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互动宣教联合体贴式护理对微创漏斗胸矫治术患儿的影响
2022-05-18肖娅罗金文周丽欢
肖娅 罗金文 周丽欢
漏斗胸(pectus eccavatum,PE)为儿童常见的先天性胸壁畸形,主要特征为前胸壁及胸骨呈漏斗状凹陷,可累及胸骨柄以下的胸骨及肋软骨,随着畸形程度的加重,患儿心肺受到压迫,影响其身心健康[1]。微创漏斗胸矫形术因其具有安全、微创、术时短、出血少、并发症少且疗效佳等优势成为PE的首选治疗手段。但儿童因自身行为、自主能力及表达能力低下,因此其家长疾病认知与照护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大部分家长常因缺乏专业疾病知识与照护技能,导致围术期心理负担加重,从而影响患儿疾病治疗与康复时机,可见加强其家长健康教育、提供正确知识宣传和技能指导、提高其疾病认知对促进患儿康复与预后具有积极意义[2]。多媒体互动宣教是基于现代化网络技术有效便捷的健康教育途径,可为个体提供图文并茂、形象生动、简洁明了、通俗易懂的教育内容,增加教育内容的趣味性[3]。体贴护理是以满足个体需求为目标,降低疾病对个体影响程度为依据,所制订针对性、全面性且有效性的护理服务,改善患者健康状态[4]。本研究将多媒体互动宣教联合体贴式护理应用于微创漏斗胸矫治术患儿中,观察其对家长疾病认知及心理状态、患儿疼痛的影响。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我院2019年1月—2021年3月100例微创漏斗胸矫治术患儿及家长作为研究对象,患儿纳入条件:符合漏斗胸诊断标准且具备微创漏斗胸手术指征[5];均具备正常沟通与理解能力;均为首次手术者。患儿排除条件:因先心病手术或外伤导致前胸壁凹陷者;合并其他器官损伤等疾病;无法配合本研究或自行退出者。家长纳入条件:均为患儿主要生活照护者;具备正常沟通与理解能力;家长自愿参与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家长排除条件:患有慢性疾病或精神疾病者;伴有严重心、肝、肺、肾功能衰竭者;合并恶性感染疾病者;中途不配合研究或退出者。按照组间基本资料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儿中男34例,女16例;年龄4~14岁,平均7.14±1.27岁;畸形类型:对称27例,不对称23例;家长中男19名,女31名;年龄25~48岁,平均38.25±2.76岁;文化程度:高中以下21名,大专及以上29名。观察组患儿中男31例,女19例;年龄4~15岁,平均7.27±1.35岁;畸形类型:对称26例,不对称24例;家长中男15名,女35名;年龄24~49岁,平均37.41±2.62岁;文化程度:高中以下18名,大专及以上32名。两组患儿及家长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 通过口头宣教形式进行常规疾病健康宣教,并普及生活管理与并发症预防等知识;患儿围术期间做好术前准备工作、术中护理及术后常规护理(生命体征监测、呼吸道管理、切口护理、体位护理、预防并发症、饮食护理)。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多媒体互动宣教联合体贴式护理,具体措施如下。
1.2.2.1 多媒体互动宣教
(1)明确家长个体化教育需求:借助多学科理论、查阅相关文献[6],通过3轮组内讨论、头脑风暴与咨询专家等基础上制订漏斗胸患儿家长疾病知识需求问卷,通过一对一深度访谈掌握其教育需求,该问卷共有30个条目,采用1~5分评分法评价,分别代表“从不需要”和“非常需要”,得分越高表明家长对该维度教育需求程度越高。访谈结束后由护士收集整理,经组织讨论、质性研究分析患儿家长最亟待解决的关键性问题,将其疾病教育需求归纳为:疾病知识、手术相关、术后康复、居家照护4个方面。
(2)多媒体互动平台的构建[7]:以微信作为多媒体互动渠道,以知信行理论作为微信公众号构建框架,创建漏斗胸矫治术微信公众平台,并根据患儿家长个体性教育需求设置相应模块,为其呈现疾病知识、手术相关、术后康复、居家照护等方面内容,以提升患儿家长围术期疾病知识掌握度,提高其术后照护能力,见表1。
表1 微信公众号功能与内容要点
