样被老舍自我开解了。诗中提到自己的背痛已经是让自己“瘦如柴鸡”,拉稀也是“江河日下”,甚至痛苦到泪流成河,“院北花深处,昨夜已成溪”,可见,老舍受病痛折磨已经是苦不堪言,但《病中》运用白话的口语,选取通俗易懂并且生动有趣的词汇,营造出一个轻松诙谐的氛围,淡化了病痛带来的痛苦,自嘲一番仿佛就不那么难过。

老舍自嘲,也嘲笑别人。受特定时代背景影响,五六十年代,正是美苏争霸最为激烈的时期。当时美国的火箭发射曾经有过四次失败事件,1959年,苏联火箭发射成功,老舍写了旧体诗《即事》 3首,庆贺苏联,嘲笑美国,如“尖端科学首苏联,火箭昂扬探究天。美国卫星何处去,倒栽葱式最堪怜。”老舍写《茶馆》后还为里面的人物配诗,16首诗分别为王利发、常四爷、秦仲义、康顺子、刘麻子、小刘麻子、宋恩子和吴祥子、小宋恩子和小吴祥子、唐铁嘴、小二德子等12人配诗,每首四句,每句四言。每一首都不过短短16个字,却精炼简洁地讲出每个人物鲜明的个性特点和主要的人生经历,并诙谐幽默地予以否定或同情。如写贩卖人口的刘麻子不顾他人悲惨与眼泪,只管自己吃喝,而后又写小刘麻子亦是“继承父业,青出于蓝”,内心丝毫没有愧疚和良心,丝毫不认为自己“缺德透顶”,还洋洋自得地“自命不凡”。再如宋恩子和吴祥子这两个总是审时度势、见风使舵的小人,在第一幕是“狗仗人势”的“贵族爪牙”,之后到第二幕又变成了“有奶是娘”的“军阀爪牙”,而后的小宋恩子和小吴祥子和小刘麻子一样沿袭了上一辈的行为,“世袭灰衫”“无恶不作”。

二、老舍诗歌幽默风格的表现技法

(一)生活小事的生动捕捉

老舍的小说、话剧以第三人称视角和相对长的篇幅描述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多条线索多个维度地展现主题和思想。而诗歌则有所不同,除《剑北篇》 2500余行,《成渝路上》 405行外,其他诗歌都是字数较少,篇幅有限,在简短精练的篇幅里与其讲述波澜壮阔的时代风云,倒不如学会捕捉生活中生动的小事和瞬间。《勉舍弟舍妹》写于1933年,榆关陷落,平津不稳,弟妹相继辍学返家,却因此意外得了一段共享天伦的日子。其四写到家中弟弟妹妹埋怨校长“胡涂”,年年大兴考试,今年躲过一次,所以只能在家勤奋地写起了情书,打发寂寞。其七写孩子们顽皮,在院子里玩棒球玩得瓦碎窗飞,爸爸妈妈很是头疼,老舍调笑说简直像猴子一般。其八写案上的梅花总没见开过,因为一开就被小妹折个精光,一朵不剩。《题“全家福”》是为全家福照片所提,“爸笑妈随女扯书,一家三口乐安居。济南山水充名士,篮里猫球盆里鱼。”老舍对待家人和生活始终带着一种温馨的目光,幽默的笔调不带讽刺和尖锐,寥寥数笔的诗歌像全家福的照片一样定格一家三口其乐融融的景象,“乐”是诗眼,更是老舍对待家人和生活的态度,诗歌明媚和谐,氛围轻松快乐,这是老舍在小说、话剧中很难见到的一面。

众多因素让老舍诗歌中的幽默不同于小说话剧等文体展现的幽默,多了些温和的成分。老舍是一个既重视国,也重视家的人,他曾写散文《老舍的理想家庭》阐述自己对家庭的爱意和期望,对于家庭的重视和关爱让他的笔端涉及亲朋时放下了幽默里的刺,多了几分和煦的笑意。江山倾危,人民苦难,人生无奈,这时的写作无疑避不开对时代苦难的书写,同时此时朋友的相知和家人的相伴就显得尤为珍贵,老舍是在诗歌中挤出了一点位置来存放这种可贵。而且,抗战时期老舍在重庆曾有过一段较为安适的日子,这也使他有了闲暇和闲情在诗歌中一展笑颜。最后,诗歌向来被作为“言志”“缘情”的载体,是诗人自我情感的自然流露,小说杂文常被作为口诛笔伐的工具,诗歌散文则用于生活的记录和自我的表达,是以老舍诗歌幽默少些尖刺,多些温煦,有别于小说话剧。

