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语文口语交际课教学生活化的实施路径研究

2022-05-19何喜燕

教育界·A 2022年5期
关键词:口语交际生活化高中语文

【摘要】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文章通过对高中口语交际课程的再认识,探索包含话题选择生活化、情境设置生活化、教学活动生活化、课外实践生活化的教学实施路径,期望可以帮助各位教师有效提升高中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高中语文;生活化;口语交际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0年度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基于生活情境的中职语文口语交际课的设计与实践研究》(课题立项号:GS[2020]GHB1582)成果。

作者简介:何喜燕 (1987.12—),女,甘肃省通渭县第一中学,一级教师。

“语言交际能力”的概念,首先是由美国社会语言学家海姆斯提出的,其理论模型将乔姆斯基的“语言能力”范围扩展到了四个方面:(1)某一语言形式是否正确;(2)某一语言在特定的场合中是否被运用得体;(3)某一语言是否实际可行;(4)某一语言是否在实际中被使用。其理论核心在于“言语的适当性”,也对我国的语言教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国的语文“听说教学”由此改变为“口语交际教学”。这不是一个简单修正,而是对语言教学的一次根本性的质的提升。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学生是社会公民中的一分子,随着学生社会交际范围的不断拓展,其口语交际能力必须得到相应的提升,否则将会对学生的社会化发展造成影响。因此,口语交际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必须重视的教学任务,而且随着时代的进步与社会的发展,口语交际教学必须要与时俱进,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拓展教学环境,培养学生成为具有“社会属性”的个体,提高学生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口语交际能力。

口语交际教学的核心价值取向必须指向“交际”,即口语交际教学必须立足于培养学生运用口语进行交际的能力,该教学的实质是“口语是工具、交际才是目的”。在宋《朱熹注》中有“际,接也”的解释,即交际活动包括两个相互对应的方面:一方为交,一方为接。而且,一个人同时扮演着两个角色,既为“交”方也为“接”方。很显然,口语交际是一种人与人、人与群体之间的双向互动或多向互动的语言活动,强调的是“交”与“接”的相互作用和达到某种交流目标的过程。能否让口语交际课生活化,从某种程度上讲,是决定口语交际课成败的关键。文章将从生活化视角探究高中语文口语交际课教学的实践路径,以期能为口语交际课的高质量、高层次发展提供有效参考。

一、高中口语交际课再认识

就现实状况来看,高中口语交际课基本被边缘化,甚至可以说被忽略。然而,对于即将步入社会的高中学生而言,口语交际能力差将对其社会化发展造成严重影响,试想一个不会和别人交流沟通的人如何能够融入社会并得到别人的了解与认可呢?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差,这不能不说是语文教育的重大缺失。因此,我们完全有必要对高中口语交际课进行再认识。

(一)严格落实课标要求

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学生的口语交际提出了明确而具体的要求,即“根据具体的语言情境和不同的对象,运用口头和书面语言文明得体地进行表达与交流”,同时还强调“注意口语的特点,能根据不同的交际场合和交际目的,恰当地进行表达”。从语文课程标准这些具体要求来看,教师必须将阅读、表达、作文等语言能力置于同等重要地位,不能忽視口语交际能力这一语文核心素养。因此,学校和教师严格落实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强化高中语文口语交际课程教学,才能真正实现对学生“语言的建构与运用”这一基础性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

(二)明确口语交际课程内容

口语交际课程内容贯穿整个高中语文教学。现行高中语文教材是以学习任务群的方式呈现教学内容,并将口语交际课程内容与其他内容进行融合,如“跨媒介阅读与交流”“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实用性阅读与交流”等学习任务群中始终有以“表达、交流”为目标的口语交际教学内容。在具体教学内容上,教材按“朗读、演讲、讨论、辩论、访谈”等五种口语交际类型,分阶段、分层次做出了安排,必修1为“朗读”专题,教师可安排学生朗读现当代散文;必修2为“演讲”专题,教师可安排演讲比赛:以《我有一个梦想》为题;必修3为“讨论”专题,教师可安排学生以“早岁应知世事艰”为题展开讨论;必修4为“辩论”专题,教师可安排设题辩论:能否以成败论英雄;必修5为“访谈”专题,教师可安排学生模仿电视访谈节目,对班级1-2名同学进行访谈。从五种类型的口语交际内容安排来看,高中语文口语交际课程教学要让学生能够从独白到互动,依次提升口语交际能力,也要能够让学生从个体到群体的人际交往能力逐步得到发展。可以看出,普通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口语交际课程内容具体而明确,优化口语教学需要的是语文教师不以任何理由和借口,不折不扣地、创造性地将其落实到语文教学之中。