(3)互动宣教的实施:①成立宣教小组。成员包含心胸外科主任医师1名,负责模块设计与审核公众号推送内容;康复师1名,负责公众号疾病知识与康复锻炼等内容的审核与上传;专业护士长1名,负责公众号内容的定期更新与家长使用情况的跟踪记录;责任护士2名,负责家长使用提醒以及随访工作。②实施准备。患儿入院后护士采用一对一交流的形式向患儿家长普及微信公众号使用方法,并进行具体模块的功能示范,确保每位患儿及家长均能掌握微信公众号使用方式、作用以及优势。③公众号应用。邀请其家长搜索并关注微信公众号,随后完成信息认证,方便管理人员在服务端掌握患儿信息与联系方式。进入后可见所有功能,指导患儿家长观看任意宣教内容>5 min。将教育内容推送时间定为入院时、入院后1 d、术前、术后1 d、出院时,推送重点内容根据患儿病情阶段实现批量自动化宣教推送,如入院时推送疾病知识、治疗方式、案例分享等内容;术前推送术前准备、注意事项、术中配合、麻醉介绍、手术效果和流程、术后不良反应等内容;术后推送相关康复内容与并发症预防等;出院时推送出院指导、居家护理事项、药物介绍、院外注意事项、入院复查时间等方面内容。此外针对家长疑问可通过点击在线咨询,实现医患交流互动,实时满足家长个性化需求。④反馈与监督。小组成员以文字、图片、视频、语音等作为宣教内容推送形式,护理人员通过医护端实时监控患儿家长对各项推送内容的阅读情况,对未完成阅读者可直接将内容发送到微信,并结合弹幕提醒模式进行提醒,实现多层次、多渠道、多模式的教育过程。
1.2.2.2 体贴式护理
(1)情景护理:术前根据患儿年龄及心理特点组织1次监护室参观会,向患儿及家长介绍监护室中的仪器、设备与环境,并告知仪器与设备的作用和意义,减轻患儿对医疗设备的恐惧。采用情景示范法将手术过程与情景再现,并着重讲解监护过程与重点内容,告知患儿术中配合事项,增强其术中配合意识,稳定术前心理状态。
(2)手术适应能力训练:强化患儿术前适应能力训练,包含深呼吸、有效排痰、有效咳嗽、床上活动(翻身、更换体位、四肢运动)、床上进食、床上排便、床上穿衣、床上洗漱以及术后肺功能锻炼的正确方式,每天1次,以增强其术后疾病与手术适应能力。同时增加学龄前患儿家长管道护理、喂奶、扣背与搂抱姿势等训练,强化家长术后行为适应能力。
(3)疼痛护理:术后采用儿童疼痛行为量表(FLACC)[8]评估患儿术后疼痛程度,总分10分,根据结果实施分级疼痛护理,并制订疼痛记录表[9],评分1~3分者可通过看电视、听儿歌、与患儿交谈等方式转移注意力,缓解疼痛;评分4~7分者,教会患儿采用深呼吸、打哈欠、叹气等方式缓解疼痛;评分>7分者遵医嘱口服止痛药或静脉输入镇痛药物或肌内注射辅助镇痛,观察1 h内患儿疼痛改善效果,并实现6 h内循环疼痛评估与干预策略。
(4)康复训练指导:根据患儿术后恢复情况制订阶段性康复训练计划(表2),通过图片、视频、动作分解等方式教会患儿康复项目的锻炼方式,年龄较小且理解困难者由家长协同参与训练,给予充分指导和引导,以促进患儿术后康复进程。
表2 术后患儿康复训练
1.3 观察指标
(1)心理状态 :采用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中的状态焦虑量表(S-AI)[10]评估两组患儿家长干预前后情绪状态,该量表共20个条目,各条目采用1~4分计分法,总分20~80分,得分越高表明焦虑程度越严重。量表Cronbach’s α系数为0.80~0.89,具有良好的信效度。
(2)疾病认知水平:在参考沈燕等[11]研究基础上,自制疾病知识问卷评定两组患儿家长干预后疾病认知水平,该问卷共18个条目,包含疾病症状、发病原因、防治对策、影响因素、治疗方式、生活管理6个维度,采用0~3级评分法,总分0~54分,得分越高表明家长疾病认知水平越好。量表Cronbach’s α系数为 0.76~0.81,具有良好的信效度。
(3)术后疼痛情况:采用FLACC评估两组患儿术后疼痛程度,该量表主要用于2个月至14岁小儿手术后疼痛评估的有效方法,包含表情、肢体动作、行为、哭闹和可安慰性5个方面,总分10分,得分越高表明疼痛程度越严重。量表Cronbach’s α系数为0.84~0.88,具有良好信效度。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干预前后两组患儿家长焦虑评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儿家长焦虑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儿家长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干预前后两组患儿家长焦虑评分比较(分)
2.2 两组患儿家长疾病认知水平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患儿家长疾病症状、发病原因、防治对策、影响因素、治疗方式、生活管理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儿家长疾病认知水平比较(分)
