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疆维吾尔族土陶及其发展探析

2022-05-18阳明李波

河北画报 2022年10期
关键词:坯体陶器陶艺

阳明 李波

(上海商学院)

一、新疆土陶的历史

新疆土陶文化历史悠久,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如若追溯其源头,土陶的出现应该是在新石器时期。根据考古文献记载来看,新疆土陶最早出土的陶器是在新石器时期晚期,主要分布在天山地带,这个时期的陶器主要以夹砂红陶为主,有着独特的地域特点。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地域之间的交流逐渐频繁,特别是丝绸之路对新疆土陶文化形成了很大的影响。为土陶注入了新的血液,丰富了土陶的艺术表现形式,以及装饰风格。并且土陶作品也受到了佛教文化的影响,出现了与佛教相关的纹饰图案。到七—十四世纪时,新疆土陶的生产出现了一次重要的改进,使得陶器开始进入广大人民的日常生活当中,成为一种非常常见的生活用具。在哈喇汗王朝时期喀什地区,陶器的生产成为一种十分普遍且重要的手工门类。彩釉陶器也投入到大规模的生产中来了,并且彩釉陶器的装饰图案和工艺也是非常的精致漂亮,同时也一直在寻求创新与变化。几个主要的绿洲城市开始成为了制陶中心,其中就包括我们这次考察的喀什。到了 十六— 十七世纪,新疆土陶开始出现一定程度的衰退,不论是色釉还是粗陶器,在质量上都有所下降,装饰纹样也变得简单化,装饰图案基本成简单几何形状。直到现在新疆境内土陶虽然有不同产地,但每一个产地之间的纹样风格区别变化不大,基本上是一样的。更主要的是新疆土陶与全国陶瓷产地缺少交流。导致其在创新上没有太多的突破,虽然其非常具有地方特色,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是极不利于新疆土陶发展的。

二、新疆土陶艺术特点

(一)造型质朴、优美

新疆土陶器主要是人们的日常生活所用的一些器具,有壶、碗、瓶、缸等。我们熟知一件陶艺作品的诞生,它是要经过一个非常复杂而繁琐的制作过程,步骤之多,且每一步都要制陶艺人格外小心细致,一旦出错满盘皆输。由此可见,这些器具都承载着新疆制陶艺人的智慧与心血,他们通过日复一日的长期积累,不断的实践与改进,才最终呈现于世人眼前一件件外形优美又质朴的土陶器。其质朴表现在新疆土陶的外形,其整体造型内敛而含蓄,并没有一些当代陶艺作品的那种张扬与夸张的外形。优美表现在其线条的缓和流畅而富有韵味。另外,新疆土陶的造型也有着明显的仿生特点,很多的土陶器制作受到了自然形态的影响,有很多造型是模仿瓜果的造型。在这些被模仿的瓜果中葫芦的造型最多。由此可见,新疆土陶艺人也非常善于在自然界中寻找灵感。同时,有的土陶器结构还非常巧妙精密,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阿不都壶”,既有实用性又有审美性,器身端庄大气,整体造型浑然一体,顶部的穹顶造型是受到伊斯兰教寺院穹顶的影响,和建筑上的穹顶一致。由此可见,新疆土陶器的造型特点,即注重实用功能也遵循形式美感,同时还受自然形态和社会宗教文化的影响。

(二)纹饰自然、粗犷

新疆土陶器的纹饰也是受到了宗教文化的影响,在众多的土陶器中我们很难发现有人物或者动物的装饰纹样,这是因为在新疆地区主要是信奉伊斯兰教,而伊斯兰教是严禁偶像崇拜,是不允许在陶器上装饰人物或动物的纹样。因此,在新疆土陶器上的纹饰主要是以植物和几何纹样为主,这也是新疆土陶纹饰的主要特点。其装饰风格基本是自然、粗犷之风,看上去有点随性,布局于细节,别具一格。同时,新疆土陶艺人还非常喜欢运用对比的形式美,在器具上进行装饰时会注重纹饰的疏密关系,使其纹饰富有节奏韵律。另外,轻盈的纹饰又与敦实的器具形成鲜明对比,使得土陶器别具一番风味,给人带来质朴但又不失华丽的视觉享受。

(三)彩釉单纯、绚丽

新疆土陶器的彩釉装饰有着明显的唐三彩影子,釉色以绿色、黄色、白色、褐色等为主,由此可见,大唐盛世时期的中原文化对新疆的文化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另外,新疆土陶器主要分为两种类别,一种是直接烧制的陶器,一种是在陶坯上施釉之后再烧制的陶器。其中施釉的陶器又分为单色釉和多色釉两种。单色釉顾名思义就是只在坯体上施一种颜色釉,这种陶器一般以黄色、绿色为主,陶器通体一色,呈现出单纯洗练之美感。当然,单色釉也有在坯体局部施釉的,使釉料沿着坯体从上往下自然流淌,这种陶器上部有釉下腹部及底部无釉,烧成后釉面的光滑与胎体的粗糙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而多色釉就是在坯体上施以多种釉料,使陶器呈现出五颜六色、绚丽多彩的效果,给人以活泼、欢快、热烈的视觉感受。