(三)口语交际课生活化的依据

如前所述,“口语交际”是一种生活化、社会化、个性化的以口语语言为基础的实践活动。从语言起源来看,马克思说:“语言也和意识一样,只是由于需要,由于和他人交往的迫切需要才产生的。”可见,语言首先是人们为了满足生活的需要创造出来的,并在生活中不断丰富和发展形成的。从生活教育论来看,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指出“生活即教育”,口语交际教学更是如此。陶行知强调“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离开生活的口语交际显然是没有实际意义的。因此,口语交际课生活化是培养口语交际能力的需要,更是提升学生语言能力发展的需要。

二、口语交际课生活化的基本目标

口语交际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它体现出说话者的说话艺术、思维敏锐度和情绪把控力。因此,口语交际教学并不仅仅是让学生练习说话那么简单,必须遵循语言发展规律,符合学生发展需求,建构学生思维广度和深度,使学生形成“能言善辩”的口语交际能力。

(一)语言要使生活更诗意

语言是一个人生活的组成部分,美的语言一定产生于美的心灵、美的情感和美的生活。低俗、污浊的语言带给人们的一定不会是愉悦的感受,甚至会造成冲突与隔阂。因此,口语交际课教学必须强化用美的语言来感染学生,让学生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或者赞美生活、赞美时代,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美好情感、美好心灵,让学生自然而然就能够形成美的语言。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包括其他教师)必须在平时的教学中首先要做到语言美,比如笔者经常写一些赞美生活、时代的优美散文或诗歌,朗读给学生们;也要求学生写300字左右的散文或诗歌,在每次上课前让学生轮流朗读自己的作品。学生的写与读既提高了写作表达能力也提高了口语表达能力,既美化了生活也美化了心灵。

(二)语言要使思维更深刻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而思维是离不开物质世界、无法独立存在的,有了深刻的思维才能具备多彩而富有哲理的语言。在口语交际课时,教师要利用教材中的生活情景启发学生对生活进行深度思考,比如思考生活现象的社会根源、人物命运的个性原因、时代变迁的决定因素等,培养学生对生活进行有深度的思维探究的习惯,发展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从而使学生积累丰富而深刻的语言使用经验,并随之提升语言能力,使学生在口语交际时展现出“非同凡响”的效果。丰富多彩而富有哲理的语言不但能创造轻松愉快、积极上进的环境,还能够启发人们产生新思想、形成新思维。因此,在口语交际课教学中要重视对学生思维的培养,通过学生的思维发展促进其语言发展,同时使其语言发展反作用于思维发展。

(三)语言要使个性更鲜活

学生是独立的社会个体,有着独特的个性,学生的用語也是千差万别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口语交际课教学不可能整齐划一、“千人一面”,必须强调差异性、个性化。因此,因“人”施教是口语交际课必须坚守的基本原则。由于每个学生生活的社会环境、家庭环境有不同,而且每个学生的性格、思维和语言能力各有差异,口语交际课教学要针对学生个性需求进行差异化教学,要突出学生个性特长,培养适合学生个性特点的语言风格,还要教会学生根据不同的环境、不同的对象、不同的情景等灵活选择或变换语言方式,从而培养学生个性鲜活的语言能力。另外,在口语交际课教学中要特别注意帮助学生克服自己原有的语言障碍、语言缺陷和语言不良习惯等,让自己得到全面而有个性的健康成长。

三、高中口语交际课教学生活化的实施路径

口语交际教学必须强调“交际实践”与“贴近生活”,简单而言,就是要使口语交际教学与学生现实生互相融合,强化口语交际“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教育理念。笔者认为,要使口语交际课教学生活化,就必须从以下三个方面构建口语交际课。

