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白细胞输血对急性白血病患者外周血Th1/Th2细胞平衡状况及医院感染发生率的影响
2022-05-20李就文李婉琴陈昌达宾科梅
李就文,李婉琴,陈昌达,宾科梅
暨南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输血科1、检验科2、血液科3,广东 广州 523573
急性白血病是数量较多的幼稚细胞及原始细胞于骨髓中大量存在且会对正常造血产生影响的一种疾病,急性白血病患者的缓解率与长期生存率较低[1]。感染是急性白血病常见的合并症,发生感染的概率为48.60%~81.60%,感染后极易导致死亡。由于急性白血病合并感染的死亡率介于64.00%~73.00%,感染一旦发生,就会使化疗延迟或终止,对疗效造成一定影响,同时使医疗支出增加[2]。多数文献对急性白血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主要有白血病类型、化疗时间、缺乏中性粒细胞程度、伴随疾病、化疗药物种类、持续缺乏粒细胞时间、年龄、住院时间等,对于输血同急性白血病发生医院感染的关系分析较少[3]。近几年,随着深入研究有关文献,有人发现输血可对急性白血病病患的贫血进行纠正,使血小板水平得到提升。然而恶性肿瘤的转移、复发也同输血息息相关,也会导致病患的生存率降低,使创面愈合受到抑制、感染率增加[4]。本研究主要探讨去白细胞输血对急性白血病外周血Th1/Th2细胞平衡状况及医院感染发生率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 年3 月至2021 年3 月于暨南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治疗的36 例急性白血病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与《血液病诊断指南》[5]中的诊断标准相符;②短时间内没有选择抗凝、免疫调节药物进行治疗。排除标准:①伴有慢、急性感染者;②慢性白血病。依据随机单双数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8例。对照组中男性7例,女性11例;年龄16~50 岁,平均(28.26±11.83)岁;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8例,急性髓系白血病10例。观察组中男性6例,女性12例;年龄17~48岁,平均(29.11±11.52)岁;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7 例,急性髓系白血病11 例。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并签署同意书。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选择少白红细胞输血,所输的血液都是市中心血站所提供,在20℃的环境中2 000 r/min离心血清8 min,血浆分离,2 000 r/min离心5 min,离心3 次,去上清液,超过70%的白细胞的红细胞被去除,于24 h之内输注,每次2 U,隔1 d一次。观察组患者选择去白细胞输血,白细胞血液是在储存之前对白细胞进行滤除,之后含有1.0×105/L~1.0×106/L。输血标准与《白血病治疗学》[6]内关于输血的标准相符,血红蛋白小于60 g/L,选择滤除白细胞或浓缩红细胞输注血液制剂,针对受身体素质、疾病耐受性、年龄等影响的病患,需对血红蛋白标准进行适当的放宽(小于100 g/L),小于20×109/L的血小板输注血液是普通血小板或者是去白细胞的血小板。
1.3 观察指标与检测方法 (1)外周血Th1/Th2细胞检测:输血1 周后,比较两组患者外周血Th1/Th2细胞平衡状况,包括白介素10 (IL-10)、白介素2(IL-2)、白介素4(IL-4)、干扰素-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GF-α)。全部患者在清晨空腹状态下采集2 mL外周血,EDTA抗凝后,对血浆实施分离,保存于-80℃的环境中。使用时一次性解冻标本,选择酶联免疫吸附法进行检测。(2)T淋巴细胞检测:输血1周后,比较两组患者T淋巴细胞。血样采集后(2 h之内)选择缓冲溶液无菌磷酸盐(PΒS)对抗凝血进行稀释,使用淋巴细胞分离液对单个核细胞进行分离,通过细胞培养液DMEM 对细胞浓度进行调整,采集100 μL 细胞悬液,置入CD3+、CD4+、CD8+的抗体,避光于4℃的环境中等待30 min,800 r/min转速离心持续10 min,缓冲液PΒS洗涤两次,除去上清,缓冲液染色,使用上流式细胞仪进行分析,计算CD4+/CD8+。(3)医院感染发生率:输血1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胃肠道、呼吸道、皮肤、脓毒症等医院感染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7.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输血1 周后的IL-10、IL-2、IL-4、IFN-γ、TGF-α水平比较 输血1 周后,观察组患者的IL-10、IL-4、TGF-α明显低于对照组,IL-2、IFN-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输血1周后的IL-10、IL-2、IL-4、IFN-γ、TGF-α水平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输血1周后的IL-10、IL-2、IL-4、IFN-γ、TGF-α水平比较(±s)