三、新疆土陶的装饰方法

(一)堆塑装饰法

堆塑装饰法是在制作好泥坯基础之上,且在坯体未干的前提下,根据事先设计好或者构思好的方案,在坯体上添加泥料并塑造立体造型,以此来丰富陶器的表面立体效果,使陶器更有空间立体感。虽然堆塑可以塑造不同的造型,每一种造型都会有其不一样视觉冲击力。但是这种装饰方法制作耗费时间较长,且不易烧制成功,故此种装饰方法使用较少。

(二)刻划装饰法

刻划装饰法在陶艺的装饰方法中是比较常见的,在新疆土陶的制作当中也不例外。刻划装饰法是在坯体成型后,借用工具在坯体表面刻划出装饰图案的一种方法。当然新疆土陶的装饰图案主要就是植物和几何图形,所以其刻划的图案也主要以植物和抽象几何纹为主。另外,新疆土陶传承人所用刻划工具也是非常有意思,不像景德镇以及其他产区那样,工具都是成套,且是有专门的陶艺工具店售卖。但在新疆,土陶传承人的工具都是他们自己根据喜好搜集来的,有用塑料小叉子的,也有木棍、牙签、铁丝、石头等。

(三)彩绘装饰法

彩绘装饰法就是用毛笔蘸取彩绘釉料在坯体上装饰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选规则不同的颜色色釉在坯体上进行装饰,使作品表层颜色变化丰富,光彩夺目。同时还可结合不同图案进行彩绘,使装饰效果达到最佳。在新疆,土陶的彩绘釉料主要是低温釉,颜色主要以绿色、白色、黄色、褐色为主。

(四)镂空装饰法

镂空装饰法又可以称为镂雕装饰法或者透雕装饰法,是借用工具在坯体上进行镂空雕刻的一种装饰方法,这种方法会使作品更具通透性和灵动感。新疆土陶作品当中也有器型运用了这种装饰方法,比如洗手壶上面的穹顶就进行了镂空装饰。

(五)捏塑装饰法

捏塑装饰法就是将泥料徒手捏制出想要的造型,然后将这些捏制好的造型粘上泥浆,粘贴在坯体上进行装饰的方法。在新疆土陶器的制作中,常常也使用捏塑手法,捏塑一些植物花卉和几何纹样来装饰美化器物。当然有些时候捏塑出来的造型也会具有一定的功能性,比如壶把、壶嘴等都可以运用捏塑法进行制作,如若再稍加设计,此时捏塑出来的造型就不仅仅具有装饰美化功能同时还有实用功能。

(六)木模装饰法

木模装饰法实际上就是借用已经刻好装饰纹样的木模,在坯体表面进行按压装饰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在新疆比较常见,一般用这种模具在坯体表面连续按压,形成连续装饰纹样,非常具有装饰效果。同时也有先在木模上涂上颜色,然后再进行按压装饰,这样按压上去的纹样就有了颜色,土陶器表面也随之变得更加丰富美观。

四、新疆土陶未来的发展

(一)从新疆土陶目前的装饰纹样来看

从新疆土陶目前的装饰纹样来看,其主要的装饰纹样以植物和抽象几何纹样为主,几乎没有人物、动物相关纹样的装饰。从这一点来看,其完全可以再设计创意出更多的装饰纹样来丰富陶器的表面,使陶器更具有美感和视觉效果。虽然在纹样上的使用会受到宗教信仰的影响,但从艺术创新、产品研发的角度来看,陶器它面对的不仅仅是新疆本土人们,应该还包括全国人民乃至全世界的人,它应该是要有更多的不一样的装饰图案,包括人物和动物、服饰纹样、建筑纹样等等,这样才能使新疆土陶的装饰图案变得更加丰富多样,才能使新疆土陶走向更广阔的天空。

(二)从器型的造型来看

从器型的造型来看,新疆土陶虽然有着不同的产地,但这些产地的土陶器造型基本差不多,主要是壶、瓶、碗、烛台等,品种相对比较少,且造型缺少变化。应该在造型上设计制作多样化一些,品种类别更丰富些,使其使用的范围更宽泛一些,人们可以选择的器具造型更多一些。我们可以像其他陶瓷产区一样,设计制作一些具有新疆特色的文创产品,如文房四宝的笔架、镇纸或者香炉等一类产品。这样不仅丰富了土陶的造型,也拓宽了土陶制品的品种类别,进而增强了土陶制品的市场竞争力。

