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汉画像石历史文化研究探微
2020-11-06李戈扬李汀珅
李戈扬 李汀珅
摘 要:徐州是中国汉画像石的集中分布地之一,汉画像石种类繁多、数量巨大且内容题材丰富,充分反映了汉代民众的日常生活状况,是研究徐州地区两汉文化的重要史料。本文拟从历史文化角度出发,深入探讨徐州地区汉画像石的产生、发展、分布、特点、文化内涵、艺术特色等方面的内容,形成对徐州汉画像石的全面认识。
关键词:徐州;汉画像石;地区分布;文化内涵;艺术特色
一、引言
汉画像石作为徐州“汉代三绝”之一,在徐州所存储的资源非常丰富,目前已知的约有2000余块存世[1],不仅数量极大,而且图像清晰度非常高,线条明确,具有非常高的文化与艺术价值[2]。目前,针对徐州汉化像石的研究在逐步深入,系统归纳阐释徐州汉画像石蕴涵的历史文化,不仅对汉画像石的内涵研究有重要意义,而且对深度挖掘徐州本土文化,打造徐州大汉文化名片有着重要意义。
二、徐州汉画像石的产生与发展
汉画像石是我国古代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江苏省徐州地区的汉画像石内容十分丰富,不仅时间跨度大,而且地点分布十分广泛,有一定的代表性。徐州汉画像石的产生背景与汉朝兴衰息息相关,对其内容的解读可以将汉朝的生活方方面面展示给当下世人。
(一)徐州汉画像石的产生背景
从墓葬出土的汉画像石能够看出,其大多密集分布在徐州、南阳、萧县、离石,其中徐州汉墓出土的汉画像石数量多且品质上乘。而且研究人员发现,汉画像石并不是对当时生活环境的单一模仿,徐州汉画像石呈现出内容多元化、雕刻技巧精细化、构图创造艺术化[3]的特征。从内容分析,徐州汉画像石摄取的题材不仅是现实生活,而且有神话故事、佛教题材、理论大义、儒家思想等。徐州汉画像石雕刻方式多样,并且出土的石形格外多元化,其中包括石阙、横梁、墓门、小祠堂等建筑物。
从众多像石内容来看,汉代的文化思想更偏重于信仰,这缘于汉朝之前的先秦神话故事传入,因而徐州出土的汉画像石从室内布置到装置样式,都体现出对神灵的信仰和崇拜。同时,徐州汉画像石兴起于西汉、昌盛于东汉,根据墓葬格局和汉画像石内容可以发现,西汉的汉画像石所展示的内容单一,基本上以模仿现实生活为主,这是因为萌芽时期思想比较混乱,内容多以装饰墓室、辟邪等为主;进入东汉时期,经济迅速发展,多以厚葬为主,使得汉画像石的内容丰富而多变,汉画像石的墓葬形式也在布局上发生了变化。
(二)徐州汉画像石的发展背景
本节从时间点去解读徐州汉画像石的发展。根据实物资料,汉画像石在西汉时期,存量就非常可观,这说明当时的汉画像石石墓并不仅是达官贵族拥有。西汉时期,徐州汉画像石的内容主要是刻画日常生活起居,刻画墓葬主人生前生活必备品,内容较为浅易,如早期石椁上主要是以树木、房屋、日用器皿等为大旨[4]。另外,早期的汉画像石刻画构图存在大量的“留白”,虽然以简单为主,但是空白处还是会加入简单线条进行装饰[5]。同时,早期汉画像石的雕刻技法主要以阴线雕刻进行表现,凭借遒劲的刀法让线条流水一般在磨平或者不平的石板上進行细线雕刻。