2.3 干预前后两组患儿术后疼痛评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儿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儿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干预前后两组患儿术后疼痛评分比较(分)
3 讨论
3.1 微创漏斗胸矫治术患儿家长健康教育现状
漏斗胸是以双肩前倾、后背弓状、前胸下陷和腹部膨隆,低位肋骨边缘凸起以及吸气时胸骨异常凹陷为典型体征的胸廓凹陷畸形病症,发病诱因主要与呼吸道阻塞、结缔组织异常、膈肌肌肉纤维化以及软肋骨发育障碍等因素相关。外科手术为该症主要治疗方式,通过植入特制胸骨支撑器帮助患者抬高胸壁,达到维持胸部伸展性与柔韧度,解除患儿心理、生理压力的效果,改善其生活质量[12-13]。但手术作为侵入性操作,也是家长及患儿严重的心理应激源,大部分患儿家长在疾病诊治期间因疾病认知不足与护理技能的缺乏,导致照护能力低下而引起较为强烈的心理负担,影响患儿术后康复进程。既往研究发现[14],明确患儿家长照护能力,判断其护理教育需求与期望,实施多维度有效且延续的健康教育,促进家长疾病知信行与护理能力的提高,可对患儿心理情绪与康复进程起正面影响。传统宣教存在单向灌输传播、缺少反馈、双向交流不足等问题,医护人员口头讲解随意性较大,内容不完整,因个体需求与心理状态的差异,导致知识接受程度和教育效果也不尽相同。
3.2 多媒体互动宣教能改善微创漏斗胸矫治术患儿家长疾病认知与心理状态
随着信息化时代与互联网技术发展,多媒体互动宣教以具有便捷性、多样性、移动性、开放性、智能性等优势在临床得到运用。其可通过网络快速发送语音、短信、图片和文字,实现线上无限制互动,优化医患交流策略,节约人力、物力,实现内容共享、实时沟通、咨询和求助,帮助患者获取专业化指导和帮助,加深患者健康知识掌握度,提高整体教育质量[15]。本研究多媒体互动宣教的实施,以家长教育需求为依据,通过微信公众平台提供多模块的健康咨询与教育,依托具有主动性和实效性的网络媒介,使健康教育媒介由传统的纸质资料转换成文字、图片及语音等结合的多媒体资料,帮助其掌握疾病知识与护理重点,实现精准宣教、精准护理、精准康复的目标。通过实施涵盖住院、术前、手术相关、术后、康复和出院等阶段的教育,确保各阶段知识点明确、重点突出、针对性强,可提高知识掌握准确率,有利于帮助家长增强治疗耐受能力,进而降低其治疗期间心理焦虑水平,提高患儿疾病治疗与生活管理等方面的照护信心。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家长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家长疾病认知水平高于对照组,此结果进一步验证以上结论。
3.3 体贴式护理能有效减轻微创漏斗胸矫治术患儿术后疼痛程度
疼痛为术后患儿常见并发症,诸多患儿在术后常因剧烈疼痛,对早期功能锻炼、有效咳嗽、功能活动等产生抗拒,间接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体贴式护理是以促进个体康复为目标,制订相适宜的多维度、多形式精细且全面的护理服务方案,能最大程度降低治疗副作用与对机体的影响程度,保障治疗效果[16]。本研究实施体贴式护理后,观察组患儿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表明该护理可缓解患儿术后疼痛,促进术后整体康复,与田亚明等[17]研究结果一致。分析其原因:本研究利用有效资源为其提供涵盖术前、术后科学化、人性化且高质量的护理服务,促进其身心健康,其中术前情景护理能帮助患儿掌握手术流程、手术方式与意义,增强患儿心理适应能力,提高其手术耐受度;适应行为训练的开展可帮助患儿提前适应术后生活,并有利于医护人员及时掌握并满足患儿生理与心理需求,以缓解其围术期不良情绪;同时重视术后疼痛管理,以积极的态度处理和缓解患儿疼痛问题,根据评分结果实施分层级疼痛护理计划,进而减轻患儿术后疼痛程度;术后阶段性康复计划的应用能有效改善术后心肺功能,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促进患儿康复进程,改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多媒体互动宣教形式新颖,教育内容目标明确、主题突出、资源丰富多样,能满足家长个性化需求,有利于提高家长知识掌握度与整体教育质量,改善其心理状态。同时体贴式护理以患儿康复为中心,提供整体性、延续性且专业性的护理技术指导,能有效促进患儿身心健康与术后康复,具有积极的家庭和社会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