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信息化平台围术期疼痛管理方案的应用
2022-05-18李蕊妍蒋丹丹王燕王德明彭楚霞
李蕊妍 蒋丹丹 王燕 王德明 彭楚霞
疼痛是组织损伤或潜在组织损伤所引起的不愉快感觉和情感体验[1],研究表明,由于进行镇痛治疗的患者分散在医院内不同科室,镇痛治疗管理缺乏及镇痛设备控制不足,术后疼痛管理人员难以及时了解患者症状并处理,每4例手术患者中就有3例患者的疼痛未得到充分缓解[2-3]。术后疼痛不仅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的痛苦和心理上的压力,而且影响术后康复进度[4],加重医疗负担,影响生活质量[5]。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电子病历已得到广泛应用,大数据、广覆盖、资源信息共享的网络信息化平台,为疼痛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持[6]。本研究通过多学科合作,组建信息化疼痛管理团队,构建信息化围术期疼痛管理方案,并将其应用于临床,取得了较好效果。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9年7—12月在我院妇科接受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术的100例患者为对照组,2020年1—6月在我院妇科接受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术的104例患者为观察组。纳入条件:有镇痛需求的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术患者;年龄18~60岁;意识清楚,具有一定的沟通交流能力;了解本次研究目的、自愿参与,患者或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条件:严重肝肾功能损害、严重器质性病变及凝血功能障碍;合并其他恶性肿瘤;既往有精神疾病史、认知障碍、药物戒断史;术后拒绝采用镇痛方案。脱出条件:中途转院、离院、死亡患者。观察组平均年龄51.48±8.05岁;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44例,高中或中专38例,大专或本科16例,硕士及以上6例;入院诊断:子宫肌瘤40例,子宫腺肌症20例,子宫内膜癌/宫颈癌21例,其他23例;平均手术时长129.14±50.28 min。对照组平均年龄53.29±7.01岁;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42例,高中或中专41例,大专或本科15例,硕士及以上2例;入院诊断:子宫肌瘤48例,子宫腺肌症12例,子宫内膜癌/宫颈癌19例,其他21例;平均手术时长127.53±57.34 min。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征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 专科护士对患者进行常规镇痛宣教,对术后有镇痛意愿的患者,使用静脉镇痛泵维持48 h。疼痛专职护士在术后24 h访视患者,采用纸质镇痛随访单评估患者镇痛治疗情况。当患者主诉疼痛时,报告医生,进行镇痛补救处理。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信息化围术期疼痛管理方案,具体如下。
(1)组建信息化疼痛管理团队:信息化疼痛管理团队共由6名组成,核心成员包括麻醉医生1名、疼痛专职护士1名、专科医生1名、专科护士1名,辅助成员包括信息化专职人员1名、护理部人员1名。麻醉医生负责指导方案中疼痛相关评估与治疗措施,术前访视、术中镇痛和术后镇痛方案的制订;疼痛专职护士由以疼痛管理为研究方向的麻醉科护士担任,专职负责围术期疼痛管理,负责术后访视、疼痛相关资料及信息化数据收集、课题实施、各成员间的沟通与协作、疼痛管理培训;专科护士负责定时评估患者疼痛评分,出现爆发疼痛时,及时报告专科医生和麻醉科;专科医生负责协助麻醉科实施镇痛补救处理;信息化专职人员负责协助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量表导入,系统维护;护理部人员协助麻醉科进行疼痛管理培训与临床业务指导,定期质量控制检查。