到了东汉时期,整个汉画像石因经济、文化和思想的发展变化而发生明显变化。首先,思想观念的变化使得“神明”信仰得到重视,厚葬观念变成当时的风潮,汉画像石刻画的内容因而更加丰富,不只是出现日常起居,还增加了仙凡之间的故事、宴饮场景的娱乐、华服乐舞的丽戏、车马满道的盛世、修兵征战的国事等内容;其次,东汉时期汉画像石的雕刻手法转变为阳雕,画面整体立体感十分强烈,其中最为有特点的圆雕手法致使画面出现三维空间,主要出现在墓葬石柱上,但是其表现手法显而易见是受外来文化思想的影响[6]。
可以看出,徐州汉画像石作为我国汉画石像主要分布地之一,整体产生和发展背景有其独特性。其文化思想和风俗制度的不同,反映出汉代所独有的时代精神,甚至当代的雕刻艺术形式,都受汉画像石雕刻艺术工艺的影响。因此,如何发掘利用好徐州汉画像石的历史内涵对于徐州的城市文化建设十分重要。
三、徐州汉画像石的地区分布及其特点
(一)徐州汉画像石的地区分布
徐州及其周边地区(包括铜山区、沛县、丰县、连云港、宿县、萧县等)是全国范围内汉画像石的主要分布地区。目前,根据已经挖掘和统计的数据,徐州市区有汉画像石发现的汉墓14座、铜山区26座、贾汪区7座、丰县1座、沛县2座、邳州市9座、新沂市3座、睢宁县5座,具体分布情况如图1所示:
(二)徐州汉画像石的特点
徐州汉画像石的特色艺术感染强烈,各类人物形象夸张但并不突兀,虽然不同地区风格特色各有不同,但是都具有汉代时期独有的特色,这主要体现于墓室壁、祠堂墓室墓壁、石阙的刻石等。例如,贾汪区白集汉画像石汉墓(图2)就是典型代表,其面积约27平方米,主要采取平地起坟的技巧,将墓室和其他的祠堂等建筑物垂直深埋于土地下,并堆成小丘包。白集汉墓是以叠涩式封顶,墓室内部结构各分为前中后,墓室四周和墓室内部建筑结构均雕刻上以浅浮雕为主的图案和花纹。如此厚葬主要体现出墓主生前的奢华和死后步入仙境的不凡。
再如铜山区茅村汉画像石汉墓里的6块汉画像石,其雕刻手法采用了弧面浅浮雕,雕刻的构图不只是以图案为主,四周还刻画细腻的边缘图案,分别有锯齿形、菱形、弧形等装饰类图案。又如邳州汉画像石,其刻画手法主要是阴刻和圆雕,画像石的故事背景和构图手法格外浪漫,艺术气息浓郁,人物的表情雕刻生动形象,仙人和凡人的生活环境有实有虚。在徐州汉墓里挖掘的汉画像石数量众多,内容极其丰富,其传递出来的文化远远超越文字,并且传达出汉朝对于艺术、美学不一样的看法,这是汉画像石能够成为汉文化典范的重要原因。
四、徐州汉画像石的文化内涵与艺术特色
汉画像石主要起装饰作用,是以石板为画板,刻画在墓室四周或墓室各类建筑物上的汉朝艺术品。汉文化发源地徐州有三大瑰宝,分别是汉墓、汉兵马俑、汉画像石,其中汉画像石是最能体现汉朝思维价值、民俗文化和艺术特色的媒介,对其文化内涵和艺术特色进行解读将有助于全面了解汉朝文化。
(一)徐州汉画像石的文化内涵
徐州汉墓汉画像石主要体现于汉朝中下阶层的历史遗迹,刻画的内容大多数是反映汉代民俗文化,内容极其丰富,包括生活习俗、建筑习俗、墓葬习俗、神话信仰、辟邪习俗等,用最直观的画面展示了汉朝时期的各种礼俗,这也直接补充了文字记载的不足,使得现在的世人能更好地研究汉朝当时的各种生活场景。
从汉画像石刻画的内容来看,其不但保留了汉代的传统文化,而且集中反映了当时的文化趋势。东汉时期,东西方来往密切,丝绸之路不只为汉朝带来了经济,还增强了文化交流。所以,现在出土的汉画像石包含了很多異域风情的纹饰或图案,如藏于徐州汉画像石艺术馆的双头鹰画像[7]就体现出极强的异域特色(如图3所示),双头鹰的刻画手法属于汉朝新型刻画手法,分层平面浮雕手法使双头鹰更加突出、更有立体感。
