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蒙古地区高等院校人才培养对区域经济贡献的实证研究

2022-05-18贾礼鹤谢绥萍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22年6期
关键词:生产总值贡献率总数

贾礼鹤,谢绥萍

(内蒙古科技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内蒙古 包头 014010)

1 文献综述

高等教育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力资本、创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以及知识的传播与文化氛围的创造。高校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已经被国内外众多学者所证实。如:Adam Cook, Isaac Ehrlich(2018)研究了人力资本对美国经济增长迅速的原因,经过分析论证发现:美国成为经济强国的优势在于自19世纪下半叶,在全国各地发起公共高等教育运动,由美国的高等教育运动引领了更高的人均收入增长率[1]。Pier Paolo Saviotti,Andreas Pyka,Bogang Jun(2016)探讨教育在经济发展中起的作用。教育质量的增加会使人力资本及工资收入等增加,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2]。其中高等教育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是这一领域研究的主要内容。由于区域发展的差异性和本地化,要求高校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研究内容更深入和丰富。曾东(2019)选取湖南省2006年—2017年的数据源,研究了高等教育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提出政府应加强对高等教育的引导,为经济的发展提供相应人才[3]。高然(2020)用皮尔逊相关分析法对东北地区高等教育科类结构与产业结构做了相关分析,提出了推动学科结构与经济协同发展建议[4]。王校英等人(2021)提出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背景下,提出了为了适应产业转移的人才培养和输出的建议[5]。陈飞宇,王坦(2019)分析了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发展,分析了山东省高等教育办学规模与专业,将高等教育与“一带一路”经济发展相结合[6]。

就内蒙古高校对本区发展作用的关系,郝晓辑(2016)在分析了内蒙古毕业生就业与本地区发展战略的契合度之后,说明本区高校毕业生就业区域以内蒙古为主[7]。冯中跃(2017)在衡量影响内蒙古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内外因素中,将内蒙古高校学生毕业数作为社会系统协调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8]。周川(2020)提出高等教育的迫切需求和高等教育的供给不平衡之间的矛盾,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9]。张卫中,白晓荣(2020)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例提出建立了新型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扩大人才培养数量、提高质量,促进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10]。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笔者分析了内蒙古高等教育人力资本输出对区域经济的影响。通过实证分析描述了高校人才培养的规模和投入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2 内蒙古区域经济与高等教育发展概况

2.1 内蒙古经济发展概况

从2009年—2019年的11年间里,我国经济增长十分迅速,国内生产总值由2009年的343 464.7亿元,增长到2019年的988 528.9亿元,增长了3倍左右,内蒙古地区经济也保持了近2.5倍的稳定增长。但自2017年起,内蒙古地区生产总值大幅下降,2019年GDP总值为16 103.17亿元,与上一年相比同比下降了11%左右。内蒙古地区经济曾经以资源型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方式,使得经济转型升级缓慢,经济发展受阻人均GDP与增速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就产业结构来看,2019数据表明,内蒙古第一、二、三产业对地区生产总值的增长贡献率为5.5%、43.9%、50.6%,第三产业增加值不断增长,对经济的贡献率已经超过了50%。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要求内蒙古区域经济的发展方式转变到以人才和知识为基础的创新经济上来。而高等教育人才规模和质量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2.2 内蒙古高等教育现状

2.2.1 内蒙古高等教育学生人数不断增长,但师资配比没有得到相应增长。到2019年末全区共有普通高等学校53所,在校学生47.2万人,增长3.7%,其中少数民族在校学生12.7万人。全区在校研究生2.2万人,与上一年相比同比增加4.5%。教育人才数量的不断扩大,为区域经济发展储备了大量的人才。但是高等学校在职员工数量近5年都没有发生明显变化,这很有可能会造成专业配备设置和市场需要的供给结构错位。