(一)话题选择生活化

话题选择就是为口语交际教学选择一个恰当的主题,这是实施口语交际课程教学的开端。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高中口语交际课要“选择他们感兴趣的、贴近生活的交际话题”。但由于学生所处的地域和文化有差异,以及个体生活环境和阅历有不同,统编教材提供的口语交际话题就很难符合每一位学生的现实状况,脱离学生实际生活的话题往往造成学生无话可说,使学生游离于教学之外。因此,语文教师需要从教学实际出发确定课程话题。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能够了解学生的兴趣与爱好,掌握学生的实际生活现状与需要,结合相应的教学内容,确定来源于学生现实生活并符合学生兴趣特点的交际话题,比如教师可组织“网络游戏对中学生的危害”主题演讲、“课外补习的利与弊”辩论会等。选择这些与学生亲历的生活相关的话题可以确保人人有话可说、有理可讲,并能够提升学生辨析是非的能力。

(二)情境设置生活化

语言情境就是为口语交际教学创设的一种生活场景,为学生进行语言交际实践创造的一个模拟化的语言环境,缺乏语言情境的口语交际教学如同“无源之水”。李吉林老师明确指出:“言语的发源地是具体的情境,在一定情境中产生的语言动机,提供语言的材料,从而促进语言发展。”为此,语文教师在设计教学时,必须要根据口语交际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将学生的实际生活情景渗透到口语交际活动之中,将学生带入真实的生活场景,使其身临其境,得到真实的交际体验和感悟,使口语交际教学真实而高效。

比如,在必修3“讨论”专题教学中,笔者确定了“校园欺凌”这一学生校园生活中常常遇到的话题。备课时,笔者选择一个身材高大结实的同学和一个矮小瘦弱的同学,排练了一段以强凌弱的欺凌情景。上课时,两名同学进行展示表演,其他同学作为旁观者并以自己的方式表达对这种事件的反应,然后全班同学再对各位旁观者的反应方式展开讨论。在这种“真实”场景中,学生不但能够参与交流与互动,还能够对不同的行为和观点做出判断,既锻炼了自身的口语交际能力,还提高了思维与辨析能力,真可谓是一举多得。

(三)课外实践生活化

课外实践是语文交际课教学的主要形式,它强调的是“生活教育”,即口语交际实践活动“生活化”。口语交际课外实践要以说话为主要形式,增加学生运用语言的机会,如采用电话采访、与留守老人谈心、向民间老艺人询问制作工艺等方式。另外,口语交际课外实践要以互动为主要途径,增加学生交际的渠道,如采用实地调研、公益(环保、禁毒、维权等)宣传、同学之间矛盾调解等方式。因此,口语交际课外实践是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能补充课堂教学的不足和拓展课堂教学的时空,从而全方位、多层次促进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发展。

例如,笔者组织了一次对“陪读家长”的走访实践活动,要求学生们对这些家长进行礼貌的问候。在活动中,学生并没有直接向家长提出问题,而是选择宿舍中的物品与家长进行了对话交流,如与家长交流了煤气罐的使用注意事项等。这样利用实物进行发问而不是直接提出问题的方式,使交流顺畅自然,学生们既发现了问题,又与家长交流了安全知识,由此学生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又如,在必修5“访谈”专题教学中,笔者邀请了当地皮影戏非遗文化传承人刘尚贤接受学生们的采访。教学前,先让学生自己拟定访谈的主题,并列出访谈提纲(要求每个人不超过四个问题,尽可能不重复)。课堂教学时,让学生轮流进行采访或访谈,尽可能多地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访谈活动结束后,组织学生对访谈过程进行自评、互评,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性评价。这样将实际交际场景引入课堂的方式,既能使课堂教学生活化,又能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还能使学生相互学习借鉴,从而切实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口语交际水平和能力。

结语

总之,对于高中生而言,口语交际能力既是一种个性化需要,也是一种社会化需要。高中语文教学中必须要将口语交际能力培养作为一项“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常抓不懈。然而,由于受到种种限制,高中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现状不容乐观,教师和学生不重视甚至忽视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现象普遍存在,这是高中语文教育的严重缺陷与短板,必须引起语文教师的深度反思。高中语文教学必须强化语文口语交际教学,切实加强高中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与提升,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伊利莎.人教版高中语文“口语交际”教材内容研究[D].黔南民族师范学院,2017.

猜你喜欢

口语交际生活化高中语文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作文生活化教学指导策略
“则”与“择”:指向生活化学习的幼儿园数学活动实施的原则与选择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生活化美术教学的课程设置及实践应用
浅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浅议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中学生的心理特点
试论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三部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