另外,从徐州汉画像石艺术馆的“双券拱门”上也可以看出,汉代建筑结构受到了西方建筑文化的影响。首先是拱券。在汉画像石墓葬中,这种西方建筑结构被用于墓室的建造和装饰上,汉朝建筑工匠将中西两个建筑结构体系的特点进行合理结合,使墓室的顶部空间增大,并呈现出柔美的半圆形的拱券形式;其次,在东汉时期的汉画像石中出现了罗马柱式的样式,雕刻的工艺也更加繁复,并且出现了立体雕刻的手法,汉墓石柱以方形和多菱形为主,充分反映出东方和西方文化相互浸染的结果。
(二)徐州汉画像石的艺术特色
汉画像石本来属于装饰艺术,刻画于墓室的墓壁上,最早发掘于西汉时期,之后逐步进入各阶层并延续至东汉。研究人员既可以利用大量出土的汉画像石去剖析东西两汉社会的现象,又能够去体会和领悟当时“大美”的艺术特色。徐州汉画像石的艺术特色首先体现在雕刻技法和构图艺术形态上。
雕刻手法丰富多样,随着外来文化渗入,雕刻画面的构图方式和故事性随社会状态改变而发生转变。通常,汉画像石的雕刻手法主要以阴刻(粗面阴线刻、平面阴线刻、凹面阴线刻),凹面刻,浅浮雕(平面浅浮雕、减地弧面浅浮雕、分层浅浮雕),高浮雕,圆雕(如表1所示)为主。刻画的内容更是丰富,从天文地理到生活琐事等,徐州汉墓的汉画像石的内容远超于其他朝代。徐州汉画像石的人物和动物的表现说法也别具一格,因风格十分注重写实和生活性,所以整体的描绘手法与当时的生活相当贴切。并且,从徐州汉画像石的人物拜谒能够很清晰地看出当时人的脸部特征和神韵,同时还能看出东汉晚期的人物十分重视人物外形和一些衣物饰品的细节。这些细腻真实的处理方法对于后世中国人物绘画有着极大的影响。
徐州汉画像石中的动物雕刻技法更是丰富多彩,其中不只是动物类别众多,更创造出各类神话虚拟动物,雕刻手法细腻到动物身体上的翎毛、甲角等都刻画出来[8]。汉化像石是产于有着厚葬习俗的汉朝,也是汉朝的艺术产物。单单从雕刻汉画像石的工匠来说,这是他们对于汉画像石的一种表达观念。目前,对于汉画像石不只仅限于墓葬的研究,已经丰富到汉代的建筑楼宇、人文现象、艺术音乐、神话宗教等。
五、结语
综上所述,徐州汉画像石在产生背景、发展背景、地区分布、综合特点、文化内涵、艺术特色等方面都具有研究价值。此外,梳理徐州汉画像石蕴涵的历史文化信息,探索2 000多年前的汉代社会,为打造徐州大汉文化名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武利华.徐州汉画像石通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7.
[2]李爱真,刘振.徐州汉画像石中乐舞研究[J].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5(1):103-106.
[3]石越.徐州汉画像石的分类与解读[J].淮海文汇,2014(5):44-46.
[4]赵斌.徐州地区汉画像石研究[D].合肥:安徽大学,2011.
[5]韩璐.浅谈徐州汉画像石的艺术性[D].昆明:云南艺术学院,2015.
[6]刘照建.两汉文化“看”徐州——以考古出土汉代文物为视角[J].文物天地,2019(5):20-25.
[7]胡艺潇.徐州汉画像石神兽形象研究[D].南京:南京大学,2019.
[8]徐晓晞.象思维与汉画像石——“彭城论道”综述[J].中国文艺评论,2019(4):113-124.