2.2.2 高校资源不断增强,但高校总体实力较弱、资源结构不合理。内蒙古高等教育学校2010年仅有44所,2014年增加至50所,2015年增加到53所,一直到2020年高等教育学校数量一直未有变化。全国2010年共有高等教育学校2 358所,2014年增加至2 529所,到2020年全国高等教育学校仍在以每年几十所的速度增长。从种类上看,内蒙古自治区各类高校共有53所,其中综合大学数量最多,一共有22所,占高等教育院校的42%,其次数量最多的是理工院校,一共有16所,占高等教育院校的31%,其余类型院校数量均不多,共占据高等教育院校的27%,医药院校2所,师范院校3所,政法院校3所,艺术院校3所,体育院校、语文院校、农业大学仅有1所,内蒙古高等院校专业型院校数量极少,使得全区输出人才极不平衡,无法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且在内蒙古的53所高等院校中,本科院校11所,本科资源占比仅有20.7%,比专科院校低了近40%,在本科院校中其中211院校只有1所,一本1所、二本9所,高校资源整体质量偏弱。高等教育学校主要分布在包头、呼和浩特等主要城市,分布过于集中。

2.2.3 高校经费来源单一。在2018年内蒙古的教育经费总额达到7 759 014万元,其中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达到6 887 931万元,而社会捐赠经费只有7 709万元,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与社会捐赠经费的比例为893∶1。在2018年广东省这一比例为314∶1。内蒙古教育经费来源单一,没有充分发挥社会以及其他经费的作用,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高等教育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

2.2.4 学科专业设置不适用发展要求。学科教育结构设置上,也面临着普遍的共性问题。专业结构、人才培养目标、各学科间的衔接性较差,以及高校改革的滞后性,使得人才培养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高校需要重新审视自身发展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角色,进一步发挥服务区域经济的作用。

3 内蒙古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对区域经济贡献率的实证研究

衡量高等教育对区域经济的贡献率,最典型模型为柯布道格拉斯方程,这一方程解释了高等教育机构在提供区域劳动力以及资本和知识投入对区域的贡献程度。基于不同的研究角度,在研究高校对区域经济的贡献的研究中不同学者分别对这一方程进行了修正。由于本文关注的是高校人才培养对区域经济的贡献率,因此更多地考虑影响人才培养的规模和质量的不同因素,解释在这些多种因素综合影响下,高校人才培养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基于这一思路,采取了一般线性回归模型。其中,在衡量高校人才培养规模与质量的解释变量中,选取了5个最基本:高等教育教职工总数X1、在校学生总数X2、招生总数X3、毕业生总数X4、高等教育经费总投入X5。对区域经济的影响用Y以地区生产总值来衡量。应用的多重线性一般回归模型如下:

Y=β0+β1X1+β2X2+β3X3+β4X4+β5X5+μ

(1)

βi(i=1,2,3,4,5)为第i个影响因素的拟合参数,β0为常数项,μ为随机误差项。本研究通过搜集《内蒙古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选取1996年—2019年的数据进行研究。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比较适用于解释多种因素综合影响下的变量间的关系。可以准确解释各变量之间的相关度及其对被解释变量的影响程度,从而进一步说明它们间的回归拟合程度。将数据代入建立的回归模型中,使用Eviews软件进行分析。

4 数据结果分析

4.1 相关性及线性关系分析

在对高等教育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分析中,地区生产总值Y与高等教育教职工总数X1、在校学生总数X2和招生总数X3之间存在高度相关性,与毕业生总数X4和高等教育经费总投入X5之间存在着显著性的相关关系。进一步讲,地区生产总值Y与毕业生总数X4和高等教育经费总投入X5分别都呈正相关的相关关系。在对这6个变量取对数后,被解释变量与5个解释变量均存在线性相关关系。其中高等教育经费总投入与地区生产总值的相关性最大,说明高等教育经费总投入对地区生产总值的影响非常大。

4.2 普通最小二乘法(OLS)估计

基于上述线性分析的基础上,对高等教育教职工总数、在校学生总数、招生总数、毕业生总数和高等教育经费总投入等对地区生产总值的影响通过Eviews软件进行小二乘法回归模型分析。由于6个变量处于长期均衡状态,所以回归是有效的。最小二乘法回归计量估计方程如下所示:

