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济宁地区汉画像石庖厨图研究

2022-05-18王美欣孙晓

河北画报 2022年10期
关键词:画像石济宁祠堂

王美欣 孙晓

(山东艺术学院)

庖厨图在今山东、四川、河南等地都有发现,山东地区数量居多且具有代表性,目前山东地区有关庖厨图像约30幅,其中济宁占据18幅,作为儒学的发源地,济宁地区出土的“庖厨图”在反映汉代思想和饮食文化层面上更具典型性。正如历史学家钱穆在《中国历史精神》书中说道:“若把代表中国正统文化的,譬之于西方的希腊般,则在中国首先要推山东人。”饮食也不例外,起源于山东济宁的儒家学说不仅塑造了几千年来中国人的性格,也塑造了中国人的饮食观。本文尝试从现有的文献资料,对济宁地区“庖厨图”的相关问题作出初步探讨。

一、济宁地区庖厨图的内容及特点

从济宁现有的庖厨图像来看,其情境分为两种:地下墓葬和地上祠堂。地下墓葬包括石椁墓、画像石墓。就其画面内容而言,虽有简繁之分,但大致可以分为四类:炊煮图、宰杀图、汲水图、切割图。

炊煮图是庖厨图像中的主体构成,是最常见的图像。每块庖厨图上都有炊煮活动的刻画,表现手法虽然不同,但一般都有一灶,灶上放釜甑,灶旁一人进行添柴或操作,灶上方杆子上挂有猪、鱼等食物。炊煮时用到的火灶,是厨房中最基础的设施。《释名·释宫室》曰:“灶,造也,创造食物也。”可见,在庖厨图中,灶是不可或缺的内容之一。济宁出土的庖厨图都将灶放在画像石左侧且较为显眼。如微山北部两城、嘉祥宋山北汉墓以及嘉祥纸坊画像石墓中都可以较为直观的洞察灶的位置。两汉时期,火灶的形制因地区而有所不同,西汉时大多为一个火眼,东汉增加至两个,甚至三个。然而,就济宁地区的庖厨图来讲,绝大部分灶只有一个火眼,少见二三火眼,灶台高度和挡火墙也随技术的进步和生活需求而增高。

宰杀图,在庖厨图中得以表现的场面居多,主要包括杀猪、剥狗、椎牛、宰羊、杀鸡等内容。其中杀猪图和剥狗图最为常见,在嘉祥武氏词前石室第七石画面右侧有两人杀猪的场景,嘉祥纸坊出土的两块画像石上均出现杀猪活动。还有济宁城南张画像石的右上方刻有一只被捆绑四蹄等待被宰割的猪。嘉祥宋山出土的三块剥狗图最具代表性,画面右侧,一人将狗悬挂于桔槔之上,右手紧紧抓住狗的前腿,左手拿着小刀剥之。其他地区的剥狗图都与宋山出土的如出一辙。值得注意的是在嘉祥南武山画像石上的洗鱼图,虽然画面不具杀鱼活动,但是洗鱼行为弥补了宰鱼图在此时的缺失,使得整个画面具有生活气息。宰杀时人们的动作姿态刻画传神,生动地展示了汉代饮食中宰杀牲畜的场景,再现了汉人的饮食生活。

汲水图在庖厨图中也较为常见,并作为重要的厨房设施为做菜、洗菜提供水资源。庖厨图中的汲水工具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桔槔取水,一种是辘轳取水。在济宁地区最常见的是辘轳汲水,这类汲水运用了杠杆原理取水。在嘉祥宋山、武梁祠和南武山的画像石上都能够看到此类取水图像。桔槔取水只在宋山出土的第一块画像石上出现。

切割图即有切肉、割肉、切菜之意。切菜、切肉二者区分甚微,如果不是很清晰的图像描述,很难分辨二者究竟是何物。切菜(肉)图一般是一人或两人跪坐于案板前进行操作。嘉祥宋山出土的庖厨图左上方一人站立手持小刀,正向前割肉,在其前方一人回头与之交谈,使得整幅画面生动形象,再现当时庖厨场面。

除此之外,在庖厨图中还有许多其他的画面,如杵臼、提物、和面等,这些并不是庖厨图中必要的元素,但这些画面的存在为庖厨图增加了许多生活气息,使得整幅画面更加生动。

通过对济宁汉画像石中庖厨图内容的简要分析,我们能够看其地区的庖厨图有以下特征:首先,庖厨图中不刻画单独的厨房,厨事各项活动都是在露天的环境下进行。其次,庖厨图在画像石上不是作为一个整体单独的画面出现的,而是与乐舞、宴饮等画面共同出现。再次,在济宁嘉祥宋山出土的三块画像石中出现了一定的格套,其主要内容和布局基本相似,应是出自同一粉本,只是有些许细微的变化。邢义田在其书中提到:“图像的格套由若干单元组成,而单元又由若干元件组成,可以区分为必要、次要和非必要的部分。”宋山出土的庖厨图便遵守了所谓的“格套”,画面左侧是炊煮,上面悬挂猪、鱼等食物,应是庖厨的必要元件;中间的汲水、和面应是次要元件;桔槔上的鸟则是非必要的元件。必要元件是图像必不可少的整体部分,若庖厨图中没有了炊煮便不能称之为庖厨;次要元件使得庖厨活动更为全面且增加生活气息;非必要元件只是起到了装饰作用。