(2)建立信息化围术期疼痛管理平台:在麻醉医生、疼痛专职护士、信息化专职人员的共同协作下,将疼痛数字评分表导入住院护理电子病例系统及个人数字助理(PDA)终端。入院当天,病区责任护士运用PDA在床旁对患者实施评估,将疼痛评估纳入入院生命体征监测部分,进入该患者疼痛评估界面,根据对应表格进行填写。患者术前、术中、术后、疼痛加重或爆发、出现新的疼痛时,再次评估并记录,经过及时镇痛处理后,再次复评并记录。评估频率由是否存在疼痛、疼痛程度、疼痛变化程度等因素决定。建立术后镇痛泵电子交接单,麻醉医生-复苏室护士-病房护士进行三方交接核查,镇痛泵开始使用时,结构化系统记录单自动生成患者基本信息。由麻醉医生、复苏室护士、病房护士确定镇痛泵参数准确,运行正常、管路无堵塞、渗漏,核对无误后填写镇痛管理交接单。建立疼痛管理质量指标平台,根据“实施-结果-反馈”3个维度设置疼痛管理质量指标,通过观察指标异动,实现有效疼痛管理。将疼痛评价结果与护理管理系统联动,形成“护理部-护士长-病区”的三级质量监控。对不同层级的护理管理者进行授权,通过护理管理系统,实时监测患者疼痛情况、镇痛措施落实情况、药物不良反应等,便于数据收集、统计,追踪反馈和质量督查。
(3)信息化围术期疼痛管理方案的制订及实施:①术前。患者入院后30 min内由病区责任护士完成首次疼痛评估及健康宣教,向患者及家属介绍疼痛评估的方法,并选择合适的量表进行记录。若无痛或疼痛评分<4分,进行简易评估,直至疼痛完全消失;若评分≥4分,进行疼痛部位、性质、持续时间等综合评估,通过主动、客观、持续的疼痛评估,做到疼痛评估常态化、常规化、阶段化。手术前1 d,由麻醉医生访视患者,对患者术前进行动态评估,运用移动数码设备播放录制好的疼痛相关麻醉教育视频,耐心解答患者疑问,并发放相应疼痛宣教卡片,介绍术中、术后疼痛管理措施,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患者自控镇痛(PCA)的使用方法、工作原理、注意事项、镇痛时间、不良反应的反馈等,尽可能提高患者对PCA按键的操作能力。必要时,术前30 min为患者进行术前超前镇痛,由病房专科护士遵医嘱给予帕瑞昔布40 mg静脉推注。②术中。麻醉医生与疼痛专职护士一起讨论制订术后疼痛管理方案,包括患者一般资料、麻醉方法和配方、镇痛泵种类的选择、备用镇痛方案调整等,麻醉专职护士协助麻醉医生完成患者术中镇痛处理、麻醉记录,及时准确完善术后镇痛泵交接单。麻醉医生负责设置并填写镇痛泵相关参数,包括药物配方、给药途径、总用药量、负荷量、持续量、PCA锁定时间、PCA量等。复苏室期间,疼痛专职护士负责术后即时疼痛评估,确认镇痛泵的各项数据,确保镇痛泵正常运行并记录。③术后。术毕返回病房,病区责任护士再次确认镇痛泵的使用情况,检查管道是否阻塞或漏液,并做好记录。采用无线远程镇痛监控系统监控患者PCA的用药量、按压次数,运用无线镇痛中央监测站和无限镇痛泵双途径报警,患者在锁定时间内PCA按压次数超过3次,提示出现爆发痛或镇痛泵低效,中央监测站后台自动报备“镇痛不足”,并自动发送警示信息到特定手机。麻醉医生在手术室内的控制中心也可以了解到患者的镇痛情况,及时处理,避免因人力限制导致的监测和随访不及时。疼痛专职护士在术后24 h对患者进行术后随访及疼痛评分,实行无纸化记录的随访模式,了解镇痛泵使用情况及患者是否存在恶心呕吐、尿潴留、皮肤瘙痒等并发症,汇报麻醉医生后及时调整镇痛方案。④沟通协作。信息化疼痛管理成员建立微信工作群,每周进行案例讨论、分享,解决和协调实施过程中发生的问题,完善镇痛方案。以专科化培训考核、外出进修培训及科研实践活动等方式提高团队成员业务水平,参与培训者必须考核合格,否则对其进行循环培训。⑤质量控制。护理部对团队成员进行年度评估,随机抽查患者,了解患者疼痛情况及满意度、信息化镇痛管理相关制度落实情况,并对相关问题督促整改,不断优化信息化疼痛管理方案,加强质量控制。
1.3 观察指标
(1)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患者疼痛程度,该量表由0~10分标记,0分表示无痛,1~3分表示轻度疼痛,4~6分表示中度疼痛,7~10分表示重度疼痛。
(2)镇痛治疗的满意度:采用自制的“住院患者疼痛服务满意度调查问卷”对患者术后镇痛治疗情况进行满意度调查,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非常不满意5个等级。