(2)

以上结果得到R2=0.998081,接近1,说明实际观测点离样本回归线很近,拟合度很高,表明内蒙古地区生产总值的总变异中由解释变量联合解释的部分所占的比例为99.8081%。以上结果得到F=1 663.97,所对应的P值为0.0000很小,可以拒绝原假设,该模型具有总体显著性。

4.3 多重共线性的检验及修正——逐步回归法

在对模型进行多重共线性的检验。由于在回归模型的参数估计中出现了个别偏回归系数估计值不合理的情况,如个别t值较小,且X4的系数绝对值<2,可以认为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研究选取逐步回归法对该模型进行修正。进行逐步回归后得到新的回归方程:

(3)

可以看出F=3 515.350和R2=0.997379都较高,且偏回归系数的符号符合经济现象,说明该模型得到了比较好的修正。在异方差检验之后,该模型所对应的检验参数P值为0.3648,P值非常大,因此接受原假设,所以不存在异方差。

4.4 自相关的检验—LM检验

在多重共线性的检验中,消除了高等教育专职教师(X1)、在校学生总数(X2)、招生总数(X3)的影响,留下毕业生总数X4、高等教育经费总投入X5两个量,为了拟合模型的准确性,需要对这两个变量进行自相关的检验。检验值P值是0.0139<0.05,且辅助回归 RESID(-2)的P值= 0.5342,>0.1,说明它存在一阶自相关。

采用迭代法进行补救,在消除自相关后得到新的回归方程:

(4)

5 结果分析和讨论

由以上分析可知,解释变量高等教育教职工总数、在校学生总数、招生总数、毕业生总数以及高等教育经费总投入的相关性较强。在对模型进行了修正之后,可以发现高等教育毕业人数和高等教育经费总投入的增加,会对内蒙古的地区生产总值产生显著影响。由回归方程(4)可以看见当高等教育经费总投入对地区生产总值的贡献率为0.3004%,当高等教育毕业人数对地区生产总值的贡献为0.2264%。

在高源的内蒙古高等教育投资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统计分析中,1996年—2012年内蒙古高等教育投资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为0.36%。笔者研究的1996年—2019年内蒙古高等教育投资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为0.3004%。可以看出本研究结果与高源的研究结论基本一致。但是由于本研究时间在2012年之后加入了7年新数据,由此可以推论高校教育投入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率有所下降。说明在经济不断增长地发展中,高等教育的投入不足,不足以适应经济的发展。与此同时,在与湖南省进行比较时,湖南省在高等教育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中,高等教育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为0.4528%,可以发现内蒙古高等教育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低于湖南省的贡献率0.1524%,而两者全部低于全国水平,全国高等教育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为0.531%。由此可以推论教育投入不足,不能对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充分的人力资本的供给,是阻碍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增加高等教育投入和增加高校毕业生在本地就业,提升内蒙古人才培养质量和规模,与内蒙古经济发展的适应性,能够更好地发挥高等教育的职能,为内蒙古地区经济发展提供人力支撑。

一方面政府进一步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支持和投入力度,保证高等教育经费的持续增长,另一方面加强对政策的引导,积极开放和拓展高等教育其他经费的来源,鼓励和积极地引入更多的社会资金投放到高等教育的领域,不断拓展内蒙古对地区高等教育建设经费的投资范围和收入来源,实现内蒙古地区高等教育投资经费的来源多样化。

猜你喜欢

生产总值贡献率总数
2020年河北省国内生产总值
2019年河北省国内生产总值
一种通用的装备体系贡献率评估框架
什么将取代国内生产总值?
◆我国“三品一标”产品总数超12万个
关于装备体系贡献率研究的几点思考
哈哈王国来了个小怪物
本地生产总值
“一半”与“总数”
В первой половине 2016 года вклад потребления в рост китайской экономики достиг 73,4 процент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