最后,庖厨图主要是对肉食进行刻画,蔬菜瓜果刻画的很少。注重对肉食的刻画表达的是汉代人普遍认同的一种“肉食者尊”和“尊老敬老”的社会意识。在先秦礼制中,肉食是只有官吏和长者才能使用,显然食肉成为一种社会地位的象征。汉人遵循先秦的法制,再加上汉人视死事如生,相信人们死后灵魂不灭,于是把肉食刻在画像石上,放置于墓室或祠堂以供死者享用,并且借此机会来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并且表达对死者的孝心。

二、庖厨图在画像石中出现的功能作用

上文中提及济宁出土的庖厨画像石都不是单独出现在画面中,而是伴随着乐舞、宴饮共同出现在画面中,庖厨-乐舞-宴饮三种图像之间关系密切,这种固定的安排方式赋予了庖厨图特定的意义和功能作用。济宁汉画像石中庖厨图的功能作用主要有以下三种。

(一)祭祀

汉画像石墓不止是达官贵人之墓,在汉画像石盛行的东汉时期,更多的是平民百姓的墓葬。通过对庖厨图内容的观察,其对动物宰杀的场面表现居多。百姓的墓葬中并不会出现如此场面的庖厨,日常饮食本不该如此丰富,应只是简单的米、菜等食物,很少出现肉食和宰杀的场面。而这种场面出现的唯一的可能就是有重大的活动,故只有在进行祭祀时才会有如此壮大的庖厨活动。汉代人祭祀通过地上建立祠堂,地下建墓室。地上祠堂无疑是后代为祭祀祖先而建立,祠堂本身就有祭祀之意,祠堂画像石中的庖厨图也必然带有祭祀之意。古人祭祀祖先,以大量的肉食作为祭品,来表达他们对祖先的孝心。在古代许多动物都有一定的神性,庖厨图中出现的剥狗图是以狗来祭祀祖先。在中国古代传说中,狗是作为守护灵魂升天的保护神。庖厨图中的剥狗场景,是想要借助狗的神力来保护祖先的灵魂能够安度升天。除了剥狗图中的狗,猪、羊、牛的出现,都具有祭祀之意。

《汉书·天文志》记载:“哀帝建平四年正月……设祭张博具,歌舞祠西王母。”在汉画像石中,庖厨图是为了祭祀祖先和鬼神的场景,并且时常伴随着歌舞和宴饮以供娱乐。上文所谈及庖厨图的特点,也已指出,庖厨图并不是作为单独的整体而占据整个画像石,而是与宴饮图、乐舞图共同出现,庖厨、宴饮、乐舞三个场景共同组成完整的祭祀活动。画像石中出现的乐舞、庖厨宴饮场面都是为祭祀神灵服务。同时汉代祠堂中的庖厨图,实际目的就是为奉献祖先灵魂的场面。无论是画像石中的庖厨图,还是祠堂中的庖厨图,都有为了祭祀祖先灵魂而存在的功能。

(二)表达孝道、供墓主人享用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将儒家思想推崇为汉代文化的主流,儒家学说的“行孝”被统治者极力提倡,汉代厚葬风气也因此逐渐形成。儒家提倡的“仁义孝廉”思想,孝是仁的出发点,首先就要爱护自己的亲人,强调对自己的父母生死之事皆要有礼。生前死后尽孝已经成为汉人根深蒂固的思想观念。死后尽孝表现在对亲近建立墓地和祠堂加以供奉,汉画像石墓和祠堂都表现了汉代的孝道思想。儒家灵魂不灭,转世轮回的理论思想把孝道搬到彼岸世界,葬礼礼俗便是在彼岸世界运用的表现。汉代时的孝子体现在三个方面:养生、送死、祭祀,生前尽孝,死后守孝,“孝”贯穿了子孙的思想生活。孝的另一种表现还在对祖先死后进行厚葬,丧葬礼俗的好坏程度是与孝道密不可分的。因此,汉代墓地和祠堂都是对祖先孝道的实物体现,而其中刻画的庖厨图,也是表达出生前养生,死后尽孝的儒学思想。希望祖先在死后的世界仍然能够享受到美食的供养,表达出自己的孝心。