(二)反讽的修辞手法

“反讽的目的就是要制造前后印象之间的差异,然后再通过这类差异,大做文章。”[2]老舍在诗歌中常运用反讽修辞,言此意彼,欲擒故纵,既闪露出锐利的讽刺锋芒,也彰显出婉曲的幽默风度。在抗战期间,老舍常作新诗以夸张幽默的手法来揭示抗战期间的一些丑恶现象的危害性,《长期抵抗》并不破口大骂国民党当局,而是以一个街头小流氓的视角看军队的表里不一行为,以其口吻讲述国民党军队外强中干、欺软怕硬的两面派嘴脸,街头小孩子目光和言语的幼稚懵懂更具有讽刺性、尖锐性。《致富神咒》教你如何发家致富,看似在苦口婆心,循循善诱地描述致富的不二法门,其实则是反讽抗战时期办后方医院并非为救伤病员,而为发一笔国难横财的无耻行为。主人公洋洋得意于自己不管是哪个年代什么事情“都能找到发财的好机会”,恰逢战事激烈,于是他想道:“热河大战血横流,后方医院岂不急当去筹备。”这时一个“致富神咒”变产生了:在国民党政府有人,便可以申请个万八千八作为医院的开办费,医院的护士护工可由你那些表嫂表兄一类亲戚顶上,成立起来即刻锣鼓喧天地登报纸宣传,拉几个伤兵来安慰安慰做做样子,之后挂一块牌子“院中人满,已无床位”,万事大吉。主人公开医院丝毫不为治病救人,“别信那天理良心那剂麻醉”,只想财神保佑,“自古财神专佑开通人”,“君不见满洲之国名士多,神仙不斩狼心与狗肺”。家国有难,反而成为这些人发财致富的秘诀和契机,国家越是危亡,小丑们越是得意。幽默只是外衣,是手段,毫不留情的嘲讽、鞭挞才是本质东西。[3]

将某一思想的自然表达移置为另一笔调,就能使作品更富有张力和境界,大量反讽修辞手法的应用使老舍的詩歌呈现出“内庄外谐”的张力结构,《长期抵抗》中高喊“长期抵抗,慷慨激昂”的人早早地放弃了抵抗;《致富神咒》教你发财的方法就是发国难财;《教授》里的张教授是为“有名的教授”,但他是个徒具虚名、不务实事而又爱出风头、拍马溜须的学府骗子。内庄外谐、悲喜交集的结构是“不协调”的,但这种“不协调”往往形成更具张力的结构。通俗口语的活泼调子和出人意料的结构设计所造成的幽默风趣,通常只是浮在作品表层的情调。穿透这层轻松戏谑的技艺外壳,可以体味到诗人骨子里深切的悲哀和沉痛。

这些新诗的创作时间非常集中,创作于战争爆发后,特殊背景下创作长篇的小说的灵感和条件总是不足,因此老舍自称当时的自己写小说并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挤”出来的,也正是此时老舍创作了大量的诗歌。诗歌不同于结构篇章需要构思许久的小说和话剧,诗歌以短见长,高度凝练,既能够表达老舍对时局的看法,实现文学的社会认识价值,又能够满足老舍“想写”的冲动,实现文学的审美娱乐功能。

三、结语

老舍毕其一生的文学创作,以执着的热忱坚持对文学创作的探究,小说、戏剧、散文、杂文、曲艺、文学理论,常被人忽略的是他也写诗,旧体诗与新诗都有不少作品。目前对老舍创作的研究更集中在对老舍小说、戏剧的探讨,本文选择老舍诗歌的幽默风格这一视角作为切入点,梳理老舍诗歌中的三种幽默形式,分析其表达技法以及比较其他文体中表现的幽默。较于小说和戏剧,诗歌更具有日常性,也就更具私密性,老舍的诗歌恰好就呈现出一个从他其他的文学题材里没有呈现出来的老舍,既有怀有家国情怀,希望改造国民性的笑骂之语,也有对家人朋友的温声笑语,还有对自己的调侃打趣的宽慰之语,这样的老舍不仅是一个文学大家,更是一个活生生的“人”,有深刻和悲哀,也充满智慧和童趣。

注释:

文中所引原文均参考:《老舍全集(13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

参考文献:

[1](德)里普斯.喜剧性与幽默[A].刘半农译,伍蟸甫,胡经之主编.西方文艺理论名著选编[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

[2](美)浦安迪.中国叙事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

[3]曾广灿.葬歌·战歌·颂歌——读老舍新诗札记[J]. 齐鲁学刊,1982,(06):84-89.

作者简介:

刘佳维,女,汉族,湖南常德人,广西师范大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专业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

猜你喜欢

幽默老舍
解人之难的老舍
印象·老舍纪念馆
我写我的
我写我的
“对话”小伙伴老舍
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幽默”教学法
从合作原则看言语幽默
论马克?吐温短篇小说集《百万英镑》的创作艺术
试论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四要素”
美国导演昆汀电影的幽默元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