(三)从土陶的制作工艺来看

从土陶的制作工艺来看,其制作工艺相比全国其他窑口的制品要粗糙些,或者说是粗犷。虽然说这个是新疆土陶的特色,也象征着新疆人民的质朴,但以发展的角度来看,新疆土陶应该像其他窑口的制品一样多样化,既有表现粗犷质朴的制品,也有表现精致细腻的制品。这样更有利于土陶的发展。另外,新疆土陶是低温铅釉,对人体具有一定的危害性,一般作为装饰性物品较多,而不太适合作为实用器具使用,故其在材料上还需进行进一步研究,提高烧成温度,让土陶不仅具有审美性,还具有实用性从而开拓更广的生存发展空间。

(四)从新疆土陶的烧制成品率来看

从新疆土陶的烧制成品率来看,新疆土陶的烧制成功率也是相对比较低的。我们可以学习借鉴景德镇的烧制技术,引进先进的窑炉设备,提高新疆土陶的烧成率,从而降低制陶成本。同时除了现代窑炉设备之外,还可以购买电动拉坯机、吹釉机、磨底机等。

(五)从销售推广的角度来看

从销售推广的角度来看,其销售渠道狭窄,推广远远不够。新疆土陶作为中国文化的宝贵遗产,我们应该加大新疆土陶的推广力度,在土陶工艺完善、品种丰富的前提下,应该大力运用媒体、刊物、报纸等宣传方式对新疆土陶进行宣传,应该要把新疆这个名片推广到全国乃至全世界各个角落,让更多的人能够感受到新疆土陶的艺术魅力和新疆的民族风情。虽然现在已经有了一定的宣传推广但还不够,而且这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是,它需要一个过程。

(六)从新疆土陶的生产工序上来看

从新疆土陶的生产工序上来看,分工不够明确。像景德镇陶瓷制作工序就非常清晰明确,共分为72道工序,而新疆土陶的制作工序就比较含糊,不够专业化,程序不清晰,这也是新疆土陶生产效率低的原因之一。同时土陶的制作都是家庭式工作坊,未能形成规模化的生产,当然这也与市场需求量有关系。另外,土陶制作的工具也是缺少标准性或者是专业化,在新疆考察期间我们发现土陶传承人制陶的工具就是比较随意的一些自制工具,如铁丝、木棍、牙签等东西。总而言之就是缺少系统化的一套生产流程以及制陶工具,这些都需要土陶艺人去进行总结、归纳、提炼。制定好相关流程,这样也能使土陶的制作生产更加规范化,进而提高生产效率。

(七)从传承的角度来看

传承的角度来看,还需要加大力度。我们发现对于新疆土陶艺术文字记录相当匮乏,无理论支撑,如何谈传承?在新疆土陶艺人的技艺传承都是以家庭为单位,子承父,父传子的模式,这种模式非常单一,而且无文字传承,都是口头传播,这大大限制了土陶的发展。而且,新疆的土陶传承人基本上文化水平低,缺少专业系统的学习,与外界交流少,这也限制了土陶的发展壮大。另外,就是现在的年轻人不愿意学习土陶技艺,因为学习制陶非常辛苦,并且收入非常低,无法维持生计,所以现在新疆土陶传承人数屈指可数,这是一个迫在眉睫要解决的问题。如果再这样下去新疆的土陶文化就会中断,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可以通过加大政府的扶持力度,鼓励支持年轻人去学习土陶技艺,并且打破子承父的家庭模式,并设定一定的扶持资金,同时要加大文化的培养,开设“双语教育”,特别是对土陶传承人的文化教育要加强,因为大部分土陶传承人只会少数民族语言不会普通话,这样在交流上会有很大的阻碍。语言解决好了之后就应该让土陶传承人走出新疆,到全国各个陶瓷产区去交流学习,拓宽土陶传承人的视野。也可以让新疆土陶艺术走入课堂,在中小学课堂开设土陶艺术课程,教育要从娃娃抓起,从小培养新生代对新疆土陶的热爱,让传承有更多的人参与进来。当然政府的扶持不光是让新疆土陶传承人走出新疆,同时也要从全国各地邀请一些陶艺专家和教师深入新疆当地土陶作坊,举办交流互助等学术活动,从而推进新疆土陶文化的发展。

猜你喜欢

坯体陶器陶艺
陶器文物保护的影响因素及修复方法分析
陶器文物保护与修复
一种陶瓷板的制造方法及陶瓷板
浅析超厚仿古砖在辊道窑干燥过程控制的注意事项
添加剂种类对以稀土尾砂为原料制备的陶瓷坯体强度的影响
陶瓷坯体预干燥方法
中国古代陶器:火与土的图腾
不完美的独特
进入后现代陶艺
当代陶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