汉人视死如生,相信人死后灵魂不灭,在地上建立祠堂,希望祠主的灵魂能够依附于此。山东,作为儒学的发源地,受到厚葬风气和扎根于心的儒学思想的影响,即便是只能达官贵人专享的肉食,平民祠主的子孙后代也会营造浩大祭祀的场面,用肉食来供奉死去的祖先,让他们的灵魂能够得到安息,体现出他们十足的孝心,这是“肉食者尊”和“尊老敬老”的孝道意识。祠堂雕刻的庖厨和宰杀的场面的意图是为了祠主在死后,灵魂能够到祠堂中来,看到并且享受子孙供奉的食物。

当然,与祠堂一样,在画像石墓中,庖厨图上的供奉的动物也是供墓主人享用的。而且庖厨图画面的繁简程度都是与墓主人身份的高低成正比的,尽管有这一情况的存在,但是这也表达出对死者的一种期望:生前不能享受的美食,死后将他们刻画在石,希望能够尽情地享受各种供奉。尽管可能存在夸大场面的事实,然而在孝道面前都已经变得不重要了。通过这种饮食方式来提高墓主人的地位,也是尽忠尽孝的表现。从这一点来看,足以表达出后代的孝心,与画像石祠中的庖厨图寓意相同。

(三)长生思想的表现

汉人对于长生的思想认为死即长生,在他们的观念里否定了死亡的意义,否认生命会随着死亡而消失。墓室的存在并不意味着生命的结束,而是代表另一种生命的开始。人死后的灵魂尚存,灵魂如同正常人,也是需要合理的饮食。在汉人视死如生的观念影响下,在构建墓室时,墓室中的装置贴合现实生活,其中一点就是将庖厨宴饮活动带入了墓室中,希望人死后的灵魂能够继续得到满足,认为灵魂不死。庖厨图则是汉人长生思想在丧葬中的表现。

三、结语

庖厨图不只是表面制作食物的活动,它在现实生活中是作为简单的厨事活动,而当它出现在墓葬和祠堂中,其性质就发生了变化。本文通过对济宁地区汉画像石中庖厨图的分析,对庖厨图的内容、特点、在画像石中出现的作用和功能得到较为清晰的认知。

首先,济宁出土的庖厨图画像石中内容大致分为四类:炊煮图、汲水图、切割图、宰杀图。其内容大体一致,没有太大的出入,只有简单和复杂之分。但这种区分恰好反映了墓主人的等级差异,而其内容的一致却反映出了汉代人普遍认同的社会思想观念。画面着重对肉食的刻画,体现了汉代人对“肉食者尊”和“尊老敬老”这种意识的普遍认同,除了作为全国普遍爱吃的猪肉,狗肉是济宁地区特别爱吃的食物。

其次,庖厨图不是作为单独的整体出现在画面中,而是与乐舞、宴饮共同组合出现,庖厨-乐舞-宴饮这种组合形式汉人饮食风俗的再现,也是汉代丧葬图像的重要组成部分。济宁地区的各类庖厨活动是在露天下进行的,都不设置厨房。并且在嘉祥宋山和武氏祠的庖厨画像石中出现了一定的“格套”,画面构成要素、雕刻手法基本一致,只是有细微的差别。

最后,明确了济宁汉画像石中庖厨图出现的功能和作用:一是为了祭祀祖先而准备祭食,无论是画面中的猪、狗、羊等动物,还是烧火用的土灶等厨房物品,它们都具有与祖先直接沟通的特性。庖厨图不仅是为了祭祀祖先灵魂而准备食物的功能,它也具有通过祭祀来与灵魂沟通的双重作功能。二是庖厨图是儒家孝道思想的一种体现,通过墓地和祠堂来传递子孙后代对祖先的孝行。庖厨图具有在世养生,死后行孝的意义。庖厨图在墓葬或祠堂中出现还是为了供奉给祠主或墓主尽情享用。显赫贵族在死后仍然能够继续享受生前该有的待遇,平民百姓则希望在死后能达到生前不能有的饮食,能够尽情享用。三是一种长生思想的表现。汉人坚信灵魂不死,他们视死如生的观念,使得丧葬礼制繁荣。在他们的观念中,墓地和祠堂是灵魂的寄居地,灵魂也需要饮食。

猜你喜欢

画像石济宁祠堂
不同条件下对济宁地区玉米种子萌发特性的研究
论汉画像石中吉祥纹饰的意象之美
徐州汉画像石历史文化研究探微
『祠堂』为何现今南多北少
拆迁
济宁有线“屏屏通”便民惠民生
汉风新韵
汉代画像石艺术在现代动画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沈家祠堂
祠堂,祠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