(3)术后镇痛不良反应:疼痛专职护士于术后24 h对患者是否发生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嗜睡、头晕等术后镇痛不良反应进行评估,汇总发生例数,统计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5.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等级资料比较采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计算百分率,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后24 h疼痛程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术后24 h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后24 h疼痛程度比较
2.2 两组患者镇痛治疗满意程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镇痛治疗满意程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镇痛治疗满意程度比较
2.3 两组患者术后镇痛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术后镇痛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术后镇痛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3 讨论
3.1 信息化围术期疼痛管理方案改善患者术后疼痛结局
信息化管理已成为大数据时代下医疗系统的必备条件,告别了过去收集数据难、处理数据慢、储存数据不完整等缺点。信息化疼痛管理方案的优势在于真正实现无纸化的疼痛管理模式,保障术后镇痛效果并实现个体化的术后疼痛管理[7]。本研究中,在各科室人员协作下,多学科团队成立的有机联合体相衔接的基础上,制订信息化疼痛管理方案,使疼痛管理过程同质化、高效化,有利于规范围术期疼痛管理方案,提高疼痛评估的准确率和镇痛措施的执行率,进而提高患者疼痛管理的质量和安全,改善患者术后疼痛的结局。同时运用PDA和无线远程镇痛监控系统进行融合,做到镇痛无空白期,根据患者术后疼痛程度的不同,实时评估监测,出现爆发性疼痛或镇痛无效,立即报告麻醉医生,及时调整镇痛方案,实现患者疼痛的个体化管理[8]。
3.2 信息化围术期疼痛管理方案提高患者满意度
本研究结果显示,镇痛结束时大多数患者及家属对住院期间的信息化围术期疼痛管理方案及医护人员服务态度均较满意。疼痛作为公认的“第五生命体征”,也是围手术期患者最常见的护理问题,严重的疼痛更会直接影响患者术后恢复。随着时代的进步,传统的急性疼痛服务组织已不能满足临床实践需要[9-10],信息化疼痛管理方案的构建与实施符合“以患者舒适为中心”的无痛病房理念,并通过标准的质量控制管理,及时追踪反馈和质量督查,保证患者在同质化管理下获得个体化护理,提升患者满意度。
3.3 信息化围术期疼痛管理方案降低术后镇痛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疼痛对围术期患者呼吸、循环、消化系统等功能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在手术应激条件下,可诱发各种并发症发生,有效的术后镇痛至关重要。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嗜睡、头晕均为术后镇痛常见的不良反应,严重影响着患者围手术期的安全及术后恢复,甚至延长患者住院时间,增加患者住院费用[11-12]。信息化疼痛管理方案通过PDA和无线远程镇痛监控系统对术后镇痛患者进行全面监管,实时远程监控镇痛泵运行状况,评价患者的镇痛效果,确保镇痛安全、有效。及时发现并处理术后镇痛的不良反应,加强医护患之间的有效沟通,充分体现对患者的人文关怀,使患者积极主动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实施信息化疼痛管理方案有利于为患者提供更安全、舒适、优质的疼痛服务,提高医护人员工作效率,降低术后镇痛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4 结论
基于信息化平台的围术期疼痛管理方案是真正实现无纸化的疼痛管理模式,利于动态监测患者疼痛情况,缓解患者疼痛程度,提高患者对疼痛管理的满意度,降低围手术期镇痛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减少医护人员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节约人力资源。但本研究属于单中心研究,受本院手麻系统和数据库的限制,后期研究将继续细化和完善信息化围术期疼痛管理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