组别对照组观察组t值P值例数18 18 IL-10(ng/L)33.29±6.30 26.76±5.99 3.187 0.003 IL-2(ng/L)31.53±8.41 38.84±7.36 2.775 0.009 IL-4(ng/L)92.05±10.83 81.83±12.06 2.675 0.012 IFN-γ(ng/L)28.52±5.22 33.18±5.12 2.704 0.011 TGF-α(pg/mL)21.03±3.94 17.49±3.49 2.886 0.007
2.2 两组患者输血前后的CD3+、CD4+、CD8+、CD4+/CD8+比较 输血1 周后,两组患者的CD3+、CD4+、CD8+、CD4+/CD8+明显高于输血前,且输血1 周后,观察组患者的CD3+、CD4+、CD8+、CD4+/CD8+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输血前后的CD3+、CD4+、CD8+、CD4+/CD8+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输血前后的CD3+、CD4+、CD8+、CD4+/CD8+比较(±s)
注:与本组输血前比较,aP<0.05。
组别对照组观察组t值P值例数18 18输血前45.31±3.98 45.87±3.88 0.427 0.672输血1周53.22±2.41a 57.85±2.95a 5.157 0.001输血前24.06±1.51 24.38±1.47 0.644 0.524输血1周28.84±1.29a 31.03±1.73a 4.306 0.001输血前21.42±1.88 20.99±1.62 0.735 0.468输血1周23.26±1.46a 24.87±1.48a 3.286 0.002输血前1.11±0.09 1.13±0.10 0.631 0.533输血1周1.19±0.11a 1.33±0.13a 3.488 0.001 CD3+(%) CD4+(%) CD8+(%) CD4+/CD8+
2.3 两组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率为33.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00,P=0.046<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医院感染发生情况比较(例)
3 讨论
急性白血病是骨髓造血系统失常而导致的一种疾病,由于此病病患有普遍较低的免疫系统功能,医院感染极易发生[7]。除此之外,病原菌通常有泛耐药性或多重耐药性等特征,普通的抗感染治疗疗效差,会进一步加重病情,延长病患的住院时间,严重时还能对化疗产生影响,使远期效果降低,进而对病患的生命安全产生威胁[8]。
相关研究表明,血液内包含白细胞会导致输血过程中发生诸多不良事件,像发热性非溶血性的输血反应、输血有关的免疫抑制、激活潜伏病毒、亲白细胞的病毒传播、输血有关移植物宿主疾病等不良事件[9]。特别是输血会导致肿瘤患者的人体免疫功能与预防降低,其影响得到了临床医学、基础医学的高度关注。IFN-γ是在抗原刺激的作用下经过CD4+细胞早期的生产及CD8+后期的生产而具有多种活性的一种糖蛋白,可以诱导Th0转变为Th1,生产数量较多的活化效应细胞与细胞毒性T 细胞,有利于抑制病原菌生长与繁殖进行抑制,也可以通过活化巨噬细胞,上调其表面主要组织的相容性复合体-1等分子的表达,进而产生一氧化氮合酶(诱导型),使巨噬细胞氧非依赖性与依赖性杀菌系统被激活,同时对巨噬细胞杀伤胞内病原菌实施诱导,IFN-γ可以使T细胞的作用增强,进而有效发挥自身的作用,形成良性正反馈机制,有利于人体感染免疫应答的增强,最终阻断感染、预防炎症反应加重[10]。与CD3+、CD4+、CD8+、CD4+/CD8+比值相结合,显示选择去白细胞输血病患的CD3+、CD4+、CD8+、CD4+/CD8+都比少白红细胞病患高,提示去白细胞输血可以有效降低病患的免疫抑制作用,防止了由于输血导致的医院感染。由于血液内的白细胞包含MHCII类、Β细胞表面抗原,它们可以造成免疫抑制,同时白细胞能发挥凝集素功能,促使白细胞在血管中凝集,极易形成肺血管内栓子引发肺水肿,最终形成感染[11-12]。
Th 细胞按照细胞因子分泌的类型可以区分为Th2 与Th1 细胞亚群,Th2 主要有IL-10、IL-4、TNF-α等因子,对体液免疫进行介导,抑制细胞免疫,同时诱导Th2细胞形成,Th1主要有IL-2、IFN-γ等,其对细胞免疫应答进行介导,同时诱导前体Th细胞转化为Th1细胞[13]。IL-2 会增加淋巴细胞黏附分子的表达,进而杀伤肿瘤细胞,IFN-γ能够激活巨噬细胞,增强T细胞介导后的细胞免疫,发挥免疫调节、抗肿瘤功能[14]。IL-4发挥促使Th细胞转变为Th2细胞的功能,是活化Th2 细胞的关键因素,IL-10 抑制淋巴细胞黏附分子、TH1 细胞、巨噬细胞,防止它们生产细胞因子,加强抑制毒性淋巴细胞发出的抗原提呈、细胞毒功能[15]。于人体抗肿瘤的免疫作用中,细胞免疫的一种重要方式就是细胞介导,Th1/Th2 细胞失衡可以导致肿瘤细胞逃逸,因为Th1/Th2细胞失衡能降低毒性淋巴细胞,促进肿瘤于宿主内的增殖,使肿瘤的发生概率增大[16]。
综上所述,去白细胞输血应用于急性白血病患者能使外周血Th1/Th2 细胞失衡状况得到显著改善,提高机体免疫水平,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